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回忆 第10页

  • 库伦关帝庙

    库伦关帝庙

    库伦关帝庙程玉富      根据史料记载,库伦关帝庙(俗称老爷庙)始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是由库伦、土默特、宾图、敖汉的蒙汉人联合建成。在前清"蒙疆封禁"的时代,政教合一的库伦旗由于其特殊地位,成了一处开放的商旅聚散地。南通奉天、锦州、义州、营口、大连等处,北达呼伦贝尔、东西乌珠穆沁、巴林、扎鲁特、宾图等地,曾是繁华一时的牛马交易市场。这一特殊地位刺激了库伦经济、文化的发展。库伦关帝庙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修建的。关帝庙从一开始就由库伦街商会筹建,由库伦街商会管...

    2024-12-17 346
  • 你知道临河磴口五原的来由吗

    你知道临河磴口五原的来由吗

    临河县置考□张志国(临河)汉武帝元朔二年,即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命卫青大将军统兵十万出云中,北伐匈奴,收复曾一度为匈奴占领的黄河北河以南平原地区,称河南地。汉王朝在河南地置朔方郡,下领十县,临河县是其中之一。临河县置自此开始。汉光武帝时,朔方大乱,郡县尽废。河套地区郡县的废止,经历了一个由战乱到最终放弃的过程,汉王朝“并五原、朔方而弃之”的时间是在建安末年。《临河县志·地域沿革纪略》上说:“汉光武中兴,始置并州以领之,省临河五县,并入西河郡。按:西汉卢芳之乱,窃据边郡。光武中兴,始置并州以领之,而郡县省并大半。省...

    2024-12-17 330
  • 内蒙古旧影 | 亚东印画辑:包头·乌兰察布·五原

    内蒙古旧影 | 亚东印画辑:包头·乌兰察布·五原

    包头系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故又有鹿城之称。战国时为赵九原邑。秦置九原县,为九原郡治。汉为五原郡治。唐置中受降城,在今包头市西南黄河北岸。明为土默特蒙古领地。清同治末包头成村镇。1923年设包头设治局,1926年升县。1928年属绥远省。1933年设市。1953年包头县撤销,改设包头市郊区(今九原区)。1954年撤销绥远省,为内蒙古自治区辖市(地级)。1960年乌拉特前旗并入。1961年固阳区改县。1963年固阳县划归乌兰察布盟,乌拉特前旗划归巴彦淖尔盟。1970年乌兰察布盟的固阳县、土默特右旗划入。...

    2024-12-17 141
  • 五原誓师:在西北边疆树起北伐旗帜

    五原誓师:在西北边疆树起北伐旗帜

    五原誓师:在西北边疆树起北伐旗帜内蒙古人大五原誓师广场。五原誓师广场是五原县为纪念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五原誓师80周年而投资3800万元重新修建的,再现了这一名扬海内外的北伐壮举。广场主体建筑由古城墙、誓师台和誓师塑像等组成,这里也是首批命名的内蒙古中共党史宣传教育基地。在广场正中央的高台上,3名军人雕塑巍然屹立,人物神态庄重而坚定。立于军旗左侧的是冯玉祥将军,一手扶旗一手执文稿正在宣读誓师通电的是共产党员刘伯坚同志,这尊雕塑生动再现了五原誓师的真实历史场景。此时此刻,生活在今天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只有穿越时空,透过...

    2024-12-17 124
  • 五原县大事记:中华民国(1912~1923)

    五原县大事记:中华民国(1912~1923)

    民国元年(1912年)5月,五原厅改设为五原县,隶属绥远特别行政区。县公署设知事,首任知事王卓甫。领后套全境。8月,河水大发,沙河、义和诸干渠泛滥,禾苗多被淹没。是年,乌兰脑包镇成立商会,隆兴长镇成立商社。民国2年(1913年)5月,外蒙反对共和入侵,兵分三路入绥远地区,其西路骚扰乌拉特三公旗及五原县北境,占蒙古召庙为营,统领赵守钰、谭涌发两部兵反击,见召庙即焚。境内东部地区梅令、托罗盖诸召庙均被焚毁。秋,大佘太、乌镇大商号遭入侵外蒙军洗劫后纷纷迁到隆兴长镇开设店铺。民国3年(1914年)2月,县公署在隆兴长镇北白...

