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届油画专业研究生的毕业创作,不仅充分展现了他们的独特艺术视角,更深刻揭示了绘画语言的内在联系。从精妙的空间布局到创新的表现形式,从精心挑选的图像元素到大胆突破媒介界限,他们运用多元化的创作手法,为画作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与独特的情感韵律。

在油画教学中,我们始终秉持尊重艺术个性、弘扬独立精神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选择与发展空间。我们以时代精神与现实主义为指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关注社会与人文环境的变化,积极探索“当代性”艺术语言的新形式。历届毕业生在各领域的卓越成就,正是对我们油画教学综合多元优势的最好诠释。在人工智能备受瞩目的新时代,我们愈发深刻地认识到油画团队情感维度的重要性,以及团队成员内心那份持久的热情与执着。正是这种情感力量,成为支撑学子们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美术学院作为情感与灵感的汇聚之所,始终致力于全面探索艺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学生搭建起一座连接心灵与创作的桥梁。

愿2025届油画专业研究生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用作品表达情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路虽远,行则将至。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在艺术的天空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油画方向负责人:马媛

2025年5月



油画方向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美术领域)刘浩博

指导教师:马媛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2022年12月,作品《新行旅图-jeep与照夜白》入选第二届内蒙古美术新人新作展,获优秀奖(最高奖)内蒙古文联、内蒙古美术家协会。

2.  2023年9月,作品《城迹·物语》“溢彩北疆”第三届内蒙古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获优秀奖(最高奖)内蒙古文联、内蒙古美术家协会。

3.2024年5月,作品《云川计划-编码的幻想》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第十四届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览;内蒙古文联、内蒙古美术家协会。

4.2024年7月,作品《潮汛声息》入选“弘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获二等奖;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内蒙古艺术学院。

5.2022年12月,作品《天下长和》入选内蒙古黄河主题美术作品展;内蒙古美术家协会。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安塞姆·基弗是我硕士期间主要研究对象,基弗作品中体现出的荒原美感与史诗性空间与我生活的西北地区也有高度的相似性。此外,基弗作品中的空间表现方式也对我的研究有重要启发,物性空间与绘画空间、触觉空间与视觉空间在基弗的作品中实现多维融合。

《物灵语》系列作品是基于我硕士阶段研究课题“综合材料绘画物质语言与错视空间实践转换”的实验性作品。系列作品以西北地区地域景观为主体,融合基弗作品中的荒原美学特征,探讨地域文化的物质语言表达方式,同时通过物质空间与绘画空间的多维融合创造新的视觉呈现方式。

“生锈的钢铁”是贯穿系列作品的物质媒介,从情感观念上来说,生锈的钢铁是我所生活的城市留在我记忆中的重要印记,工业的没落、工厂倒闭和工人失业等信息在一段时间内充斥着我童年的生活,家乡发展缓慢,至今仍能看到工厂遗留下来布满锈迹的烟囱。从物质语言与错视空间转换上来说,扭曲的铁皮是作品物性空间和触觉空间的搭建,通过物质空间和绘画空间的多维融合构建错视空间。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物灵语Ⅲ》

230cm×150cm

综合材料绘画




《物灵语Ⅰ》

160cm×120cm

综合材料绘画




《云川计划--记忆过载》

200cm×160cm

综合材料绘画




《云川计划--编码的幻象》

200cm×180cm

综合材料绘画






高春春

指导教师:那顺孟和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2024年2月29日,稿件《印象系列》被《北大荒文化》杂志社发表。

2.2024年3月1日,作品《印象系列》被《美化生活》杂志刊发。

3.2024年7月,油画作品《浮光·曼声度曲》入选“弘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在个人的毕业创作理念中,回顾三年期间在学习和实践方面的进步和提升。首先,要感谢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专业技能和知识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创作学习的过程充满挑战,创作灵感来源是自然景观中森林、动物、人物等,并通过广泛收集与主题相关的素材,如图片、艺术家作品分析等,以便在创作过程中有丰富的参考,对收集到的素材进行筛选和整理,确保素材能够支持创作主题和灵感,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掌握的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运用到创作中。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色彩的冷暖、明暗对比。在细节处理上,根据作品的整体风格和主题进行取舍,合理安排创作时间,确保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定期检查创作进度,并确保作品按照预定的计划和目标进行。以上内容是我对毕业创作理念的总结。


