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一支使鹿部落沿着泰加林林际线从更加寒冷的西伯利亚列拿河上游来到北纬52度、东经122度的大兴安岭苔原地带,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最北部的敖鲁古雅河畔生活放牧。清朝史籍将其记载为“使鹿部”,学界称其为“泛北极圈文化最南端的留存区”,这就是敖鲁古雅鄂温克,鄂温克族最远也是最神秘的一个支系,由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女酋长”的鄂温克族老人玛利亚·索率领,是我国唯一放养驯鹿的民族。
2003年夏天,国家投资1200万元,在根河市郊为玛利亚·索和243名鄂温克人兴建了新敖鲁古雅乡。新居由芬兰贝利集团设计,全部为芬兰木制结构的幽雅小楼。但玛利亚·索却留在了山林,她舍不得生活了一辈子的撮罗子和那群驯鹿,面对驯鹿和鄂温克狩猎文化的逐渐消亡,年逾九旬的老人要做最后的坚守者。
如今,近50户敖鲁古雅猎民从事旅游业,提供户均88平方米的仿北欧阁楼式鄂温克民宿,出售带有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文化标签的旅游纪念品,成为游客体验家庭游的新热点,2017年,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玛利亚·索乐于见到族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却坚信护佑部族的“玛路”神不会光临旅游点。在“保护”和“消失”并存的过程中,使鹿鄂温克族的精神世界被分成了两半——一半随玛丽亚·索等老一辈留在了山上,另一半则淹没在森林外的现代世界里。
在遥远的北欧,同样生活着一支使鹿部落“萨米人”,2017年,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在《北欧萨米族公约》上达成一致,保障和加强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以狩猎、放牧驯鹿和捕鱼为生的萨米人的权利,允许萨米人跨越国界自由游牧,保护自己的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敖鲁古雅鄂温克的使鹿文化是环北极圈边缘的一块,具有世界价值。对于当地政府部门来说,需要寻找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不悖的答案。
- 上一篇: 国家一级演员、蒙古族著名歌手——玛希
- 下一篇: 世界各地的成吉思汗雕像-你见过几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