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三:科左后旗王公府邸(1)吉尔嗄朗博王府
十七世纪前期,满族在我国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崛起,建立了清王朝。清王朝在蒙古地区划旗定界设立旗扎萨克,实行王公授爵制度,对那些率部众归顺的蒙古各部首领,按其归顺的先后及对清廷的功绩,分别授与他们各种爵位、品级。崇德元年(1636年)开始,在科尔沁分左、右翼共立五旗,顺治七年(1650年)科尔沁又增设科尔沁左翼后旗,旗扎萨克驻双和尔山。 “王府”即是旗扎萨克及其王、公的住宅院,也是旗扎萨克署理旗务的府衙,所以“王府”...
2023-07-19 1779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王公陵寝(1)北京公主坟
据《清史稿》《清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记载,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索特纳木多布斋承袭了科尔沁左翼后旗第九任札萨克多罗君王。清嘉庆六年(1801年),嘉庆皇帝将三女儿和硕庄敬公主下嫁与索特纳木多布斋,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月卒,索王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卒。那么,公主和索王葬身何地?这一疑问尘封了一百多年。 北京,是座五朝古都,从辽金到明清埋葬的公主数以百计,能在史料上查到的公主坟也有数十个,现今仍...
2023-07-19 1131 -
【科左后旗历史】之二:嫩科尔是哲里木盟之源
自哈布图哈萨尔十四代孙奎蒙克塔斯哈喇统领部众,踏上嫩江流域,自称“嫩科尔沁”部以后其后裔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繁衍生息,成了这一广袤草原的主人。这一地区便被人们称之为“科尔沁草原”。因此科尔沁由部落名称转变为地狱名称流传至今。 奎蒙克塔斯哈喇有两个儿子。长子博弟达喇、号卓尔郭勒诺颜,次子诺门达喇、号噶勒济库诺颜。博弟达喇有九子:长子齐齐克、号巴图尔诺颜,次子纳穆赛、号都喇勒诺颜,三子乌巴什、号鄂特欢诺颜,四子乌延...
2023-07-19 1244 -
【科左后旗历史】一:蒙元科尔沁部是嫩科尔沁之根
“科尔沁”一词,是早在狄商蒙古时代就已形成的蒙古语专用名词(horci),是弓箭手或弓箭者之意(《科尔沁史话》92页)。 对狄商时代的蒙古语专用名词horci,在《左传》、《淮南子》、《吕氏春秋》、《国语.周语》等书籍中汉文音译为“多射”,意为“弓箭手”“弓箭者”。是国王、君主、可汗(皇帝)身边的护卫者,王室、王宫的护卫者。对“多射”( horci)现代汉文音译为“科尔沁”。诸如多射、科尔沁是对蒙古语 horci(好日其,...
2023-07-19 1359 -
【科左后旗历史】之四:科左后旗是明安后裔领地....
据《水晶珠》(蒙文)和《科左后旗志》载,明安有子13,其中3个儿子没有子嗣。其余10子,在科尔沁左翼后旗还没有设旗建治前就在明安原生息地分领10处游牧。长子栋果尔伊勒都齐领希如德努图克(今阿古拉一带),驻牧于公因艾里;次子塔呼尔哈丹巴图鲁,领翁尼古德努图克(今伊合他拉一带),驻牧于查干少绕土一带;三子多尔济伊勒登,领玛如德努图克(今阿都沁、额莫勒一带)驻牧于布敦毛都拉布克乌苏一带;四子桑噶尔斋青巴图鲁,领阿嘎珠德努图克(今浩坦、海鲁吐一带),驻牧于宝日很台图根;...
2023-07-19 1221 -
【科左后旗历史】之七:科左后旗历任扎萨克
第一任扎萨克彰吉伦:栋果尔长子(明安之孙)。清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一日,袭多罗贝勒。顺治七年(1650年)四月十三日,晋多罗郡王,授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诏世袭罔替。康熙三年(1664年)卒。第二任扎萨克布达礼:彰吉伦长子,康熙三年(1664年)七月三日,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多罗郡王。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卒。第三任扎萨克札噶尔:布达礼长子,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二十一日,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多罗郡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卒。第四任扎萨克岱布:札噶尔长子,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十月二...
2023-07-19 1600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二:科左后旗境域演变
科尔沁左翼后旗,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东南境,地处科尔沁沙地东南边缘,与松辽平原西部交接地带东辽河右岸,大郑铁路通辽至郑家屯段之南。东西长154公里,南北宽107公里,总土地面积为11534.13平方公里。北、西北同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区、开鲁县和奈曼旗毗邻,西与库伦旗接壤,南与辽宁省彰武县、康平县为邻,东与辽宁省昌图县、吉林省双辽市搭界。 清代,建置初,科尔沁左翼后旗总土地面积为35156平方公里(清《调查科尔沁左翼...
