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流图——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一座新兴的草原新镇。经历37个春秋,宛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展现于内蒙古阴山北麓、水草丰美的乌拉特草原。
海流图,是一块历史宝地,传说曾有凤凰降临,呈祥草原。多少年来,乌拉特草原人民对草对的兴盛寄予无限美好的理想和祝愿,终于迎来1949年9月19日绥远和平解放,划时代地给草原人民带来福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幸福和繁荣昌盛之路,同年轻的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
1950年7月18日,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在本巴台——乌兰敖包成立,人民政权在两顶旧蒙古包里办公。1951年秋旗政府移驻海流图,时方圆不过百十人,但从此被确立为全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952年10月乌拉特中旗与乌拉特后旗合并称乌拉特中后联合旗,驻地仍为海流图。1956年10月海流图建为乡级镇,时不足300户2000人。现今海流图镇有1.7万人,其中蒙古族0.4万人,全镇面积5.4平方公里,辖有6个居民委员会、2个村子委员会,镇上分部机关、学校、企业、工厂、商店等百十个单位。楼房拔地而起,房舍鳞次栉比,主街铺设沥青路面,两侧便道硬化、树木成荫。商业网点林立,集市贸易繁华。还有高压线、自动电话、自来水及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影剧院、文化楼、广场、花园等,环境清新舒适,面貌日新月异,1987年成为全区文明镇、先进卫生城镇,获“阿吉奈”奖。
抚今追昔,令人感慨,现将50年代海流图之变迁就耳闻目睹和据有关资料及征访情况略述如下,只能是从一个侧面浮光掠影地予以记述,或许于今不无裨益。差误之处,望知情者斧正。
一
海流图,古代史上是一派边陲塞外草原风光,草木茂盛,广袤无垠,多有各种野生动物出没,境内阴山岩画就是明证。到清初顺治六年由呼伦贝尔草原迁徙而来的乌拉特人,在此过着逐水草而游牧的生活,世代生长繁衍和经营着畜牧业。
据史载,古代在阴山山脉中择河谷通行,史称有满夷谷道,满夷谷即今乌不浪口,满夷谷经今海流图折向西北边界一带并入高阙塞道,通往漠北(注:即今乌不浪口—海流图—甘其毛道—蒙古南戈壁省)。海流图又是一条通商之“银路”,即可通行贵重物品之商道。十九世纪初,包头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牲畜、皮毛和粮食、药材的重要集散地时,包头至新疆有一条商道,从包头到台梁、大佘太、西水道、善旦庙进入宁夏通往新疆。民国初年,因战乱等因,包头驼运队改由从海流图到川井,向北入外蒙古境绕道抵新疆。期间,乌不浪口附近的乌兰脑包形成绥西粮食、皮毛集散地重镇,包头至乌兰脑包、海流图经赛尔乌苏与阿尔泰军台北行可抵大库伦(乌兰巴托)。所以海流图曾是通包头、宁夏、新疆、外蒙古大库伦的必经之路。过境有大量药材、粮食、皮毛、百杂货物,甚至烟土、桦支等。冯玉祥五原誓师前由俄国经蒙古辎重车辆亦经此。
1927年8月初,我国地质学家丁道衡赴西北考察,据记载其北队经哈柳图(海流图)河一带往额济纳。1936年秋,《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往西蒙视察,所著《塞上行》载:“傍晚,过一条叫‘海流图’的小河,河的西岸有几家蒙古包,为汉商所经营。……此间较大的蒙古包已经不是活动的房子,而是仅有蒙古包开头的固定土屋。”范一行人员系乘汽车结队西行,在海流图河里大家用清寒的河水洗涤旅途中的尘垢,然后在松软的沙滩——天然“沙发”上吃喝休憩。此情据考约指距海流图南10里的地段,今同和太牧场东址,同和太场名源于“同和泰”商号之称。
海流图河,《清史稿》地理志载:“哈柳图河,源出席勒山北,南流会席勒河,径马神山,又西南折入黄河。”海流图,系蒙古语,意谓“风吹草动”,呈现浪起伏形态。至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期,海流图周围草原碧绿,稍作行走,鞋底即濡染草绿,而海流图河畔更是嫩绿可爱,划绿花红,树木茂盛。海流图河,位于海流图东,是一条南北向季切性河流,上游涓涓细流平缓南下,至中游呈现东南向流径同和太东,汇入德岭山(解放初绥远省人民政府为纪念安北县副县长王锦云烈士曾改为锦云山)枣树口东河沟,今由德岭山水库则山洪体倾泻,洪峰可高达3米,势头凶猛,咆哮而下,时有牲畜被冲走。海流图河上游东岸低缓渐成沙洲,西岸地势较高水冲而壁立。河中芦苇青青,两岸绿草茵茵,沿河红黄蓝花相间,映出一派草原景致。更有蜂飞蝶舞,蜻蜓嬉戏,黄羊野兔奔逐,牛马驼羊悠悠,百灵鸟儿歌喉婉转,牧人之歌辽阔舒展。阵风吹来,芦苇丛中芦花飘荡, (芨芨草)林里穗头摆动,遥望如海波荡漾,仿佛飘流一幅美丽画图。
