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级蒙镶工艺和金银细工工艺领头人。
潘德月于1970年至1973年在呼和浩特市展览馆师从雕塑家王济达学习雕塑,后调入内蒙古外贸工艺品厂从事工艺美术设计、雕塑等专业技术工作,先后担任设计室主任、副厂长、厂长,期间兼任内蒙古轻工工艺机械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1980年开始创作蒙镶、金银细工相关工艺美术品,1984年起为内蒙古自治区设计、制作了多组大型城市雕塑。1993年被评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1997年被原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潘德月心系传统工艺传承,先后培养出内蒙古、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30余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20余位,为蒙津两地工艺美术和金银工艺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潘德月积极响应行业号召,定期担任相关部门举办的工艺美术研修班、培训班授课讲师,开办讲座,讲授工艺知识与创作要领,提升学员理论和创作水平,惠及工艺美术从业者百余人。
潘德月积极参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举办的“百名大师进校园”活动,与多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建立联系,授课教学,指导实践。2024年10月20日,潘德月大师受邀出席京津冀鲁美育共同体成立大会。大会上,潘德月与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成立“潘德月大师工作室”,开展实践教学活动。2024年11月,天津市臻宝堂文化有限公司与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共建“产学研战略合作基地”,潘德月大师担任产学研基地艺术指导。潘德月还受聘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担任院校客座教授和研究生实践导师。通过与院校合作,潘德月积极践行传承创新的时代使命,带动年轻一代的手艺人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技艺。
在长达五十余载的艺术生涯中,潘德月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新的制作理念,将古老的中国金银细工工艺与现代美学元素巧妙融合。在创作上,潘德月深受内蒙古地域的文化艺术影响,形成满工錾刻的艺术风格,善于将宝相花纹、缠枝莲纹、回纹等具有深厚祥瑞内涵的中国传统纹样复刻于金银器之上,创作出工艺繁复,装饰华丽,气势恢弘,独具民族风情与文化特色的作品。蒙镶、金银细工摆件《成吉思汗宝刀》、《王爷刀》等深受大众喜爱,并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等多项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奖。
《吉兆祥瑞银壶》
作品设计灵感源于中国国宝“清乾隆年间金瓯永固杯”,采用足银打造,外壁满錾缠枝宝相花,镶嵌红蓝宝石为花蕊,荣华尽展,辉煌耀世。提梁和壶摘结合大漆螺钿工艺,提梁延续回字纹,与壶肩纹饰呼应。寓意“宜入新年,万事如意,万象更新,和气致祥,丰年为瑞”。
《青铜大漆马》
作品原型为汗血宝马,使用青铜铸造工艺和大漆工艺。造型挺括俊逸,膘肥体健,三蹄着地,一蹄抬起,马尾摇摆,蓄势待发,神态极其饱满、丰盈。作品从灵感到泥稿塑型到作品完成,一共耗时2年之久。
《福禄双至-嵌宝石花丝壶》
作品整体纹饰选用葫芦题材,运用了花丝镶嵌、大漆和金工雕刻工艺。肩部满布锤纹,周身饰以花丝葫芦藤蔓,花蕊间镶嵌石榴石,葫芦由南红制作镶嵌。壶身环饰花丝,缦填花丝葫芦纹蔓千数之多。花丝经过拉丝、搓丝、摆蔓、焊蔓、单个花叶成形,整体组合填配工序,所用手工拉丝银丝从1.2毫米到0.19毫米纤如毫发,整体完成耗时较长。
《吉祥八宝樽》
作品设计灵感源于蒙古贵族盛装食物的器皿。樽体以宝相花为底,镶嵌八颗半球形红珊瑚和绿松石。在宝相花的图案间,錾刻蒙古族传统吉祥图案,樽体上沿錾刻连续云纹是蒙古包顶常用图案。底部仿元代出土的高足杯外弧撇足,采用深錾竖向粗纹装饰。樽盖造型以蒙古足盔帽为参考,稳重大方,上方錾刻如意团花纹围绕的藏传佛教八宝图案。樽帽顶端是蒙古族的精神图腾“查干苏勒德”。在其矛尖和流苏上以小粒青金石和红宝石装饰与樽体的八粒宝石呼应。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
—END—
更多往期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