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Ordos Shì]
(原伊克昭盟)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市人民政府驻东胜区。
“鄂尔多”一词系蒙古语,最早写作“斡耳朵”或“斡儿朵”,一说源于契丹语(又说源于突厥语),其含义:据道润梯步先生所著的“新译简注《蒙古秘史》”第91页上解释为:“‘斡儿朵’即合罕、罕之类的君主及其后妃所住之大而又好的蒙古包。元代称:行帐或行宫。现代语即谓:宫。”而“宫”这个词,在《华夷译语》上则译作“斡耳朶格儿”。“格儿”意为“房子”,引伸为“帐幕”。
在一些汉文资料上把“鄂尔多”一词多译作“宫帐”。这些宫帐的颜色均为白色的,白色在蒙古族习俗中象征着吉祥。那么,上述之“大而又好的蒙古包”究竟又有多么大,多么好呢?据《蒙古族通史》(上)第375页上说:“十三-十四世纪,蒙古牧民对于畜牧业劳动工具的改造、牧民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军用武器的制造等技术知识和手工技术均有发展。例如,建造宫殿式的蒙古包。这种蒙古包,名‘失剌斡耳朵’,汉语为‘氊殿’。殿内宽敞,可容纳数千人。绣楣彩绳,十分壮观。殿内帐壁复盖着紫貂皮,名曰‘壁衣’,腰栏张挂着虎皮,即使是殿外寒风刺骨,积雪达一尺多厚,殿内却温暖如春。”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出,这个可容纳数千人的宫殿式蒙古包,它的规模有多么大,多么豪华。此外,还有载于车上的蒙古包。
1227年,成吉思汗亲征西夏的途中,“大汗病死于六盘山清水宫”(今甘肃省的清水县)。据《蒙古族通史》(上)第76页上载:“遵照成吉思汗的遗嘱,秘不发丧,直到占领了额儿吉牙城后才将灵柩运回蒙古,安葬在起辇谷。”1994年5月20日《呼和浩特晚报》第7版刊登的新华社伦敦电:《美历史学家找到成吉思汗墓》一文上说:美国芝加哥商人兼历史学家莫里·克拉维茨认为“成吉思汗秘密的墓地位于今乌兰巴托以东肯特省的布尔罕卡勒敦山脉里,这里是一个边远地区没有公路可通。”其实,成吉思汗的灵柩,密葬在何处,世界上谁也不晓得,至今仍是个谜。
传说,安葬在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为了祭祀成吉思汗,在肯特山上建立了八座白色的灵帐作“纪念堂”,这灵帐称之“八白室”①。蒙古语称之为“NAiman Qagaan Ordo”,意为“八个白色宫帐”,在汉文献上译作“八白室”或“八白宫”。韩儒林先生在他的《元代的吉利思及其邻近诸部》一文中说:“所谓‘八白室’(Nayiman Chaghan Ger,译言‘八个白色帐幕’)必是元朝太庙八室在漠北的模拟品,或者是十五世纪末期达延汗统一蒙古后移置或又新建置于鄂尔多斯的。②”上述之“八白室”,前者称“Naiman Qagaan Ordo”, 意为“八个白色宫帐”;后者称:“Nayiman Chaghan Ger”,意为“八个白色帐幕”,所不同的是前者用了“Ordo”,意为“宫帐”;后者用了“Ger”,原意为“房子”引伸为“帐幕”。
明代称“袄儿都司”,清代称“鄂尔多斯”,二者均为蒙古语Ordos的同名异写。在Ordo这个名词后面,加上表示复数的附加成分s,则派生出Ordos一词,按照词义,可以解释为“众宫帐”、“多宫帐”或“众帐幕”。但笔者认为,此时的“Ordos”并不是指“宫帐的数”,而是指众多的守卫和供奉“Naiman Qagaan Ordo”(八个白色宫帐)的人民,因此,“Or-dos”(鄂尔多斯)一名,意为“宫帐的守护者们”,或者意为属于“宫帐的人民”,而遂成为部族名的。③