二
1950年7月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成立后,初在乌兰脑包,入冬时稍向北迁设在本巴台庙,即今乌中旗呼勒斯太苏木乌珠日嘎查北部三角地带,与温更、川井、杭盖戈壁三苏木交界处。当时旗政府只有两顶旧蒙古包办公,一些人住在庙上,一块木箱板就顶一张办公桌,条件十分简陋和艰苦。
当时草原上土木建筑物甚少,一是草原牧民游牧使用蒙古包、帐房搬迁方便,二是清廷严禁和不准依照学习内地建屋定居之风,隔绝民族往来,以利统治。但借宗教——麻醉人民的鸦片,却大力提倡兴建寺庙,竭力提倡和奖励普及喇嘛教,所以每旗必有召庙,每户必喇嘛,以此腐蚀人民思想,使优秀的斗争性很强的蒙古民族逐渐衰落下去,所以除召庙建筑外,基本上没有土房。
旗人民政府建立后,因本巴台庙不仅工作条件很差,而地地理偏僻,交通不便,与当时上级乌盟领导部门及下往来联系甚有影响,因此决定选择新址,建立新的政府驻地。
为了择址,副旗长图布新(中共代表)与旗长明安满达(原协理)、财政科长兼合作社经理韩葆、政府工作员白顺以及公安队长色格楞等人级成勘察组。
初择哈布太敖包(岗岗)南山,即温更野马图山的西部,此处地势较开阔,但无依托,遂即作罢。次择同和太,虽平坦开阔,但缺水和烧的,也不合心意。再议海流图,这是老旗长明安满达提议的。大家议来议去,审是度势就定于海流图,虽然数年以后又议定迁巴音哈太或同和太,并且1960年因温更发现有煤,并初建旗委基址,结果将旗中学迁去后,规划全旗搬迁温更,因种种原因一直还是以海流图为旗政府驻地至今。
海流图地处内蒙古高原,海拔高度1280多米,位于哈达特山(哈太山)和查石太山之间的海流图盆地,气候相应较暖,年平均温度4.5℃,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又好。北有哈达特山河可依,东有海流图河水,人畜饮水均可解决,特别是后来卫生院南问当时就有一口好水井,而且山上有榆树、山樱桃及东河槽有大量沙蒿可作燃料,可以解决当时烧的问题。况且这里去乌盟、包头、五原罗本巴台确是方便的多。
三
定址海流图后成立旗政府建筑委员会,韩葆任主任,图布新任副主任,白顺、色日格楞等人是委员。
1951年春,韩葆、白顺和合作社的武国珠,早期来乌中旗的工人李三女(男,山西定襄人,1914年生,晚年入敬老院)分别乘马骑驼,赴五原联系建筑工人,通过五原总工会(当时在广和站吕祖街一带)孙主任联系了有泥、瓦、木工七八十人的建筑队。工人均是五原建筑工会会员,泥工队长是崞县人石秀梅、建筑工会生产委员,系砖瓦工会推荐的,木工队长是刘海,是建筑工会主席。
不久,工人们都来了。当是海流图只有两间废弃旧土房,一间在今一完小南皮毛社址(杜毛匠住过),是贺太保曾放牧住过的旧土房,周围有圈牲畜的石头 ;另一间在——海流图河西岸,即后来人称卫生院井房,也有羊圈 ,这口井水头旺、水质甜,五六十年代的人多吃此井水。这里马群多, 茂盛,黄羊成群出没。旗政府建筑委员会在今检察院址(新注:今旗医院西、民政与邮政楼一带)扎下两顶带云花的布帐房,图布新、韩葆、色日格楞、白顺和五原建筑队的李元基(不久旗政府吸收为旗府会计,一年后回五原),以及旗公安队七八名士兵分别住在这里。工人们来了,又扎起八九顶帐房,作为住所,住不下的人就靠河槽挖地圪卜,修整一下就住上了,地点在今蔬菜社一带。工人们吃粮是从乌兰脑包或石哈河购买的,吃菜就是沙葱,条件是艰苦的,但干活儿是认真的。讲求信誉和施工质量,很快脱下了大量土坯。
白灰是在今苗圃西建起窑的,今遗迹尚存。负责烧白灰的是李三女,就地取石头精工烧制,出成率为九成灰。淋灰就在后来人称卫生院井房,淋出的灰质量特别好,抹在墙上当时发青,待干燥后十分洁白,现在保留的旧砖房还可看到当时抹砖勾缝用的就是这种灰。
砖瓦窑是一位姓宁的留有长胡须的老头,烧砖瓦全靠沙蒿,砖是四八模子脱的土坯,瓦是通片瓦。原计划烧十万砖,实际后来根据需用烧了五万砖。
根据当时的建设规划,旗委、公安局座东相对政府、合作社座西形成南北主街,政府、合作社再向西发展形成另一条主街,主街定为宽3丈6尺(12米),这是当年制定的蓝图,但此后30多年的变迁仍是在此雏形上发展和变换,奠基人是明安满达、图布新、韩葆。
正式开工盖房是6月6日(农历五月端午节),首建第一栋政府砖瓦房,有11间大,中为1间空廊房,两面各5间,即旗长、秘书、会计、会议室和民政科。此房今系经济委员会办公址(新注:今教育楼址西北)。当时此房西北数米打有一眼井,人们以后称人委井,现已无存。
接着盖公安局(包括公安队)一栋起脊房,先盖起4间普通房,穿靴戴帽式,由公安局长乌力吉达来负责基建,地址今公安局院内西址。同时还建有供销合作社9间起脊普通房和5间大伙房,今百货、五金公司院内。稍后在西街建有职工宿舍、家属房两栋12间,即今糖业公司院内(新注:今烟草公司一带)。供销社基建负责人是王立魁(呼市人),是从驻包头采购小组专门抽调回来的。
