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 第27页

草原文化 草原蒙餐 历史与回忆
  • 身边的名家 | 鄂伦春作家敖长福

    身边的名家 | 鄂伦春作家敖长福

     敖长福,1940年出生,被称为鄂伦春历史上第一位作家。曾任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文联主席,呼伦贝尔盟作协主席,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秘书长。他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短篇小说《猎人之路》曾获得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二等奖。由他的作品《孤独的仙人柱》改编的电视剧《天神不怪罪的人》于1992年获国际电视节“红玫瑰一等奖”。1996年,他被评为国家一级作家。编  辑  手  记都   兰  2018年的冬天,列车穿行在大兴安岭林场广袤的土地上,...

    2024-02-15 3649
  • 达斡尔人百年前的老照片,你看过吗?

    达斡尔人百年前的老照片,你看过吗?

    一百年前的达斡尔社会正处于奉系军阀黑暗统治时期,中国的前途也哪里?或许大多数达斡尔人都不关心也不明白。不过,每个达斡尔人的生活都是具体而琐碎的,对于那个时代的达斡尔人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呢?达斡尔人百年前的老照片,你看过吗?1915-1916年之间,人类学家在黑龙江、呼伦贝尔地区记录了早期达斡尔人的生活场景。這些老照片,表現了旧社会达斡尔人民经历的的悲慘和苦難,更描繪了壹幅20世紀初达斡尔社會的全景圖卷。迎亲车队三个人的合影,总的看来,那时候这户人家至少都捯饬的干干净净的。 达斡尔女人和...

    2024-02-14 698
  •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始末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始末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以及1954年公布的我国第一部宪法,都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重要政治制度。自治旗成立之前,于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少数民族慰问团来到莫旗,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向达斡尔族人民赠送了锦旗、纪念章和慰问品。他们深入基层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走家串户调查了解,使达斡尔族人民感受到了党的温暖。1956年确认达斡尔族为单一民族。1956年全国人民民族委员会和国务院民族...

    2024-02-14 862
  • 鄂温克民族特色的语言

    鄂温克民族特色的语言

    (一)有关猎区的地名丰富狩猎生产是一种依赖自然的丰歉不定的生产方式,驯鹿鄂温克人为了追逐出没无常的野生动物,就必须熟悉自己狩猎区域内的自然物,比如哪些山、河流适合于野生动物的生存,有较多野生动物。每个驯鹿鄂温克猎人对于周围的每个山峰、每条河流都了如指掌,都命有一定的名称。如1982年额尔古纳市(即根河市)地名普查时发现,在全市260条地名中,就有鄂温克语地名152条,占总地名的58.46%。对于大兴安岭北段老林区内的山山水水,驯鹿鄂温克人都有本民族的称谓。甚至一块石头、一条小河都用不同的名称来加以区别。这些称谓中,...

    2024-02-14 3266
  • 呼伦贝尔戍边的鄂温克兵编制

    呼伦贝尔戍边的鄂温克兵编制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9月7日,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额尔古纳河以北、 格尔必齐河以西尼布楚一带大片领土属俄国,额尔古纳河河源以南仍属中国,本来属于内陆地区的呼伦贝尔地区成了祖国北部边疆前沿。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后,除由齐齐哈尔派兵每年6月来巡边外没有设卡伦(边防哨所)派兵来驻守。基本上处于无边无防的状态。雍正七年(1720年),在额尔古纳河南岸冬我边界上设卡伦12处。这些卡伦需要派兵驻守,以防止俄罗斯越界骚扰,可是呼伦贝尔地域辽阔边境线长, 当地又没有居民可充当驻防兵,在这种情况下。黑龙江将军卓尔海为了加强...