袄儿都司最初为守护成吉思汗陵寝的部落,居住在阿尔泰山和肯特山之间的蒙古高原腹地。1462年,鄂尔多斯部首领毛里亥带着“八白室”移驻河套至长城一带,并将“八白室”供奉在今达拉特旗境内的王爱召。后来迁移到今伊金霍洛旗境内。清顺治六年(1649年)到顺治七年(1650年),把鄂尔多斯部编为6旗,即: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准格尔旗),鄂尔多斯左翼中旗(郡王旗)、鄂尔多斯左翼后旗(达拉特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乌审旗)、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杭锦旗),鄂尔多斯右翼中旗(鄂托克旗),因6旗第一次会盟于今达拉特旗境内的伊克昭(即“王爱召”)而得名为伊克昭盟,盟名始此,简称“伊盟”,当时它的蒙古语行政区域名称为“伊克昭音楚古拉干”,而其中的“楚古拉干”一词就是“集会、聚会”的意思,因此才汉译为“会盟”的。现在的行政区划通名“盟”(ménɡ),蒙古语称之为“爱马克”(aimag),含有“部落、宗族”等意。
清乾隆元年(1736年),又析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乌审旗)东边的土地增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扎萨克旗)。最初,伊克昭盟的驻地为郡王旗衙署,后因各旗扎萨克轮作盟长,盟的驻地随迁。上述伊克昭盟七旗,俗称“鄂尔多斯七旗”。此外,还有随成吉思汗陵寝500户达尔扈特(又作“达尔哈特”)部落,由济农(后改称“盟长”)直接管辖。其疆域北至黄河故道(今乌加河),南抵明长城。
“鄂尔多斯”一名的标准读音应拼为Ordos,而不能拼作Erdos。近年来,在社会上出现了将Ordos错拼成Erdos的现象,如“鄂尔多斯羊绒”商标上拼作Erdos,甚至简称E,亦有小写作e的。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恢复其原来的标准读音Ordos,以达到一条地名的拼写只有一种法定的标准拼写形式。
“伊克昭”一名是因今达拉特旗境内的广慧寺(俗称“王爱召”)大殿内供奉释迦牟尼身像而得名。“伊克”系蒙古语,意为“大”,而“昭”(亦作“召”)则是蒙古语里的借词,源于藏语,本义为“佛、佛像”,故“伊克昭”则意为“大佛殿”。久而久之,“昭(召)”这个词的外延扩大了,泛指“寺、庙”,因此才说“伊克昭”意为“大庙”。
鄂尔多斯地区,在秦时属上郡、北地郡、九原郡和云中郡,通称新秦中。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在西北部增设朔方郡,东南部设西河郡及五原郡、上郡部分地方。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年)南匈奴都尉驻地由云中移驻稷县。晋永嘉后历为前赵、前秦、后秦属地。407年赫连勃勃建立大厦国,凤翔元年(413年)在无定河边筑都统万城,属夏州。北魏始光四年(427年)平统万城改为镇,太和十一年(487年)改设夏州,后又称岩录。
隋朝时,复设朔方郡,驻岩录县,西北部属五原郡,东北部置榆林郡,驻榆林县。唐贞观初年,复设夏州、胜州。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增设宥州,元和十五年(820年)驻地由延恩移驻长泽。辽在趋民河东重建东胜州,兼领河西二县地。又设河清军、金肃州,又名金肃军。余属西夏。元代东部划属中书省山西道大同路东胜州。西南角、西部属陕西行省延安路。明洪武初年,撤销东胜州,设东胜卫,盟境属东胜右卫。
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至乾隆年后,开始放长城北沿界牌地,至清末大部成为垦区。黄河两岸垦区归包头设立乌伊盟垦务局(后称西盟垦务局)管辖,南边分别属晋、陕边境县,中部垦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增设东胜厅,属山西归绥道。民国初年蒙古旗从清制,改属蒙藏委员会。
1914年设绥远特别行政区,东胜厅改为设治局,后改为东胜县。1925年将黄河故道以南大部地区划归临河设治局。1929年属绥远省。1936年成立绥远省境内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简称蒙政会,驻今伊金霍洛旗的新街镇。1939年成立绥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东胜。1949年撤销蒙政会和督察员专员公署,成立伊克昭盟自治政务委员会,驻新街镇,属绥远省。1950年迁驻东胜,同年伊克昭盟政务委员会改为伊克盟自治政府,辖7旗县、通格朗、达尔扈特2区。1952年两直属区划入扎萨克旗。1954年撤销绥远省,伊克昭盟自治政府改为伊克昭盟行政公署,属内蒙古自治区。2001年将伊克昭盟更名为鄂尔多斯市(地级)。
