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回忆

  • 【精彩回顾】诞生在热北的朱德骑兵师

    【精彩回顾】诞生在热北的朱德骑兵师

    1946年11月30日的延安,街道上锣鼓喧天,欢声鼎沸,中央大礼堂内寿字高悬,贺联满布。这是朱德总司令六十寿诞的庆典,延安党政军民齐动员,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字“人民的光荣”为总司令贺寿。彼时时局如晦,国民党已挥起内战的屠刀,血雨腥风正卷地而来。此刻这一派热烈喜庆绝非血腥之下的歌舞升平,更多的是为出征壮行!12月1日是朱总司令六十寿诞,党中央决定自11月29日起大庆三天,借祝寿之机,以总司令的声威与功绩鼓舞解放区军民团结一心,振奋精神,坚定必胜的信念!不止是延安,各中央局、各解放区也热烈响应,以各种形式向总司令贺寿致意...

    2025-01-19 59
  • 内蒙古自治学院——培养民族干部的摇篮

    内蒙古自治学院——培养民族干部的摇篮

           抗日战争胜利后,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于1945年末在晋察冀中央局所在地张家口成立,乌兰夫任主席。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不久,便派出东蒙古工作团,到达中共冀热辽分局驻地承德,准备实现东西内蒙古自治统一,随后去东蒙自治政府首府王爷庙商讨东西内蒙古合并问题,以便顺利开展内蒙古自治工作。但是,首要问题需要大批从事民族自治工作的干部。对于干部的来源,热河省委书记胡锡奎调研后提议,在热河省赤峰,建立一所培训民族干部的学院,校名为内蒙古自治学院,由热河省...

    2025-01-19 42
  • 下嫁赤峰地区的“金枝玉叶”——那些清朝公主们

    下嫁赤峰地区的“金枝玉叶”——那些清朝公主们

        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公主出嫁又称“下嫁”、“出降”、“厘降”;额驸(驸马)娶公主则称“尚”公主。公主是“金枝玉叶”,地位比其夫要高。       纵览整个清朝历史,“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满蒙联姻,是清廷对北疆蒙古实行有效统治的三大国策之一。满蒙两个民族之间长达3个世纪的联姻,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不仅在中国古代民族史上绝无仅有,即使在世界范围的民族关系上也是罕见的。      “塞牧虽称远,姻盟向最亲”。...

    2025-01-19 60
  • 难忘“草原鲁艺”

    难忘“草原鲁艺”

    1947年创建在昭乌达草原上的冀察热辽鲁迅艺术文学院,是延安鲁艺的分支机构,简称“草原鲁艺”。虽然它的办学时间只有短短不到两年,教学成果却十分丰硕,培养了大批的文化干部和艺术人才,成为建国后全国各地文化战线的中坚力量;培训、帮助组建了冀察热辽地区24支部队、地方专业及业余的文艺宣传队、文工团,为冀察热辽地区革命文艺工作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抢救并出版了两部蒙古族民歌集,为蒙古族文化事业传承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创作了多部配合解放战争及土地改革的节剧目,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用文艺凝聚人心。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草原鲁艺...

    2025-01-19 56
  • 金枝衍庆 凤舞巴林——清固伦淑慧公主

    金枝衍庆 凤舞巴林——清固伦淑慧公主

    淑容懿范,严若慈闱。履贵盛而冲和,居显荣而祇慎。耆年令德,宗党式钦。惠泽沦洽于远人,徽柔著闻于中外。——康熙固伦淑慧公主,爱新觉罗氏,又名阿图,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女,母孝庄文皇后,与顺治帝同母,康熙帝之姑母,生于天聪六年(公历1632年)。康熙三十九年(公历1700年)卒于北京,享年69岁。皇室贵女  最美公主公元1632年,固伦淑慧长公主降生于沈阳,父亲皇太极是后金国的大汗,母亲布木布泰(孝庄)则是皇太极的侧福晋,皇太极给这个第五女取了一个带有鲜明民族色彩的名字——阿图(满语意为“母鱼”)。崇德元年(公历...

