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上半叶,日本侵略者为吞并中国,派出情报人员以探险和学者的名义,拍摄大量中国各地的人文地理照片,于1924年至1944年间出版成《亚东印画辑》,总计2000余张,这些照片的很多景观和人文瞬间早已消失,对我们了解民国时期的中国,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为让更多人回望祖辈生活过的华夏大地,《图游华夏网》以照片所在地编辑《老照片中的华夏》系列图记,本篇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

(1925年1月出版),位于牙克石境内的大兴安岭,白雪皑皑,高大的落叶松屹立在雪地中。

(1925年1月出版),大兴安岭密林中,在零下四十七度的严寒下,正在砍伐林木的伐木工。

(1925年1月出版),牙克石境内,大兴安岭林区的一位伐工,站在木屋前,看样貌是俄罗斯人的长相,身穿兽皮衣,手持利斧,嘴角的大胡子可见白色霜花。


(1925年1月出版),大兴安岭的林区的一处小木屋内,伐木工人正用斧头砍削着牛肉,严寒之下,牛肉如同石头般坚硬。

(1925年2月出版),在大兴安岭的林区内,一群牛在冰天雪地中觅食。

(1925年2月出版),大兴安岭的林区,积雪深厚,清朝末期,俄罗斯商人通过呼伦贝尔自治政府攫取大兴安岭伐木权,1922年归于中日俄合办的札免公司。

(1925年2月出版),札免公司在大兴安岭林场的木材采伐范围,东起兴安岭分水岭,北以大雁河、海拉尔河为界,南抵倭伊那河,图中是林场工人正在锯开砍伐的巨木。

(1935年3月出版),位于牙克石境内博克图附近的日本侵略者碑,1932年12月3日,东北民众救国军在博克图与日军奋战,在兴安岭隧道中溜出装满石块的货车,通过盘山下坡撞击日军铁甲列车,引发预埋的地雷,当场炸死荒木克业等十余名日寇。

(1935年3月出版),位于牙克石大兴安岭的札免公司林场,下方的建筑是其员工宿舍。

(1935年3月出版),牙克石地区兴安岭村,中东铁路上的兴安站,建于1901年,位于兴安岭隧道的西口方向,车站旁的森林,生长着大片的白桦树。

(1935年3月出版),牙克石境内,中东铁路重要工程兴安岭隧道,全长三千余米,建于1901年,1903年凿通后,沙俄修建的东清(中东)铁路全线正式开通,图中是隧道的东口,洞口外的房屋是守卫看护所居。

(1935年3月出版),牙克石境内的白桦林,天空白云朵朵飘,地上山丘连绵,景色怡人。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