《寻我》系列作品 4 

 160cmX130cm

布面油画




《寻我》系列作品 5 

150cmX150cm

布面油画




《寻我》系列作品 7  

190cmX110cm

布面油画




《寻我》系列作品 6 

 190cmX110cm

布面油画






侯晓庆

指导教师:那顺孟和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2024年,作品《童悦·神愉气愉》入选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内蒙古艺术学院主办的“弘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

2.2024年,作品《印象系列》在《北大荒文化》杂志社2024年第04期刊出版。

3.2024年,作品《印象系列》在《美化生活》杂志2024年3月刊发。

4.2024年,作品《韵·秋色》入选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组委会主办的第15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三等奖。

5.2023年,作品《上九天揽月》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内蒙古美术馆主办的“溢彩北疆·第三届内蒙古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本次毕业创作以“房子、儿童、栅栏”为核心元素,试图探讨童年记忆中的安全与束缚、归属与逃离之间的微妙关系。房子象征着家庭的庇护与情感的依托,是成长的起点,也是记忆的容器;儿童则代表纯真与可能性,他们的视角往往能揭示被成人世界忽略的细腻情感;而栅栏既是保护的边界,又隐喻着无形的限制,暗示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约束与挣扎。在视觉表达上,我通过柔和的色调与富有层次的肌理感,营造一种朦胧的回忆感,让观者仿佛置身于童年的某个午后。房子可能被栅栏环绕,而儿童的形象或游离于内外,或与栅栏互动,以此引发对“自由”与“保护”的思考——我们是否在追求安全感的同时,也为自己筑起了无形的围墙?创作中,我希望通过这些符号的交织,唤起观者对自身成长经历的共鸣,重新审视那些曾经熟悉却逐渐被遗忘的情感空间。

《童悦·怡然自得》 

160cm×120cm 

布面油画




《童悦·神怿气愉》

180cm×140cm

布面油画




《童悦·蝉鸣漫过矮篱笆》 

150cm×130cm 

布面油画 




《上九天揽月》 

120cm×100cm

 综合材料绘画 





宋家宁

指导教师:包双梅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2025年,作品《雾海牧歌》入选“内蒙古草原油画院2025双年展”获得优秀奖。

2.2024年,作品《祥和固沙林》入选“正青春——2024全国高校美术与书法专业研究生作品推荐展”获入选提名。

3.2024年,作品《白桦之歌》入选“弘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

4.2023年,作品《蓝旗花园》入选“内蒙古草原油画院2023油画写生作品展”。

5.2023年,作品《吉祥雪乡》入选“油画之城”遇见“冬韵之城”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主题油画作品展。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在创作《密林》系列作品时,我始终以谦卑的姿态面对自然造物的深邃性。该系列着重探索树木作为自然生命载体的视觉转译方式,试图通过绘画形式语言的重新梳理,构建树木形象在平面空间中的精神性表达。

创作过程中,我持续思考如何将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升华为情感的视觉投射。通过长期户外写生积累的感性经验,逐步建立起对树木生命节奏的体悟。在工作室创作阶段,我尝试将这种感受转化为画面中隐现的光影呼吸感与色彩的情绪温度,使笔触既是造型手段,亦是情感轨迹的物质留存。

这一系列创作始终在传统绘画技法与当代视觉经验之间寻求平衡,我深知对自然母题的诠释永无终点,唯有以真诚的观察与持续实践,方能在画布上留下些许接近自然本质的痕迹。



《祥和固沙林》

140cm×140cm

布面油画



《通幽》

140cm×140cm

布面油画




《赤林》

140cm×140cm

布面油画




《润土》

140cm×140cm

布面油画







文香

指导教师:阿斯巴根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2023年7月作品《远方》入选第12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展时代形象讲中国故事》展览。

