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国首家藏式咖啡馆【The Potala coffee shop】
The Potala coffee shop 位于蒙古国首都Baruun 4 zam,GEM PALACE 11层,可搜索店名定位具体位置。咖啡馆自开业以来以其独特的藏式装修风格以及糌粑,酥油茶等甜点吸引很多蒙古顾客前去打卡。除了咖啡茶类也会应季售卖酸马奶以及英式早餐。...
2023-12-21 1652 -
连环画上的“草原英雄小姐妹”
1964年2月,内蒙古新宝力格公社两位小姐妹龙梅和玉荣为了保护集体财产羊群,冒着严寒,忍受着饥饿的折磨,在暴风雪中搏斗了一夜,在铁路工人的帮助下终于保住了羊群。龙梅和玉荣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全国,她们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彰,被人们赞誉为“草原英雄小姐妹”。“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上世纪60年代我国最著名的少年英模人物之一,被广泛宣传报道,还以她们为原型摄制了美术电影,并且出版了多个版本的连环画。第一批也是最集中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故事连环画,出自两姐妹被广泛宣传的1965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65年5月出版了《英雄小姐...
2023-10-16 4140 -
这条超长图文,描述不尽“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感人故事……
▲2016年11月23日,蒙古音乐网组织28名草原音乐人探望“草原母亲”都贵玛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谈了很多大问题有新发展理念、脱贫攻坚、生态环境…… 其间,他还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三千孤儿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为什么要去内蒙古?这个故事要从上个世纪60年代讲起3000名来自上海的孤儿他们是“国家的孩子”1959年到1961年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地食品严重短缺眼看着孩子养不活了很多父母哭...
2023-10-16 4140 -
泪目!三千孤儿入内蒙,她是28个孩子共同的“额吉”
来源:中国新闻社记者:李爱平 邢翀 今年全国两会,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历经甲子岁月,史海钩沉,这段北方草原上动人的民族团结往事,因此更为外界关注。(此前报道:习近平提“三千孤儿入内蒙”,可从中读出什么?)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扎兰屯市副市长杜明燕对中新社记者说,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草原母亲以大爱无疆的博大胸怀接纳了三千孤儿,谱写出民族团结进步之歌。“这是牧民用最纯最真的感情演绎了‘养恩大于生恩’的人间佳话。”资料图:“草原母亲”张凤仙夫妇和她...
2023-10-16 3858 -
三千孤儿入内蒙
来源:南方周末1960年前后,陈素英是无锡市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在她的记忆里,仿佛是一夜之间,福利院就变得拥挤不堪。“福利院周围每天都有被丢弃的婴儿,派出所和街道居委会也不断送来捡到的孩子……”2005年12月,一个山东寻亲团在无锡的寻亲会,让77岁的陈素英老人一下子想起半个世纪前的那一幕。赵燕霞是当天第一个找到亲人的,她激动万分。她自述是1956年十个月大时被现在的养父在淄博收养的 记者 王轶庶/图寻亲会上每个人都准备了这样的寻亲简历,记录了自已从小到大的变化,以期找到亲人。记者 王轶庶/图点击此处 轻松...
2023-10-16 3778 -
民族团结故事丨“三千孤儿入内蒙”
三千孤儿入内蒙民族大爱暖人间 蒙汉情深写传奇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史、奋斗史和创业史,它是全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回望历史长河,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伟大事迹在党的光辉历史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今天,我们将要讲诉的是一段流淌着民族大爱的共和国往事——三千孤儿入内蒙。党史故事1959年至1961年,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饥荒持续蔓延,上海、江苏、安徽等地被政府收养的几千名孤儿因为粮食不足,普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甚至面临着疾病和死亡的威胁。当时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康克...
2023-10-16 4095 -
北疆文化 | 海山:用文艺力量盘活文化资源 打响“北疆文化”品牌
海山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用文艺力量盘活文化资源 打响“北疆文化”品牌按照自治区文联主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安排,本人围绕“以学促干”专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一些典型案例,深入学习“三北精神”,干事创业、学思谋事,汲取推进自身工作的奋进之力,在打响“北疆文化”品牌方面形成了阶段性思考和专题性谋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我们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建设社会...
2023-08-06 2519 -
科左后旗被日本占领时....
科左后旗&历史 伪大同元年(1932年),伪满当局将科尔沁左翼后旗改称东科后旗。改旗扎萨克为旗长。伪兴安南分省任命额尔敦毕力格(包善一)为旗长,设旗长府于公司五家子。8月,日本参事官绪方秀夫到任后,在吉尔嘎朗的原博王府院内,设东科后旗公署,撤销原设于公司五家子的旗长府。一、旗级机构 旗公署设旗长1人,日本参事官1人。“参事官”为辅佐旗长的副职,事实上参事官独揽大权,决定一切。旗公署内各科、股的正职多由当地人...
2023-07-19 1681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6)陵寝的管理及祭祀
一、陵寝的管理:在清代,对于蒙古王公陵寝,有其严格的管理制度。 王公陵寝建成后,旗扎萨克派属民守陵。如:公主陵有于、金、刘、曹、阎、冯、杨(二户)、李(二户)共有八姓十户人来守陵。莲花岗(伯王)陵有:刘、金、白、阎四姓人来守陵。孝节陵有:白、马、金、傅四姓人来守陵。这些陵丁的任务是:专司管理和守护陵寝。旗扎萨克免除他们的徭役、派丁、出征、进贡、纳税等义务。 陵寝建成后,还明确划定陵寝禁区。通常规定陵园四周的三至四里或五至七里之...