    2024-12-17 215
  • 五原史纪事 | 五原地名的由来和变迁

    五原史纪事 | 五原地名的由来和变迁

    五原县隶属巴彦淖尔市,县城南依黄河,北靠中旗,西接临河区,东界乌拉特前旗,面积2544平方公里。从古至今,五原的地域范围一直在变化。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蒙恬率30万众北逐何奴。翌年,取河南地,又渡北河,取北假,于阳山之上修筑长城。与此同时,秦沿黄河设34县(一-说44县)今五原县第一次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并建立了县级地方行政机构,但具体地名已无从考证。秦始皇设九原郡,管辖今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包头市南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  秦朝的暴政引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天下...

    2024-12-17 154
  • ​在五原行走 与古人对话 与山川共语 01 古老五原 历史悠久

    ​在五原行走 与古人对话 与山川共语 01 古老五原 历史悠久

    从乌拉特前旗向北而行,一路上蓝天作幕,大地设毯,白云作伴,羊群游走,时而碧绿草原,时而茂盛庄稼,时而湖光荡漾,时而房舍俨然,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到达五原。五原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原这一地名源于夏朝,相传古时候天下洪水泛滥,大禹采取疏导之法,动员民众,根治洪水,待水势退去之后,在高埠处出现了五个若丘状原所,人们在此开辟田地,建造房屋,繁衍生息,渔猎耕作,从此之后,五原称谓名满天下。五原这个古地名源于夏朝。相传四千多年前天下洪水泛滥,大禹采取疏导之法,根治洪水,待水势减退后,在高埠处首先出现了若干个丘状原所,其中有五个较...

    2024-12-17 161
  • 罕见!27张民国老照片告诉你,生活在五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罕见!27张民国老照片告诉你,生活在五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傅作义将军和他的副官正在研究“五原战役”作战                        傅作义将军像民国时期的五原城门                            王同春像    民国时期去隆兴长赶...

    2024-12-17 181
  • 一组五原的老照片,勾起多少人儿时的回忆!

    一组五原的老照片,勾起多少人儿时的回忆!

    忆过往 ◆ 看变化时光总是如白驹过隙,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看过的景,遇过的人,经历过的事……过去的时光,在你的脑海中是清晰如昨,还是早已模糊?今天,我们要通过一组照片,带你回眸五原几十年的发展变迁。家乡原来的样子,你还记得吗?看看下面的这组照片,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五原这些年的巨大变化。1974年,人们在喜迎国庆。全村人聚在一起,在露天场地看电影。人们在场面里堆麦秸金色的玉米棒子挂成串儿,映衬着人们丰收的喜悦。水草丰美、羊儿成群挖大渠,全村乡亲齐动手。︿︿︿︿︿︿︿︿︿︿︿︿︿︿︿︿︿︿︿︿︿︿︿︿︿︿︿...

    2024-12-17 159
  • 老照片里的检察青春

    老照片里的检察青春

    2018年,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40年风雨兼程40年的光阴飞逝40年来,巴彦淖尔检察人把青春和汗水都献给了崇高而神圣的检察事业,用忠诚和智慧奏响了一曲曲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壮丽乐章。往事历久弥新让我们一同走进那些年的时光“检”影80年代,时任乌拉特中旗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林宝玉同志(右二)主持会议,研究部署工作。80年代,乌拉特中旗检察院原法纪科干警深入矿区进行安全检查与宣传。【恢复建院第一任检察长受勋】1991年时任磴口县检察院检察长王秉礼同志向老检察长刘世才同志颁发证书。1993年,时任磴口县人民检察...

    2024-12-07 208
  • 【科中旗老照片】这些照片能唤起你尘封的记忆吗?

