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期
格日勒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副教授
妥木斯(导师)
燕杰 王延青 李化军
周宇 砂金 侯德 王治平
易晶 苗景昌 李波 格日勒图
赛音朝克图 文胜 崔雪冬 哈斯乌拉 那拉苏
绘画重要的是一种情感与思考的实现,它不是生活的简单摹写,我的作品源自生活,但不为再现表象,而渴望触及更加永恒的本真。我喜欢凝练的艺术美感,草原上的万物给与我的最大感受是和谐、自由与单纯。
—— 格日勒图
“马语者”之梦
——格日勒图及其绘画中的“神马”意象
中国美术馆 邓 锋
当安妮带着意志消沉的格蕾丝和遭受重创的“朝圣者”前往蒙大拿的布克牧场,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次贸然的尝试不仅使两个生命获得重生,还让自己陷入难以割舍却又不得不放弃的情感越轨……根据埃文斯的同名小说拍摄的电影《马语者》笔触细腻、描述温婉,通过骏马“朝圣者”的心路历程把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巧妙地串连起来,在爱情与道德的纠葛中,心灵的沟通、人与自然的协适散发出最为强大的力量,汤姆·布克——与马交流的“马语者”正是这一力量的体现。当人们把这部电影看作爱情故事时,我更愿意认为它是人与自然及性灵交往关系的艺术演绎。这样的演绎方式同样体现在画家格日勒图的创作中,作为与马共生于草原的蒙古人,对马的挚爱与眷顾自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在与马的交流中寻找曾经的草原之梦,他——正是草原上的“马语者”。
当海子在《诗学:一份提纲/一、辩解》中说道“马是人类、女人和大地的基本表情”,他赋予了马无比丰富而深沉的象征意味,并从此驾驭着他的“诗歌之马”一路驰骋,直至“诗歌之马大汗淋漓,甚至像在流血——仿佛那落日和朝霞是我从耶稣诞生的马厩里牵出的来年两匹燃烧的马、流血的马——但是它越来越壮丽,美丽得令人不敢逼视。”“以梦为马”的海子像一个孤独的战士,向着“凝聚死亡野花”的远方进发;格日勒图并非诗人,但他用视觉凝固再造了诗化意象,让腾跃的“梦想之马”从诗中跳出,吟咏着草原的历史表情,低沉而执着。
当被誉为“马背民族”的蒙古人举行敖包祭祀和成吉思汗陵四季大奠时,作为“苍天”(最高的神灵)派生到人间的“天神”——马,便肩负着人与“苍天”之间沟通心灵的使命,它是通天之神灵。也许,格日勒图并不熟悉这些久远的场景,但作为蒙古人,将永远流淌着这些“神马”的血液,“神马”意象也在他的画中复活。
在我看来,格日勒图的绘画作品更像是象征派诗歌,在与草原“神马”的心灵对话中,借其意象营造出梦幻之境,看似安宁却又略带一份忧郁和孤寂的诗意,轻声地诉说着个人与草原在当代社会语境下的双重困惑。
“圣人立象以尽意”,言之不尽,立象传声。所谓“意象”,是将内在抽象的心意与外在具体的物象相融合,在情景交融中创造出一个崭新的艺术形象,具有含蓄而丰富的审美意味。马作为意象符号在中国艺术的表达中出现甚早,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民族心理的发展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文化意象群,这一方面源于其自身动静结合的独特品性:既矫健、俊猛、豪迈,又温良、踏实、坚忍;同时,又来自于人们在类比思维中的寓意提取,可以说,骏马意象激发了人们太多的文化想象。《周易》言:“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并进一步解释到“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广大,品物咸亨。”大地宽厚,承载万物,具备无穷的德行,包容、广阔、光明、远大,使万物得以顺利生长。在这里,雌马成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被赋予丰厚的道德内涵和文化意味。由古及今,在骏马意象的艺术表现中,我们至少可以归纳出两种文化象征类型:一种以瘦、病、奇崛为审美特征,或寄寓怀才不遇、坎坷身世,如杜甫《瘦马行》“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或嘲讽、调侃时事,如李贺《马诗》二十二首“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另外一种则以超逸洒脱、昂扬刚健为旨趣,如唐代曹霸、韩幹所画御马名驹,实有“须臾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神气,如近代徐悲鸿所画《奔马》,浓墨酣畅,雄武昂扬。骏马意象作为个体或群体的文化象征符号,成为中国艺术中的恒久母题。