2.2023年9月作品《远望》入选溢彩北疆,第三届,内蒙古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

3.2023.11月作品《那达慕》入选《油画之城”遇见“冬运之城”十四冬主题油画作品展》。

4.2023.12月作品《马》荣获 《第二届科尔沁油画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暨内蒙古东部职工油画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中荣获优秀作品奖。

5.2024.3月作品《一往无前》入选《嘱托中前行”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作品展》。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在艺术长河中,鞍马题材承载着深厚的人文与历史底蕴。自古以来,马的驯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马也成为了战争、生活与娱乐中不可或缺的伙伴,象征着时代精神。

《鞍马》系列作品主要围绕鞍马元素展开,通过绘画形式语言探索不同的鞍马形象,塑造出具有蒙古族文化特色的绘画风格,延续蒙古族鞍马精神的探索研究,让鞍马题材在当代艺术领域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鞍马》系列一 

120cm×150cm

综合材料绘画




《鞍马》系列二  

100cm×200cm

综合材料绘画 




《鞍马》系列三  

75cm×150cm

布面油画 




《鞍马》系列四  

100cm×120cm

布面油画 






阚卓

指导教师:董从民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2024年,作品《北疆·瑞雪》入选悲鸿风度——第二届油画双年展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二届悲鸿风度油画双年展”。

2.2024年,作品《布里亚特·婚礼》入选辉光日新——第四届“未来·星丛”奖美术与书法优秀作品展暨西部新起点——西部高校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毕业创作以蒙古族人物题材为核心,试图在全球化语境下探索民族文化与艺术表达的当代融合。创作灵感源于蒙古族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游牧文化中蕴含的坚韧与诗意,希望通过油画这一媒介,将蒙古族的精神气质与视觉符号转化为具有现代审美张力的画面,赋予蒙古族题材油画创作新的生命力。


《布里亚特·婚礼1》

160cm×160cm

布面油画




《布里亚特·婚礼2》

164cm×159cm 

布面油画




《布里亚特·婚礼3》

159×134cm

布面油画





小泉

指导教师:包双梅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2023年7月,作品《归来》入选第12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展时代形象讲中国故事》展览。

2.2023年10月,作品《对视》入选亮丽北疆会绘鉴青城展览。

3.2023年10月,作品《情怀》入选华夏意蕴-第二届中国油画精品展 并获得银奖。

4.2023年9月,作品《马系列》入选溢彩北疆第三届内蒙古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

5.2023年12月,作品《回头》入选艺韵北疆内蒙古自治区美术雕塑书法摄影跨年大展。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读研期间,我选择蒙古马为主题完成了我的毕业创作,因为蒙古马是草原文明的象征,承载着游牧民族的自由、坚韧与生命力。通过油画表现性语言展现蒙古马野性之美与精神图腾般的崇高感,隐喻现代社会中逐渐消逝的原始力量与自然信仰。 



《林荫》

180cm×180cm

布面油画





《新垣旧梦-栖音》

200cm ×140cm

布面油画






《大地情怀》

180cm ×180cm

布面油画





《红色大地》

180cm ×180cm

布面油画






李凯昕

指导教师:董从民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2024年,作品《时光驻隙系列》在《新美域》期刊2025年01期刊发表。

2.2024年作品《梦醒如初—陪伴》在北疆文化—“翰墨书华章 丹青绘宏图”满洲里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诗文书画影联赛二等奖。

3.2025年作品《江南韵》入选江苏第五届青年油画展览获得优秀奖。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即将结束,这段经历也在我的人生中画上了重要的一笔,使我更能坚定自己的步伐走向梦想中的道路。毕业创作《时光驻隙》系列灵感来源于我本人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从小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对美好的生活便更加期待,所以选择用画笔描绘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留住瞬间,留住美好,画面中猫咪和狗作为语言符号使整幅画面更加的生动且具有趣味性,偏古典风格的屏风也为画面营造了独特的意境。中国古典美学又以其独特的淡雅、清幽和自然的风格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生活空间则强调舒适性,将二者结合起来,能够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氛围,所以在颜色上选择了偏淡雅的莫兰迪色调,可以更加清晰的感受到温馨的生活空间,表现出我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可以让大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时光驻隙·寻意》

