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回忆 第17页

  • 图集丨1912年西奥多罗夫镜头下的喀木尼干人(鄂温克)

    图集丨1912年西奥多罗夫镜头下的喀木尼干人(鄂温克)

    拍摄时间:1912年摄影师:西奥多罗夫(西若科罗若瓦)地点:贝加尔湖以东地区...

    2024-01-02 1337
  • 图集丨1910年(清末)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镜头下的新疆

    图集丨1910年(清末)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镜头下的新疆

    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1862—1920),出生于澳大利亚的苏格兰人,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前来到中国,作为清政府雇员,亲身经历和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许多著名事件。1910年,莫理循出嘉峪关进入新疆,经哈密、乌鲁木齐、石河子,一路西行到达伊犁,尔后向南翻越木扎尔特冰川,经阿克苏到达喀什噶尔,后向西过乌恰,最后到达吉尔吉斯斯坦。远眺红山乌鲁木齐城外乌鲁木齐的巡抚衙门乌鲁木齐万寿宫乌鲁木齐万寿宫乌鲁木齐四川会馆乌鲁木齐,南城墙乌鲁木齐南门街道乌鲁木齐南关文昌阁乌鲁木齐南关文昌阁乌鲁木齐老满洲城西门乌鲁木齐...

    2024-01-02 1346
  • 图集丨内蒙古通辽·1924 ①

    图集丨内蒙古通辽·1924 ①

    在前往通往札鲁特旗领地开鲁的途中,七月的沙丘,太阳照射,热风卷砂,两个蒙古族百姓骑着马前行。一位蒙古王爷的内室夫人,正坐在椅子上,只见其容貌富态,面露浅浅笑意。成群的牛羊在草场之上觅食,远处可见几家平房,天地相接,辽阔无边。位于通辽白音太来地区的旷野,两只骆驼,一蹲一立,正在休息着。通辽境内的莫力庙喇嘛双塔,为装饰性纪念佛塔,左侧为息诤塔(或者是天降塔),纪念释迦牟尼平息僧侣内部争论而建,由基台、塔座、塔身、塔顶构成,基台四角各置一石狮,塔身四级八角形,右侧为尊胜塔,纪念释迦牟尼弟子祝愿他长寿佛法永驻之意,其塔身为...

    2024-01-01 1293
  • 【老照片】来看看伪满时期通辽是啥样子吧!

    【老照片】来看看伪满时期通辽是啥样子吧!

    通辽市行政区划演变历史简介:       春秋时,燕国在通辽的中南部地区,为防御东胡人入侵,而修筑的燕长城遗迹,在奈曼旗、库伦旗境内仍清晰可辨。秦王朝统一中国后,通辽的中南部地区属辽东郡与辽西郡管辖,便成了秦的一部分。元朝时期,通辽归辽阳行中书省大宁路管辖。 清朝,改部落制为盟、旗制,1636年年建哲里木盟,当时包括4部、10旗。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哲里木盟10旗归北洋政府蒙藏院管辖,同时受东三省监督和节制。       191...

    2024-01-01 922
  • 内蒙古开鲁佛塔(元)

    内蒙古开鲁佛塔(元)

    通辽开鲁白塔年代:元至元十六年(1279);形制、特点: 藏传佛教覆钵式佛塔 ;现状:2001国保 新旧图片对比开鲁白塔老照片·约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鲁白塔,称开鲁佛塔,为 藏传佛教覆钵式佛塔,位于通辽市开鲁县开鲁镇东南白塔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通高十七点七米,砖砌结构,外表涂以白灰。全塔由基台、塔座、覆钵、十三天、塔刹等五部分组成。基台为正方形。塔座亦为正方形,边长六米,高四点一米,上部作五层砖阶收缩...

    2024-01-01 781
  • 科左后旗被日本占领时....

    科左后旗被日本占领时....

