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页
-
蒙古青年扎亚的个性艺术画
扎亚 Zaya(1975-)扎亚,1975年出生在蒙古戈壁沙漠的一个名叫Baatsagaan的小镇。蒙古是一个藏传佛教国家,Zaya首先通过佛教接触到艺术。扎亚在15岁时成为一名僧侣。然而,在学习研究藏传佛教两年后,他意识到他对艺术本身更感兴趣,而不是宗教。此外,僧侣的生活方式和严格的宗教规则与他的艺术个性和创造力相冲突。 17岁时,扎亚就读于乌兰巴托的Soyol美术学院学习传统的蒙古美术。大学毕业后,他继续在蒙古文化艺术大学美术学院学习,2002年毕业于蒙古文化艺术大学。扎亚将蒙古传统绘画与当...
2019-03-01 11804 -
李文龙:蒙古高原上的一现昙花—欧亚草原东部地区青铜动物艺术上
蒙古高原上的一现昙花——欧亚草原东部地区青铜动物艺术上李文龙在西周时期,强大的周王朝让四方臣服。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在不断的受到周王朝的强烈打压下向北迁移。重创后的各游牧部族一蹶不振,经济实力逐渐衰弱。这一时期的青铜制造工艺比之商代时期明显的下降,更缺乏艺术上的创新。而随着西周王朝的衰败,进入春秋时期这一局面被彻底打破。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随着生活状态的改善,冶炼技术的提高,青铜饰品和生活器具的拥有权,已不只属于高等级贵族。题材风格上也不在局限于王权和原始宗教方面,开始变得生动形象、更具生活化也充满了生命力!小...
2019-03-01 10983 -
听拉苏荣老师的长调人生,让悠扬天籁飘扬在蓝天
他,是蒙古族人民心中的歌王,半个多世纪致力于蒙古长调的传承和发展;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使者,将民族艺术带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多年潜心民族音乐理论研究,论文填补了我国少数民族声乐理论的空白。长调是蒙古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声乐。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进程中,蒙古族人民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游牧文化,而蒙古长调则是游牧文化中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有长调,哪里有牧人,哪里就有长调。△ 乌兰牧骑,带我走上艺术之路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通信落后,农牧民精神生活比较匮乏。内蒙古自治区...
2019-03-01 8060 -
【蒙古佳丽】90后美女歌手阿雅拉贡演唱《梦中的故乡》
◆ ◆ ◆青年歌手阿雅拉贡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长调专业辅修马头琴。2015年参加了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专业大赛荣获三等奖。2017年8月主演《梦之都》大型忽必烈历史音乐剧,扮演察必。作为新青年的阿雅拉贡是各种文艺演出和比赛的积极参加者,这让她的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金莲川的祝福》2017年正蓝旗春晚演唱歌曲《心中的故乡》。...
2019-03-01 9736 -
学院新星 | 融情草原——刘岩峻
刘岩峻,山东文登人,1979年生于内蒙古。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 内蒙古自治区美协会员、赤峰市美协副主席。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美展。出版有《刘岩峻书画作品选》。 草原对于久居城市的人而言是一种向往。我虽生在内蒙古,却也如此。第一次真正见到草原是在22岁那年,我奔跑着、歌唱着,满心喜悦。那晚,我看到一群兴致盎然的游客和蒙古族同胞一起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大块地品尝着手把肉,大碗地喝着马奶酒。我半醉半醒,头枕草地凝望星空,好像整个宇宙都幻化出无穷的光彩。于是我将自己也融化在这无拘无束且充满激情的世界里。...
2019-02-28 9180 -
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李爱国作品赏析
李爱国 简介李爱国,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马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工笔画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务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被中国文联评为“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牌奖;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第十届全国美展特别奖(“关山月”美术基金奖);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第二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一等奖等。北京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等收藏。出版个人画集二十五本。发表论文等六十...
2019-02-28 13938 -
粗犷?!他呈现的草原纤毫毕现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与“写意画”对称。笔法精谨细腻,要求“有巧密而精细者”。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工笔画的创作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有这样一位画家,正是用这样小笔勾勒、随类敷色、层层渲染的技法,慢工细活地描绘了草原景致。若希,蒙古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锡林郭勒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锡林郭勒盟美术家协会主席,高级编辑,国家一级美术师。锡林郭勒盟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在五...
2019-02-28 12189 -
蒙古族画家苏茹娅作品欣赏
苏 茹 娅蒙古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民族画院画家,内蒙古中国画学会理事,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第八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研班学员。 作品欣赏静穆中的精神力量读苏茹娅的《蒙古妇女》感想文/黄宗贤 Face幻境 46x56cm 中国画 2006年近来,对全国性大展中中国画类制作气息的弥漫,写意精神的衰减的批评声不绝耳。其实,艺术都离不开雕琢,没有技术含量的涂鸦,难成真正的艺术。蒙古妇女 210c...