120cm×100cm  

布面油画  




《时光驻隙·夕暮》

120cm×100cm 

 布面油画  




《时光驻隙·熙暖》

120cm×100cm  

布面油画  






苏晴

指导教师:那顺孟和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2024年2月29日,作品《印象系列》在《北大荒文化》期刊2024年04期刊发表。

2.2024年3月1日,作品《印象系列》在美化生活杂志2024年3月期刊发表。

3.作品《秋韵》入选第15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

4. 作品《丰收》入选第15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优秀作品。

5.作品《宁静墨香》入选“弘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本人毕业创作聚焦敖鲁古雅风情元素与油画艺术的融合,旨在通过视觉语言传递该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理念。创作以《重返森林系列》为载体,从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的驯鹿、撮罗子、萨满信仰等标志性元素中汲取灵感,运用符号化提炼与构成式重组等手法,将驯鹿的灵动、森林的深邃转化为具有现代审美特质的视觉符号。本人的创作不仅是对敖鲁古雅文化的视觉转译,更希望以油画的当代性激活古老文明,让观者在具象与抽象交织的画面中,感受自然崇拜的原始力量与文化传承的现代性张力。


《重返森林-8》 

 150cmx130cm

 布面油画




《重返森林-9》  

160cmx140cm 

布面油画




《重返森林-7》  

140cmx140cm 

布面油画 






雷雨萌

指导教师:马媛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2023年,作品《老街记忆》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内蒙古美术馆主办的“溢彩北疆•第三届内蒙古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优秀奖。

2.2024年,作品 《夏鸣》入选内蒙古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内蒙古草原油画院主办的“内蒙古草原油画院2023油画写生作品展”。

3.2024年,作品《蒙古往事》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览”。

4.2024年,作品《蒙古往事·回响》获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内蒙古艺术学院主办的“弘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三等奖。

5.2025年,作品《蒙古往事·源流北疆》入选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主办、内蒙古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承办的“跨界·融合-内蒙古自治区综合材料绘画教学研究展”。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我将蒙古族元素与绘画语言充分融合并通过艺术建构呈现的一种视觉表现形式。将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民族精神、历史传统等元素通过主体重构的形式融入作品中,用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视角和高超的绘画技法所表现提炼与概括并加以创新,巧妙地将蒙古族独有的文化符号通过艺术表现手段融入绘画语言之中,形成新的艺术表现形态,不仅体现了蒙古族元素融入绘画语言的艺术内涵,更深化了其独特的民族情感表达。成为展现内蒙古地域特色和精神文化内涵的内在需求,同时能够生动地展现蒙古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发展和蒙古族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


《蒙古往事·时间碎片》

 200cm×150cm 

综合材料绘画




《蒙古往事·和谐自然》 

180cm×150cm

 综合材料绘画




《蒙古往事·时光长河》

 220cm×160cm 

综合材料绘画




《蒙古往事·记忆》 

150cm×150cm 

综合材料绘画






王紫薇

指导教师:孙与平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 2024年9月,《周末青城》入选呼和浩特市文明办、呼和浩特市文联共同主办,呼和浩特市美术家协会、各旗县区文联承办的“文明有我 画说青城”美术作品展 并参与巡展。

2. 2024年8月,《人间故事》入选海南艺术公社优秀奖。

3. 2024年7月,《三北赞歌》入选弘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

4. 2024年2月,《向阳花开》入选海南艺术公社新春展览优秀奖。

5. 2023年9月,《星空包克图》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内蒙古美术馆主办的“溢彩北疆•第三届内蒙古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在本次毕业创作中,以图式语言的学习与理解为基础,展开了实践探索。通过运用图式语言中解构与重构黑白灰的手法,尝试创作了《童年》系列作品。然而,由于实践经验的欠缺以及时间的限制,最终的成果尚未达到最初设定的标准与水平,这无疑令人深感遗憾。不过,在创作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许多能够使绘画更加整体且丰富的知识与方法,这为未来的艺术创作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后续的学习中,将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创作的要点。最后,衷心感谢曾经悉心指导过的老师们,和一直陪伴在身边的同学。