截止2007年,全市共辖东胜区和达拉特、准格尔、鄂托克前、鄂托克、杭锦、乌审、伊金霍洛7旗。
东胜区[Dōngshèng Qū]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为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驻地,区人民政府驻宝日陶亥街。
“东胜”一名,因在原“胜州”之东而得名,故“东胜”即“胜州”之东边的意思。隋开皇二十年(600年)设“胜州”,城址在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大业五年(609年)将“胜州”更名为榆林郡。唐王朝建立以后,于贞观四年(630年),又重新设立了“胜州”,因当时正逢唐朝军队军击败了东突厥汗国而用“胜州”之名命名,以表示取得击灭东突厥的胜利。④因此“胜”这个字,则含有“决胜、取胜、战胜”等意,“州”即古代行政区域通名。到了辽代神册元年(916年),辽军攻占了“胜州”后,又将“胜州”的居民全部强行迁移到黄河东岸,在今托克托县境内的大皇城设“东胜州”,因地处原“胜州”之东边而得名。
其后“东胜”作为行政区域专名,一直被沿用。金、元两代称“东胜州”,明初称“东胜卫”。清末称“东胜厅”。1912年改称“东胜县”。但均非同一故地。例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设“东胜厅”,始驻板素壕,后又移驻羊场壕。1912年改为“东胜县”时,因“匪患时闻,地方荒凉,保卫困难,历任知事大都侨居距县二百里外之包头而遥治。”⑤县府驻地的具体位置在包头文曲巷。1928年县府由包头文曲巷迁驻今伊金霍洛旗陶油房始设办公处,以后又由陶油房迁驻今东胜市区西部之羊场壕小土城内设办公处,1931年10月筑成方里土城,1932年秋,“复经补修,始嫀完固”⑥,县府驻此,“东胜”一名也随迁过来,所以将新建的方里土城命名为“东胜城”,也叫“城关”。
1950年3月成立东胜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属伊克昭盟。1983年10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东胜县,设立东胜市(县级),以东胜县的行政区域为东胜市的行政区域。1984年1月18日正式召开了东胜市人民政府成立庆典仪式。1988年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将东胜市更名为东胜区(县级区)。
地处鄂尔多斯中南部脊线区。地势西高东低,中间隆起。西部为波状高原区。古迹有秦直道遗迹。纪念地有革命烈士纪念塔。
达拉特旗[Dalad Qí]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黄河南岸。旗人民政府驻树林召镇。
关于“达拉特”一名的来历和含义,上世纪80年代初,在地名界里,就有很多说法。有人说是:“达拉特”是“部落名称”;亦有人说:“达拉特”即“达拉图”,为“肩胛骨”的意思;还有人说:“达拉特”是“塔拉都”之失真走音,意为“平原”,等等。那么究竟哪种说法,比较符合史实呢?笔者认为在这里有必要先从编辑《达拉特旗地名志》说起,因为它是在达拉特旗地名普查成果,经伊盟及自治区地名领导小组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由自治区、伊盟和达拉特旗三级地名地名办共同编辑,并于1983年7月以达拉特旗人民政府的名义出版的全区第一部地名志。
1982年11月份,自治区测绘局第一副局长兼自治区地名办主任宝音达来带领我们地名办负责人郝振铎和我,测绘局制图员龙梅等同志一同到达拉特旗,住在旗政府招待所,与盟地名办的其其格,旗政府的林茂荣、白永,民政局的李培业等同志共同对《达拉特旗地名志》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补充修改。
