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 第7页
-
达斡尔族的姓氏文化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内蒙古民俗网”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 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达斡尔族的姓氏文化与其先民契丹人是一脉相承的,具有鲜明的共同特点。一、以居住地为姓《契丹国志》云:“契丹部族本无性氏,惟以所居之地名呼之"。其实所有民族都经历过无姓氏到有姓氏这一过程。在其初始階段,也都是没有姓氏的。也是按所居之地不同山川,河流等自然地标,作为姓氏相互称呼的。后来又出现了以官职为姓,由此产生了复姓和缩写的单字姓。据考证,中国的复姓多达81个,如...
2024-01-26 3897 -
达斡尔族的婚俗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体“内蒙古民俗网”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 天天免费收到精彩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达斡尔人不管疏远了多少辈,严禁同姓之间通婚,旧社会达斡尔族的婚姻均由父母包办。一般都在儿子小时,托媒订婚。订婚后给女方家送礼,叫做“察恩特”。富裕之家送七牲(包括马一匹,二岁牛一头,猪五头),其次是五牲,最少是三牲。另外还有酒、点心等。多数女方家不留所送之马,让女婿骑回去。快到娶亲时,女婿给未婚妻送嫁费,有的送实物(布缎首饰类)。迎亲时,女婿带酒提前三五天到女方家。女方...
2024-01-26 3398 -
达斡尔族婚俗:红媒牵线,察恩特礼认亲,偷杯窃碟戏新郎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其传统婚礼极具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婚礼仪式程序犹如一部史诗般的生动画卷,经过牵线、提亲、定亲、过彩礼定结婚日子及结婚五个步骤。好多地方还举行射箭、赛马等项运动欢娱。第一步,托人牵线,叫“希卓宜奇勒格贝”达斡尔人实行一夫一妻的氏族外婚制(即在本民族不同姓氏的男女成员范围内寻找配偶)。受托的人应当是女方家的亲属或好友,先去探听信息,了解女方是否有了婆家,向其父母及老人介绍男方的情况、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等。在女方的父母...
2024-01-26 3367 -
蒙古族婚礼习俗 :多求则贵,少求则贱
广袤无垠的大草原青翠欲滴,洁白的羊群在清澈的小溪边悠闲自得,乳白色的蒙古包升起袅袅炊烟。傍晚时分,草原上响起悠扬的马头琴声,参加婚礼的亲戚朋友身着盛装欢聚在蒙古包里。蒙古族婚礼习俗:求亲“多求则贵,少求则贱”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一定要向女方求亲,经由女方家同意,才可以定亲。但按照蒙古族的传统风俗,男方须多次向女家求亲,才能得到女家的许诺。据《蒙古秘史》卷一记载:也速该把阿秃儿带领其子铁木真(即成吉思汗)到德•薛禅家求亲。德•薛禅说:“多求几遍,才许给啊,会被人尊敬;少求几遍,就许给啊,要被人轻看。”因此后来在蒙...
2024-01-25 3149 -
惊艳!扎鲁特草原上的传统蒙古族婚礼
©当日的梦境草原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婚礼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拉开了帷幕。 词曲 | 崇先鸣演唱 | 赛希雅拉图 内蒙古,扎鲁特旗。8月的草原,牛羊肥壮,乳香沁人,鲜花遍野,草原如绿毯向天际铺展开去,湛蓝的天空上一双百灵鸟在歌唱。和煦阳光下,洁白的蒙古包里,一场神圣的仪式正在进行。©为新郎、新娘精心装扮。 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白音胡硕牧民小伙儿阿如汉和科左中旗珠日河牧场的蒙古族姑娘乌雅罕互许承诺、情定终身。蒙古族小伙儿的粗犷浪漫,蒙古族姑娘的细腻柔情,在毡房里交织,在梦境草原间融合,碰撞出...
2024-01-25 3366 -
每个蒙古族女孩都向往的蒙古族婚礼,震撼!
很荣幸在北京拍了朝克和南丁婚礼的一部分环节这天他们要在北京办个简单接亲仪式,再全家出动去机场送亲。最后他们会回到美丽的呼伦贝尔再去举办盛大的婚礼仪式。虽然拍摄的仅仅是在北京的送亲环节,但也觉得他们办的很“隆重”。我很喜欢传统的蒙古婚礼,在婚礼上可以看到很多惊艳的蒙古服饰和首饰。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蒙古婚礼上特有的传统食物。南丁家的宝贝。新娘南丁主婚袍的帽饰,像艺术品。做工精湛的银饰。新郎的婚袍。刻有朝克和南丁蒙文名字的项链。新郎的帽子。一场传统的蒙古婚礼,通常他们也会准备几套蒙古袍。新郎腰带上的银饰。新娘子美美的出...
2024-01-25 3139 -
▶这才是传统蒙古族婚礼,太美了!
婚礼是人生中的重要环节,是风俗礼仪中绚丽多彩的乐章。蒙古族在很久以前就形成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实行同一个氏族或部族内不通婚的习俗。蒙古族婚礼要经过相看、订婚(放哈达)、过礼、婚礼、回门5个过程。看中哪家姑娘,男方请媒人携带酒之类的礼物,前往姑娘家,婉转地说明来意,姑娘家接受了酒,证明此婚事有希望。男方再选个吉日,媒人和小伙子一同携带哈达、酒到姑娘家,小伙子向姑娘的父母敬酒、献哈达,小伙子敬献的哈达和酒,传递着请求的愿望和敬重的心理。如果姑娘的父母接受了哈达,喝了敬的酒,说明已经订婚。再过一段时间后,媒人和男方的...
