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文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蒙古族文字基本概况

      蒙古语是很早以前居住在我国北部和中亚地区的蒙古部落使用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文先后有六种,现行蒙古文有三种:传统蒙文、托忒蒙文和新蒙文。传统蒙文是从古回鹘文经过回鹘式蒙古文逐渐演变而来的一种拼音文字,主要通行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托忒蒙文是在旧蒙文基础上改制而成的拼音文字,主要通行于新疆蒙古族地区;新蒙文亦称斯拉夫蒙文或基里尔字母蒙古文,是在俄文字母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主要通行于蒙古国
     在蒙古语方面,1979年正式确定了蒙古语基础方言和标准音。我国蒙古语言分为三个方言,即东部方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198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转发了“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关于确立蒙古语基础方言、标准音和试行蒙古语音标的请示报告》,决定以中部方言为我国蒙古语的基础方言,以锡盟的正蓝旗为代表的察哈尔土语为标准音。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部标准音词典。1997年成立了“自治区蒙古语标准音工作委员会”,制定了语音规范原则。近二十年来,自治区民语委一直协同有关部门开展蒙古语的培训测试工作。
      在蒙古文方面,1975在八省区第一次蒙古语文专业会议上规范统一了15个汉语借词的书写形式,并规范了外国国名(地区)及首都名称的统一用法。1977年八省区第二次蒙古语文专业会议上通过了“关于蒙古语文标点符号的规定”。1991年自治区民语委下发了“关于试行蒙古语文缩写和略写法的通知”。1996年规范了“蒙古文字母顺序”。1997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正字法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将3000多条不规范的基本词条规范为1500余条,并统一了其派生词的书写形式。
     在蒙语名词术语方面,1953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名词术语委员会”,后来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十年动乱,被迫停止工作,直至1982年恢复了名委会并重新开始工作。名委会下设终审小组、办公室和23个专业名词术语小组,负责全区蒙古语名词术语的审定统一工作,并监督检查全区蒙古语名词术语的使用情况。1995年成立了全国术语标准化委员会少数民族特别分委员会,同时成立了“全国蒙古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1997年编写并通过了“确立蒙古语术语标准化工作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地方标准,1998年修订后申报国家标准。完成了“确立蒙古语辞书编纂的一般原则与方法”、“确立蒙古语缩略语书写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地方标准修改稿。
     在信息处理方面,内蒙古民语委、内蒙古社科院、内蒙古科委计算中心等单位联合制定的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蒙文信息处理国家标准有《GB8045-87信息处理交换用蒙古文七位和八位编码图形字符集》(这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文字编码字符集),还有《信息处理交换用蒙古文字符集键盘字母区的布局》、《信息交换用蒙古文16×12、16×8、16×4点阵字模集》、《信息交换用蒙古文16×12、16×8、16×4点阵数据集》、《信息处理用蒙古文24点阵字模集及数据集》。1993年至今组织专家研制的《蒙文编码方案》国际标准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并已通过了第一轮投票。组织蒙古语文专家研制的《蒙古文拉丁转写方案》国际标准正在进行之中。  

   蒙古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工作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领域中起步较早、发展领先,我国计算机信息处理少数民族文字工作首先就是从蒙古文开始的。80年代就在计算机上实现了蒙古文信息处理系统,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8个使用回鹘蒙古文的省区推广应用计算机处理蒙古文信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后来又先后开发了与蒙古语文研究有直接关系的多种文字系统(传统蒙文、回鹘文、托忒文、八思巴文、新蒙文、布里亚特文等)、蒙文词类分析研究系统、词典编纂系统、传统蒙文转译系统、激光排版系统、蒙古作家用语风格分析系统、蒙文图书管理系统、蒙医诊查系统、电视节目安排系统、汉蒙对照名词术语编纂系统、蒙文WINDOWS操作系统、蒙文矢量字库及蒙汉文混排软件系统等20多种管理系统。自治区科研攻关课题“现代蒙古语百万词统计分析”通过了部级鉴定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蒙古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使用的通行文字有千年的历史。蒙古族的文字,除学龄前儿童外,所有的中国人差不多每天都能接触到,但注意的人可能确实不会很多。不知你注意到没有,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纸币,除汉文外还有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打头的就是蒙古族的通用文字。

      十世纪之初是蒙古文字萌发时期。十世纪之初契丹首级耶律阿保机树立辽王朝,一些蒙古部落也直接为辽保卫州塞而受其封爵,运用过契丹文,有的也借用畏兀字记写本民族言语,但很不尺度和完善。在这个时期,作为一个社会全体,依然主要是用刻木结草之类的办法记事。

