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回忆 第6页

  •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吉呼郎图匈奴墓群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吉呼郎图匈奴墓群

    发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项目负责人宋国栋吉呼郎图匈奴墓群吉呼郎图匈奴墓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吉呼郎图嘎查,由120多座墓葬组成。2021年7月至10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合作,发掘墓葬22座,取得了一些重要考古新发现。2021年苏尼特右旗吉呼郎图墓群发掘区2021年发掘区墓葬除了M17之外,其余墓葬的地表皆有封石堆,多数为圆圈形,最大的封石堆直径约13米。封石堆中的石块大小不一,主要以灰色变质岩和花岗岩为主。大多数墓葬都有填土外...

    2024-12-28 112
  • 头条 | 孙金松谈内蒙古文物考古与北疆文化研究

    头条 | 孙金松谈内蒙古文物考古与北疆文化研究

    “北方有佳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辽代女性文物展”(3月30日——6月30日)正在苏州博物馆对外展出。有别于以往的辽代文物展,此次展览聚焦契丹女子,尤其是辽代贵族女性。通过金银器、玉器、漆器、琥珀、玻璃等不同质地和种类的精美文物,呈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女子“弯弓射猎本天性”、“马牛到处即为家”的宽广气度与自信豪迈。以契丹辽代女性为主题,在国内历次的契丹辽代文物展中,还是首次。这些展览的文物都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于何以用一个专题展聚焦辽代女性,以及如何发挥考古实证的独特作用推进北疆文化研究与建设等话...

    2024-12-28 127
  • 内蒙古吐尔基山疑云:“非典”时的惊世考古发现

    内蒙古吐尔基山疑云:“非典”时的惊世考古发现

    2003年,非典肺炎肆虐,但是内蒙的考古工作仍在继续。内蒙古通辽市吐尔基山的山麓上,曾经出土过一座未被盗的辽代贵族女性墓,这座大墓历经1000多年的历史岁月,仍然保存完整、熠熠生辉,震惊考古界。辽代 双狮纹金花银盒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2003年通辽市科尔沁左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该考古发掘项目曾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3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并获得“2003至2004年度田野考古奖三等奖”等。本文的作者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考古工作者,亲历了吐尔基山辽墓发现、保护、发...

    2024-12-28 99
  • 新发现 | 内蒙古沙日塔拉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出土玉器类型多样

    新发现 | 内蒙古沙日塔拉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出土玉器类型多样

    沙日塔拉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沙日塔拉村南。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显示,遗址面积约50万平方米。由于地表植被稀少,加上地表流水侵蚀,遗址地表沟壑纵横,峰谷交错,切割成大小不同的冲击台面和峰体,遗址约三分之一以上已遭自然原因破坏。遗址发掘区局部为有效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2021年9月至12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有关单位对沙日塔拉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发现房址8座、灰坑28个、灰沟2条、墓葬31座、路面2条、灶址1处。出土了丰富的...

    2024-12-28 94
  • 2017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现综述

    2017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现综述

    2017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现综述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关键词:2017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新发现 课题意识2017年,在迎接自治区七十年大庆的紧张筹备及喜悦气氛中,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田野考古与研究工作按照计划得以顺利完成,同时在加强课题意识的方面,深入地开展了区域性的调查工作,取得了意外的收获。中蒙联合考古发掘的和日门塔拉匈奴城址荣获国外考古新发现。一、专项考古项目及自主课题1.阴山北麓乌兰察布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探索与研究该课题为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组织开...

    2024-12-28 992
  • 2015年内蒙一古墓被盗多次仍出土万件文物,专家跺脚:还是来晚了

    2015年内蒙一古墓被盗多次仍出土万件文物,专家跺脚:还是来晚了

    2015年内蒙一古墓被盗多次仍出土万件文物,专家跺脚:还是来晚了在广袤的内蒙草原之下,隐藏着无数历史的秘密。一次偶然的盗墓事件,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辽代贵妃墓神秘的大门,将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缓缓呈现在世人眼前。当牧民发现那辽代大墓的盗洞并报警后,专家们迅速奔赴现场。尽管盗墓者的猖獗行径已让古墓遭受破坏,但专家们仍怀着一丝希望,期望能在这片残垣断壁中寻得珍贵的历史遗存。警方与专家各司其职,迅速展开了紧张的工作。那墓门的构造堪称独特,它巧妙地融合了汉辽文化的精髓。精美的装饰,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也彰显出墓主人...