宝音达来副局长在对地名志的体例、地名蒙、汉两种文字及汉语拼音排版等技术性问题给予了拍板的同时对我们说,“达拉特”这个名称的含义和来历,如果这次确实还难以考释出来,但至少也应该把你们认为可靠的说法,一并列入《达拉特旗地名志》中来,以便今后进一步考证和认定。按照领导的指示,在《达拉特旗地名志》中写道:“‘达拉特’一名的含义,‘达拉特’系蒙古语,其由来和含义有几种传说:一说是古代蒙古族的部落名称;一说是蒙古语‘塔拉都’一词的演变,汉译意为‘平原’,以达拉特旗的地理地形而得名;一说是蒙古语‘达拉吐’,为‘肩胛’之意等。我们认为以‘从部落名称得名’的说法较为符合实际。”
“达拉特”一名的含义,在近年来出版的较有权威性的几部地名志、地名词典上虽未能考证出来,但基本上都认为“达拉特”系部落名称。例如:《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伊克昭盟分册”上说:“‘达拉特’系蒙古语,其含义、由来有几种说法:一、意为七十之部(由词根‘达拉’<<>即七十>和表示复数的尾音字‘特’构成),该部可能是由七十个勇士,或者贵族的子孙繁衍而成。二、意为(祭)肩胛骨之部(由词根‘达鲁’<<>方音呼‘达拉’,即肩胛骨 >和复数附加成分‘特’合成),因该部有祭祀胛骨的习俗。老者云:‘他们的族宗是窝阔台伊金神灵及肩胛骨的达尔扈特’;三、系‘塔拉特’一词的演变,汉释为‘平原’,以达拉特旗的地理、地形而名。据史料记载,‘达拉特’系部落名称,其确切含义尚待考证。”
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上说:“‘达拉特’系蒙古部名,原为鄂尔多斯万户下一鄂托克。清初置左翼后旗,俗称“达拉特旗”。旗以部名。”
再如《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说:“‘达拉特’蒙古语,其含义有二说:一说‘达拉’意为‘七十’,‘特’表示复数,总为‘七十之部’;2,原为‘达鲁’,方言呼为‘达拉’,‘特’表示复数,意为肩(祭)胛骨之部。……。清顺治六年(1649年)达拉特部属地置鄂尔多斯左翼后旗,俗称达拉特旗。”
明朝天顺年间蒙古族驻牧于此,正德五年(1510年)达延汗统一蒙古后,属鄂尔多斯万户,万户济农驻王爱召。清顺治七年(1650年)以达拉特部属地设鄂尔多斯左翼后旗,俗称达拉特旗,初驻巴尔哈逊湖(今树林召)。1950年5月成立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初驻旦展召,1953年移驻树林召。
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地势南高北低。有木呼尔等八大沟,俗称“八大孔兑”,从南穿越库布其沙漠带与黄河相接。古迹有明代广慧寺(俗称“王爱召”遗址。旅游胜地有著名的响沙湾。
准格尔旗[Juun Gar Qí]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旗人民政府驻薛家湾(原驻沙圪堵镇)。
“准格尔”一名的含义和来历:“准”系蒙古语口语Juun的转音,意为“左、东”,“格尔”系蒙古语书面语Gar 的谐音,意为“手、手臂”,故“准格尔”本义为“左手”,引申为“左翼”。据1986年出版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伊克昭盟分册”上说:“准格尔:系蒙古语,多译为东首、东部、左翼前之意。以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取名。又称,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时,把从新疆带来的部分准格尔部落人安置于此地而得名。”又据2005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说:“‘准格尔’蒙古语,意为左翼。因清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而得名。……。
《绥远通志稿》:‘蒙语左翼曰郡格尔,今多译为准格尔。’故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