    科左后旗&历史      伪大同元年(1932年),伪满当局将科尔沁左翼后旗改称东科后旗。改旗扎萨克为旗长。伪兴安南分省任命额尔敦毕力格(包善一)为旗长,设旗长府于公司五家子。8月,日本参事官绪方秀夫到任后,在吉尔嘎朗的原博王府院内,设东科后旗公署,撤销原设于公司五家子的旗长府。一、旗级机构       旗公署设旗长1人,日本参事官1人。“参事官”为辅佐旗长的副职,事实上参事官独揽大权,决定一切。旗公署内各科、股的正职多由当地人...

    2023-07-19 1662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6)陵寝的管理及祭祀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6)陵寝的管理及祭祀

     一、陵寝的管理:在清代,对于蒙古王公陵寝,有其严格的管理制度。     王公陵寝建成后,旗扎萨克派属民守陵。如:公主陵有于、金、刘、曹、阎、冯、杨(二户)、李(二户)共有八姓十户人来守陵。莲花岗(伯王)陵有:刘、金、白、阎四姓人来守陵。孝节陵有:白、马、金、傅四姓人来守陵。这些陵丁的任务是:专司管理和守护陵寝。旗扎萨克免除他们的徭役、派丁、出征、进贡、纳税等义务。      陵寝建成后,还明确划定陵寝禁区。通常规定陵园四周的三至四里或五至七里之...

    2023-07-19 1395
  • 历史丨科左后旗藏传佛教源流....

    历史丨科左后旗藏传佛教源流....

    科左后旗藏传佛教源流 喇嘛教虽然很早就传入科左后旗,但大范围普及是在康熙年间开始的。康熙十九年(1680年),旗多罗郡王布达礼接受清廷赐予的三十个度牒,在双和尔山南格德日占草布克地方建立三间寺庙,并将自家供奉的释迦牟尼像和从土默特旗迪延齐喇嘛处抄写来的《甘珠尔》经卷送到庙里供奉。任命贺其英贵为该庙达喇嘛,令其广招徒众。这是科左后旗所建的第一所寺庙,又是喇嘛教得到札萨克支持,公开传播的端倪。 雍正八年(1730年),客籍藏医包德巴,得到旗札萨克郡王支持,用行医收入在吉尔嘎朗甸子温勤岗建“敖特奇庙”。后一度经改建...

    2023-07-19 1565
  • 【历史】科左后旗的十个努图克都有哪些?(科左后旗包氏家族台吉)

    【历史】科左后旗的十个努图克都有哪些?(科左后旗包氏家族台吉)

    科左后旗&历史          明嘉靖年间,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十四世孙奎孟克塔斯哈喇率长子博迪达喇,次子诺门达喇等部众由呼伦贝尔地方东迁至努恩木伦(嫩江)流域游牧,博迪达喇以河为界把所占地方分给诸子始有努恩科尔沁十个部,博迪达喇长子齐齐克,次子纳穆赛,三子乌巴什,四子诺彦泰,七子额尔只格卓哩克图,八子爱那嘎,九子阿民,诺门达喇子哲格尔德。奎孟克塔斯哈喇后裔归附清朝始有哲里木盟十旗。齐齐克次子布达齐掌管科尔沁右翼前旗,布达齐二到十子和两孙(长...

    2023-07-19 1928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王公陵寝(2)法库公主陵(即和硕端柔公主之陵)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王公陵寝(2)法库公主陵(即和硕端柔公主之陵)

           公主陵,是由朝廷拨银,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法库门西北二十华里处“下金台”地方(此地原属科尔沁左翼后旗辖地,“土地奉上”后归法库县),为和硕端柔公主所建陵寝。建陵后“下金台”村改称“公主陵”村,延称至1948年。1948年土改后改称“民主村”、“钢铁村”等。1982年,国家地名普查后,又恢复称“公主陵”村。       公主陵坐北朝南,地处法库门西北老黑山脚下,山清水秀古木参天的幽僻山区。陵园前有汉白玉石旱桥。走过...