    2024-12-28 93
  • 文博 | 内蒙古三个考古项目入选“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

    文博 | 内蒙古三个考古项目入选“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

    4月22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共同主办的“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评选揭晓并公布名单,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3项遗址入选。伊和淖尔墓群伊和淖尔墓群位于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伊和淖尔苏木宝日陶勒盖嘎查东北5公里处,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一处丘陵谷地中,周边为典型的草原地貌环境。2010-2014年间,伊和淖尔墓群陆续发掘墓葬6座,其中M1-3、M5、M6为北魏时期墓葬,M4为辽代墓葬。5座北魏时期墓葬全部为长斜坡墓道土洞墓,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包...

    2024-12-28 83
  • 内蒙古辽代考古综述

    内蒙古辽代考古综述

    内蒙古地区为辽(契丹)统治的腹心地区。辽设五京,内蒙古分布有二;皇陵五,内蒙古更据其三。还散布有大量的古城遗迹——投下州、奉陵邑、边防城等遗迹俱全,中、小型聚落遗址更是不可胜计。另外辽代墓葬数量众多,经过清理和发掘的数以百计,出土相关遗物近万件(组)。在内蒙古以往获得的10 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关于辽代考古的发现占据5 项,由此可见其权重。对于辽代考古发现,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国外的探险家、传教士、学者以科考为名,对内蒙古赤峰地区的辽代大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与盗掘,并将有相关资料公布,这些资料对今人的辽代考古研究有...

    2024-12-28 93
  • 开鲁县考古发现两座辽代墓葬

    开鲁县考古发现两座辽代墓葬

    为配合“引绰济辽 ”工程项目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内蒙古自治区考古研究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开鲁县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工作队在通辽市开鲁县东风镇金宝屯村进行考古发掘,该地块共发现古墓葬 1 座(以下简称 M1)、车坑 1 座(以下简称 CK1)。均属辽代遗迹。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东风镇七家子村与金宝屯村交界处,该墓地以南为西辽河古河道,毗邻金宝屯琉璃砖皇族墓、开鲁县恒源牧场辽墓、七家子辽代墓群等辽代高等级墓葬。位于通辽市福巨古城遗址以西约 30 公里、吐尔基山辽墓以西约 105 公里、辽上京遗址以东约...

    2024-12-28 96
  • 内蒙古公布2021年度重要考古发现

    内蒙古公布2021年度重要考古发现

    1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2021年度内蒙古重要考古新发现汇报会,公布2021年度十大重要考古发现。这些重要考古发现包括重新启动考古发掘工作的萨拉乌苏遗址,中国北方重要早期人类洞穴遗址——金斯太遗址,保存状况较好的史前文化房址——乌兰图嘎新石器时代遗址,内蒙古中南部已知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史前时期石城遗址——后城咀石城遗址,中国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重要聚落遗址——小塘山遗址,出土丰富玉器的朱开沟文化遗址——沙日塔拉遗址,在黄河两岸地区科学发掘的代表性汉代墓地——小红城汉代墓葬,中国阴山以北、戈壁以南...

    2024-12-28 74
  • 内蒙古隋唐考古综述

    内蒙古隋唐考古综述

       经过东汉末年以来三百多年的分裂动荡和迁徙融合,隋唐重建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之一。内蒙古隋唐考古工作主要围绕隋唐王朝北疆的州县、羁縻府州城址及周边墓葬而开展,此外还对一些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进行了调查和发掘研究。≈≈≈≈≈≈≈≈≈≈≈≈≈≈≈≈≈≈≈≈≈≈≈≈≈≈≈≈≈≈≈≈≈≈≈≈≈≈≈≈≈≈≈≈≈≈一、城址    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地区隋唐城址的考古发掘研究工作最早始于呼和浩特美岱古城与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1959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发掘美岱古...