据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史研究所的金峰教授说,这里的准格尔旗名称的由来,和新疆的准噶尔无关,新疆的是额鲁特部,为“左路军”,蒙古语称Ju-un Gar,所以叫“准噶尔”。
笔者认为,准格尔旗是“因清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而得名。”的说法较为符合实际。我们知道,几个左翼旗中,左翼中旗的俗称是“郡王旗”,左翼后旗的俗称是“达拉特旗”,说明“郡王旗”和“达拉特旗”的由来,均与“左翼”无关,而只有“准格尔旗”与“左翼”有联系。从《中国历史地图集》(清)第八册上所标注的鄂尔多斯左翼前、中、后三旗的旗府地理位置来分析,左翼前旗位居左翼中、后两旗的最东边(东经110°40′左右),而左翼中、后两旗则均在东经110°以西处,这就是说只有东边的“鄂尔多斯左翼前旗”才能用蒙古语简称为“准格尔呼舒(旗)”或去掉通名呼舒(旗)而称“准格尔”。这里的“左翼”是与“右翼”相对称而言的,因此并不是因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取名”为准格尔旗的。最初,“准格尔旗”是“鄂尔多斯左翼前旗”的简称,后来才逐渐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地名,并正式成为今名。因此,笔者认为,准格尔旗的由来:因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故名。
明朝天顺年间蒙古族驻牧于此。清顺治六年(1649年)设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驻扎勒谷,属伊克昭盟。1950年成立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因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故名,驻沙圪堵,属伊克昭盟。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沙圪堵镇迁此。
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有纳林川等十大川,由北、东、南流入黄河。古迹有隋唐胜州(榆林群)古城十二连城遗址,明代的准格尔召等。
乌审旗[Uxin Qí]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毛乌素沙漠腹地。旗人民政府驻达布察克镇。
“乌审”一名系蒙古族部落名,意为“用网套的人”。元为察汗淖尔皇室领地。明天顺年间蒙古伯速特(巴速特)、卫新2部驻牧于此。后为巴图孟克达延汗之孙那木塔日尼领地。清顺治六年(1649年)以速伯特、卫新二部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旗,后以“卫新”演化为“乌审”作旗名,俗称乌审旗,旗名从部落名,驻哈日淖尔,属伊克昭盟。
清乾隆元年(1736年),又析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俗称乌审旗)东边的土地增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俗称扎萨克旗。1950年成立乌审旗人民政府,驻达布察克镇,属伊克昭盟。1954年由绥远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沉降区毛乌素沙漠腹地。无定河流经西南部,还有纳林河、海流图、白河等河流。矿藏以碱为主。乌审马为名种。古迹有大沟湾河套人文化遗址、在厦国统万城遗址和锡尼喇嘛纪念塔等。纪念地有嘎鲁图庙革命遗址。
现旗政府所在地在嘎鲁图镇。
伊金霍洛旗[Ejinhoro Qí]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旗人民政府驻阿勒腾席热镇(原称“阿腾席连镇)。
