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呼伦贝尔草原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闹市,那么大兴安岭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幽静的后院”。这是1960年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到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断言。随着近期考古的发现及历史研究的整体推进,翦伯赞先生判断的准确性从不同角度逐步得到了印证。


    内蒙古大兴安岭南北长1400公里、东西宽约300公里、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 东接松嫩平原、西临呼伦贝尔大草原,西南与蒙古国交界,北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是我国目前保持最好、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素有“绿色宝库”之称。它既是中国北方游猎部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 也是东胡、鲜卑、契丹、蒙古民族起源的摇篮。横扫群雄、问鼎中原、促进各民族大融合,建立封建王朝的3个少数民族先祖均生息繁衍在大兴安岭及其周边地区。在这片沃土上, 至今还生活着蒙古、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俄罗斯等12个民族, 中国唯一的鄂温克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达斡尔族自治旗、俄罗斯民族乡均设立在此。

大兴安岭原始土著---东胡

东胡起源于1万年前生息于大兴安岭东麓的“犬鹿氏”。公元前十六至十一世纪,活动于商王朝的正北方。因匃奴人自称为“胡”, 其生活在奴东, 故称之为“东胡”,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
东胡从有史记载以来,一直是一个强大的部落。春秋战国时主要活动在当时燕国(在今北京一带)的北部和东北部,即今内蒙古赤峰市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主要从是农业、畜牧业,兼狩猎。与中原的燕国和赵国的接触密集、战事频繁,并时常敲诈勒索匈奴。

公元前209年,匈奴冒顿单于趁东胡王轻敌无准备之机,向东胡发动进攻,大破东胡。东胡部落联盟瓦解为三:一入匈奴、一为乌恒、一为鲜卑。

中国少数民族封建王朝先驱--鲜卑

鲜卑为东胡后裔,崇拜驯鹿图腾,以驯鹿栖息地域命山名(其称现大兴安岭为大鲜卑山),又以山名为族名。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在大兴安岭生息72世。不满足在大森林里过着游猎生活的鲜卑人,在部落大酋长推寅的率领下向广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迁徙,走到大泽(呼伦湖)推寅驾崩,于是鲜卑余部就在大泽附近的草原上定居下来。到公元二世纪中叶,鲜卑部众已分为8部,准备二次南迁的推寅后七代大酋长邻,因年迈体弱,恐难以完成迁徙之任,便把大酋长之位让给儿子洁汾,于是洁汾率已将鲜卑改为拓跋鲜卑的族民继续南迁。经“九难八阻”,在一神兽(驯鹿)引导下,历时一年走到原匈奴故地阴山云中,即大漠一带。

在大漠,邻之孙力微借助居五原的没鹿大人窦宾的力量,东征西杀,并兼余众,从而使拓跋部拥有“控弦之士二十余万”,成为北方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公元315年,力微之孙拓跋猗卢被西晋愍帝封为代王,后前秦灭代。公元386年,前秦王与东晋在淝水大战中失败,拓跋猗卢之重孙拓跋珪借前燕国王慕荣垂及母氏贺兰部的力量乘机在牛川重登代王之位,同年4月改国号为魏。到拓跋珪之孙,鲜卑一代袅雄太武帝拓跋焘即帝位时,他利用15年的时间,指挥鲜卑铁骑南征北战,于公元439年灭北京,统一了整个北方(长江以北),从而形成百余年的南北对峙的局面。北魏最后一个帝王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个极其开明的拓跋鲜卑帝王,他看到先进而强大的汉民族是其民族、国家振兴发展的希望,便迁都洛阳,推行改革,令鲜卑所统110姓,改复姓为汉族单姓,与汉人通婚,改穿胡服为汉服,禁说鲜卑语为汉语,并率先将拓跋氏改为元氏。于是数十代生息繁衍于大兴安密林深处,后南迁呼伦贝尔大草原,进阴山云中大漠,越万里长城,跨九曲黄河,以马上劲旅逐鹿中原的一代英雄民族──鲜卑族,便逐渐在历史上消失了,与汉民族等融合为今天的中华民族。

蒙古民族的先祖—蒙兀室韦

被人们称之为“马背民族”的蒙古族先祖--蒙兀室韦,属东胡--鲜卑--北室韦系,为居于“绕吐纥山”(今大兴安岭端的伊勒呼里山)北室韦九个部落中的一部,起源于大兴安岭额尔古纳河流域。

