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 第16页

  • 巴尔虎部落(汉文版)

    巴尔虎部落(汉文版)

    拔也古(巴尔虎 Barg)      公元 10 世纪居住在贝加尔湖东西的蒙古语族部落之一。据波斯史学家在《史集》中将该部与札刺亦儿、塔塔尔等蒙古诸部族归为一类。      在《辍耕录》中“蒙古七十二种”氏族中,有“八鲁忽歹”。《元史-俺木海传》中称“蒙古八刺忽歹氏”。在后来形成的布里亚特蒙古族中豁(qori)和八刺忽(barqu)部落,在波斯的蒙古人中也有巴尔虎部落。       此部最早出现在公元 73...

    2020-11-04 4849
  • 【今日头条】又美又飒!内蒙古六所学校特色蒙古舞课间操走红网络

    【今日头条】又美又飒!内蒙古六所学校特色蒙古舞课间操走红网络

    “第二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舞动青春,现在开始!”关于课间操的记忆还停留在学生时代时谁知现在的课间操早已有了不一样的打开方式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多所学校极具特色的课间操视频走红巴彦淖尔市蒙古族学校蒙古舞课间操《青春旋律》学生舞姿轻盈、帅气网友纷纷表示慕了,好酷,想学!包头市蒙古族中学包头市蒙古族中学蒙古舞校园广播操《土尔扈特之韵》      校园广播操蒙古舞《土尔扈特之韵》最初在学校的运动会、全校课间操大赛上亮相,立即获得了所有师生的好评,也迅速在全校推广开来。别看这个课间操动作多氛围热烈,...

    2020-11-03 4088
  • [ᠪᠦᠭᠡ ] -ken hermann

    [ᠪᠦᠭᠡ ] -ken hermann

     ᠲᠠ ᠰᠠᠢᠢᠨ ᠪᠠᠢᠠᠨ ᠤᠤ᠂ ᠮᠣᠩᠭᠣᠯ ᠲᠣᠭᠣᠷᠭᠠᠲᠠᠨ ᠲᠠᠪᠴᠠᠩ ᠲᠠᠨ ᠢ ᠪᠠᠶᠠᠷᠯᠠᠨ ᠣᠭᠲᠤᠵᠤ ᠪᠠᠢᠨ᠎ᠠ᠃ ᠮᠠᠨ ᠤ ᠲᠠᠪᠴᠠᠩ ᠨᠢ ᠭᠤᠤᠯᠳᠠᠭᠤ ᠮᠡᠷᠭᠡᠳ ᠦᠨ ᠰᠣᠷᠭᠠᠯ᠂ ᠮᠣᠩᠭᠣᠯ ᠣᠨᠴᠠᠯᠢᠭ ᠲᠠᠢ ᠵᠢᠷᠣᠭ ᠰᠡᠭᠦᠳᠡᠷ ᠵᠡᠷᠭᠡ ᠠᠭᠤᠯᠭ᠎ᠠ ᠪᠠᠷ ᠡᠳᠦᠷ ᠪᠦᠷᠢ ᠰᠢᠨᠡᠴᠢᠯᠡᠵᠦ ᠪᠠᠢᠠᠨ᠂ ᠬᠡᠷᠪᠡ ᠲᠠ ᠰᠡᠭᠦᠳᠡᠷ ᠳᠠᠲᠠᠬᠤ᠂ ᠰᠢᠯᠦᠭ ᠵᠣᠬᠢᠶᠠᠯ᠂ ᠣᠷᠠᠨ ᠵᠢᠷᠣᠭ ᠲᠤ ᠳᠤᠷ᠎...

    2020-11-03 3424
  • 元代的蒙古族教育

    元代的蒙古族教育

    忽必烈统一全国以后,蒙古统治者在采行汉法同时也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本民族文化教育,其教育的长足发展,在蒙古族教育史上放出异彩。 宫廷教育  所谓宫廷教育,主要指蒙古最高统治者及皇室成员的教育。这种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皇帝本身的学习及教育  大元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学习及教育,主要由经筵讲官们负责实施。经筵是元蒙统治者为研读经传史鉴而特设的御前讲席。早在西汉宣帝诏诸儒讲《五经》于石渠阁。唐玄宗改丽正书院为集贤院,选耆儒日一人侍读,并置集贤院侍读学士,侍读直学士。宋时称经筵。每年春二月至端午日,秋八月...

    2020-10-27 5626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历届常务委员、书记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历届常务委员、书记资料

    一、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书记:乌兰夫▲乌兰夫二、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1949年11月~1952年8月)(一)书记:乌兰夫(二)副书记:苏谦益▲苏谦益(三)简介1、乌兰夫,略。2、苏谦益(1913~2007),托克托县人,1932年入党。解放战争期间,历任绥蒙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副书记,绥远省党委副书记。解放后,先后担任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委员、省政府委员、副主席,包头市委书记处书记兼市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华北局秘书长、书记处书记,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党委书记、院长。二、中共绥远省委(194...