       蒙古族的文字,如同世界上很多国家民族的文字一样不是自己创造的,是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字体系,并经过长期运用和历史发展形成的。蒙古文的"祖谱"比较复杂,但可以概括为如下较简单的程式:古埃及文-腓尼基文-叙利亚文-叙·巴勒斯坦文-粟特文-回经文-蒙古文。蒙古文字的起用年代和起源问题,说法不少。归纳起来,主要的或者有影响的有这么几点:西藏喇嘛更嘎坚赞创制说、1204年借自畏兀人说,公元十世纪前后借自畏兀人说等。对各种观点,学术界一直在深入研讨。

      蒙古族的文字历史上不但有过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创制出一种新的文字体系的尝试,而且还有过完全抛弃原有文字,创制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原有符号体系的文字的尝试。十三世纪中叶,蒙古人统一中国,忽必烈(1215-1294)当了元朝皇帝以后,为了达到国内各民族能有一个统一的书写工具的目的,遂命帝师八思巴(1235-1280)喇嘛创制了一种文字,并从1269年起正式颁行。这种文字在历史上有好几种不同的名称:创制初期,为区别于原有的蒙古文字,即称为"蒙古新字",过不多久,为了从人们的头脑中去掉新旧的概念,忽必烈发布圣旨称这种文字为"蒙古字",并明令不得称为"蒙古新字"。这种文字在元代是一种官方文字,因而在《元史》等史籍中称之为"蒙古国字"或"元国字"。

       近代,随着对这种文字的研究工作的发展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称谓即"方体字"和"八思巴字"。第一种叫法是根据其字形特征赋予的称呼,而且基本在蒙古族学者和外国学者中间使用。第二种叫法是根据其创制人的名字而来的称谓,一般只在汉族学者(或汉文文献)中使用。

        创制畏兀儿蒙古文,是成吉思汗所作出的巨大奉献之一,这位优异的蒙古族首级,注重常识,长于吸收提高前辈文明,不愧为有远见的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蒙古族也从此跨入了文明年代。以畏兀儿蒙古文所书写的蒙古族第一部前史、文学巨作《蒙古秘史》,如今已变成世界性学科“秘史学”,可见,成吉思汗创制了蒙古文字,含义深远,功不可没。塔塔统阿也因教授文明常识,改动蒙古族的文明史而撒播于世。 

    借用畏兀儿字书蒙古语,这种畏兀儿字体的蒙古文,通过长时间的发展变化,精益求精,以使其更合用于蒙古语的特征,逐形变成现在所广泛运用的蒙古文字,七个元音,二十四个子音,共三十一个字母,字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到右。新疆蒙古文所运用的托忒蒙古文,是依据卫拉特方言特色,在原有畏兀儿蒙古文根底上稍加改动而成的。如今新疆的蒙古人,一起并用托忒蒙古文和传统的蒙古文字——畏兀儿蒙古文。蒙古国所共用的蒙古文,是在1941年,以斯拉夫字母为根底创制的新蒙古文,也等于西里尔蒙古文,又称斯拉夫蒙古文。上世纪90年代前后,在蒙古国有人提出康复传统蒙古文的观念,2010年蒙古国总统宣布指令,宣告进一步康复和扩展传统蒙古文字的运用。当前,蒙古国一起并用斯拉夫蒙古文和传统的蒙古文字——畏兀儿蒙古文。 

        成吉思汗之后,由于为了使西藏归顺蒙古,蒙古宗王阔端,请来“学富五明,具大法力”的西藏萨迪班第达,宏扬佛法。后经蒙哥汗与忽必烈汗的笃信释教,蒙古与西藏的宗教、文明交游变的愈加亲近。在这种前史背景下,还不行完善的畏兀儿蒙古文,愈加凸起了其无法记写全部文字的缺点。此刻,忽必烈汗以迫切需求一个文字可以“译写全部文字,期于顺言达事”为由,遂命帝师八思巴创制新的蒙古文字。八思巴于公元1260年-1269年,完结了依据藏文字母改制而成的新的蒙古文字的创制使命,前史上称为八思巴字。随机,忽必烈汗下诏颁行,规则新蒙古字——八思巴字为“国字”,在全国各地建立蒙古字学,通过“免一身差役”,“约量颁发官职”等方针来鼓舞常识分子学习。也曾明确规则,以新制的蒙古字“译写全部文字”,实际上是妄图以一种通用字母拼写蒙、汉、藏等各民族的言语。但八思巴字因本身的不易识读等缺点,直到元朝消亡,一直用于官方和宗教上层之中,没能在民间遍及。而这时,畏兀儿蒙古文尽管已不是官方文字,但坚强地施展着他的效果,慢慢地流向民间,通行于民间。元成宗时(1295年-1307年),蒙古专家却吉斡斯尔对畏兀儿蒙古字做了很多尺度化的功课,翻译了很多释教经典,并编撰了蒙古族第一部蒙古语语法作品,即后人所称的《心鉴》,对畏兀儿蒙古字做了必然的修订,使之愈加契合蒙古语的特色和规则。之后,一些专家在《心鉴》的根底上,写过不少关于蒙古语语法、修辞、正字等方面的作品。通过这一时期,蒙古文字变得愈加的谨严和尺度化了。 