再接着又在政府第一栋砖瓦房前后建有东西各有一栋共四栋普通办公用房,约30间左右。前面两栋是人事、文教、卫生、建设科,后面两栋是财政科、税务所及宿舍。
政府隔街向东相对的是旗委两栋普通房17间,旗委向南预留有空白地片,再往南就是公安局。
最后建的是政府礼堂,人称大礼堂,当时是全旗惟一赫然建筑物,颇有气魄,地址今税务局北(新注:今计经贸局楼西北)。建礼堂时天气已冷了,当时图布新赴京参加华北每一次县长会议,所以礼堂工程由韩葆全权负责,但是原计划经费严重不足,不得不就迁拆一些庙(海流图等庙)救急,而且还得出卖旗府公产即驼、马、羊、牛顶账,遂于当年完成主体工程,次年内外装修竣工,第三年又重新翻修和加固一次。礼堂为东西9间房长度的起脊砖瓦房。
1951年海流图建筑由6月初正式施建至11月上旬完工结束,历时5个多月。工人们回五原时,政府决定欢送,11月17日星期六下午,图布新代表旗政府讲话,致以衷心感谢,限于当时条件也举办了一次欢送宴会,虽不丰盛,但酒肉充足,很是实惠。晚间由旗直职工干部演出剧目,大礼堂台下台下不过二三百人,但当时已是十分隆重的了。
这次建筑用料,除铁丝、木料、玻璃等由包头购进外,其余土坯、砖、瓦、白灰均为当地制作生产。糜穰和麦秸是从四义堂一还用牛车、铁车拉来的,当然不足部拆了一些旧庙宇,如乌不浪口,德吉德齐庙上的砖以及木料也用来盖了房。当时供销社的房子,现在百货、五金公司保留的旧房用的木料就有庙上的,如椽子有磨损偏头的,就是原来建庙时由外蒙古驼运途中磨损留下的痕迹。当时还有人要拆哈太庙,负责基建的韩葆说:“留下吧,留下古迹吧!以前就被火烧过,可不能再拆庙了,再拆,后人可要骂我了。”
1951年海流图建筑情况,据图布新当年记载:乌盟政府拨款7千多元(已折合新币,下同),地方财政支出2.8万元,合作社筹款8千多元,总计支出4.4万元。共建筑108间房子,其中旗政府砖瓦房11间、普通房37间(包括公安局房)、礼堂普通房9间,土房8间;旗委普通房17间;合作社普通房19间、土房7间。每间房平均造价为:砖瓦房640元,普通房300元,土房90元,加权平均每间房造价412元。
四
从1952年起,又陆续开始建筑。
卫生院:由旗卫生科长那顺巴雅尔负责,护士陶海协助,政府人员李元基、王承琳帮助核算、采买,乌盟拨款4千元(折新币),兽了十余间土房,建起了旗卫生院,今亿医院址。
武装部:由旗人民武装部部长超鲁筹建,乌盟军分区拨款1千余元(折新币),兴建起武装部,位地旗委和公安局之间。今武装部址。
银行营业所:1952年9月1日开业,借用供销社办公室,今供销社办公楼一带,次年稍向北建起银行营业所。1954年改为人民银行,今人民银行址(新注:今锦海市场北)。
1953年春,始扩建海流图小学,即旗立完全小学,今第完小。1952年夏筹建,原似拆本巴太庙,上级不同意,所以仅盖起少量土房,经筹集资金备料后于1953年春开工扩建,仍是五原工人建筑,领工的是原籍山本人叶杰武,盖起一栋砖瓦房有6间教室,还有老师办公室、学生寝室和食堂等。首任校长策仁敖德、副校长齐登苏达那木,有齐娜尔巴图、达瓦桑布、苏达那木巴拉、斯仁古楞等十余名蒙古族教师和二百二十多名蒙古族学生,其中女学生约有三分之一。学生几乎都是住校生,是由原乌中旗、原乌中旗、乌前旗乌不浪庙学校合并而来的,主要是牧民子弟。到1956年始设汉文班,初由总务韩国俊代课,接着由额尔敦木图老师任首届班主任,其后有赞丹嘎日布、吴德娜、张旺、赵德华及杨天成等老师任教。
1953年还在旗委北(今旗委址)建起气象站,有一排土木建筑,穿靴戴帽房,风标、百叶箱用白油漆栅栏围着,还有一间厕所。当时属军队建制,1954年元月份划归地方接收和领导。“文革”初期向西迁今三完小南。
1953年邮电小组设在银行营业所,初有6人,安装一部二十门电话交换机,海流图街上有了电线杆并通有十几部手摇把子电话机。1954年建立邮电局,地址在今人民医院西南。
1953年6月1日起,乌盟运输栈开辟包头至海流图客货运输业务线路,由包头到沙坝子、台梁、大佘太到海流图,每十天通一趟车,每月1、10、20日到海流图,次日返包。当时海流图汽车站设在供销社大院内,由供销社经办业务,去一趟包头每人票价10元(折新币),海流图至大佘太5元,大佘太至台梁1元,台梁至沙坝子2元,沙坝子至包头2元。到1954年改为七天一行程,来往乘客不多,一般每趟有十几个人,客货混载。路面和车况不佳,笔者记得1954年随父母乘坐美制十轮大卡车时,因车有毛病抛锚,在水泉村住宿一晚。到1956年12月,乌盟运输公司汽车站在海流图设立乌中后旗分站,站址在今印刷厂(新注:现为宏帅印刷厂)址,首任副站长(无站长)是于善友。这一年修通了去石哈河的公路,至蔡家圪卜与固阳接通。
1954年建新华书店,在今百货公司大门北,其后首任经理王斌,稍往北是文化图书馆,1956年后首任事馆长乌力更达来。
1954年建有粮食、油脂公司,不久成立了粮食局,其后又盖起粮库和粮食加工厂,地址基本上和现在差不多,牧区的牧民们来引买粮,经常有成群结队的骆驼,还有从山前驮运粮食的驼队,时来时往,汇集在一起,驼铃声叮咚作响,还有临时驻扎的帐房、蒙古包有数十顶,使粮库周围很是热闹。到1959年以后粮食局淘汰驼运队,成立马车运输队,当时粮库院内(今粮食局院内)骡马成群,有十几辆胶轮大车并排而停,出车时甚是威风,在当时海流图是很有气派的,首任大车队长左万金,车夫杨国公、陈国珍、张鸿业等人。