“伊金霍洛”系蒙古语,“伊金”原义为“主、主人、主子”,引申为“君主、宗主”;“霍洛”一词,蒙文《二十一卷本辞典》上解释为:“房子之四周所修建的墙内称‘霍洛’。”韩儒林先生在他的《元代的吉利思及其邻近诸部》一文中说:“鄂尔多斯的郡王旗今改名伊金霍洛旗,田清波说伊金霍洛译言‘君主的圈子’,是‘用木垣围着的帐幕,他用蒙文Qoriya(圈子)与霍洛比附,看来这个‘霍洛’应该是从当年林木中兀良哈人守护的Qurūq(禁地)脱变出来的。⑦“霍洛”一词,在现代《蒙汉辞典》上解释为“围墙、栅栏、圈(juan)”,在《地名志》和《地名词典》等上把“伊金霍洛”一名解释为:“君主陵园”或“圣主的陵园”。其陵园的标准名称为“成吉思汗陵”而不是“成吉思汗陵园”。
成吉思汗陵是一个禁区。许如在《伊盟变侧闻点滴》一文中说:“成吉思汗陵寝所在地伊金霍洛,蒙族人民一向视为圣地,附近荒地,不准开垦,早已悬为历禁,所以一般称为‘禁地’。⑧”也正是因为这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上则说:“‘伊金霍洛’蒙古语意为‘大禁地’,因成吉思汗陵在此,故名。”但笔者认为,在寓意‘大禁地’的同时,最好还是先解释一下“伊金”和“霍洛”这两个词的本义,否则就会使人们产生疑惑。
“八白室”,当时供奉在今达拉特旗境内的王爱召(广慧寺),后来迁移到今伊金霍洛旗境内。韩儒林先生在他的《元代的吉利思及其邻近诸部》一文中说:“所谓‘八白室’(Nayiman Chaghan Ger,译言‘八个白色帐幕’)必是元朝太庙八室在漠北的模拟品,或者是十五世纪末期达延汗统一蒙古后移置或又新建置于鄂尔多斯的。
清顺治六年(1649年)设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俗称郡王旗,驻鄂锡喜峰。乾隆元年(1736年)析乌审旗东部,设鄂尔多斯左翼前末旗,俗称扎萨克旗,驻归勒斯太沟东岸。1950年成立了郡王旗人民政府和扎萨克旗人民政府,郡王旗驻阿腾席连,扎萨克旗驻新街镇。1959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扎萨克旗、郡王旗,合并设立伊金霍洛旗,以原扎萨克旗、郡王旗的行政区域为伊金霍洛旗的行政区域。旗名“伊金霍洛”,因境内有成吉思汗陵园而得名,旗人民政府驻新街镇。
1965年旗人民政府由新街镇迁驻阿腾席连(一说1964年迁驻阿腾席连)。上世纪80年代初,因“阿腾席连”的正音正字应为“阿勒腾席热”,故将“阿腾席连镇”改为“阿勒腾席热镇”,意为“金桌子”。
伊金霍洛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中南部,西南部为毛乌素沙漠东延部分。较大的河流有乌兰木仁,最大的湖泊为红碱淖尔(亦称“红碱淖”),蒙古语原名叫“特莫哈登查干淖尔”,系蒙陕线界湖。名胜古迹有成吉思汗陵和郡王旗、扎萨克旗王爷府及寺庙遗址。
杭锦旗[Hanggin Qí]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北部,黄河南岸。旗人民政府驻锡尼镇。
“杭锦”一名的含义和来历:“杭锦”一名在《元史》里称“康里”,“新译简注《蒙古秘史》”第337页上称“康邻”。陈得芝先生在《十三世纪以前的克烈王国》一文中说:“按康里之名始见喀什噶里《突厥语词典》著录,谓系钦察一要人之名(当为部落名),又云是一种两轮车之名。《金史》卷一二一《粘割韩奴传》记载大定年间粘拔恩君长与康里部长孛古并来归附,为此名见于汉籍之始。康里即突厥语qangli(qang的形容词形式),意为车子。康里部系一突厥部族,居地在咸海、锡系河之北,……。”(陈得芝著《蒙元史研究丛稿》第210页)
亦邻真先生在《额济纳 阿拉善 杭锦》(蒙文)一文中解释说,把“康里hangli”称为“康邻hanglin”附以辅音n,则是那个时代的蒙古语之习惯。例如 “河西”这个汉语词,则附以辅音n而称 haxin。元代海山汗时设有“康礼卫”。《元史·速不台传》中称“杭斤”。该传是在忽必烈汗时代以《大元光禄大夫平章政事兀良氏先碑铭》为原始资料而编写的,所以较《蒙古源流》晚些的抄本中才把hanglin(康邻)写作hanggin并于1777年的汉译中译写成“杭锦”的,与今之书写形式一样。这样书写称呼的理由是:hanglin (康邻)和hanggin(杭锦)的词根均与hang(车之意)有关系。hanglin〈hangli、hanglig〉,其中有lig附加成分(在蒙古语中和tai的意思相同)。而hanggin似是hang的复数。若用蒙文硬译,即:hanglin似译为tergetu ,hanggin似译为terged。”(《亦邻真蒙古学文集》第179页)