    2023-07-19 2000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王公陵寝(3)法库僧王陵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王公陵寝(3)法库僧王陵

           僧王陵,在公主陵东一华里许地方,敕建于同治四年(1865年)。地处“青山拱抱,绿水环流,树阴掩映间,万瓦参盖,红墙隐约者,乃博多勒噶台旗僧亲王之陵也。查王名僧格林沁,为世袭郡王,忠直成性,勇武绝伦。清咸、同年间,督师南征,剿平捻匪,为清代有数人物,卒致轻身陷敌,死于王事。清廷轸念有功,诏封忠亲王,建陵于斯,极为壮丽。”(《科左后旗文史资料》第二辑109页)      僧王陵园,坐北朝南,有内、外两道围墙,园内又有内院、外院之分。外围...

    2023-07-19 1675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王公陵寝(1)北京公主坟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王公陵寝(1)北京公主坟

           据《清史稿》《清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记载,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索特纳木多布斋承袭了科尔沁左翼后旗第九任札萨克多罗君王。清嘉庆六年(1801年),嘉庆皇帝将三女儿和硕庄敬公主下嫁与索特纳木多布斋,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月卒,索王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卒。那么,公主和索王葬身何地?这一疑问尘封了一百多年。       北京,是座五朝古都,从辽金到明清埋葬的公主数以百计,能在史料上查到的公主坟也有数十个,现今仍...

    2023-07-19 1435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王公陵寝(4)康平伯王陵(即莲花岗陵)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王公陵寝(4)康平伯王陵(即莲花岗陵)

         伯王陵在今辽宁省康平县,距县城西南二十五公里处,东升乡善友村莲花岗屯。莲花岗近旁有黄善屯,屯旁有一座小山,被五座小山丘环抱,如众星捧月,形如莲花。科尔沁左翼后旗第十一任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伯彦讷谟祜陵,就在此山之巅。初称“灵山”,后改“莲花岗”,黄善屯从此改称“莲花岗屯”。据查,此陵地为伯王生前所选定。      伯王陵的规模与建筑风格同僧王陵大同小异。      整体陵园有两道围墙,陵园分内院和外院。外围墙为土筑墙...

    2023-07-19 1478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三:科左后旗王公府邸(3)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三:科左后旗王公府邸(3)

           公爷府,亦称阿尔花公府。座落在今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朗镇阿尔花嘎查。占地约五千平方米。是科尔沁左翼后旗第十任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之兄朗布林沁,以军功授辅国公爵后,用赏银所建造。       朗布林沁和僧格林沁为孪生兄弟,其父布和德力格尔为科尔沁博尔济锦氏四等台吉出身。       僧格林沁,于道光五年(1825年)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多罗郡王。咸丰五年(1855年)正月,...

    2023-07-19 1578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三:科左后旗王公府邸(1)吉尔嗄朗博王府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三:科左后旗王公府邸(1)吉尔嗄朗博王府

           十七世纪前期,满族在我国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崛起,建立了清王朝。清王朝在蒙古地区划旗定界设立旗扎萨克,实行王公授爵制度,对那些率部众归顺的蒙古各部首领,按其归顺的先后及对清廷的功绩,分别授与他们各种爵位、品级。崇德元年(1636年)开始,在科尔沁分左、右翼共立五旗,顺治七年(1650年)科尔沁又增设科尔沁左翼后旗,旗扎萨克驻双和尔山。       “王府”即是旗扎萨克及其王、公的住宅院,也是旗扎萨克署理旗务的府衙,所以“王府”...

    2023-07-19 1749
  •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王公陵寝(1)北京公主坟

    【科左后旗历史】之十四:王公陵寝(1)北京公主坟

           据《清史稿》《清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记载,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索特纳木多布斋承袭了科尔沁左翼后旗第九任札萨克多罗君王。清嘉庆六年(1801年),嘉庆皇帝将三女儿和硕庄敬公主下嫁与索特纳木多布斋,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三月卒,索王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卒。那么,公主和索王葬身何地?这一疑问尘封了一百多年。       北京,是座五朝古都,从辽金到明清埋葬的公主数以百计,能在史料上查到的公主坟也有数十个,现今仍...

    2023-07-19 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