1955年底,乌盟食品公司在海流图设中后旗收购站,由陶克腾、赵文卿负责,收购牛马羊驼牲畜。地址在今食品公司有旅馆的院内(新注:电信营业厅对面)。
1958年乌中后旗归巴彦淖尔盟领导,是年夏建立海流图中学,我们小学生从南砖窑搬砖,一次步走三四里路。当年招收有蒙文班一个,教师5人,学生50余人,次年附设1个师范班,地址今旗一中。1959年改为旗中学,校长策仁敖道。1961年春迁温更公社,1964年夏迁回海流图今址至今。
1959年为庆祝建国十周年,建展览馆一座,今址文化楼及东侧。
50年代海流图大体上建筑情况如此,自1951年后陆续连年建筑,增加了不少机关、单位、厂社以及家属房、私人房等,逐渐扩大和更新改造,已初具今之规模轮廓。
五
50年代海流图大型建筑物有政府礼堂和展览馆。
一、政府礼堂即大礼堂。记得是呈长方形的起脊砖瓦房,长约30米,宽约13米。东侧为正门,并列为四扇门,中为对开门,两侧为便门,东正门左右各有一窗户,门上方山墙雕塑着一颗红色五角星,下有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南侧左右各有一门生产方式七个窗户。门窗均为红油漆油刷。礼堂内部西筑有一米多高的主席台,台沿为水泥栏杆,两侧有台阶,主席台前沿壁上雕塑“永远前进”四个一尺见方的正楷大字,系供销社干部果永安题写。主席台为领导作报告或演剧等使用,并装饰紫红色幕布和浅蓝色布景幕布。主席台作报告时置一讲果,讲桌前部凸出呈半圆形,用黄、绿油漆间隔油刷,并绘有两面交叉的带金穗旗杆的五星红旗。主席台庄重肃穆,后台侧南北各有一间小房子,两小房间西墙居中留有一小门,门外有砖台阶,可通政府各办公室,旗领导作报告由此门进入。礼堂内部中心两侧立有圆木顶柱,两排约计有14根,圆柱用麻纸裱糊后油漆成绿色。内北墙开有两个窗口和一门,与厨房相连,机关干部职工在此用餐,政府食堂早期炊事员有郭盛、雷万通、高东旭、张藻、于全保,其后有赵凤和、侯明瑞、王喜忠等师傅。以后礼堂又填置了许多黄油漆的木制长条座椅。
这个礼堂可谓一堂多用,在50年代充分发挥其全能效用,如领导作报告,召开各种会议和大会,群众集会,临时性办公、住宿,还作为餐厅、影剧院、舞场、展览厅、售物场所及法庭公判等使用,直到六十年代初期被拆掉(旗直全体干部动手拆掉的),利用原有物料盖了新的礼堂,在今人大常委会址(新注:现为检察院址——2001年新建),“文革”中期又拆掉,由现在的政府礼堂取代。
二、展览馆,呈东西向长方形起脊房,白灰墙,两侧各有南北向起脊房相连,由北向南平面视图为扁凹字形。展览馆居中正门为入口,两侧相连的起脊房各有一南门互为出口。
展览内容主要是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年来,乌中后旗各族人民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旗工农牧林业及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有大量图表、挂图、表格、照片、文字介绍、示意模型、标本、实物等。展出时期是1959年10月1日,开馆有一个月左右,中厅入口处上方彩旗飘扬,喇叭里音乐声不断,人们有组织的前来开庆祝大会,会后自由参观。入口处内置毛主席塑像一座,围有鲜花盆景。备有留簿、意见簿,有建国十年来全旗发展概况的文字简介,有展厅内容及导游示意图。中厅各室展示的有商业供销发展内容,购销完成情况,新旧社会对比,昔日旅蒙商的欺诈盘剥、不等价交换,新社会组织农牧民发展农牧业生产,逐步缩小工农牧产品剪刀差,密切了与农牧民的关系,支援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且“粮食除了土、牲畜除了狗”无一不经营,还陈列有皮张绒毛及土特副产品的收购样品及一些野生动植物如团羊标本等。中厅东侧室有文化教育内容,其中有石哈河等学校学生制作的手工艺品,有诗歌、作文等。有反映“大跃进”年代的内容,如“人有多大胆,地朋多在产”、“白天遍地人马,晚上灯笼火把”、“大炼钢铁”、“大办食堂”、“超英超美”、“放卫星”、“轴承化”等之类的歌颂“三面红旗”的内容。中厅西侧室有工业、畜牧业、农业和卫生等展览内容,有炼油厂(小煤窑)、铁厂、机械厂、农具厂、皮革厂、砖瓦厂、铜矿、石墨矿等产品的样品和标本。有特大的南瓜、西瓜及玉米、高粱、谷子、糜子、麦子、水稻等农作物实物及标本,都是精选出来的优良产品和品种。有新疆细毛羊、荷兰牛、三河马新品种的介绍及改良办法,牲畜的疫病防治。十年打狼4491只,基本消除了狼苦。有卫生事业的发展,性病、布氏杆菌病、地方病的医治及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介绍,如1949年全旗33182人,其中蒙古族9060人;1959年全旗50097人,其中蒙古族11512人,增长27%。解放前一个苏木生3个小孩,解放后为17个,增加5.7倍;1919年少数民族干部105人,1959年为616人,增加5.9倍。