据《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伊克昭盟分册”第405页上说,“‘杭锦’系突厥语“康里”(正音‘杭里’)演化而来,意为‘车子’。它原是突厥族内部一个势力集团的名称,后为部落名。《史集》称他们‘私自造了一些车子,将虏获物载在车上……便被称为康里,康里各支出自他们的后裔。’成吉思汗西征时其部分归附蒙古,后被同化。”又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说:“‘杭锦’为古‘康里’之谐音,本属突厥语。”
明朝天顺年后蒙古族驻牧于此。正德五年(1510年)属鄂尔多斯万户。清顺治六年(1649年)设鄂尔多斯右翼后旗,俗称杭锦旗,旗名从部落名,初驻鄂尔吉虎淖尔。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设五原直隶厅,划入黄河后套地区。1941年设陶力民办事处,属绥远省。1950年撤销陶力民办事处,成立杭锦旗人民政府,驻锡尼镇,属伊克昭盟。
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南为库布其沙漠带,西南部与毛乌素沙漠接连。东部有毛布拉格孔兑(沟),北注黄河,中部有哈日忙乃淖尔(古称“金莲池”)和察汗淖尔2湖。古迹有匈奴墓群、汉代墓群和汉代古城遗址。
鄂托克旗[Otog Qí]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旗人民政府驻乌兰镇。
“鄂托克”一名的含义和由来:“鄂托克”系蒙古语,汉文献上多写作“鄂拓克”,原意为“部”、“部属”或“营”,它是元代以来土绵(万户)的基本军事单位名称。蒙古万户中,鄂尔多斯为右翼万户之一,其下设的四个鄂托克,也称四个部。《蒙古族简史》第39页上说:“每个鄂托克要根据人口的多寡提供50-1000名军队”,所以又称“千户”。以后鄂拓克也称“爱马克”,据余元盦先生所著的《内蒙古历史概要》第59页上说:“爱马克也如鄂托克同样,必须有一个共同牧地(nutuk)。”这个牧地,蒙古语称之为“nutuk”,也读作“nutug”,汉译作“努图克”,据《汉语外来词词典》第261页上解释为:努图克:“原意为‘故乡、营盘、领地”。
鄂托克游牧地,后演变为旗名,成为行政区域名称,因此,“鄂托克”作为地名,则具有地理概念的性质。所以,在近年来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等上解释为:“‘鄂托克’意为‘营盘’”。这是引伸义。
明朝天顺年间蒙古族驻牧于此。正德后属鄂尔多斯万户。《蒙古源流》中载:“拜桑固尔诺延居右翼扣克特、锡包沁、乌剌特、唐古特等部。”即是指今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一带。
清顺治七年(1650年)设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俗称鄂托克旗,驻锡拉布里多淖尔,属伊克昭盟。1930年析沿黄河东岸地设沃野设治局,属绥远省。1941年撤销沃野设治局,划归陶力民办事处。1950年撤销陶力民办事处,原旗地复入,成立鄂托克旗人民政府,驻乌兰镇。1955年析旗地设盟属卓子山矿办事处。1958年撤销卓子山矿办事处,设立卓子山矿区,复划入旗。1959年划归伊克昭盟。1980年析南部地设鄂托克前旗。
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称鄂托克高地。东南部属毛乌素沙漠区。西北部为阿尔巴斯山地,主峰乌仁都西乌拉(又名“卓子山”)海拔2 149米。黄河流经西部,有都斯图河、赤老图河,流入黄河。阿尔巴斯白山羊为优良品种。马牙碱、肥煤为名产。有恐龙遗址。有烽火台遗址和百眼井、百眼窑等古迹及喇嘛庙遗址。
鄂托克前旗[Otog Qiānqí]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旗人民政府驻敖勒召其镇。
