首页 元火工作室 第18页

元火工作室 第18页

  • 在内蒙古爆火的蒙古文车贴,原来是他设计的!

    在内蒙古爆火的蒙古文车贴,原来是他设计的!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 于《锡盟融媒 蒙古文》官方微信...

    2024-12-22 1239
  • 【草原音乐青年讲坛】第一期 | 魏琳琳博士《音乐与认同:历史、文献与田野——兼论民族音乐学‘认同’研究的中国实践》学术讲座

    【草原音乐青年讲坛】第一期 | 魏琳琳博士《音乐与认同:历史、文献与田野——兼论民族音乐学‘认同’研究的中国实践》学术讲座

    草原音乐青年讲坛       本讲坛的主角将是从事草原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传承教育的青年学者、博士学子、青年传承人、表演艺术家、教育工作者、自由音乐人。 2016年10月25日晚,由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与舞蹈学硕士学位点、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主办的草原音乐青年讲坛之一在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学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坛主讲人魏琳琳博士以《音乐与认同:历史、文献与田野——兼论民族音乐学“认同”研究的...

    2024-12-22 1215
  • 草原音乐学子•博士•库伦人•杨玉成(博特乐图 ),ᠪᠦᠲᠦᠭᠡᠯᠲᠦ - ᠣᠳᠣᠳ ᠲᠦᠭᠡᠬᠦ ᠴᠠᠭ

    草原音乐学子•博士•库伦人•杨玉成(博特乐图 ),ᠪᠦᠲᠦᠭᠡᠯᠲᠦ - ᠣᠳᠣᠳ ᠲᠦᠭᠡᠬᠦ ᠴᠠᠭ

    杨玉成(博特乐图 ),蒙古族,库伦旗人,艺术学博士,博士后,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内蒙古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员、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最高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银奖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学、蒙古族及北方少数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杨玉成教授现任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代表作有《蒙古族经典民歌鉴赏》、《表演、文本、语境、传承——蒙...

    2024-12-22 1262
  • 她为“草原新民歌”代言 | 人物

    她为“草原新民歌”代言 | 人物

    2020年,乌兰图雅随央视“心连心”艺术团走进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慰问演出文 | 陈茴茴在办公室里,蒙古族歌手乌兰图雅摆放了一些从家乡带来的草原特色装饰品,有服饰、雕塑、皮雕画等。其中,一幅雕刻成骏马的皮雕画,手工细腻,将骏马的丝丝鬃毛刻画得栩栩如生,微微昂起的马头,仿佛一会儿就会发出一声悠长的嘶鸣。每次看到这幅画,乌兰图雅都会觉得自己仿佛还置身于那一片滋养她长大、为她的歌声源源不断提供养分的草原大地。3月28日,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授予全...

    2024-12-22 1133
  • 文明与文化之间:由“呼麦”现象引申的草原音乐之思(二)

    文明与文化之间:由“呼麦”现象引申的草原音乐之思(二)

    2014年第1期萧梅内容提要:在欧亚草原这个广大的地理区间,如何进一步对草原游牧制度以及草原历史活动中的音乐贮存进行多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是一个需要接续的重要课题。秉持“人类是在相互的关系中而不是孤立地营造他们各自的文化的”观点,重思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以图对大草原由东往西不同地域、历史语境中不同族群所共享的“双声”现象及其研究作出再思考。 关键词:文明;文化 “双声”;“呼麦潮尔”;草原音乐;音色中心(续)二 我们已经忘了……人类是在相互的关系中而不是孤立地营造他们各自的文化的。...

    2024-12-22 1126
  • 草原音乐文化成果系列汇总——集成系列六(阿拉善盟、鄂尔多斯专题)

    草原音乐文化成果系列汇总——集成系列六(阿拉善盟、鄂尔多斯专题)

    卷首语千百年来,游牧民族在草原这片富足宽广的土地上世代生息,在这里创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草原音乐贯穿于草原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整个过程,与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审美意识一起,共同构成了草原音乐文化中最鲜活、最生动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一部分。       如今的草原音乐文化,不仅包括蒙古族音乐,也包括生活在蒙古草原这片土地上的历代所有民族创造和传承的音乐。诚然,草原音乐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它继...

    2024-12-22 1103
  • 草原音乐文化成果系列汇总——集成系列三(科尔沁专题)

    草原音乐文化成果系列汇总——集成系列三(科尔沁专题)

    卷首语      千百年来,游牧民族在草原这片富足宽广的土地上世代生息,在这里创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草原音乐贯穿于草原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整个过程,与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审美意识一起,共同构成了草原音乐文化中最鲜活、最生动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一部分。       如今的草原音乐文化,不仅包括蒙古族音乐,也包括生活在蒙古草原这片土地上的历代所有民族创造和传承的音...

    2024-12-22 1099
  • 草原音乐文化成果系列汇总——集成系列二(呼伦贝尔专题)

    草原音乐文化成果系列汇总——集成系列二(呼伦贝尔专题)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蓝字关注我哦~卷首语     千百年来,游牧民族在草原这片富足宽广的土地上世代生息,在这里创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草原音乐贯穿于草原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整个过程,与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审美意识一起,共同构成了草原音乐文化中最鲜活、最生动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一部分。     如今的草原音乐文化,不仅包括蒙古族音乐,也包括生活在蒙古草原这片土地上的历代所有...