公元6世纪,分布大兴安岭东侧、诺敏河流域东达小兴安岭西段的北室韦,因“无君长,不相总一”,在北邻突厥汗国属部的压力下,向四处分散。其九部之一的蒙古先祖只剩下捏古思,乞颜两个氏族。为了谋求生路,捏古思、乞颜两个氏族从“绕吐纥山”西部,通过嫩江源与牛尔河源之间的天然通道进入额尔古纳河中段南岸地区,在那里,捏古思、乞额两个氏族与弘吉刺人同居一地,经过近百年的繁衍生息,逐步发展为蒙兀室韦,后因其人口增多,地域狭小,生活困难,又沿得耳布尔河谷,“烧山化铁”,走出森林,西迁鄂嫩河──石勒喀河和克鲁伦河流域。1206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回到大兴安岭额尔古纳河流域历兵秣马,又把战旗指向欧洲。之后成吉思汗把额尔古纳这块宝地给了战功显赫的大弟弟。

大兴安岭昔日猎神--鄂伦春

“鄂伦春”清初始见文献记载。其一词有两种含义.一为使用驯鹿的人,一为山岭上的人。

鄂伦春族源为肃慎系的靺鞨族, 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 无文字。元代,称之为“林中百姓”。明代泛指为“北山野人”。17世纪中叶前游猎于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以北、西起石勒喀河,东至库页岛的广阔地区。后因沙俄入侵逐步迁移到黑龙江南岸大、小兴安岭。

1951年10月1日鄂伦春自治旗成立前,鄂伦春族还处在“乌力楞”式的父系家族化公社阶段。当时氏族组织虽仍然存在,但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已不是氏族,而是“乌力楞”。每一个“乌力楞”包括着同一祖先若干代子孙的一些小家庭。当时鄂伦春族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带, 从事狩猎、捕鱼、采集等生产活动, 居住在一种用二三十根五六米长的木杆和兽皮或桦树皮搭盖而成的很简陋的圆锥形房屋--“斜人柱”。宗教形式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萨满”(巫师)是沟通神人之间的使者。

鄂伦春族的手工业主要有皮毛制品和桦皮制品;多由妇女制作。对在不同季节打猎所得的兽皮,她们按其性能和部位,缝制成适宜于不同季节穿用的服装;将从桦树上剥下的整张桦皮,加工制成适合于不同用途的器皿。服装以袍式为主,主要有皮袍、皮袄、皮裤、皮套裤、皮靴、皮袜、皮手套、皮坎肩、狍头皮帽等,最具特色的是狍头皮帽。

鄂伦春族能歌善舞,歌舞多表现劳动生活的。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口头创作是鄂伦春人主要的文学形式。乐器有“朋奴化”(铁制的一种口琴)、“文土文”(手鼓)。经过三次历史性跨越现鄂伦春人主要从事森林管护及农业。

中国最后一个使鹿部族--敖鲁古雅鄂温克

在中国北疆内蒙古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敖鲁古雅河畔,有一支中国最后一个使鹿部落,他们被称为敖鲁古雅鄂温克人。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鄂温克族的一个分支。敖鲁古雅鄂温克人300多年以前从列拿河一带迁到额尔古纳河流域,当时有700余人。在列拿河时代,他们就开始驯养和使用驯鹿。后来由于列拿河一带猎物少了,他们便顺着石勒喀河来到了大兴安岭西北的额尔古纳河流域。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常年生活在深山密林,穿兽皮、吃兽肉,住“撮罗子”,受外界影响较少,解放前基本仍处于原始公社末期氏族公社的阶段。解放后,在党的帮助下,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彻底结束了不分冬夏穿兽皮、餐风露宿的原始生活,在奇乾建立了奇乾鄂温克族乡人民政府。1965年9月1日,35户鄂温克猎人迁到敖鲁古雅河畔安家,实现了定居。