西厅有部分工业品和副食品加工厂的精美糕点等食品展出。
东厅是历史内容,展品有札萨克大印,还有刑具,如百十斤重的铁链、镣铐、竹签、黑皮鞭、带巴掌的红靴底,挂图上画有一个弯腰跪在石子上,腿上鲜鱼淋淋,身披马鞍,上压沙袋,还有把人装在牛皮红筒里……。文字介绍内容有乌中后旗1938~1945年期间,全旗东西部地区为日伪政权和国民党争相控制的拉锯式地区。在后套地区,地主和二地主以出租、伴种、三七、四六、对半、倒四六等放高利贷形式,剥削劳动人民,还有国民党抓壮丁等悲惨境遇,所以民谣有:“租上牛,伴种地,卖上老婆打统计,打的打,吊的吊,最后给了几张储蓄票,三年五年没有人要”、“三石糜子两丈布,老汉送到公路处,老婆送到豆芽铺,闺女媳妇交给保队附”。
展览馆于1959年10月开放展览后,接着就怪文化馆、图书馆办公为主,临时学习开会或个别活动也借用,以后乌兰牧骑排练和跳交际舞也使用过,“文革”结束后拆掉,以今文化楼及乌兰牧骑取代其址。
六
物资交流大会和“那达慕”大会。
50年代海流图几乎每年举行上述大会,物资义流大会宗旨是“城乡互助,工农联盟,物资交流,扩大农牧业生产,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结合牧区传统的“那达慕”(娱乐)一并举行,也称“那达慕”大会。
1950年7月17日,在乌兰敖包召开筹建旗人民政府会议,筹办过一次7月18日成立旗人民政府的“那达慕”大会。
1952年10月15日,乌中旗与乌后旗合并为乌中后旗。根据当时国家号召,全国旗县大力开展工农联盟、物资交流活动,10月20日至25日在海流图举行一次物资交流大会,即原拟的三公旗(包括乌前旗)交流会,届时适逢乌中、乌后两旗联合,这次大会又增添一番新意。大会会址在今旗委北侧(新注:今检察院址一带),要求每区来五六百人,带大型蒙古包,各区、努图克来的农牧民不少,特别牧民们穿着节日盛装,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鲜艳的蒙古袍,扎着漂亮的绸腰带,佩着蒙古刀(附有两只象牙筷)、牛皮公文包、望远镜、带荷包的玉石烟嘴(附银烟具)等,脚蹬油光闪亮的马靴或香牛皮皂靴或八云朝头靴,妇女们头戴各种银制首饰,镶嵌玛瑙、珊瑚、绿桦石珠串,兴致勃勃云集而来。会场周围驻扎许多蒙古包,牛马羊驼皆有,天气虽冷,气氛热烈,一派草原盛会景象。有摔跤、赛马活动,有剧团,无电影。这次交流会约有2千人参加,大会购销交易总额折合新币17万元(旧币17亿元),其中销售营业额5万元,农畜产品收购6万多元,签合同协议33件6万多元。
1953年8月26日至31日,海流图召开乌中后旗第二次物资交流会,旗委、旗政府领导辛玉、图布新先后作报告,内容是抗旱、加强农牧业生产以及政治形势和政策方面的讲话。会上还公判了一起破坏草原牧场的案件。这次交流合计有国营、集体、私营工商房60多家(户)参加,总交易额合新币17万元,参加大会的有2千余人。
1954年9月17日至22日在海流图召开第三次交流会,原计划16日召开,因天不作美,刮大风下雨,搭好的主席台座东迎西,恰遇西北风把四根椽子刮断,只得花25元修复后于次日召开。这次会址记得是在今民族牧机厂、木器厂一带,往北顶至今邮电大楼南,当时这里有深河沟壕,一直通到东河槽。17日开幕当天有六七百人,以后最多时达一千四五百人。主席台约在今牧机厂东墙附近,主持开幕式的旗党政领导有骆长胜、明安满达、巴雅尔俄模和、陶克套、宝音吉尔格拉。晚上有五原晋剧团七岁旦、老女红主演山西梆子,开始观众较多,大戏唱的很卖力,可惜牧民们无法理解和欣赏,逐渐离去,虽有人在台上不断宣传:“大家坐好,会看的看个门头脚道,不会看的看个红火热闹。”但牧民们说:“咱们一个看不懂,只知红的(指戏装)出来了,绿的(指戏装)进去了。”所以观众越来越少。勉强演了三晚,就提前回去了,以后几年因赔钱请不来了。电影是在南边场地放映,记得首映一场《葡萄熟了的时候》电影片,晚上又起了风沙,把幕布刮的摆动不停,我穿着棉袄也冷的不行,观众逐渐走完,电影只好收场。主席台两侧是商贩和饮食服务业,卖饭、卖瓜、卖蔬菜,有照相、镶牙、首饰银匠。西边是贸易公司、供销合作社、乌盟土产推销站、五原商户、私商德裕盛等,货棚是利用就地起土干打垒的土墙和椽子、席子、苫布搭起的。商业网点经销各类生产、生活用品,有修棚搭圈的椽子、套马杆、蒙古包、铁皮牛粪炉子、火撑子、川壶、铜茶壶、铜酒别、奶桶、成衣,棉花、绸缎、被褥等,还有牧民喜食的冰糖和甜食糕点,如提江饼、糖枣。会期把糕点、挂面和青梅酒都卖完了,造成供不应求而脱销。牧民们一般都是赶来牲畜,驮来皮张绒毛,卖给供销社后再买商品,一次购买好几个月的用品,不少是以整件购买。牧民们在腰带上围扎布腰包,腰包内装着人民币、公债券、购布证(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等,算账时凭售货员报钱数,牧民摊开腰包任售货员取找,双方完全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当时供销社信誉极高,在牧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因为全作社是牧民集资入股和真正民办的,牧民是入股社员,认为合作社就是自己的家,而合作社又为牧民全心全意服务,所以关系十分融洽。