    十三世纪初的蒙古社会,因终年处于涣散状况和比年混战,没有一致的文字,但这种局势,在1204年,成吉思汗一致蒙古各部落后有了前史性的转变。成吉思汗灭乃蛮部,抓获正在“怀印逃去”的乃蛮部的掌印官塔塔统阿,成吉思汗问塔塔统阿,其“怀印逃去”的缘由及其金印的用途,塔塔统阿照实答复。成吉思汗得知塔塔统阿深通本国文字——畏兀儿字,命塔塔统阿以畏兀儿字拼写蒙古言语,并教授皇子、诸王及天孙公子。蒙古史猜中记载,成吉思汗的义弟失吉忽秃忽,被封为全国最高的断事官“治政刑”。成吉思汗对他叮咛道“全国的分户,办案都把它记载在青册上,和我商量过,失吉忽秃忽所办的案子记载在白纸青册上的,子子孙孙永久不得更改,有更改的,就严办”,可知,失吉忽秃忽也是受命完结学习使命,掌握了畏兀儿字,才能以畏兀儿蒙古文书国务。畏兀儿蒙古文变成了官方运用文字。诸王贵族等上层人物,掌握了用以书写本国言语的东西,处置国务,指挥若定,科断案子等,并都可以写在青册上了。从此书写蒙古言语的文字登上了前史舞台。而在被创制的前期,畏兀儿蒙古文还不是真实含义上的蒙古文字,由于它还不能彻底符号蒙古语,并且其时在蒙古地区并非只是运用这种文字,据史料记载,行于西域诸国时,才用畏兀儿字,行于东方诸国时则用汉字、契丹字等。直到13世纪末,畏兀儿蒙古文基本上用来书写公函、函件、玺书、碑文、牌札。在多种文字并用过程中,畏兀儿蒙古文一直处于官方位置,为政治效劳。 

       后来,又在16世纪末喀喇沁的释教翻译家阿尤喜,创制了阿尤喜字,17世纪末叶喀尔喀的温都尔格根创制了索永布字,都因其本身的缺点没可以得到推行遍及,退出了前史舞台。

       明朝时期,宗喀巴创建的格鲁派黄教传入了蒙古地区,明朝控制阶级和蒙古封建主,运用各种优惠方针鼓舞蒙古族公民信教,当喇嘛。黄教对蒙古公民的政治、经济、文明产生了严峻影响。蒙古文字天然地变成了传达宗教思维和宗教文明的东西,被用来翻译良多的宗教经典和前史文学作品,如《甘珠尔经》等,与此一起,也呈现了用蒙古文字记载和编撰的著名的作品,如,《蒙古黄金史纲》、《黄史》等。通过文明的沟通与文明创造,蒙古文字愈加完善和成熟了。 

        清朝时期,控制阶级出于保护其控制位置的需求,有理藩院和在蒙古地区设置的各种组织中发起运用蒙古言语文字,如《八旗通志》、《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和记载天子业绩的历朝《实录》等都有蒙古文本。这时期,蒙古族著名的作家伊湛纳希创造了《青史演义》、《一层楼》、《泣红亭》等著名的文学作品。在这时期,也用蒙古文字编撰了良多的言语、文学、地舆、历算、医学等作品,如《蒙古源流》,而本作品屡次被东西文字翻译,至今变成了东瀛史学的要籍。至此,咱们可以看出,畏兀儿蒙古文已经是可以彻底、精确地书写蒙古言语的符号体系了。 

       蒙古族在不一样的前史时期运用过自个创制的不一样的文字,其间很多文字徐徐地退出了前史舞台,不再被运用,留在文物或前史书籍中。而如今广泛运用的畏兀儿蒙古文,又称传统蒙古文,是蒙古族生命力最长的蒙古文字,并且是世界上仅有的竖写体文字。因而,蒙古人也常说这是从天降地的文字。畏兀儿蒙古文字阅历了长时间的、弯曲的精细化和尺度化的进程,总算变本钱日的被蒙古民族所共认的、凝结着蒙古族公民的思维感情、精力、气韵的民族文字,变成了蒙古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门。


图文来源网络


来源:库库诺尔蒙古族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