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 展 人: 路学正
本期编辑: 雨 荷
本期评论: 张 钺
学术支持: 天津美术家协会
天津东丽水彩画会
蒙古族,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简历
主要获奖:
《草原钢城》——2007年7月 “内蒙古成立60周年的画展”上获铜奖。
《沸腾的草原钢城》——2009年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内蒙古美术作品画展”上获三等奖。
《绿色钢城》;《老厂房雄姿》——2009年10月“柯罗默中国当代艺术优秀者奖学金”评选中获入围奖。
《钢城的早晨》——2009年11月“群星杯内蒙古美术作品展”上获优秀作品奖。
《老厂房雄姿》——2010年8月“第三届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上获三等奖,并被主办方收藏。
《米脂街景》——2010年11月“内蒙古小幅美术作品展”展上获优秀作品奖。
《工业区NO.3号》——2011年11月“内蒙古第二届青年美术作品展” 上获二等奖。
《寒冬·农舍》——2013年10月“内蒙古今日草原画展”上获二等奖。
《寒冬·农舍》——2014年8月“第五届庐山国际水彩节”上作品获一等奖。
《草原钢城系列之十九》——2017年8月“第六届庐山国际水彩节”上作品获一等奖。
入选参展:
<<<>风景>>——2002年10月入选“内蒙古首届水彩﹒粉画艺术展”。
<<<>夕阳 >>——2003年9月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首届大学生美术作品展”。
<<<>雨后>>——2005年2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民族白花奖>>美术作品展” 。
<<<>五当召之晨>>——2005年9月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水彩写生展”。
<<<>印象﹒工厂>>——2006年8月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成立50周年回顾展”。
《钢城的早晨》——2008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开放30周年全区美术作品展”。
《老厂房雄姿》——2008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开放30周年全区美术作品展”。
《那边有雨》——2009年11月入选“第二届内蒙古写生作品展览上作品入选展”。
《绿色钢城》——2010年11月入选“内蒙古小幅美术作品展”。
《夏日钢城》——2011年5月入选“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
《落雪无声》——2014年7月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内蒙古自治美术作品展览”。
《村口》——2014年10月入选“内蒙古第四届写生展”。
《草原钢城系列之十九》——2015年10月入选“内蒙古第三届青年美展”。
《后山》——2016年9月入选“媒介中的插图——全国水彩画插图展”。
《雪原》——2016年10月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写生作品展”。
《轮回》——2017年6月入选“路,一带一路2017,中蒙美术作品交流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
《轮回》——2017年6月入选“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内蒙古美术作品展览”。
《牧人》——2017年9月入选“多彩中国——民族微型艺术国际大展”。被意大利贝纳通学术研究基金会永久收藏,并将参与“意象世界”国际巡展。
《安徽组画》(6幅)——2018年7月入选“时代·生活——第四届广州速写作品展”。
《钢城系列-NO23》——2019年5月参加第二节澜湾艺术节青岛国际水彩交流展。
《浮》——2019年11月参加国家艺术基金工业题材水彩画意大利巡展。
《今日草原》——2019年9月入选民族美术高等教育60年成果汇报展。
作品《绿色钢城》,《老厂房雄姿》入编于《柯罗默中国当代艺术优秀作品集》。
作品《绿色钢城》入编于《我爱水彩论坛首届中国网络水彩画提名展作品集》。
作品《老厂房雄姿》入编于《大美杂志第三届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特刊》。
作品《沸腾的草原钢城》入编于《庆祝中国成立60周年内蒙古美术作品集》。
作品《钢城系列九》发表于内蒙古日报。
创作作品欣赏
《浮(一)》76×56cm2019年
《浮(二)》76×56cm2019年
《浮(三)》76×56cm2019年
在淡雅中述说沧桑
—苏雅拉图水彩评论
文/张钺
世界就像八卦中的阴阳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纯净中带着一点阴霾,暗黑中存有一丝光明。人们基于种种缘由,处于每每情绪,无时无刻不以“阴阳”为偏见而对事物进行着判断。
无论自己如何界定事物属性,总是经常与他人的观点相悖,在我这里值钱的,在你那里毫无价值可谈。这种“尴尬”和随之带来的沮丧之感,除了“骄傲”的艺术家可以对此达到有效的抵御,而对“平常”的人来说,则是增加“抑郁”的重要因素。