这次交流会有工商户百余户参加,总交易额折新币15万元。
其后基本上每年都要召开一次交流会,个别灾年除外。50年代的物资交流会一般有乌盟电影队、乌盟文工团、内蒙歌舞才、外地晋剧团和杂技团等前来参加,交流会上也有耍把什卖艺、拉洋片、西洋景、打玻璃弹子、套竹圈、变魔术、练气功的,还有江湖游医卖药、卖洗净剂等五花八门的助兴来客。但牧民们最喜欢的是摔跤、赛马、射击活动,会上也有体育活动田径、球类、拔河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参赛马匹均着彩条彩带装饰,既漂亮又威武,比赛中,赛手精神抖擞,表现果敢顽强,你追我赶,勇往直前。摔跤手的额上围扎彩条,身着摔跤衣裤,双方在老者的祝福赞歌声中,勇敢的跳跃入场,双方互相致意后进入角斗,通常势均力敌,需经过激烈竞争方可决出胜负,便也有立见分晓或僵持呈胶着状态时,这既是一场力量的拼搏,也是智慧和技巧的充分竞技显示。胜利者欢跳着将得到的油炸散子、糖块抛向观众,小孩子们纷纷抢捡,大家分享赢者胜利的喜悦。50年代末期,蒙古族干部贺希格达来成为蒙古式摔跤的国家一运动员,还有董达布等有名的摔跤手。大会闭幕时,举行颁奖仪式,摔跤、赛马冠亚军获有马匹、绸缎、砖茶、马靴等奖品。
交流会期一般还有妇幼保健、新法接生、移风易俗、讲究卫生、学习文化、扫除文盲、新婚姻法及当时有关政策、法令等方面的宣传,形式多样。如防治性病(花柳病)宣传,有挂图,有石膏模型。另外供销社都要开展畜牧、土特副产品收购业务的宣传,陈列样品和公开挂出收购价目表。
七
50年代海流图服务行业及手工业情况。
一、摄影:第一个摄影员是石永丰,1952年10月由米仓县(今杭锦后旗)来海流图参加乌中后旗首次物资交流会,开展摄影业务。1954年经旗政府批准正式在海流图设点拍照,利用开过交流会的戏台临时照相馆,今址二轻局院内。次年在戏台附近北侧盖土房,座西迎东,以“永年照相部”开业,设备有8寸外拍机一架(三条腿支架式),也开展放大、人工着彩业务,黑白印像以日光曝光处理。主顾多为牧民,月营业额可达四五百元(新币)。约一年以后开始公私合营,并逐步发展为国营照相部,培养出一批摄影人员,如现今的一级摄影师王新慧等人。
二、理发:第一个理发员是王育(玉)峰,杭锦后旗人,1951年来海流图开展理发业务,时年约30岁,至1955年带徒弟冯锦章(人称冯大头),1956年以后公私合营逐步发展为国营理发部。以后人员增加有杜师傅、汪衡、郝红梅等人。
三、刻字:第一个刻字师傅是石天增,山西忻州人,1955年在海流图开业,时年约40岁。
四、镶牙:第一个镶牙师傅是周振纹,河北献县人,1951年由五原县来石哈河、德岭山乌兰脑包一带农区进行流动性镶牙,不久在海流图正式设点开业,时约50余岁。70年代,其子周亚东继承父业,实则刻字兼镶牙。90年代周亚东子亦承父业,已是第三代人了。
五、饭馆:1953年首批从业人员有山西晋北地区人李文成、梁五堂、张有柱、田满仓,系由供销合作社组织起来设立的,地址在今食品公司牛羊肉门市部处。饭馆主营面食,有馅饼、包子、饺子及凉糕、凉粉,还有炖肉、各种大众化炒菜,生意兴隆,主顾多为牧民,牧民尤喜馅饼。其时干部少,收入亦有限,故干部视“下馆子”为荣幸。李文成在今邮电楼东百米处一小土房内屠宰牛羊,负责饭馆肉源,以后拆猪圈也兼对外营业,但购肉者甚微,一条牛腿挂在铁钩上数日依然如故,内脏下水均遗弃在小房南边深水沟壕内(记得常有群狗争吠嘶咬,拉来扯去)。小房偏北约二百米是供销社牛羊圈,圈养着收购来的牛羊,饭馆宰杀时就从这里拉出,以后牛羊圈又变成猪圈,圈内有一头大公猪,獠牙突出,就像野猪,样子十分凶狠,人根本无法靠近,我们每天上学路过听到它嚎叫都很害怕,最后此猪被公安队用枪打死了。以后在此又盖起副食日杂门市部,即今“中海商场”址;以后在今海流图饭店址建有饭馆。
六、车马店:第一个开办车马店的是张氏三兄弟老二张补和,稍后其长兄张财及次弟张发旺参加。张氏系山西代县阳明堡人,初在四义堂谋生,自1951年乌中旗人民政府迁海流图后,张氏三兄弟常赶二柄马车运送蔬菜或铅炭(石墨)来海流图出卖,因与韩葆、白顺接触较频,遂根据他们建议即政府为解决往来马车夫及拉骆驼人员住宿问题,需开设车马店的决定,张补和即于1952年开办车马店,时年42岁(其兄50岁,其弟37岁)。初有三仁和、王扁嘴、刘姓老汉帮助照料,不久张氏三兄弟共同经营此店。稍后店内有赵瑞武、于秋风,附近有山西忻州人李明亮豆腐坊,车马店择扯在通往石哈河公路方向的海流图东河槽,即今蔬菜社西南沙枣林一带,在河槽西岸靠崖取土修建起简易住室,有两间大的一住室,内有对面顺山炕,可住二三十人,住客多为车夫和驼倌。因此处有圪梁,人称“店圪梁”(类如海流图粮食门市部稍偏西北有高地,有供销社早期职工刘三老虎住的土房之处,亦因名“三老虎圪旦”)。车马店以后公私合营,地址向西迁移。50年代末还有蔬菜社和石哈河地区哈拉