    2025-01-19 43
  • 【佳作走廊】清格尔泰:学界泰斗 一代宗师——《行思坐忆》呈现先生闪光瞬间

    【佳作走廊】清格尔泰:学界泰斗 一代宗师——《行思坐忆》呈现先生闪光瞬间

    清格尔泰先生(1924-2013),蒙古族,赤峰宁城人,我国著名民族语言学家、教育家、现代蒙古语言研究开拓者和奠基人,“蒙古语言学泰斗”。蒙古学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世界著名蒙古语文与阿尔泰语言学专家。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中国民族高等教育先驱,国内高等院校蒙古语言文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基人。著名社会活动家,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蒙古学国际化积极推进者。清格尔泰先生1939年至1940年就读于呼和浩特蒙古学院,1941年东渡日本,先后在日本东京善邻高等商业学校、东京工业大学和仙台东北帝国大学求学,1945年回国。1946...

    2025-01-19 47
  • 【史海钩沉】红颜早逝  塞外挽歌——下嫁喀喇沁部的和硕端静公主

    【史海钩沉】红颜早逝 塞外挽歌——下嫁喀喇沁部的和硕端静公主

    和硕端静公主,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康熙第五女,序齿为三公主。母为布贵人兆佳氏,参领塞克塞赫之女。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受封为和硕端静公主,同年十月下嫁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乌梁罕氏噶尔臧。更进一步密切了喀喇沁部与清廷的联系,成为满蒙民族亲善融合的佳话。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三月,公主卒于喀喇沁右旗公主宫内,享年36岁。盛大婚礼从首领苏布地投奔皇太极开始,喀喇沁部与清廷的关系一直极为密切。喀喇沁部凭借协助清朝开国创业和巩固北疆的军功,以及对清廷的忠诚,在蒙古诸部中倍受恩宠。喀喇沁部地理位置也很...

    2025-01-19 57
  • 【档案记忆】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在赤峰

    【档案记忆】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在赤峰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共中央制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向北发展,就是首先控制冀热辽地区,进而向东北发展,控制全东北。为了开辟和巩固根据地,党中央先后派出2万名干部和10万大军,挺进东北和冀热辽地区。这些干部到达后,冀热辽地区的工作迅速展开。1945年9月中下旬, 中共热河省委在承德成立。同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冀热辽中央分局,隶属于晋察冀中央局。1945 年冀热辽中央分局部分领导人员合影,(左起:欧阳钦、李运昌、赵毅敏、程子华、黄火青、高自力)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不顾中国共...

    2025-01-19 54
  • 我的母校——林西中学

    我的母校——林西中学

    2009年春夏之交,我最崇敬的邢康和邵青云老师从北京回赤峰探亲。这一消息惊动了在赤峰的林西中学老教师联谊会,组织者通知在赤峰的旧友同仁,尽地主之谊,为邢、邵一行接风洗尘。老同志到了一起,倍感亲切。人至桑榆之年,面貌几乎一年一改版,更加珍惜每次的重逢。问候、叙谈、回忆、追思,总局限在林西中学的框架中。1953年,经昭乌达盟上报,由内蒙古自治区批准,在林西建立一所地区性中学,担当起林西、克旗和大板的中学教育,初名为林西中学。林西中学校址选在林西西门里路北。在伪满时期,这里是日伪宪兵队所在地,解放后改为县大队驻地。春季动...

    2025-01-19 53
  • 林西为何曾被称为“小延安”

    林西为何曾被称为“小延安”

    【引题】:1947年6月,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与热河省领导机关撤出林西,林西完成了中国革命赋予的光荣历史使命!主动撤退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热河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国民党和共产党又在此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1945年9月,国民党在重庆宣布恢复热河省政府的建制,10月8日又进行了一次改组,由东北军将领刘多荃出任热河省主席。12月4日,这个热河省政府由重庆迁往北平,31日迁至锦州。与此同时,1945年9月中旬,中共热河省委成立。随后,热河省建立了5个地委,即热中、热东、热西、热北、热南。其中,热北地委的驻地在林西。 ...

    2025-01-19 49
  • 追忆人民的好县长——松来

    追忆人民的好县长——松来

             在赤峰市林西县,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都记得有一位蒙古族县长叫松来,他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他的口碑和业绩,却在林西的山川大地上留下了响亮的回声。        松来,原名松来扎布,1925年2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一个比较富裕的蒙古族人家庭。1946年10月在哲里木盟财粮处参加工作,1947年2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0年4...