    2024-12-22 1115
  • 草原音乐文化成果系列汇总——集成系列四(昭乌达、锡林郭勒—察哈尔、四子部、达茂专题)

    草原音乐文化成果系列汇总——集成系列四(昭乌达、锡林郭勒—察哈尔、四子部、达茂专题)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卷首语       千百年来,游牧民族在草原这片富足宽广的土地上世代生息,在这里创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草原音乐贯穿于草原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整个过程,与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审美意识一起,共同构成了草原音乐文化中最鲜活、最生动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一部分。       如今的草原音乐文化,不仅包括蒙古族音乐,也包括生活在蒙古草原这片土地...

    2024-12-22 1128
  • “北方草原音乐学术沙龙”——读书汇报会综述

    “北方草原音乐学术沙龙”——读书汇报会综述

    摘要:2022年10月28日——11月15日,由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佟占文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共同发起的“北方草原音乐学术沙龙”之读书汇报会——2022年第一轮读书汇报会如期在云端(腾讯会议)开启。本轮汇报会由上半场和下半场两场组成,来自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艺术硕士,学科教学等不同专业和方向的10位在读硕士同学参与汇报。在每位同学发言结束后,由佟占文博士进行了评议,并与线上同学就有关汇报主题进行互动与讨论,大家一同呈现了一场富有学术意义的读书汇报活动。关键词:学术沙龙;读书汇报;综述第一轮上半场汇报实况读《中国传...

    2024-12-22 149
  • 【家乡的歌】森林、平原、草原上的音乐记忆——索伦鄂温克民歌赏析

    【家乡的歌】森林、平原、草原上的音乐记忆——索伦鄂温克民歌赏析

    幸会音乐,创造你我的音乐生活写在前面的话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在其关于文化记忆的著作中论述了:记忆在人脑中,并非单纯的处于神经维度,而是需要社会维度的交流,及文化维度的符号化。【1】也就是说,“文化记忆”是建立在人们“交往记忆”的基础上,是一个群体共享的知识,包括知识本身,及其范围、阐释和传播的问题。探究一个族群的文化记忆,离不开族群所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背景。文化记忆以多种方式呈现,如雕塑,碑文,仪式,节日等。音乐记忆,则是以音乐形式记忆的文化,例如,仪式中的神歌部分,口传艺术中的唱段,世代流传的民歌、舞蹈等。...

    2024-12-22 324
  • 文明与文化之间:由“呼麦”现象引申的草原音乐之思(一)

    文明与文化之间:由“呼麦”现象引申的草原音乐之思(一)

    2014年第1期萧梅内容提要:在欧亚草原这个广大的地理区间,如何进一步对草原游牧制度以及草原历史活动中的音乐贮存进行多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是一个需要接续的重要课题。秉持“人类是在相互的关系中而不是孤立地营造他们各自的文化的”观点,重思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以图对大草原由东往西不同地域、历史语境中不同族群所共享的“双声”现象及其研究作出再思考。 关键词:文明;文化 “双声”;“呼麦潮尔”;草原音乐;音色中心一 “蹄声卷起烟尘”[1]当现实中的歌伴随某种历史感交织在草原,相关“蹄声”的意象盘桓于我...

    2024-12-22 274
  • 草原音乐文化成果系列汇总——集成系列一

    草原音乐文化成果系列汇总——集成系列一

    卷首语     千百年来,游牧民族在草原这片富足宽广的土地上世代生息,在这里创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草原音乐贯穿于草原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整个过程,与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审美意识一起,共同构成了草原音乐文化中最鲜活、最生动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一部分。     如今的草原音乐文化,不仅包括蒙古族音乐,也包括生活在蒙古草原这片土地上的历代所有民族创造和传承的音乐。诚然,草原音...

    2024-12-22 257
  • “内蒙古草原—黄河流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研究中心”在我校揭牌成立

    “内蒙古草原—黄河流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研究中心”在我校揭牌成立

      本网讯 11月24日上午,“内蒙古草原——黄河流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乌恩奇,星海音乐学院研究院副院长曹桦,著名音乐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名誉会长乔建中,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刘九万共同为“内蒙古草原——黄河流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研究中心”揭牌。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杨俊海主持揭牌仪式。  “内蒙古草原—黄河流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研究中心”是由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星海音乐学院“赵宋光学术思想研究...

    2024-12-22 265
  • 草原音乐骄子:斯琴朝克图博士

    草原音乐骄子:斯琴朝克图博士

            斯琴朝克图:蒙古族、博士、国家一级作曲、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学科带头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1969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1992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系、留校任教。2002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攻读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作曲家张朝教授,2005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200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攻读作曲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作曲家唐建平教授,2010年7...

    2024-12-22 271
  • 文明与文化之间:由“呼麦”现象引申的草原音乐之思(五)

    文明与文化之间:由“呼麦”现象引申的草原音乐之思(五)

    ”2014年第1期萧梅内容提要:在欧亚草原这个广大的地理区间,如何进一步对草原游牧制度以及草原历史活动中的音乐贮存进行多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是一个需要接续的重要课题。秉持“人类是在相互的关系中而不是孤立地营造他们各自的文化的”观点,重思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以图对大草原由东往西不同地域、历史语境中不同族群所共享的“双声”现象及其研究作出再思考。 关键词:文明;文化 “双声”;“呼麦潮尔”;草原音乐;音色中心(续)四 呼麦、楚吾尔、长调、马头琴、史诗如同兄弟姐妹,它们是亲属(kinsh...

    2024-12-22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