    2020-10-27 254309
  • [ᠪᠦᠭᠡ ] -ken hermann

    [ᠪᠦᠭᠡ ] -ken hermann

     ᠲᠠ ᠰᠠᠢᠢᠨ ᠪᠠᠢᠠᠨ ᠤᠤ᠂ ᠮᠣᠩᠭᠣᠯ ᠲᠣᠭᠣᠷᠭᠠᠲᠠᠨ ᠲᠠᠪᠴᠠᠩ ᠲᠠᠨ ᠢ ᠪᠠᠶᠠᠷᠯᠠᠨ ᠣᠭᠲᠤᠵᠤ ᠪᠠᠢᠨ᠎ᠠ᠃ ᠮᠠᠨ ᠤ ᠲᠠᠪᠴᠠᠩ ᠨᠢ ᠭᠤᠤᠯᠳᠠᠭᠤ ᠮᠡᠷᠭᠡᠳ ᠦᠨ ᠰᠣᠷᠭᠠᠯ᠂ ᠮᠣᠩᠭᠣᠯ ᠣᠨᠴᠠᠯᠢᠭ ᠲᠠᠢ ᠵᠢᠷᠣᠭ ᠰᠡᠭᠦᠳᠡᠷ ᠵᠡᠷᠭᠡ ᠠᠭᠤᠯᠭ᠎ᠠ ᠪᠠᠷ ᠡᠳᠦᠷ ᠪᠦᠷᠢ ᠰᠢᠨᠡᠴᠢᠯᠡᠵᠦ ᠪᠠᠢᠠᠨ᠂ ᠬᠡᠷᠪᠡ ᠲᠠ ᠰᠡᠭᠦᠳᠡᠷ ᠳᠠᠲᠠᠬᠤ᠂ ᠰᠢᠯᠦᠭ ᠵᠣᠬᠢᠶᠠᠯ᠂ ᠣᠷᠠᠨ ᠵᠢᠷᠣᠭ ᠲᠤ ᠳᠤᠷ᠎...

    2020-10-26 3723
  • 蒙古族祭火流淌出来的年味

    蒙古族祭火流淌出来的年味

         蒙古族祭祀火神要用羊胸叉、奶食品、酒等供品。通常在胸叉内填满红枣、黄油、冰糖、奶酪、柏叶、哈达等,用白色羊毛线缠绕九圈后煮熟。摄影师简介:李忠慧,女,网名“中慧”。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阿鲁科沁旗天山三中教师。热爱生活,喜欢读书,保持自己的那份简单,用相机去表达景深中的情深,记录身边的那份美好。多幅作品在《内蒙古日报》《赤峰画报》等期刊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发表,2019年《追风》等三幅作品入围内蒙古摄影家协会新人新作展;作品《铁马踏风》入围内蒙古摄影家协会马文化大展;作品《泉的夏...

    2020-10-15 4359
  • 【内蒙名家】管永新摄影作品赏析 · 蒙古人祭火

    【内蒙名家】管永新摄影作品赏析 · 蒙古人祭火

            蒙古人崇拜火,视火为生命与兴旺的象征。他们敬火为神,在草原上,火神是诸神中最受尊敬的神。过去蒙古人吃饭前首先要用奶酒敬火;现在则要在每年腊月二十三举行祭火活动。        祭日凌晨,全家人在蒙古包前设香案,铺垫子,烧香拜佛,请“火神在自家门前稍候”。拜毕,回到包内,将所有物品清扫擦抹干净,再将采回的枳机草用红、蓝、绿三色彩绸条捆成四束,插在一种蒙古语称“图勒嘎”的炉灶旁,开始点燃“图勒嘎”内的牛粪,全家人乐融融地围坐...

    2020-10-15 4627
  • 这样的蒙古包,我想住一辈子...

    这样的蒙古包,我想住一辈子...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蒙古包独特的制作技艺,体现了蒙古民族的审美观与高超的技能。蒙古包有着不可替代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来源|蒙古导航、名族蒙古...

    2020-10-13 6787
  • 【心灵驿站】烈马(蒙古文)

    【心灵驿站】烈马(蒙古文)

    2019-05-10  No.436...

    2020-10-12 4569
  • 图书介绍《乌拉特历史文化》

    图书介绍《乌拉特历史文化》

    书籍表皮编者名单前言目录部分内容后语版权页附加地图...

    2020-10-09 4311
  • 一心致力于乌拉特敖包文化

    一心致力于乌拉特敖包文化

    中国民族蒙古文版...

    2020-10-09 3219
  • 【乌拉特文化】蒙古族理剃胎发仪式

    【乌拉特文化】蒙古族理剃胎发仪式

    巴彦淖尔蒙文报...

    2020-10-09 3949
  • 【乌拉特文化】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拉特婚礼

    【乌拉特文化】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拉特婚礼

    巴彦淖尔蒙文报投稿邮箱:bayannuur@163.com      bynrsonin@163.com读者QQ群:197725299阅读更多新闻请登录巴彦淖尔蒙古语新闻网:  http://www.bayannuur.com...

    2020-10-09 3766
  • 【乌拉特文化与旅游系列报道•一】探索乌拉特迁徙之旅
  • 【乌拉特文化】蒙古族传统游戏沙嘎

    【乌拉特文化】蒙古族传统游戏沙嘎

    巴彦淖尔蒙文报...

    2020-10-09 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