聪慧的人,可以以折中的方式,来处理各种矛盾,正符合“以和为贵”的先进理念。如此而为,才是和气生财的办法,否则直挺挺硬刚下去,“原则”倒是得以保存,却遍体鳞伤还不得好,这也是“高尚”的代价。
美术家所使用的方法,大抵也是游移在高尚和妥协之间,经久的艺术,大多也是“大雅若俗”的境界。从画家得到“天赋”的那一刻起,“努力”便成为唯一的标准,其他的,即是浮云,也是非人力可所及、不能以己度之的造化。
画家苏雅拉图,采用了稀罕而折中的方式,作品中雅致的用色、富含传统笔墨意识的用笔、精到的构成技巧,将人们认知中对工业事物的“固有”方向,“儒雅”而有力的改变了航道,展现了对工业题材表现的一种新颖的路径。
在这种方法所创作出的绘画空间中,原本充满热烈气氛和炙热联觉的工业题材,被画家转化成视觉上非常抒情而舒适的素材。肌理表现的作用,似乎不再是为了展现厚重而有力的钢铁的本质,而是突出时间的经历、以及使用者对机械造成的痕迹。作者在对自身经历的回忆中,淡淡的抒发着某种愁思,似乎是缅怀自身所失去的曾经,或者暗自抚慰因此带来的创伤。作品在色调和素描对比方面的微妙“截取”,给予作品明确的格调、以及转达了画家对“沧桑”给予的一种深深的关怀。
就像音乐可以影响甚至支配情绪一样,绘画的色调也同样可以引导观众对题材和气氛的认知。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就是采用了素色的方法,以去除色彩对题材和内容的“误导”,将观众的思绪尽可能的投入到画作所表现的内容和思考之中。
人的视觉,其实是以灰色为接受基础的。人们以视觉刺激作为前段,过程中乃至最终,意识和理性的判断慢慢占据主导,而色彩的冲击力会逐渐削弱,只在回忆中留有“不准确”的印象。因此在色彩上强调“视觉刺激”和冲击力的作品,同样需要在形式中蕴含的内容的力度以及深刻性,双管齐下的作品,才有可能得到稳定的印象。
绘制工业题材、或其他具有较为缜密“结构”的题材,会明显的显露出画者在素描方面的经验。除非进行精致而艰苦的“打稿”,运笔能力不足的画者会导致作品结构的松散和凌乱,更谈不上在这种“困境”中还可以使用丰富而“绚丽”的水色技巧。画家苏雅拉图在他工业题材的画作中,就很好的得到了“精密”刻画的同时、充分展示水彩技巧的效果,这是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可以得到的。
这里惯例性建议:对于色彩中有关色调问题不够明确的学习者来说,较为“素色”的用色方法可以回避很多的色彩问题,您可以在欣赏此类画作的同时,采用单色的方法进行临摹或模仿,趁湿、或者在第二次的时候,逐渐加入少量色彩以丰富画面。
《钢城记事——沙》56×76(cm)2020年
《钢城记事——烟》109×76(cm)2019年
《钢城记事——雨》75×110(cm)2019年
《钢城系列-NO23》56×76(cm)2019年
《钢城系列-NO24》76×56(cm)2020年
《工业遗体-NO1》76×56(cm)2019年
《三号高炉》56×76(cm)2019年
《失去的记忆》76×56(cm)2019年
《停留的火车》112×143(cm)2020年
我的创作与写生
一开始接触工业题材是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陆续画这题材十几年了。当时画毕业创作的时候对创作没有概念,不知道画什么,怎么画,一点头绪都没有。
后来零二年在北京看过一个大型的展览,因为那时候很少能看到水彩相关的书籍和资料。那次展览对我触动很大。记得当时展出的作品中有苏海青老师的“世纪辉煌系列”的作品。当时特别喜欢那副作品,喜欢水和彩在画纸上大面积的流动,颜色交融的效果。
我一直思考用什么题材来表现水彩的这种特有的效果。中国老一辈水彩画家大部分都画过工业题材的作品。我就想试一试的态度去了包头钢铁厂采风。进入工厂内部跟外面的世界截然不同。那种高高的钢架,透不过气的烟雾,而且烟雾都五颜六色的,中间参杂着轰隆隆的机器的声音。那种感觉很震撼,甚至是慎人。我太喜欢这个题材了。第一次就拍了很多素材拿来画。中间又去了几次采风。尤其是过去的一九年参加了国家艺术基金的项目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工厂,得到深入的考察和学习,尤其是搜集到了大量的素材。
一开始画这个题材没有过多的思考,只是通过这一题材表现水彩最传统的技法。可是画久了还是会问自己我到底要表现工业的哪些方面?是怀旧还是什么?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工业去表现这伟大的时代,也可以通过这个题材来表现自我的艺术认知和艺术表达。
苏雅拉图 2020年5月
写生作品欣赏
《工人写生(一)》27×37(cm)2019年
《工人写生(二)》27×37(cm)2019年
《工人写生(三)》27×37(cm)2019年
《工业废墟-NO (1)》37×27(cm)2019年
《工业废墟-NO (2)》37×27(cm)2019年
《工业废墟-NO (3)》37×27(cm)2019年
《工业废墟-NO (4)》37×27(cm)2019年
《工业废墟-NO (5)》37×27(cm)2019年
《工业废墟-NO (6)》37×27(cm)2019年
《工业废墟-NO (7)》37×27(cm)2019年
《工业废墟-NO (8)》37×27(cm)2019年
《工业废墟-NO (9)》37×27(cm)2019年
《工业废墟-NO (10)》37×27(cm)2019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