    2025-01-19 31
  • 【林西旧事】忆旧林西文化馆

    【林西旧事】忆旧林西文化馆

    忆旧林西文化馆兆宁  秋童【一】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我党从建国初期就关心群众文化建设,关心群众文娱活动。在林西很早就有花园,花园东面是礼堂,西有图书馆、展览馆。花园里面,也是古冶区最早文化馆所在地。古冶解放后,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筹备文化馆,52年在林西成立。馆址在中横街老四署大院内。我们去老四署是从林西新立大街西走,有林西唯一的银行,银行东有一胡同,胡同促狭,二人不能错过行走,胡同中间有狮子耸立,来往行人都要摸挲石狮子头。胡同南通公安街,公安街东西走向,西有...

    2025-01-19 25
  • 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丨听93岁老公安讲述新中国第一代公安人的故事

    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丨听93岁老公安讲述新中国第一代公安人的故事

    林西,是冀(河北)察(察哈尔)热(热河)辽(辽西)的大后方和指挥中心,有“热北小延安”之称。在这片被革命历史深深烙印的土地上,人民公安的历史与现代交响在这里回响。黎明之光,山河永念。跟随“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主题宣传活动,我决定去采访一位93岁的老公安、林西公安离退休民警雷万林,听他讲述新中国第一代公安人的故事,近距离探寻林西公安的精神传承。图右一为雷万林这是一张七十年前的老照片,照片中这位身穿戎装、浓眉大眼的小战士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93岁老公安雷万林。1932年9月出生的雷万林,13岁入伍,15岁参加公安工...

    2025-01-19 26
  • 【林西文史】苏军兵经林西纪略

    【林西文史】苏军兵经林西纪略

    苏军兵经林西纪略陈  广(一)一九三三年三月,林西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在政治上对人民实行残酷的法西斯统治,他们一面收买培植汉奸,充当奴才,一面设置军队、宪兵、特务、警察,压迫老百姓,镇压人民的反抗。解放前驻扎在林西的日伪军事机关有警备军司令部、关东军475部队、兴安军骑兵三团、血银部队,特务宪兵机关先后设过盛岛公馆,阿巴嘎特务机关林西出张所,兴西特务分室(保安局、派遣办事处)林西调查班、目本宪兵队、满洲宪兵团、警务科,还有警察署、矫正局、缉私队。这些组织,安排有密如牛毛的特务,对...

    2025-01-19 25
  • 【林西文史】旅蒙商在林西活动概况

    【林西文史】旅蒙商在林西活动概况

    旅蒙商在林西活动概况侯文义 整理大约在康德二、三年间,林西的大部分商人开始同牧区的草地人进行了经济活动交往(注:草地人指现在的牧民),随着同牧区经济活动的频繁,逐步出现了大量外地商人来林西做买卖。由于这些商人主要以到牧区活动为主,因此被称为旅蒙商。一些较有实力的旅蒙商纷纷在林西建立商号,林西变成了当时旅蒙商主要活动集镇之一。从康德二年至日寇入侵林西后的康德九年(1935—1942年),林西旅蒙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一、兴起:在这一期间(1935—1942年),林西旅蒙商主要分为两大派。一是山西派,另一个是直...

    2025-01-19 25
  • 【林西文史】天朝山惨案

    【林西文史】天朝山惨案

    天朝山惨案 李殿文伪康德七年(1940年)春,两辆日本军用卡车开进夜来改村(今五十家子镇九连三村)。车上插着日本国旗,满载着全副武装的日本关东军官兵,约有一连人,该部由日本三方面军44军管辖。当时,夜来改村只住有皮景云、张荣、张凤鸣等几户人家。日本关东军来到后,住户全部被赶走,每户只许带铁锅,其余的物品全得留给日本人。群众稍有怠慢,便遭日本关东军的打骂,带兵的头目是个小个子日本人,他三十多岁,方脸大口,名字不详。两天后,关东军用卡车拉来一百多人,全是来的“劳工”,多数是东北锦州一带人,还有少数朝鲜人。那个...

    2025-01-19 19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