2024-01-25 3106 -
布仁套格套丨记忆中的婚俗——以口述资料重构蒙古族科尔沁传统婚礼仪式
记忆中的婚俗——以口述资料重构蒙古族科尔沁传统婚礼仪式【摘要】科尔沁婚礼是内蒙古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蒙古族科尔沁传统婚礼兼具民间信仰特征与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由于时间推移,在现代婚礼仪式中仅保留了部分传统婚礼仪节,完整的科尔沁传统婚礼仪式过程保留在当地人的记忆中。以口述资料重构的蒙古族科尔沁部落传统婚礼的仪节过程、民间信仰、民族风俗能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分析与阐释,从而在人们渐渐遗忘的记忆中找寻传统在当下的践行之路。【关键词】科尔沁婚礼仪式;集体记忆;口述资料引 言相关蒙古族科尔沁传统婚俗的内容,目...
2024-01-23 3743 -
养眼︱科尔沁蒙古族婚礼
千里科尔沁草原美丽富饶,是蒙古族聚居地。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蒙古族传承发展民族经典文化,科尔沁蒙古族婚礼便是一朵奇葩。婚礼主要分祭奠、拜亲、送亲娶亲、婚庆典礼四大部分。❖蒙古族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其中婚礼是最具代表的一颗璀璨的民族文化明珠 (中国网 供图 )拜亲清晨,新郎与数位陪同带上祭品一同前往敖包祭拜。快到敖包时,新郎与一位带祭品的陪同下马步行,路上新郎拾几块石头用于堆积加大敖包。到敖包天门,新郎虔诚地向敖包敬上奶茶炒米,为敖包系上蓝色哈达,与陪同一起顺时针转敖包三...
2024-01-23 3716 -
科尔沁蒙古族婚礼
科尔沁蒙古族婚礼是极具地域文化特征的民俗风情,已成为独具魅力的文化遗产。迎亲、送亲、婚礼是蒙古族婚礼三部曲,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彰显着北方游牧民族浪漫风趣、豪放粗犷的个性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在科尔沁草原深处,一场盛大古朴、喜庆热烈的科尔沁蒙古族婚礼,让我们感受到了草原独特的魅力。科尔沁草原婚礼 一大早,整个草原犹如一部交响乐,向人们展示着和谐与欢乐。 新郎的姑姑和嫂嫂们正准备着迎亲马队的物品,小伙伴儿们正准备着...
2024-01-23 3558 -
图集丨呼伦贝尔·巴尔虎牧民驼队转场夏营地
*记者布仁陶格陶胡和那仁通拉嘎拍摄。图文转载于巴音蒙古。讲述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牧民额尔敦苏和一家驼队转场,路途用时2天时间,行进150里地到达夏营盘。(1)(2)(3)推荐:图集丨乾隆年间《万国来朝图》图集丨鄂温克旗牧民的冬季转场蒙古丨还原曾经的乌珠穆沁蒙古人转场生活纪录片丨BBC拍摄的涅涅茨人春季转场图集丨加格达奇那都里河畔、百泉谷马蹄飞扬内蒙卫视蒙语台丨巴尔虎草原的游牧继承者《话说呼伦贝尔》丨达斡尔学者阿力讲述《一代名将海兰察》(1)图集丨呼伦贝尔2019冬季那达慕开幕纪录片丨呼伦贝尔百年前珍贵影像资料东北利...
2024-01-01 3412 -
书籍推荐丨《中国鄂温克人家》程朝贵
*本图文原载于“奥若恩传媒”。作者简介:程朝贵独立摄影人,策展人。长期行走在呼伦贝尔,拍摄记录民俗文化。《中国鄂温克人家》画册,左侧蒙古文书法为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研究会副会长、呼伦贝尔学院蒙古学院院长斯仁巴图题写的蒙古文书名。《中国鄂温克人家》是一本专题画册,也是一本记录当代鄂温克人政治文化、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图文资料集。《中国鄂温克人家》专题从2000年左右开始拍摄,先后走访了——·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辉苏木、伊敏苏木、巴彦嵯岗苏木;·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民族苏木;·扎兰屯市...
2024-01-01 3404 -
连环画上的“草原英雄小姐妹”
1964年2月,内蒙古新宝力格公社两位小姐妹龙梅和玉荣为了保护集体财产羊群,冒着严寒,忍受着饥饿的折磨,在暴风雪中搏斗了一夜,在铁路工人的帮助下终于保住了羊群。龙梅和玉荣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全国,她们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彰,被人们赞誉为“草原英雄小姐妹”。“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上世纪60年代我国最著名的少年英模人物之一,被广泛宣传报道,还以她们为原型摄制了美术电影,并且出版了多个版本的连环画。第一批也是最集中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故事连环画,出自两姐妹被广泛宣传的1965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65年5月出版了《英雄小姐...
2023-10-16 4183 -
这条超长图文,描述不尽“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感人故事……
▲2016年11月23日,蒙古音乐网组织28名草原音乐人探望“草原母亲”都贵玛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谈了很多大问题有新发展理念、脱贫攻坚、生态环境…… 其间,他还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三千孤儿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为什么要去内蒙古?这个故事要从上个世纪60年代讲起3000名来自上海的孤儿他们是“国家的孩子”1959年到1961年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地食品严重短缺眼看着孩子养不活了很多父母哭...
2023-10-16 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