恭敬在心,不在虚言。



《童年·降落伞》

160cm×170cm 

布面油画 




《童年·飞盘》

130cm×155cm 

布面油画




《童年·夏风》

144cm×130cm 

布面油画 




《童年·追光》

144cm×130cm 

布面油画 






王静宜

指导教师:谢建德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2024年,作品《游园异梦》入选由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内蒙古艺术学院举办的弘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 

2.2024年,作品《城市》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省美术作品展,嘉兴展区,嘉兴美术40年美术作品展。           

3.2024年,作品《纸飞机系列一》入选由西安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镜中芳华·女艺术家线上作品展。  

创作理念

《异梦》系列作品是运用梦境与潜意识所创造的超现实主义系列绘画作品。作者力求运用梦境与潜意识中的象征符号来创造出一个既充满象征意味,又具有荒诞不真实感的艺术幻境。在作者所创造的这个幻境中,梦境与现实相互交织,符号与象征相互作用。通过对于心理学和超现实主义绘画中梦境与潜意识符号的转化研究,揭示个人潜意识中深层次的情感。并在画布上创造出一个个充满象征与隐喻的空间,试图引导观者深入思考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使得艺术作品成为个人与潜意识对话的一扇窗口。《异梦》系列作品不仅是作者个人对于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初步探索,更是对于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瀚海异梦》

80cm×60cm

布面油画




《游园异梦》

120cm×80cm

布面油画




《寻》

120cm×80cm

布面油画




《境》

120cm×80cm

布面油画






王昕然

指导教师:包双梅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2023年,作品《恬静》入选“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展时代形象 讲中国故事》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览”。

2.2023年,作品《那些花儿---壹》入选“艺韵北疆”内蒙古自治区美术、雕塑、书法、摄影跨年展。

3.2023年,作品《植韵》入选“内蒙古草原油画院2023写生作品展”。

4.2023年,作品《花趣》入选“2023年“一带一路”中俄美术家写生作品展”。

5.2024年,作品《花间弥生》入选“弘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 并获得优秀奖。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在研究生阶段的创作中,我以花卉为主题完成了毕业创作,通过油画语言探索自然之美与生命诗性的深层对话。花卉不仅是视觉的客体,更是情感的载体与时间的隐喻。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我试图打破传统静物画的静默,赋予花卉以动态的生命力绽放的瞬间、凋零的痕迹、光影的流转,均成为我画作中丰富的灵感。形式上,我融合写实与表现性笔触,通过厚涂肌理与透明罩染的对比,强化花瓣的脆弱与根茎的坚韧。色彩上,以主观化的色调重构自然。构图常采用局部特写或日常生活中温暖的生活场景。这一主题的持续探索,源于我对“短暂与永恒”的思考。花卉的盛衰周期如同人类情感的缩影,而绘画正是凝固这一瞬息的尝试。在当代社会的浮躁中,我希望以花卉的静默力量,唤起观者对生命细微之美的珍视。 



《朝花夕拾》

 160cm×95cm

布面油画




《百花生日》

 160cm×95cm

布面油画




《花间弥生》

120cm×120cm

布面油画




《白玉兰时间》

 120cm×100cm 

布面油画






郭亮

指导教师:阿斯巴根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2023年,作品《三棵树》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亮丽北疆,会见青城”呼和浩特市绘画·设计文献展。

2、2023年,作品《宝塔》入选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呼伦贝尔美术馆主办的“油画之城”遇见“冬运之城”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主题油画作品展。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繁花》系列注重叙事性的表达,通过创作内容表现创作主题,突出核心创作思想,以艺术表达的形式更好的诠释文化思想。借鉴色彩艺术、肌理形式共同反映创作主题,在绘画创作表现方面,追求叙事性的完美表达。运用自然景物、动物等元素进行叙事,不仅表现艺术形态,而且传递出特定场景下的文化特色。