此鸟老鸟乡红旗社在海流图南部开设车马店。
上述除车马店外,其余服务性店面均在今食口公司牛羊肉门市部上下一带,自成一条街面。还有中药铺:周姓50多岁的山东昌乐人开设,兼营西药。小卖铺:赵瑞成,50多岁的河北人,始开豆腐坊,后卖杂货兼划玻璃。三区(川井)供销社一个分销店(销货员尔登此鸟老鸟和达瓦及敖特恒宝日等人)。照相部对面街上还开办有澡堂:约1959年建成,由王绳武负责,国营性质。钉鞋匠有刘毛旦、张鞋匠(拐子)。
手工业:初由供销合作社组织技艺之人成立各种服务小组,进行生产加工。铁匠有胡长林、扈希林;裁缝有寇福生、刘兴旺、郝锦云、赵登先、刘鞋工人有乔补和、梁五十、常二元,其后有乔作衡。另有副食品加工:制作点心式人李庆祥、底玉太,挂面加工李双春其后李凤春。在此基础上逐渐分设和建立起手工业厂社,1995年成立铁木业社,有焦方亮等技工。1956年成立靴鞋社。1957年成立缝纫社。1958年9月成立地方国营机械厂,由原铁木业社组建军。此外,还有皮毛社,由李志明(陕西白水人毡匠)、高海富、陈兰仁创办;砖瓦社,由蔺三海、史蛇蛇等到人创建,这些厂社联合建立手工生产合作社,经工人代表大会选举理事会、监事会,早期的生产者联社主任有李象山、吴培基。
在此附带说一下蔬菜社,最早于1951年由供销社工人王老汉在苗圃北给供销社种菜,以1953年成立或稍后,五原来的董润根、冯世川等人接着种菜,后业有工献瑞、卢希荣、姚宝善、张田增、赵丰和等人,于1956年成立“海丰蔬菜社”,菜地不断向北扩大。到10月份,旗政府规划海流图为面积 5公里的乡级镇,时已有3百户2千人,需加强团结蔬菜供应,决定由同义隆乡宏丰社现迁一部分菜农。1957年春由宏丰社敖力盖图蔬菜当时菜农们开地10余亩。住河槽畔开挖式陋居室,第户人家东西宽5米,南北长2.67米,屋项几下地平,睡梦中则常被屋顶上的牛蹄声惊醒。我去小学同学明惠家时,我一看已走在人家房顶上了,很奇怪下面住着人家。到1959年春,蔬菜社和车马店统一归海流图镇人民公社。
八
文化方面:
一、电影:50年代人民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是电影院这门文化艺术,从1952年起乌盟队就来巡回放映,在1956年从乌盟派来一支电影队,共有4人,队长赵长命(乌拉图那生,人称赵大个)、放映员杨茂泉(山西人,转业军人),负责汽油机发电的是一位小个子叫毛西拉(东部蒙古话),马列车夫南鸿范。电影队设在政府礼堂内,当时只有一部16毫米放映机。映前放唱片,赵长命用蒙汉语播出片名和映出时间,有时宣传或其它部门负责同志也利用这段时间宣讲形势和有关政策问题。唱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敖包相会”和二人台之类的,翻来覆去地唱,所以旗委干部于绍基在乌盟小报上登载短文,说中后旗影院是“打不完的樱桃,走不完的西口”。映前常加映《新闻简报》,记得最早映出的影片是《沙家店粮站》、《钢铁运输线》、《钢铁战士》、《草原上的人们》等黑白片,外地放映队来此映出过一次彩色影片,内容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周年,有红绸舞,使人们大开眼界,以后海流图首映彩色片是苏联影片《山中防哨》,其后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巴格达窃贼》。50年代末期蒙古人民共和国南戈壁省友好访问团来此也放映过彩色片。50年代除电影处,还放映过幻灯片,以汽灯做光源,常在放映电影前宣传时事、爱国卫生等内容。
二、图书、报刊:图书馆有各种图书、画册、报刊,可供人们流览,新华书店经销各类图书等,邮电局可订阅书报杂志,一般都有蒙汉文类别的,给人们提供着精神食粮。当时有中央和省区报刊及《学习》、《时事手册》杂志等;学习文化速成课本;小说有《平原烈火》、《铜墙铁壁》、《新儿女英雄传》、《吕梁英雄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四高度——古丽雅的道路》等;诗歌《王贵与李香香》;连环画小人书有《鸡毛信》、《东郭先生》、《死不着》、《安巩》、《小八路》、《龙须沟》、《不是蝉》、《日日夜夜》、《丹娘》、《卓娅与舒拉的故事》、《一车高粱米》及蒙汉同文的电影小人书《普通一兵》、《赵一曼》、《六号门》、《小二黑结婚》、《儿女亲事》等;画像有伟人领袖像,年画有《我们热爱和平》、《大公鸡》等。
三、歌曲:50年代初流行的有《东方红》、《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歌唱二郎山》、《桂花开放贵人来》、《太阳出来喜洋洋》、《崖畔上开花》、《蓝花花》、《海骝马》、《小栗马列》、《辽阔的草原》、《包相会》、《嘎敖达梅林》、《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鄂伦春小唱》、《我是一个兵》等等。