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生活中,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形成了自已的独特的民族习俗。住的是圆形尖顶,用25~30根落叶松杆搭起,高约3米,直径4米左右伞形的“西格勒柱”--“撮罗子”。肉食有狍子、鹿,野猪、熊、飞龙、鱼等, 驯鹿奶茶是他们常年的饮料。食用的野菜主要有野葱、野芹菜、黄花菜、蘑菇、笃斯、红豆、山丁子、稠李子。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在冬季多穿皮衣裤,夏季穿去毛的皮衣裤,帽子用鹿、狍头皮做成,以灰鼠皮或猞猁皮做里。靴子有带毛的、有不带毛的;手套也分带毛的,不带毛的,手背上用筋绣上花纹。

大兴安岭的聪慧骄子--达斡尔

   达斡尔族为契丹人后裔。现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大兴安岭东南的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爱辉县等,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本民族文字, 信仰萨满教。

17世纪以前,达斡尔人分布于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今俄罗斯境内吉雅河)河谷与东起牛满江(今俄罗斯境内布列亚河),西至石勒喀河的黑龙江北岸河谷地带。由于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龙江流域,被迫内迁。 在黑龙江北岸时,达斡尔族已结成村落,聚族而居,有雅克萨、多金、铎阵、阿萨金、兀库尔、吴鲁苏穆丹等坚固设防的木城,是当地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从黑龙江北部南迁后,达斡尔族人民开拓嫩江流域的土地。渔猎业是其传统的生产活动。

达斡尔族在其先人——契丹时代,在、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就很有发展。11世纪初期,意大利人斐波拿类所写的书里,就有了“契丹算法”。“他们能辨认某种植物的花、茎、果实或块根是否有毒,能不能供人畜食用,他也熟习各种野兽的习性。”在医学领域,出现了能治膏肓里面游血的知名医生迭里特(阿保机族弟),查形色即知病源的医道出色的耶律故鲁,并继承了温泉疗法,广用动物药材,推广内服麻醉剂“鬼代丹”。他们那时启用的牙刷,比欧洲牙刷史早六百多年。 
达斡尔族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已搜集的用满文拼写的达斡尔语手抄本中,有清代达斡尔文人阿拉布丹的《蝴蝶花的荷包》、《四季歌》、《戒酒歌》等数十篇优秀作品。叙事诗“鸟春”、民歌”扎恩达勒”和民间歌舞“鲁日格勒”(亦称“哈库麦”),真实反映了达斡尔族的生产和生活,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达斡尔族传统的曲棍球运动,享有“曲棍球之乡”的声誉。房院多依山傍水,院落整齐。高大的“介”字形草房都朝南。内壁和天棚多有装饰,房外围着用红柳条编织的各种花样的篱笆。主食为加牛奶的稷子米饭和荞麦面、饼等,肉食的制作以晒肉和煮烤肉为主。男子夏穿布衣,外加长袍,用白布包头,戴草帽,足踏“奇卡米”(皮靴);妇女穿长袍,以蓝色为主,夏日喜穿白袜、花鞋。
大兴安岭的俄罗斯人--华俄后裔

大兴安岭的俄罗斯华俄后裔主要居住在中国十佳魅力名镇、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室韦、拉布大林镇、三河镇及额尔古纳河沿岸的一些村屯。

他们进入大兴安岭的时间主要为十九世纪初。一是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期, 二是中东铁路施工时期, 三是俄国十月革命后。民国初年, 山东、河北等地遭受水早灾害, 大量青壮年农民“闯关东”来到额尔古纳河地区。中俄男女在生产生活中频繁交往接触, 最终结为夫妇。至今, 其后裔已繁衍到第四、五代。

大兴安岭华俄后裔成年人多信奉东正教, 家庭建筑多为木刻楞建筑,饮食主要以面食为主。一般一日三餐,中餐丰盛, 早晚简单。他们爱吃黄瓜、西红柿等新鲜而营养丰富的生蔬菜, 爱喝白酒、啤酒及一种叫克瓦斯的低度饮料。其能歌善舞, 主要乐器是手风琴。服饰为:夏季妇女上身穿粗布上衣, 外面罩一件无袖高腰身、对襟长袍, 下身穿毛织长裙。男子的内衣是长及膝盖斜领衬衫和细腰裤头戴呢帽或带耳罩的毛皮帽。春秋季穿粗呢长袍, 冬季穿羊皮短处套或皮大衣。节日有复活节(帕斯喀节), 圣母圣诞节。


来源:内蒙古大兴安岭旅游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