格日勒图的画马作品显然延承了“借马言志”的表述方式,却又因其时代的差异和身份的特殊,将骏马形象与地缘文化和个体经验相结合,为我们营造出一个独特而梦幻的“意象场景”。他笔下的马瘦劲清俊、骨力开张,剔去了马体表层的冗杂细节,在大胆地提炼和重塑中强调骨骼结构特征,又注意形块的归纳和轮廓的明晰,其形象整饬而爽朗,“神马”的昂扬不凡跃然呈现,真可作为杜甫《房兵曹胡马》诗中大宛良马的真实写照:“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此马体态轻灵,风入四蹄,在飞腾疾驰中逾越一切阻碍。杜诗意象凝练集中,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传递出锐于进取的精神;而格日勒图的“神马”意象要么飞跃残垣破壁,要么腾跨现代都市,要么静卧轻聆,要么起身长鸣,在与图像空间的多重组合关系中蕴涵着更为复杂的文化情怀。
如果说,“神马”意象是一种超迈,但它却不可能真正脱离生长的土地,而这不仅同于人之个体在理想与现实的双重空间中的矛盾处境:不懈的挣脱与永远的困顿,更是草原文明在社会形态转变下的阵痛与无奈。格日勒图的画作中没有青绿的草地,没有蔚蓝的天空,没有漂浮的白云,所有与草原生命力相关的景物荡然无存,草原在这里没有延展其广阔的空间,反而被挤迫与割裂。“神马”从历史的深处一路奔来,却再也不能找到一片自在之地,超越时空的飞跃不能驻足,于是,只能在这意象的梦幻之城中左突右撞。作为一个“马语者”,格日勒图读懂了他的“神马”, 他与它合为一体,试图去靠近、去轻轻地抚慰……但那只是过隙之驹,如此虚幻而不可捉摸。“我生命中的野马/来回驰骋/在我睡梦的原野/我斩断怯懦的血管/与你一同冒险/一起疯狂/手未必能握住缰绳/目光不一定可看透你的心……”《人·时空·融》是一个美好的祈愿还是一个无尽的哀愁,也许,都是吧?!
“大地的基本表情”已经发生了断裂,无论是曾经的草原文明还是今天的个体生存,都面临着不可逆转的改变,当然,我们不需要悲哀、不需要怜悯,因为,草原不会枯竭,“神马”没有边界。正如“以梦为马”的海子,“我的事业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正如一个草原上的“马语者”,他在与马儿倾情地交流,在为我们细细地述说,草原大地上必将永葆那生生不息的奔腾活力。
WORKS画作
双马
夜
守护
依偎
月夜
夜
180×156cm
马
关于TA
蒙古族,1973年 12月出生于内蒙古伊克昭盟
学习经历:
1996年 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学士毕业
1999年 1月~2月 在沈阳参加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列宾绘画.雕塑.建筑学院尤里·卡留塔教授主持的油画教学研究班
2004年 日本宫城教育大学美术学院硕士毕业
2009—2010年 参加妥木斯先生主持的内蒙古油画创作研修
2014年 被聘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妥木斯油画工作室首批创作研究员
参展情况:
2014年 《人与马》油画创作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2015年 4月油画作品《人与马(二)》《人与马(四)》《人与马(六)》《乘凉》参加《草原长调-中蒙当代美术交流作品展》
2015年 油画作品《人与马(一)》入选《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心象——当代中国油画的表现性研究展》
此外多幅作品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的各大画展,并获不同奖项
—————————————————————————————————
版权归原作者 仅限交流学习 不作商用
艺术 | 交流 | 推广
- 上一篇: 带你看展览 | 画不尽的草原情
- 下一篇: 这位蒙古族画家,为何能把草原画的如此不一样(Mongo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