    2024-12-28 87
  • 中国考古百年 | 内蒙古考古一百年:发挥北疆考古优势,讲好民族交融故事

    中国考古百年 | 内蒙古考古一百年:发挥北疆考古优势,讲好民族交融故事

    2021年,适逢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年。回顾中国考古学过去100年走过的路,回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者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在此基础上瞻望未来,我们才能更有信心、目标更加明确,走好未来的道路。自1954年正式成立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及其前身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组、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作为内蒙古地区考古学研究的主力军,在旧石器时代考古、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历史时期中原王朝经略北疆的考古学研究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成就,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考古学框架谱系,为阐释中华文...

    2024-12-28 107
  • 内蒙古考古口述(一)|郭治中:回忆1982年黑城发掘前奏

    内蒙古考古口述(一)|郭治中:回忆1982年黑城发掘前奏

    我是学考古专业的,那会儿从吉林大学一毕业,由于家庭原因,不能继续读研,也不能往大城市走(那会都往北京、上海走),我只能回老家,所以首选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当时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好招人,听说我们是从内蒙出去上学的,表示欢迎,所以我就回来了。那时是1982年,我当时34岁。当时我们班就我和魏坚两个人回来了,就很顺利的进入了研究所。比我们早半年来就只有齐晓光一人,这之前,研究所已经好多年没有分配来的大学生了。所里面的几个老同志协商后,对我和魏坚两人的工作岗位进行了分配。魏坚分配到了田广金、郭素新夫妇所在的那组,我被...

    2024-12-28 70
  •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内蒙古清水河后城咀石城址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内蒙古清水河后城咀石城址

    发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清水河县文物管理所  项目负责人孙金松项目概况后城咀石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境内黄河一级支流浑河北岸的坡地之上,面积约138万平方米、距今约4300~4500年,是内蒙古地区目前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防御最为严密的龙山时代早期石城。一、遗址概况1980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后城咀石城址即被登记造册,1990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丰准铁路”基本建设工程对其开展了小面积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虽揭露一批仰韶、龙山、朱开沟文化时期遗存,但并...

    2024-12-28 85
  • 盘点“十三五”内蒙古考古新发现

    盘点“十三五”内蒙古考古新发现

    作为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北方民族的历史,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史料记载的短缺,北方民族考古对于复原北方民族历史显得尤为重要。自1954年正式成立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其前身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作为内蒙古地区考古学研究的主力军,在史前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北方游牧民族考古学文化遗存的研究、历史时期中原政权在内蒙古地区的行政建制探考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的成就。值此“十三五”收官之际,回顾过去五年的考古成果,来看看都有哪些新发现吧?考古新发现壹在阴山山脉东段北麓的北方...

    2024-12-28 87
  • 【考古前沿】内蒙古:辽代考古 重要发现

    【考古前沿】内蒙古:辽代考古 重要发现

    ▲ 发掘现场“这个二号墓非常特别,它不是一个真正的墓葬,它是一个葬车的车马坑。车身比较长,长度达到七米,宽度有两米多。车在规模上也是比较罕见的。这在开鲁多年辽墓发掘历史上属首次发现。没有被盗扰过,所有的文物信息,基本都保留着。”开鲁县博物馆馆长马海介绍。▲ 发掘现场▲ 马车构件经过多天的清理发掘,目前二号墓出土了银牌饰、铜制的流苏、车的铁制构件、鎏金的铜铃等30多件文物。▲ 车坑出土银牌饰“这个车叫辒辌车,俗称送葬车,或者说是礼葬车,这是辽代契丹贵族墓才会有的葬俗。这次我们在车坑里面发现了车辕、车厢,最为重要的是在...

    2024-12-28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