    对你来说一张照片意味着什么?一段故事?一段回忆?今天,小编特意收集了中旗的老照片,当翻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时,回忆将我们的思绪凝固,好像一转身,便又能触碰那郁郁葱葱的岁月,那早秋清爽的风,那青草混合泥土的味道,那洋溢着灿烂笑容的脸庞,那岁月是属于我们的青春或是童年,那是属于我们共同挚爱的家乡“大庙”。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妈妈领着小编到这座“商城”购物这张照片久远到小编只认出了北山,其他的都不记得咧,你们还记得吗?咱们的老政府,那时候相当气派啦这个地方现在已经变成“老旗委”小区了放眼望去,看到左上角的“大”农行了没?...

    2024-12-07 165
  • 【老照片】乌拉特中旗乌兰牧骑的昨天

    【老照片】乌拉特中旗乌兰牧骑的昨天

    巴彦淖尔蒙文报投稿邮箱:bayannuur@163.com      bynrsonin@163.com读者QQ群:197725299阅读更多新闻请登录巴彦淖尔蒙古语新闻网:  http://www.bayannuur.com...

    2024-12-07 155
  • 【青·科普】50年代海流图

    【青·科普】50年代海流图

    海流图——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一座新兴的草原新镇。经历37个春秋,宛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展现于内蒙古阴山北麓、水草丰美的乌拉特草原。海流图,是一块历史宝地,传说曾有凤凰降临,呈祥草原。多少年来,乌拉特草原人民对草对的兴盛寄予无限美好的理想和祝愿,终于迎来1949年9月19日绥远和平解放,划时代地给草原人民带来福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幸福和繁荣昌盛之路,同年轻的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1950年7月18日,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在本巴台——乌兰敖包成立,人民政权在两顶旧蒙古包里办公。1951年秋旗政府移驻海流图,时...

    2024-12-07 1055
  • 历史 | 很多人不知道的“前”乌拉特中旗

    历史 | 很多人不知道的“前”乌拉特中旗

    奔巴台庙    奔巴台庙位于乌拉特中旗呼勒斯太苏木乌珠尔嘎查北20公里阴山中。地理坐标北纬41°33′25″,东经107°51′33″,庙东南临一条季节性河流,西和北靠大山,整个庙宇由正偏殿和若干座喇嘛房及祭祀场地组成,东西长约200米,南北约50米,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正殿僧房为早期所建,全部为石砌墙,部分衙门用房为砖砌房屋,是后期建筑,该庙建于清代中晚期,为善岱庙的分庙。   上个世纪文革时,屋顶被拆,残墙保存较好,周围植被较好,风景优美,墙体宽80公分...

    2024-12-07 242
  • 新旧照片对比,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乌拉特中旗

    新旧照片对比,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乌拉特中旗

    如果说,乡愁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那么乌拉特中旗人的乡愁,就在城市日常的风景里,也在越来越美的变化中。现在,小编就带大家打卡乌拉特中旗美丽的今天、奋进的昨天,以及充满回忆的那些年。用同一镜头角度的长久记录,或许就是我们写给这座城市的最炽热的情书,就是对“家乡”爱的诗篇。让我们一起在这些新旧照片中,回望家乡的曾经,走向未来。过去,图图镇街景这样的80年代的海流图大街80年代的海流图广场现在,图图镇是这样的过去,我们的工业是这样的60.70年代温更煤矿作业场面80年代初,原自治区主席布赫在我旗民族用品厂视察现在,我们的...

    2024-12-07 185
  • 【鄂尔多斯记忆】67张珍贵老照片!告诉你鄂尔多斯人的道路自信从何而来!

    【鄂尔多斯记忆】67张珍贵老照片!告诉你鄂尔多斯人的道路自信从何而来!

    红色理想进草原  汇聚革命的汹涌洪流(1921-1949)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鄂尔多斯的解放事业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蒙汉各族人民奋起抗争血染草原历尽艰辛与曲折最终赢得了民族解放和独立成功实践了民族区域自治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西北革命与鄂尔多斯西北革命斗争的烈火为暗寂的草原带来了光明在西北革命形势的影响和推动下大批伊克昭盟革命先驱接受学习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中共中央先后派高岗、曹动之等赴伊克昭盟开辟工作到抗战前夕党在组织、政权和武装的建设上都...

    2024-12-05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