    2024-02-14 802
  • 色彩∣巴尔虎草原上的鄂温克民族乡

    色彩∣巴尔虎草原上的鄂温克民族乡

    鄂温克族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分布。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之通古斯语族北语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马车承载了鄂温克人的许多故事 中国鄂温克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其他散居在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左旗、莫力达瓦旗、阿荣旗、扎兰屯市和黑龙江省讷河县等地,分为通古斯、索伦、雅库特(使鹿部落)等3个部落。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人口数为3087...

    2024-02-14 3057
  • 探鄂温克族的族名和历史渊源

    探鄂温克族的族名和历史渊源

    学界认为满—通古斯族是东夷后裔,鄂温克族属满—通古斯语族民族。那么,鄂温克族和东夷族有没有关系呢?如果有的话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在这里我们根据语言学和文字学的资料并参考历史记载,探讨一下鄂温克族的族名和历史渊源。人类学学者指出,世界不少民族的族称都源自本民族语言的指人的词,如俄罗斯联邦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萨哈”、远东地区的“尼夫赫”、日本的“阿依努”以及阿拉斯加的“因纽特”等都是。经过近几年的研究,我们也相继得出了族名匈奴、东胡、蒙古和达呼尔(1956年以后为达斡尔)等在他们的语言中都是人的意思。那么,鄂温克...

    2024-02-14 936
  • 文艺名家风采|哈斯乌拉:草原人生的歌者,马背民族的画师

    文艺名家风采|哈斯乌拉:草原人生的歌者,马背民族的画师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多年来,内蒙古涌现了一批优秀文艺家,他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矢志追求崇德尚艺、德艺双馨的崇高精神。本平台开设“文艺名家风采”专栏,展现内蒙古当代优秀文艺家在各自艺术领域的成就与风采,以期带动更多的优秀文艺人才奔涌而出,让文艺的天空更加群星灿烂。本期为哈斯乌拉专题。哈斯乌拉,蒙古族,生于1944年11月,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西庄人,中共党员,文学一级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4年考入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专业,1968年毕业分配到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草原...

    2024-02-13 3579
  • 关于科左后旗过年过节的习俗....

    关于科左后旗过年过节的习俗....

    一、正月:农历正月,蒙古人称为“查干萨日”。蒙古族自古崇尚白色,如洁白的哈达、白色食品(奶食品)等。以白色为最清纯美丽,纯真无瑕,故称农历正月为查干萨日。大年初一黎明时分,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全家人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院子里燃起一堆篝火,火堆旁放上一张桌子,上面摆放各类食品,在一木斗内盛满五谷,将点燃的三柱香插在其中。全家人围着供桌和篝火参拜上天。拜完上天走回房内,先拜佛、拜祖,再长辈入坐,后小辈们按辈份依次向长者拜年后共进早餐。早餐间,这家的户主,按照岁时“黄历”所指的方向行出百步,并一路撒上草木灰...

    2024-02-12 3578
  • 【传统习俗】蒙古族的过年习俗

    【传统习俗】蒙古族的过年习俗

    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叫“希恩吉勒”,即新年。也有称“白节”或“白月”的,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蒙古族春节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蒙古族春节习俗——春节来历关于蒙古族春节的来历说法不一。一是据五世达赖《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国都,盛筵庆功,并以此为蒙历岁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15日,这...

    2024-02-12 3830
  • 蒙古族独特的春节习俗:五畜过年​

    蒙古族独特的春节习俗:五畜过年​

    图文:天梅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家家团圆人人喜庆,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各有各的过节风俗。蒙古族牧民称马、牛、山羊、绵羊、骆驼为“五畜”,牧民的衣食住行也都离不开“五畜”,蒙古族在其历史演变中创造出本民族的文化,给“五蓄过年”的礼仪习俗形式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发展、传承至尽的,寓意“兴畜”。那么这个“年”是怎么过的呢?正月十五这天,贡宝拉格苏木牧民们都要把自家牛羊的棚圈打扫得干干净净,点清自家的牲畜头数,并点一些松柏香薰,为每年一度的“五畜”过年仪式做前期准备。与此同时,家家户户会准备给“五畜过年”的“礼物”,即用...

