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 第40页

草原文化 草原蒙餐 历史与回忆
  • 二连浩特老照片,快来看......

    二连浩特老照片,快来看......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弹指一挥间,40年沧桑巨变。让我们通过镜头在不一样的时光里读尽这座城市的一角一落感受口岸独特魅力!二十世纪50年代二连浩特行政区划图。中共秘密地下交通线“伊林驿站”。二十世纪50年代盐池。二十世纪60年代城区。二十世纪60年代的军民联防。二十世纪70年代,二连浩特市乌兰牧旗慰问边防哨所。中共二连浩特市第六次党代会。牧业。商业。手工业制造。修建中的输水管线。萤石。运输队。蒙古货车进入二连口岸。中苏蒙国际联运通车典礼,铁道部代表团演出“通车舞”庆祝通车。中外商品交易市场热闹景象。中外商...

    2022-03-30 2662
  • 【回忆】二连浩特市老照片

    【回忆】二连浩特市老照片

    老照片,带你穿越那时的二连!满满的全是回忆~伴随着中蒙苏国际列车的开通,二连卫生检疫机构率先成立。1956年二连卫生检疫所办公楼(下图)卫生检疫所下图,来源于二连市档案史志局(馆)1958年卫生检疫所职工合影(下图)二连浩特市医院前身是二连浩特卫生所,成立于1956年。1960年10月更名为二连浩特卫生院,全年门诊量1500人次,无住院条件。1961年1月更名为二连浩特人民医院。1996年更名为市人民医院市医院下图,来源于二连市档案史志局(馆)动植物检验所下图,来源于二连市档案史志局(馆)边防检查站下图,来源于二连...

    2022-03-30 3231
  • 内蒙古出土的辽金元陶瓷

    内蒙古出土的辽金元陶瓷

    辽三彩香熏内蒙古地域广阔,在辽金西夏元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内蒙古出土陶瓷器数量较多,其中不乏精品,这些陶瓷器具有很好的展览效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辽金西夏元,内蒙古出土的陶瓷器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辽·绿釉印花海棠形盘内蒙古地区出土的辽瓷体现出鲜明的契丹民族特点,契丹族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兴起,中心区域在今赤峰、通辽地区,契丹统治疆域扩展到今河北、北京、山西等地区。在内蒙古赤峰地区,有辽代瓷窑,比如赤峰缸瓦窑等,烧造了不少辽代陶瓷器,主要以白瓷为主,也有绿釉、黄釉、三彩等陶器。这些辽瓷和其他...

    2022-03-21 3160
  • 让赤峰出土的这些元代壁画,带你沉醉于马背民族的柔情……

    让赤峰出土的这些元代壁画,带你沉醉于马背民族的柔情……

    历史上的赤峰曾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重要历史舞台。12世纪中期以来,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北方民族,在赤峰大地上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蒙古族民俗文化,赤峰作为元朝的中央腹地,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元代遗迹、遗物。元代鲁王城遗址全貌(还原图),位于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畔其中,元代绘画作品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但传世作品不多,因而在墓葬中发现的壁画显得尤为珍贵。在赤峰地区,考古学家先后发现了5座珍贵的元墓 ,其中均有壁画,分别为:元宝山区沙子山1号、2号壁画墓,三眼井1号、2号壁画墓和翁牛特旗元代蓟国公张...

    2022-03-21 3314
  • 赤峰出土陶俑,长得像……张学友???

    赤峰出土陶俑,长得像……张学友???

    这两天出土于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遗址被誉为“中华祖神”的陶俑人像在重见天日七年后意外爆红网络不过,这次走红网络不是因为它在考古界有啥新的重大发现而是,一不小心跨界“混”进了娱乐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马上跟随小编去一探究竟吧!下面有图有真相中国新闻网在新浪微博上发起的话题#5300年前陶人像酷似张学友#已经吸引了1400多万人次关注中国新闻网、CCTV4、环球时报……也都纷纷参与进来了看看网友怎么说细心的小编发现这已经不是它第一次爆红网络这尊陶像在刚出土时就曾霸屏了各大主流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都集中报道了这项中...

    2022-03-21 2297
  • 你知道吗?赤峰出土的这件文物,被视为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你知道吗?赤峰出土的这件文物,被视为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玉龙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通高26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国博珍藏长吻修目  鬣鬃飞扬这条红山玉龙以其生动的造型简洁且精美的雕琢不知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看完1分钟短视频您是否更想走近它了解它了呢?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 有着“中华第一龙”美誉的它玉龙的发现1971年初秋的一天,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塔拉村村民张凤祥在村北的小山上平整树坑时,发现了一块“锈铁钩”。张凤祥把它送给4岁的小弟弟用绳子拖着玩。玩了几天,“铁钩”上的土锈渐渐脱落,露出墨绿色的晶莹质地,一条精美的玉龙就这样面世了。玉龙,...

    2022-03-21 5774
  • 【艺术频道专访】名家风采 —— 内蒙古风景画家 布和朝鲁先生

    【艺术频道专访】名家风采 —— 内蒙古风景画家 布和朝鲁先生

    布和朝鲁简历布和朝鲁,蒙古族,1972年出生于赤峰市巴林右旗。199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班,获美术教育学士学位。同年在赤峰学院美术系参加工作。200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全日制研究生班,获美术学硕士学位。同年任教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美术学院至今。2016年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造型艺术高研班。现为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理事、内蒙古油画学会会员,内蒙古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理事、内蒙古草原油画院画师,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作品多次参加自治区、全国美术作品展和国际艺术...