四、唱片:内容与流行歌曲基本相同,另有《咱们工人有力量》、《新疆好》、《白麦子》、《朵朵鲜花布上开》及反映西藏人民的“雅鲁藏布江,日夜奔注流忙……见了解放军,好象太阳“等唱片,有二人台、戏曲、曲艺等内容方面的,也有苏、匈、波、捷、蒙等国的歌曲、舞曲等唱片。
五、广播:1951年只有一部铁壳直流收音机,到1959年全旗有收音机334台。1959年12月建广播站一处,在今公路段附近,有1千瓦广播扩音设备一套,安装外线舌簧喇叭近3而只,由机械厂80马柴没机组供电,使海流图到处飘荡悠扬歌声,并且也为民用电灯照明,结束了煤油洒照明的历史。
六、文艺:旗直各机关男女文艺爱好者组成业余文艺演出队,马兆兴、张万荣、李树春、巴文灿等人领导并演出二人台、话剧、晋剧等节日,也有相声、山东快书。初演节目有《王秀鸾》、《兄妹开荒》、《赤叶河》,主角有张万荣、南瑞忠,刘淑媛等人,以后石哈河二人台剧团(主角姚达魁、张秀英)、四义堂晋剧团(娃娃戏,主角炒米黑即张福仓)也常来海镇演出,剧目有《方四组》,《茶瓶计》、《打金钱》、《探病》等。外地歌舞剧团、纵横驰骋技团、马戏团也来过,内蒙古闻名的民间世人毛依罕和包钢工人文艺演出队也来过,演出精彩节目。逢年过节,海镇组织文艺活动,以蔬菜社男女最活跃,有踩高跷、扭秧歌、打腰鼓、骑驴舞、跑旱船以及放花灯和舞龙。学生们跳安代舞、挤牛奶舞等。
七、交际舞:即交谊舞,、凡海流图工作过的现今50岁以上的男女干部,大多是当年舞场上的佼佼者。每逢星期六,大礼堂必办舞会,明亮的汽灯,有节奏的风琴(马林时演奏)和鼓点,激励着一对对舞伴以轻松优美的舞姿,度过愉快的周末。
此外还有民话宗教活动的法会、祈祷会形式“跳鬼”,蒙古语称跳掐为查木(占布),在今政府礼堂(影剧院)前开阔地曾有过一次跳鬼活动,请达茂旗百灵庙喇嘛,一些喇嘛戴着“鬼”以及青面獠牙的野兽面具,面目狰狞可怕,身着彩色艳丽的绸布条,边跳边舞。穿袈裟的喇嘛不断诵经,还有吹着长长的数节组成的紫铜号,号头置地,发出供低沉的鸣咽声,还有手执各种法器的喇嘛击奏鼓乐伴奏,据传说这样做可以驱灾降妖而获福。
九
50年代海流图冬季严寒,西北风较多,雪也大,起风来人称白毛旋风,人行其中犹置身于白色的海洋。人们御寒须有狐皮帽、白茬皮衣裤或“颠联”(皮袍、毛嘎蹬(毡靴)。车夫出门一般忌食山羊劳腥,因其遇冷凝结快,恐有不测风云途中冻僵之仓,那时确有冻死人的现象。
当取暖料以干燥的牛驼马列粪、沙蒿和山榆、,山桃树枝为主,也烧铅炭、煤。人们常去东河背沙蒿,但是遵照政府宣传法令,决不能拔活的,只能是自然枯死的。烧炭是营盘湾月盛公煤炭窑的大炭,山价每吨11元(合新币)。铅炭即石墨,在今乌不浪口到红旗店一有石墨矿(属非晶质石墨矿)。这种炭火头硬,但烧起来有烟气不安全也极不卫生,污黑太多,且须用土炉,此炭一般是用围囤子的牛车来拉运。
石墨矿系民国初年湖北人孔庚(参加过亥革命,任过师长职)在包头开办“漠南矿来有限公司”后,于民国三年投资开办五原乌不浪口煤窑(属营盘湾厂局管理),时有20名窑工,年产销5千吨铅炭。日军侵占包头后,到1940年因兵荒马乱炭窑废弃。解放初由私营,归乌拉特中旗管辖。1951年产值6.7万元(合新币),后为地方国营。
十
海流图自1951年被确立为旗人民政府驻地,成为施政发信令的全旗政治、文化中心,三十多年来,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很快,而50年代既是初创建设时期,也是民族团结关系中最好的一个“黄金时代”,为以后各项事业的前进和发展奠定了极为良好的基础。
五十代初期,乌拉特中旗属新解放区,是一个以牧区是一个以牧为主、地域辽、人烟稀、居住分、交通不便的边境旗。旗政府和各机关干部除上级派来自各方的蒙汉民族干革命部外,主在是由旧政权留用人员(起义人员)和新吸收的当地本民族青年干部组成,干部队伍素质及文化参差不齐,这就是说文盲比较大,工农干部居多高小和初中生已是文人秀才了。在当时艰苦的环境、简陋的条件、微薄的经济待遇下,蒙汉各族干部能够情同手足,相互学习,团结一致,共建边疆,主要是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路线的结果,也是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下的必然结果。
今天,海流图随着时代步伐走过了37年光辉历程式,而回顾50年代海流图开创事业初期,有各民族干部和人民群众为边边疆的社会主义建设事来十全奉献青春和力量,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可贵的成绩和贡献,走过了一条艰苦创业、白手起家的道路,经历经受了各种工作和斗争的考验。“一样悲欢逐逝波”,海流图和乌拉特中旗的人们将永远记忆着他(她)们,在放党委和旗政府的领导下,并为建设一个团结|、富裕、文明的少流图镇压和乌拉特中旗而努力奋斗和继续前进。
来源:呼勒斯太苏木
- 上一篇: 历史 | 很多人不知道的“前”乌拉特中旗
- 下一篇: 【老照片】乌拉特中旗乌兰牧骑的昨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