“鄂托克”一名的含义和由来:“鄂托克”系蒙古语,汉文献上多写作“鄂拓克”,原意为 “部”、“部属”或“营”,它是元代以来土绵(万户)的基本军事单位名称。蒙古万户中,鄂尔多斯为右翼万户之一,其所下设的四个鄂托克,也称四个部。《蒙古族简史》第39页上说:“每个鄂托克要根据人口的多寡提供50-1000名军队”,所以“鄂托克”又称“千户”。
以后鄂拓克也称“爱马克”,据余元盦先生所著的《内蒙古历史概要》第59页上说:“爱马克也如鄂托克同样,必须有一个共同牧地(nutuk)。”这个牧地,蒙古语称之为“nutuk”,也读作“nutug”,汉译作“努图克”,据《汉语外来词词典》第261页上解释为:努图克:“原意为‘故乡、营盘、领地”。鄂托克游牧地,后演变为旗名,成为行政区域名称,因此,“鄂托克”作为地名,则具有地理概念的性质。所以,在近年来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等上解释为:“‘鄂托克’意为‘营盘’”。这是引伸义。
明朝天顺年间蒙古族牧驻于此。正德后属鄂尔多斯万户之鄂托克(千户)游牧地,清顺治七年(1650年),设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俗称鄂托克旗,属伊克昭盟。1950年5月设立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属伊克昭盟。1980年8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析鄂托克旗南部地,设鄂托克前旗,因地处鄂托克旗南部而得名为鄂托克前旗,以布拉格、毛盖图、马拉迪、查干特勒盖、吉拉、珠和、三段地、二道川、城川、芒哈图等10个人民公社为鄂托克前旗的行政区域。东南部三段地、二道川、城川曾为中共领导的陕甘宁边区一部分,先后成立过伊克昭盟工作委员会,中国共产党鄂南工委和抗日救援等组织。
该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沉降区,地势中部高,向西北、东南缓倾,中部有毛乌素沙漠两条沙漠带。古迹有河套人文化遗址、唐宥州古城址、白池县古城、兰池都督府古城遗址和明长城遗址。纪念地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三段地工委旧址。
参考文献:
①⑨见冬靖仁《伊锦文先生的三件大事》一文中“二、他是草原人民的忠诚卫士,他是成吉思汗陵园的主建人”,刊载于1994年7月16日《呼和浩特晚报》第5版(专版);
②⑦见韩儒林:《穹庐集》第362-36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
③参见《绥远通志稿》,其载:“他如翟、狄等字。本为蒙语称众、称部之意。亦即今之忒、特等字。如今日各蒙旗名称。其结语多用特字。偶亦有译作忒者。若土默特、乌拉特、达拉特、……等。几至不可以偻指数。古代中原不明北族称众、称部之义。而听其语尾多作特、忒之者。遂概乎之曰翟或狄焉。以理揆之。古代翟、狄等语音上。必更冠有其部名。”
④参见林干主编、李逸友编著:《内蒙古历史名城》第74-77页(二)胜州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第一版;《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伊克昭盟分册”第48页,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委员会编,1986年11月;
⑤⑥参见《绥远通志稿》卷十七《城市》:“东胜城”;《东胜市地名志》第4页,东胜市人民政府出版,1987年8月;
⑧见《鄂尔多斯史志研究稿》(第四册)第146页,伊克昭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4年。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区划地名处)
作者:敖其图
来源:部落可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