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都江堰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元代还有一位名叫吉当普的蒙古人为都江堰的修治立下过汗马功劳。 吉当普 ,中国元朝官员。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出任四川肃政谦访使,在任时主持重修都江堰。他第一个将堰体由竹笼结构改为铁石结构,对后世治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吉当普雕塑像▲

都江堰地处四川省罐县岷江中游。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依前人治水经验访察水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基本完成了都江堰的排、灌水利工程。在以后的岁月里,各朝各代都对都江堰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治。

李冰父子雕塑像▲

在元代以前,都江堰都是以砂石筑堤,年年修治,耗费巨大,民役沉重。到了元代,都江堰已经毁坏严重,不仅不能造福于百姓,反而屡屡对百姓造成伤害。  


元惠宗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元朝政府派蒙古族官员吉当普出任佥四川肃政廉访司事。吉当普到任后发现,都江堰每年有132处堤防要进行治理,所需兵役多则万人,少则千人。吉当普进行了一番考察后意识到,倘若继续这样进行修治,每年劳民伤财之后,其结果还是“水失其道,民失其利,吏乘其弊”。  

于是,吉当普经过研究后,大胆地决定将132处堤防缩减为32个要害堤防,而对于要害之处则集中人力物力进行重点治理。随后,吉当普又说服当时担任灌州通判的张宏出资,建小堰进行试验获得成功。  

公元1335年年底,在吉当普的主持下,都江堰修治工程正式开始。由于都江堰位居大江中流,以往各代用砂石竹木所砌筑的堤坝经不起水流的冲击而屡建屡塌。对此,吉当普创造性地提出了“以铁制堰”、“甃石护堤”的综合治理方案,在要害的江段,两岸都砌筑鹅卵石,中间加铁筋连固,表面上,再填以桐油石灰。针对历年来极易崩坏的堤段,则以“密筑江石以护之,上植杨柳,旁种蔓荆,栉比鳞次,赖以为固”的办法予以治理,沿堤植树“数以百万计”。这种方法现在仍然广泛应用于农田水利、河流渠道、铁路公路沿线等各个方面。  

都江堰经过吉当普的治理后,彻底改变了以往那种修治后数月就无法使用的情况。工程完工后,元顺帝令著名的记史史官揭傒斯为吉当普立碑记功,碑文中这样写道:“惟吉当普才大而德敏,爱深而知远,不枉其道,不屈其志,临难忘身,为国忘家,安于命而勇于义,而知所先务,故事可立而功可建”。

后来,吉当普的功绩不仅被记入了《元史》和清代编撰的《历代都江堰功臣小传》中,还在清朝宣统二年被列入建在二王庙的堰功祠中享受后人的祭祀。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