2023-07-19 1726 -
【科左后旗历史】之九:清代科左后旗官职设置
科尔沁左翼后旗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清朝廷封栋果尔(明安子)子彰吉伦为多罗郡王,授于扎萨克、诏世袭罔替。从此科尔沁左翼后旗成立扎萨克衙门,通称王府。 扎萨克,是旗内最高行政长官,总理全旗军、政、司法、财政等要务,任免、监督旗内所属官吏,有主宰旗内一切事务的权力。 建置初,科尔沁左翼后旗内设扎萨克衙门(即印务处)和王府内务衙门(即内务处)。后来,旗境内“诏准垦荒”后,增设了王府地局“租务处...
2023-07-19 1250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一:科左后旗王府驻地变迁
科尔沁左翼后旗,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建治初治所在双和尔山。对此《清史稿》藩部科尔沁条目中有详细记载。“所部六旗,分左右旗、土谢图亲王掌右翼、附扎赉特一旗、杜尔伯特一旗、达尔汉亲王掌左旗、附郭尔罗斯部二旗,统盟于哲里木。右翼中旗驻巴彦和硕,左翼中旗驻伊克唐噶里克坡,右翼前旗驻席喇布尔哈苏,左翼前旗驻伊克岳里泊,右翼后旗驻额木图坡,左翼后旗驻双和尔山。”除此之外《蒙古游牧记》28页中也有记载:“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驻地双和尔山,会典所在济尔哈朗图”(今吉...
2023-07-19 1356 -
科左后旗 “金氏家族” 历史....
康平是藏传佛教的传播地。有两个转世活佛在本地修行,他们是赞阳▪舍灵和金喇嘛,是师徒关系。关于金喇嘛的身世记载的资料不多,在温丽和写的《活佛状元桑赞扎布》文中载:“……主持喇嘛便将桑赞扎布送到唐僧庙(位于今康平县张强镇唐僧庙村)学经,拜金喇嘛为师。经过金喇嘛十个春秋的培养传授,使桑赞扎布对佛经的学习研究有了基础。……金喇嘛是五世活佛,也是这一带很有名望的高僧。正副佛师由他一人担任,……金喇嘛俗家是昌图府人,是管旗章京金宝善的后人。金宝善曾在北京索特纳木多布斋王府充当博役达,索王对他很信任。金宝善和僧格林沁的伯父——布...
2023-07-19 1895 -
【科左后旗历史】之六:科左后旗建旗伊始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以后,为了尽快征服蒙古,既利用了蒙古人民渴求统一的愿望,又利用了蒙古封建王公分裂割据的条件。时明朝后期,政治腐败,无力重新统一蒙古地区,蒙古贵族长期内讧,无法实现内部统一。努尔哈赤恰在此时采取分化瓦解、武力征讨、征抚并用的手段,先后逐一征服了漠南蒙古。 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努尔哈赤颁行“八大贝勒共治国政”制度。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后金迁都沈阳,始建沈阳宫殿。 &nbs...
2023-07-19 1283 -
【科左后旗历史】之八:科左后旗闲散王公
清代以来,在科尔沁左翼后旗,还有因战功或承袭先辈爵位的王、公、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他们虽然授朝廷封爵,但不署理旗政。这些王、公可以世受朝廷俸禄,在旗内享有领地,占有随丁和奴隶。这类王、公俗称“闲散王公”。从清朝到民国年间,“蒙古王公原有的管辖治理权一切照旧”,奉禄照纳,同样实行加官晋爵。(中华民国《蒙古待遇条例》)至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蒙古王、公授爵制停止。1、色布腾多尔济:多罗郡王阿拉布坦长子,因年幼未能承袭多罗郡王爵,于乾隆三年(1738...
2023-07-19 1730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科左后旗历代隶属
科尔沁左翼后旗,简称“科左后旗”。自从清代,顺治七年(1650年)正式设旗建治以来,历朝更替,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 其实,据史籍载,早在明安贝勒率其众入住这里之前,北方多民族人民,就曾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 这里,战国时期属东胡活动地区。 秦时曾为匈奴左贤王统辖。 西汉时属辽东郡北境。 ...
2023-07-19 1442 -
科左后旗历史上的大事记
科尔沁左翼后旗,简称“科左后旗”。1636年,清朝为漠南蒙古划旗定界,将科尔沁部划为左翼、右翼,又分左翼、右翼中、前、后各旗。同年,科左后旗的远祖栋果尔同其从父洪果尔合为一旗,即科尔沁左翼前旗。1650年单设科尔沁左翼后旗。这里,战国时期属东胡活动地区。秦时曾为匈奴左贤王统辖。西汉时属辽东郡北境。东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为鲜卑族控制地。唐代为契丹驻地,隶属松漠都督府。辽时为上京道投下军州地。宋时为女真人所建金国的临潢府路所辖。元代隶属行中书省宁昌路北境。明时属兀良哈三卫中的福余卫。明代后期,游牧于嫩江流域的科尔沁部...
2023-07-19 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