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 第81页
-
蒙古往事:老电影里看真历史
这是1952年的老电影《草原上的人们》(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著名作家玛拉沁夫(малчинхүү)21岁创作的作品改编。现在唱卡拉OK的人几乎都会唱里面的插曲《十五的月亮》(Арван Тавны Сар),但估计很少有人知道,歌词作者也是玛拉沁夫。记得过去玛拉沁夫曾担任过中国作协的书记,由于立场坚定,成了许多柿油党非议的目标。政治咸淡不谈,蒙古题材的主要红色电影经典似乎都出自马老之手。不论颜色如何,经典还是经典。玛拉沁夫的电影文学在文革末拍成了电影《祖国啊,母亲》,尽管有那个时期的烙印,但里面不乏精彩之处:精心...
2018-11-10 14417 -
蒙古往事:纪念十月革命
庆祝前的苏赫巴特尔广场 十月革命庆祝日的上午1917年11月(俄历十月)的布尔什维克库斯妥迪耶夫的作品:《布尔什维克》(1920)以下是符拉迪米洛夫(Ivan Vladimirov)在十月革命刚发生后的水彩...
2018-11-10 12191 -
【蒙古影像】二战时的蒙古骑兵团 如何直捣柏林
俄国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词汇——“鞑靼枷锁”,专指13至16世纪蒙古军事贵族对俄罗斯的统治。这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使俄国挣脱“鞑靼枷锁”并转而控制大批蒙古部落后,又以更强硬的手段来对付昔日的征服者。然而当苏维埃政权乃至俄罗斯民族遇到威胁的时候,却有数以万计的蒙古人骑上骏马,挥舞红旗,高喊着“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一直打到柏林城下。 当1917年苏维埃政权建立时,俄国境内约有近700-900万蒙古人,分属卡尔梅克、雅库特、布里亚特等部落。俄国内战爆发后,大多数哥萨克参加l了白卫军,蒙古牧民却从布尔什维克那里...
2018-11-06 12287 -
民俗丨蒙古族习俗之尚“白”、重“九”、喜“蓝”、好“三”
民俗丨蒙古族习俗之尚“白”、重“九”、喜“蓝”、好“三”尚“白”,蒙古族自古以来把奶视为饮食的上品,不论牛奶、羊奶、马奶或驼奶都是白色的。蒙古族居住的蒙古包是白色的。穿的羊毛和羊皮,多为白色。爱穿白色衣服,爱戴白毛巾。在庄重场合,献洁白的哈达,表达心情,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白色,有崇尚白色的习俗。重“九”,扎鲁特旗蒙古族保持着注重九数的传统。因为九是基本数字的最高点,用九数来表示多或丰满的意思。扎鲁特旗蒙古族的婚嫁彩礼,均以九数起头,如九五······九九八十一等。喜“蓝”,扎鲁特旗蒙古族喜爱蓝色,也是从历史上流传下...
2018-11-06 15012 -
【寻根】诺盖人:突厥化高加索蒙古人 金帐汗国的后人
【寻根】诺盖人:突厥化高加索蒙古人 金帐汗国的后人 诺盖人,又称为高加索蒙古人,已完全突厥化。分布在达吉斯坦共和国及乌拉尔河一带,曾经在金帐汗国分裂后有自己的汗国。有大小之分。一部分迁往俄罗斯波多利亚,留在钦察草原,接受脱脱宗主权的,称小诺盖;一部分留下在里海以北乌拉尔河区的,称大诺盖。全世界的诺盖人有221000人。广义上的诺盖人有103万,在阿斯特拉罕鞑靼人、高加索鞑靼人、西伯利亚鞑靼人、哈萨克人弘吉剌,吉尔吉斯人也有诺盖部落,立陶宛也有,分4部落:ak nogay、kara noga...
2018-11-06 19242 -
为什么说蒙古人是匈奴后裔?
在蒙古国北部诺音乌拉匈奴贵族墓葬中发现的「苍狼白鹿」图腾。《蒙古秘史》开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成吉思汗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苍狼)和妻子豁埃马兰勒(白鹿)一同过腾汲思海(贝加尔湖)来至斡难河源头的布尔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匈奴贵族墓葬中发现的「苍狼白鹿」图腾▲▲一丶蒙古与匈奴政治军事体制的相同性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匈奴奴隶制政权的政治军事体制,与其后在公元13世纪崛起的蒙古汗国的政治军事体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匈奴的奴隶制政权体制分为三部分:即中部是单于庭,是奴隶制国家的首脑部分,其两侧设有左贤王庭和...
2018-11-06 14514 -
满清定制盟旗制度是为何导致蒙古族衰败!
导读:在满清统治下行驶盟旗制度的近三百年里,蒙古族由称霸塞北的地位,变成一个衰弱不堪、人口锐减、几乎趋于灭亡的民族。清代生计窘迫的蒙古族民众 满清统治者似乎很了解,游牧民族的力量来自于他们能够机动。动就能使他们象滚雪球一样形成势若千均的声威和战斗力。 满清政府统治蒙古的着眼点,就是把他们分散成碎块,并牢固地限制在一块小的面积之上,使他们不能动,不能再联合。这就是满清统治者给蒙古人制定的盟旗制度的由来。清代达尔罕王 清政府对蒙古分而治之的盟旗制度,就是根据蒙古部族的历史背景,依照满族人的...