《繁花》

100cm×150cm 

综合材料绘画




《繁花》

80cm×140cm

综合材料绘画




《繁花》

120cm×100cm 

综合材料绘画




《繁花》

100cm×150cm 

综合材料绘画






娜荷芽

指导教师:孙与平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那年那月》入选“文明有我 画说青城”美术作品展。

2.油画作品《车窗外的马踏飞燕》入选“弘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

3.作品《人间烟火》一 被《2024 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收录。

4.作品《白塔一儿童乐园》 被《2024 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收录。

5.作品《美丽达拉特》一 被《2024 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在当代绘画创作中重寻童趣意味,不仅是对天真视像的复现,更是对生命原初感知力的哲学叩问。我的毕业创作以"童趣"为内核,通过解构与重构童年视觉经验,尝试在油画媒介中构建一个充满诗性张力的异想世界。创作中运用高明度色域的交响,突破学院派严谨的造型范式,在看似无序的笔触律动间暗藏儿童涂鸦特有的节奏密码。画面符号系统融合民间的平面构成与超现实主义的荒诞逻辑,这种意象拼贴既保留儿童认知世界的魔幻特质,又隐喻着成人世界被规训的想象力。《绘·家乡景》系列以童趣视角重构记忆中的乡土意象,通过油画媒介探索童年经验与地域文化的诗意共鸣。

创作中尝试突破传统风景画的写实框架,用丙烯厚涂模拟儿童蜡笔的稚拙肌理,以油画棒刮擦制造类似旧墙剥落的岁月痕迹。画面中反复出现的“窥视”构图——如从树洞、门缝或风筝线牵引的视角切入场景——隐喻童年探索世界的本能冲动。通过对家乡物象的童趣化转译,作品既重构了被成人理性规训的视觉认知,也试图在城市化进程中打捞消逝的乡土记忆。这种创作并非单纯的美学实验,而是以绘画为锚点,在色彩与形体的狂欢中完成对精神原乡的朝圣,让被现代性割裂的情感通过童真滤镜重新获得温度和完整性。



《暖城冬日即景》

140cm×140cm

布面油画




《那年那月》

140cm×140cm

布面油画




《冬日暖阳》

140cm×140cm

布面油画






雷琼

指导教师:孙与平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2023年,作品《忆》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内蒙古美术家协会-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展中国形象 讲中国故事”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                  

2.2024年,作品《不朽吟唱》入选第十四届内蒙古美术作品展览。 

3.2024年,作品《碎影流光》获得“弘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优秀奖。

4.2023年,作品《异梦系列》入选获得第15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硕博组三等奖。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在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应该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我将选题的目光投向平凡的人物本身,在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女性的生活和心理状态逐渐成为重要议题。我的毕业系列创作以《夕阳红韵》为题,聚焦于“当代老年女性的生活与心理状态”,旨在通过艺术作品展现她们积极面对生活、不断寻求自我实现的形象。我的毕业创作围绕表现性语言展开,探索其在艺术创作当中的应用价值与实践方法,试图尝试多种艺术语言形式以及材料媒介的可能性,拓展艺术语言的表现空间。 


《夕阳红韵》系列一

170cm×120cm

布面油画




《夕阳红韵》系列四

170cm×120cm

布面油画




《夕阳红韵》系列二

170cm×120cm

布面油画




《夕阳红韵》系列五

160cm×120cm

布面油画






雷瑾

指导教师:董从民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2023年,作品《零》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内蒙古美术家协会-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展中国形象 讲中国故事”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

2.2023年,作品《飞跃苍穹》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一“嘱托中前行”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作品展。        

3.2024年,作品《不朽吟唱》入选第十四届内蒙古美术作品展览。

4.2024年,作品《碎影流光》获得“弘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优秀奖。 

5.2024年,作品《夏夜追风2》入选“弘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本人的创作实践借助摄影技术提炼形象,运用图像的解构与重组构建画面,打破稳定秩序,赋予作品动态的感觉。而元素的多层次叠加以及多重视角的运用,加深并拓展了空间的表现力。材料泼洒形成的肌理与自由挥洒的笔触,赋予画面时间性和物质感。借助数字绘画技术,探索色彩的负片效果与模糊性,使色块与线条在画面中交错、连接。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突破了虚拟世界和现实物质之间的界限,融合了绘画的表现性与影像的叙事性,让画面呈现出超现实的视觉体验,拓宽了艺术表现的边界。