    2022-03-21 2207
  • 当年乌兰牧骑演出时你在场吗?一组老照片带你回放乌兰牧骑历史瞬间!

    当年乌兰牧骑演出时你在场吗?一组老照片带你回放乌兰牧骑历史瞬间!

    记得小时候,最期盼的两件事之一就是看乌兰牧骑演出(另一个是电影放映队来放电影),如果哪个浩特(自然村)来了乌兰牧骑,那里就无异于举办了一场那达慕。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相聚在一起,观看乌兰牧骑演出。虽然那时候小,基本看不懂节目,但是乌兰牧骑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组老照片带你回放乌兰牧骑历史瞬间↓↓↓△锡盟乌兰牧骑在下乡演出途中△乌兰牧骑队员和民间艺人在交流△盟乌兰牧骑在表演芭蕾舞《红色娘子军》△锡盟乌兰牧骑在表演器乐合奏《锡林河》△锡盟乌兰牧骑在表演蒙古语剧《双翼的快马》△锡盟乌兰牧骑在表演歌剧《广阔天地》△...

    2022-03-15 3338
  • 1914年的内蒙古是什么样?且看这组老照片

    1914年的内蒙古是什么样?且看这组老照片

    1914年 瑞典人安特生Andersson拍摄内蒙古老照片,本组照片选取的人物篇,可以研究当时的蒙古官员、平民、喇嘛、军人的衣着打扮及生活状态。本组照片出自:《安特生的远东相册》拍摄者安特生Andersson是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1914年他受聘担任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在中国从事地质调查和古生物化石采集。安特生正在中国西部进行探险考察之旅,他也踏上了他人生的辉煌之路。安特生采集了很多恐龙化石,在河北宣化探明了烟筒山铁矿,拉开了周口店遗址发掘的序幕,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这些成果足以让他声名赫赫。对弈。棋子雕...

    2022-03-15 2739
  • 记忆永存——苏尼特左旗北京知青老照片的故事  安达工作室

    记忆永存——苏尼特左旗北京知青老照片的故事 安达工作室

    北京知青插队到苏尼特左旗老照片,记载着知识青年青春岁月。它记录了知识青年在牧区插队时,生产、生活的片段,记载着在那段特殊的历史中,知识青年是如何生产、生活的情景,记载着知识青年在辽阔的苏尼特草原上留下的足迹。(摘自:曾经在苏尼特左旗插队—知青老照片纪念相册)1968年,苏尼特左旗白日乌拉公社北京知青(左起)时长青、佟伯仁、李森告别北京。1968年8月7日,在北京火站,苏尼特左旗赛罕高比公社北京知青右起:张平、李敬,王秀嵩、张木顺、王秀新、杨继文,李锡芳告别家人和同学前往草原的列车上的情景。1968年,苏尼特左旗赛汗...

    2022-03-15 8713
  • 苏尼特&乌珠穆沁牧区老照片,难得一见!

    苏尼特&乌珠穆沁牧区老照片,难得一见!

    苏尼特老照片?乌珠穆沁老照片?...

    2022-03-15 2118
  • 一组老照片带你回放乌兰牧骑历史瞬间!

    一组老照片带你回放乌兰牧骑历史瞬间!

    乌兰牧骑,是活跃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种小型文艺演出队。“乌兰牧骑”中,“乌兰”在蒙古语中意为红色,“牧骑”是树枝上的嫩芽,直译为汉语,就是红色的嫩芽,意思是指一支年轻的、小型的红色文化工作队,所以后来翻译为汉语即为“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不懈地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 乌兰牧骑作为一支有着浓郁民族特点的文化轻骑队,在内蒙草原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从1957年6月17日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

    2022-03-15 2616
  • 苏尼特右旗老照片

    苏尼特右旗老照片

                                                                              &...

    2022-03-15 2789
  • 影像记忆——东苏旗老照片展示(续)

    影像记忆——东苏旗老照片展示(续)

    影像记忆——东苏旗老照片展示(续)查干葛根(1887—1957),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人,蒙古族。全名查干葛根—扎木彦勒格希扎木苏,1887年10月27日出生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洪格尔苏木,1892年被认定为内蒙古查干敖包庙活佛。1898年入乌兰巴托甘丹寺学经。先后被第十三世达赖喇嘛、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及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分别授予“堪布”称号。查干葛根是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二届名誉会长。1953年曾任全国佛教协会名誉主席,1957年任内蒙古佛教协会名誉主席。195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和内蒙古人大代表。1951年任内蒙...

    2022-03-15 5417
  • 珍贵老照片:1939年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小学校

    珍贵老照片:1939年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小学校

    @光影记忆时光...

    2022-03-15 2065
  • 经典!苏尼特右旗50至90年代老照片!

    经典!苏尼特右旗50至90年代老照片!

    1954年12月10日 邹健东集二线的站场工程正在加速进行。这是温都尔庙站上的工人们正在运送砂石。同上修筑温都尔庙站房的建筑工人使用自己创造的筛砂机筛砂,比过去用人工筛砂提高工作效率二倍多。1955年12月23日 袁汝逊1956年2月7日集二铁路通车后,物资交流活跃。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的供销合作社将各种日用物品充分供应给当地农、牧民。这是牧民们在购买茶叶、烟、糖等生活用品。1962年7月17日 宝音朝克图二道井公社乌日根塔拉大队羊群在饮水槽饮水 1963年9月9日 宝音朝克图图为牧民妇女在机井边打水,准备用它熬制奶...

    2022-03-15 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