2018-11-04 11794 -
安徽大山深处里最后的匈奴部落...
这里是安徽“最后一个匈奴部落”,他们的祖先来自蒙古大漠。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他们的语言在慢慢消失,习俗也不再那么受族人重视……距安徽池州市东至县城25公里的花园乡南溪村,一个群山怀抱的深山峡谷里,生活着180多户、780多人,他们是匈奴休屠王后裔,被称为大山里“最后一个匈奴部落”。据记载,村民们的祖先来自蒙古大漠,唐朝末年为躲避黄巢之乱从徽州黄灯(今屯溪)迁居于此,至今已有1135年,传世60余代。走进古寨,村内99条街弄均是青石铺路,民房是清一色的徽派建筑。村口小溪上有3座石拱桥,前人称此为“进村三把锁”,桥头立着...
2018-11-04 12232 -
【蒙古·文化】新中国成立唯一的蒙古族外交大使
欢迎来到内蒙古医科大学学生会吉雅泰,蒙古族,字岱峰,曾用名赵福、赵延寿、王西、阿其利也夫,1901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北什轴乡三两村。吉雅泰是中国共产党首批少数民族党员、蒙古族第一代共产主义者,内蒙古革命和建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新中国首批驻外大使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一位诗人曾这样称颂他:“为了人民的利益你曾把虎豹驱赶,你在沙场上从不吝惜自己的血汗……如今,吸血虫已被真理的烈焰烧毁,而你却是一座永不熄灭的火山!”走上革命道路 吉雅泰的祖父是土默特旗的佐领(又称为章盖,类似于乡长),家境富裕,有500多亩...
2018-11-04 11806 -
【蒙古影像】666张蒙古微信头像 你一定会喜欢!
ᠮᠣᠩᠭᠣᠯᠴᠤᠳ ᠊ᠤᠨ ᠠᠮᠢᠳᠤᠷᠠᠯ ᠳᠤᠮᠳᠠ ᠳ᠋ᠠᠭᠠᠨ ᠮᠣᠩᠭᠣᠯ ᠳᠠᠭᠤᠤ ᠠᠶᠠᠯᠭᠤ ᠵᠥᠩᠳᠡᠭᠡᠨ ᠪᠠᠢᠢᠭᠠᠰᠠᠢ ᠭᠡᠰᠡᠨ ᠬᠦᠰᠡᠯ ᠵᠣᠷᠢᠭ ᠊ᠤᠨ ᠡᠭᠦᠳᠡᠨ ᠡᠴᠡ ᠡᠳᠦᠷ ᠪᠦᠷᠢ ᠰᠤᠳᠤᠨ ᠰᠠᠢᠢᠬᠠᠨ ᠮᠣᠩᠭᠣᠯ ᠳᠠᠭᠤᠤ ᠨᠤᠭᠤᠳ ᠡᠴᠡ ᠲᠠ ᠪᠦᠬᠦᠨ ᠳ᠋ᠦ ᠪᠠᠨ ᠡᠷᠭᠦᠨ ᠳᠡᠪᠰᠢᠭᠦᠯᠵᠦ ᠪᠠᠢᠢᠨᠠ,ᠮᠠᠨ ᠪ ᠬᠤᠪᠢᠶᠠᠯᠴᠠᠭᠰᠠᠨ ᠳᠠᠭᠤᠤ ᠪᠦᠬᠦᠨ ᠲᠠᠨ ᠪ ᠠᠮᠢᠳᠤᠷᠠᠯ...
2018-11-04 36170 -
摄影" (1927) 居住在西伯利亚阿尔泰共和国和阿尔泰边疆区的人
摄影" (1927)阿勒泰和阿尔泰是一个oirat-蒙古族族裔群体, 居住在西伯利亚阿尔泰共和国和阿尔泰边疆区的人, 另一个可选择的ethnonyms, 远程, telengit, mountain kalmuck, 白, 黑, 黑, 黑, 黑, oirot. altaians是由16世纪16世纪的西蒙古卫拉特卫拉 在北元王朝的期间, telengid "或" telengid艾马克". 在18世纪的zunghar汗国的秋天之后, altaians被清朝征服了. 该法院将他们...
2018-11-04 14548 -
他当过活佛,61岁靠马头琴走进维也纳大厅,如今74岁高龄仍保持着27岁的英气...
小事也是这样,高高的堂叔到我家串门的时候,总会开着玩笑说:“长的太高了也别扭,到了谁家里都得低着头才能进去。”说着就低着头迈进了门槛,往往我母亲就会接上一句:“是因为你长的高了,俺这门容不下你。”不知是表扬,还是批评,总会引来一阵阵笑声。假如堂叔到我家进门时不低头,必然就会碰着头,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别人也跟着不自在,哪还有低着头走进去换来的那种欢笑?记得前些年我到石林、桂林游览时,遇到了一个个美丽自然的石洞,洞口都比平常人低,奇特的造型充满了神秘和诱惑,这就是需要我们低头的时候。假若不进去,就不知里面有什么风景和奇...
2018-11-04 1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