《童真》系列1 

150cmx160cm 

综合媒介、丙烯、油画




《童真》系列2 

150cmx160cm 

综合媒介、丙烯、油画




《童真》系列3 

150cmx160cm

综合媒介、丙烯、油画




《童真》系列4 

150cmx160cm

 综合媒介、丙烯、油画






张炫

指导教师:马媛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2023年9月,作品《青迹》入选第三届内蒙古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

2.2024年5月,作品《余韵山岚系列三》入选第十四属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览。

3.2024年5月,作品《余韵山岚系列一》入选第十八届山西省美术作品展。

4.2024年7月,作品《余韵山岚系列五》入选弘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荣获一等奖。

5.2025年3月,作品《余韵山岚系列六》入选综合材料绘画教学研究展。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余韵山岚》系列采用主体重构的创作手法,以山西院落文化及个人成长经历为线索,提取个人经历的片段,对记忆进行解构。再通过碎片化抽象拼贴的方式,将这些片段重新组合于画面之中。借助“解构—提取—重构”的创作过程,作品消解了叙事性,重新构建了物象的物理状态,提升了画面形式的表现力,赋予物象在社会背景或情感语境下多重视角的意义。

借助材料拼贴的探索过程,突破了传统绘画所设定的界限。在个人创作过程中,从多个不同维度对抽象拼贴在现当代绘画中的呈现方式进行实践研究,在材料选择(如瓦楞纸、麻布)、文化符号提取(如山西院落、记忆碎片)以及时空叠加(如光斑隐喻)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创新性。特别是将传统坦培拉技法与综合材料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视觉语言。在材料语言的探索上,该系列作品展现出一定的创新性,探索了传统文化符号的当代转化路径,实现了物象结构的组合、材料语言的碰撞、多视角场景的拼接、非线性时间片段的交错、多重空间的重叠构建以及个人记忆碎片的重组,最终形成了多维度且深层次的抽象拼贴效果。



《余韵山岚》系列三

180cm×160cm 

综合材料绘画 




《余韵山岚》系列四

160cm×180cm 

综合材料绘画 




《余韵山岚》系列七

195cm×157cm 

综合材料绘画 




《余韵山岚》系列五

160cm×120cm 

综合材料绘画







李东昊

指导教师:谢建德

个人参展及获奖经历

1.2025年1月23日,作品《归来》入选由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龙岗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

2.2024年5月18日,作品《磐墨》入选由内蒙与美术家协会,内蒙古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览综合材料部分。

3.2024年7月,作品《记忆重构·还乡》获由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弘扬蒙古马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 三等奖。

4.2024年5月18日,作品《记忆重构》入选内蒙古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的第十四届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览。

5.2024年10月,作品《归来》入选由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美术家协会,青海省美术家协会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宁夏回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红色西北·壮丽高原2024中国写意油画作品展。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创作理念

游子在外,求学数载,虽归来仍不失少年意气,然眼中家乡却早已不似往昔。年岁的增长,世事的磨砺让青年的肩膀逐渐宽厚,却也失去了儿时那般简单的快乐,忙里偷闲注视晚霞,刹时间思绪也随着晚风回到了那一个个平凡而又如同金子一般灿烂的孩童时代,那是青年再也无法回到的精神家园。


《记忆重构·红案》

170cm×170cm

布面油画




《记忆重构·还乡》

140cm×140cm

布面油画




《记忆重构·归来》

130cm×140cm

布面油画





《记忆重构·印记》

180cm×180cm

布面油画







学术总监丨包双梅

本期编辑丨刘浩博 张炫

初审丨马 媛 房魁娇

复审 丨王茹



分享让更多人看看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