    2024-02-12 4068
  • 科尔沁蒙古族自制杏仁露的习俗

    科尔沁蒙古族自制杏仁露的习俗

    科尔沁蒙古族自制杏仁露的习俗由来已久。自制杏仁露蒙古语称其为“桂勒孙 ·乌苏· 嘎日嘎胡”或“桂勒孙· 陶苏 ·嘎日嘎胡”。制作杏仁露的原材料一般采用在野外自然生长的杏 ——我们通常所说的山杏,蒙古语称其为“和格日 ·音 ·桂勒苏”。基本不采用“格日·音·桂勒苏”——家杏。因为家杏制作杏仁露,所提炼出的杏仁油,比山杏少得多,制作出的“桂勒孙 ·乌苏”(杏仁露)品质差一些。  山杏树属于灌木。在山上生长的杏树要比平原上的高大,所结的杏也相对大一些。沙坨中生长的杏树要比山上的高大一些,所结的杏也稍大一些。过去,农历四月...

    2024-02-12 3521
  • 【CNTV文化】蒙古族的春节习俗(西里尔蒙古文)

    【CNTV文化】蒙古族的春节习俗(西里尔蒙古文)

    编辑:Д. Чинзориг审稿:阿·乌日娜央视网蒙古语频道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2024-02-12 3464
  • 蒙古族祭火流淌出来的年味

    蒙古族祭火流淌出来的年味

         蒙古族祭祀火神要用羊胸叉、奶食品、酒等供品。通常在胸叉内填满红枣、黄油、冰糖、奶酪、柏叶、哈达等,用白色羊毛线缠绕九圈后煮熟。摄影师简介:李忠慧,女,网名“中慧”。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阿鲁科沁旗天山三中教师。热爱生活,喜欢读书,保持自己的那份简单,用相机去表达景深中的情深,记录身边的那份美好。多幅作品在《内蒙古日报》《赤峰画报》等期刊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发表,2019年《追风》等三幅作品入围内蒙古摄影家协会新人新作展;作品《铁马踏风》入围内蒙古摄影家协会马文化大展;作品《泉的夏...

    2024-02-12 3488
  • 满族过年的习俗

    满族过年的习俗

    满族人的节日食品主要有:粘豆包、粘火勺、萨其马、白肉血肠、豆面卷子(驴打滚)、苏子叶饽饽、大黄米干饭、火锅等;喜饮喝的酒,主要是自己用大黄米酿造的“米酒”;客人来家拜年,喝的饮料是用炒糊的大黄米、高粱米冲的“糊米茶”。腊月二十三:满族人过小年,要做粘豆包、豆面卷子等粘食。粘豆包逐渐被汉族接受,豆面卷子就是大家所俗称的“驴打滚”。除夕:满族人除夕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马,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八旗所属,分别贴红、黄、兰、白色)、福字,互赠绣有“岁岁平安”的荷包。萨其马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

    2024-02-12 3414
  • 达斡尔族过年民俗

    达斡尔族过年民俗

    春节是达斡尔族一年当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达语称“阿涅”。为过好春节,每个家庭很早着手准备。依时间先后可分以下几个阶段:一、准备阶段:杀年猪每年的腊月是集中杀年猪的日子,并借此机会亲朋好友间相互请客,以示一年好的收成,互相庆贺,加深亲情、友情的联络。除留一部分备用以外,在院内适当位置挖不深的坑,底部铺上冰块,摆好肉块,上面再用冰块盖住,而后浇凉水,使冰块冻成一体,保持猪肉新鲜。打扫室内卫生达斡尔族非常讲究卫生整洁,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家家打扫卫生,拆洗被褥衣物。在打扫房子时,连房巴、房檩、大柁露在外面的部位都擦得...

    2024-02-11 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