2023-07-19 1409 -
历史丨科左后旗藏传佛教源流....
科左后旗藏传佛教源流 喇嘛教虽然很早就传入科左后旗,但大范围普及是在康熙年间开始的。康熙十九年(1680年),旗多罗郡王布达礼接受清廷赐予的三十个度牒,在双和尔山南格德日占草布克地方建立三间寺庙,并将自家供奉的释迦牟尼像和从土默特旗迪延齐喇嘛处抄写来的《甘珠尔》经卷送到庙里供奉。任命贺其英贵为该庙达喇嘛,令其广招徒众。这是科左后旗所建的第一所寺庙,又是喇嘛教得到札萨克支持,公开传播的端倪。 雍正八年(1730年),客籍藏医包德巴,得到旗札萨克郡王支持,用行医收入在吉尔嘎朗甸子温勤岗建“敖特奇庙”。后一度经改建...
2023-07-19 1610 -
【历史】科左后旗的十个努图克都有哪些?(科左后旗包氏家族台吉)
科左后旗&历史 明嘉靖年间,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十四世孙奎孟克塔斯哈喇率长子博迪达喇,次子诺门达喇等部众由呼伦贝尔地方东迁至努恩木伦(嫩江)流域游牧,博迪达喇以河为界把所占地方分给诸子始有努恩科尔沁十个部,博迪达喇长子齐齐克,次子纳穆赛,三子乌巴什,四子诺彦泰,七子额尔只格卓哩克图,八子爱那嘎,九子阿民,诺门达喇子哲格尔德。奎孟克塔斯哈喇后裔归附清朝始有哲里木盟十旗。齐齐克次子布达齐掌管科尔沁右翼前旗,布达齐二到十子和两孙(长...
2023-07-19 1959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王公陵寝(2)法库公主陵(即和硕端柔公主之陵)
公主陵,是由朝廷拨银,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法库门西北二十华里处“下金台”地方(此地原属科尔沁左翼后旗辖地,“土地奉上”后归法库县),为和硕端柔公主所建陵寝。建陵后“下金台”村改称“公主陵”村,延称至1948年。1948年土改后改称“民主村”、“钢铁村”等。1982年,国家地名普查后,又恢复称“公主陵”村。 公主陵坐北朝南,地处法库门西北老黑山脚下,山清水秀古木参天的幽僻山区。陵园前有汉白玉石旱桥。走过...
2023-07-19 2055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王公陵寝(3)法库僧王陵
僧王陵,在公主陵东一华里许地方,敕建于同治四年(1865年)。地处“青山拱抱,绿水环流,树阴掩映间,万瓦参盖,红墙隐约者,乃博多勒噶台旗僧亲王之陵也。查王名僧格林沁,为世袭郡王,忠直成性,勇武绝伦。清咸、同年间,督师南征,剿平捻匪,为清代有数人物,卒致轻身陷敌,死于王事。清廷轸念有功,诏封忠亲王,建陵于斯,极为壮丽。”(《科左后旗文史资料》第二辑109页) 僧王陵园,坐北朝南,有内、外两道围墙,园内又有内院、外院之分。外围...
2023-07-19 1709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王公陵寝(1)北京公主坟
据《清史稿》《清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记载,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索特纳木多布斋承袭了科尔沁左翼后旗第九任札萨克多罗君王。清嘉庆六年(1801年),嘉庆皇帝将三女儿和硕庄敬公主下嫁与索特纳木多布斋,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月卒,索王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卒。那么,公主和索王葬身何地?这一疑问尘封了一百多年。 北京,是座五朝古都,从辽金到明清埋葬的公主数以百计,能在史料上查到的公主坟也有数十个,现今仍...
2023-07-19 1501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王公陵寝(4)康平伯王陵(即莲花岗陵)
伯王陵在今辽宁省康平县,距县城西南二十五公里处,东升乡善友村莲花岗屯。莲花岗近旁有黄善屯,屯旁有一座小山,被五座小山丘环抱,如众星捧月,形如莲花。科尔沁左翼后旗第十一任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伯彦讷谟祜陵,就在此山之巅。初称“灵山”,后改“莲花岗”,黄善屯从此改称“莲花岗屯”。据查,此陵地为伯王生前所选定。 伯王陵的规模与建筑风格同僧王陵大同小异。 整体陵园有两道围墙,陵园分内院和外院。外围墙为土筑墙...
2023-07-19 1528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三:科左后旗王公府邸(3)
公爷府,亦称阿尔花公府。座落在今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朗镇阿尔花嘎查。占地约五千平方米。是科尔沁左翼后旗第十任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之兄朗布林沁,以军功授辅国公爵后,用赏银所建造。 朗布林沁和僧格林沁为孪生兄弟,其父布和德力格尔为科尔沁博尔济锦氏四等台吉出身。 僧格林沁,于道光五年(1825年)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多罗郡王。咸丰五年(1855年)正月,...
2023-07-19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