2019-02-28 17689 -
西藏这支蒙古族,你了解吗?
“达木”是西藏当雄县的古称,当雄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160余公里处,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县。可是从300多年以前开始在当雄草原上居住着一个强大的北方民族的军队,叫“蒙古八旗”,藏语称作“达木嘉效介”。那么,当雄缘何变成了蒙古军的驻地?这就需要从西藏历史说起。当雄缘何变成“蒙古八旗”驻地。自第三世D.Lam喇嘛索南嘉措传教于蒙古后,漠南漠北各部,卫拉特蒙古四部落王公属民全部信奉了格鲁派。有关蒙古诸部皈依佛法的历史,在《蒙古与西藏历史关系之研究》一书中记载道:由于“在右翼蒙古阿勒坦汗等大贵族们奉三世D.Lam为师...
2019-02-25 10607 -
吉凶祸福 蒙古族古老的占卜风俗
蒙古人遇有疑难问题需要解答或预知未来之事,用占卜方式取得答案,然后按占卜所得行事。蒙古族中占卜之风较盛,有专门的占卜者。小事也是從蒙古族婚禮歌的傳承歷史考証判斷,這種結合在蒙、元以前早已開始,到蒙、元時期已經形成規范﹔明、清之際,隨著封建制度的深化和佛教思想的滲透不斷發展變異。由于缺乏完整的原始資料,雖然很難將這一歷史過程、特別是早期蒙元前后的狀況描述出來,但是這一歷史結合的積澱,在我們后來搜集到的蒙古族各部各地區的婚禮宴歌中傳承了下來。在這些可靠的資料基礎上,運用歷史比較的方法,對明、清之際婚禮宴歌的內容、形式、...
2019-02-25 10936 -
草原华章 · 金银器
迦陵频伽形金耳坠辽。通长8.8厘米。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彦尔灯苏木和布特哈达出土 ,赤峰市巴林右旗博物馆藏。人物双狮纹金牌饰东汉。长10厘米。宽5.8厘米。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腰林毛都出土,通辽市博物馆藏。萨满住持祭祀活动时佩戴的饰件。中间女性头戴尖顶帽,高鼻深目,两侧各蹲一只怪兽,与西伯利亚地区出土的一件“双狮守护圣树”金牌饰极为相似。反映出鲜卑金器在继承匈奴风格和吸纳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西方文化的元素,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金器造型艺术。龙形金项饰晋。长128厘米。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鲜卑...
2019-02-23 12305 -
有关萨满 Boo的珍贵图像,实属罕见
在1924年的老上海,大约是暑期。在一辆电车的头等座位上,坐着白人父子。儿子也就十一二岁,长园的小脸,面颊白里透红,眼睛上有着金黄的长睫毛,和平而秀美。车上的一位中国青年人,不由得仔细地多看了这个孩子几眼。谁知,白人孩子到站下车时,在青年人面前停住,突然把脸向这个青年人尽力伸过来,恶狠狠的,好像是说,黄种人,看罢!你配看我!然后下车扬长而去。年轻人羞辱、愤怒而又无奈。他知道,白人孩子凭借着种族的优势和国家的强势,在这个孩子眼中,黄种人就是劣等人。 这个青年人把这次经历,这次羞辱的感受写成了一篇文章,名为《白种...
2019-02-23 9219 -
享誉世界的布里亚特雕塑家达西·纳姆达科夫
Dashi Namdakov雕塑家、画家、珠宝首饰设计师。蒙古裔艺术家Dashi Namdakov出生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畔的布里亚特共和国,他的作品中充满着原始的味道,拥有一种可以治愈人心的神秘氛围。今天给大家介绍Dashi Namdakov所创作的珠宝作品,灵感来自神话或传说中的动物图腾,这些动物或古灵精怪或憨态可掬,每一件都充满生命力,与其说这些是珠宝,不如说它们是艺术品!Dashi Namdakov作品中使用的材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青铜、银、金、马毛和猛犸的獠牙等。【部分作品欣赏】...
2019-02-23 14870 -
GOLOMT 2019最新原创手绘蒙古壁画系列发布,欢迎选购!
本文为Sodon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一、无缝壁画的优点: 1、经久耐用,常年使用不会泛黄,不易褪色。 2、皮艺材质色泽鲜亮,适合制作壁画,可用湿布擦拭,不易掉色,环保无味,不含甲醛。 3、无纺布材质为亚光面料、适合制作顶画,透气性好,绿色环保,不含甲醛,无异味。 4、无缝壁画可在大面积墙体上整幅粘贴,...
2019-02-23 1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