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无垠的北方大草原曾经是蒙古族繁衍生息的地方。蒙古族在与大自然抗争和自身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作为形成于我国北方草原这一特定地域范围的文化,在雄居北方大漠的蒙古民族从成吉思汗统一北方蒙古诸部,到建立元朝之后和中原地区的汉文化发生了碰撞与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以诗歌文学的表现最为明显,很多蒙古族的诗人都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就让我们一同来感受一下在这其中闪耀的文化魅力吧。


忽必烈

(1215—1294)

元世祖

《陟玩春山纪兴》

忽必烈

时膺韶景陟兰峰,不惮跻攀谒粹容。

花色映霞祥彩混,垆烟拂雾瑞光重。

雨霑琼干岩边竹,风袭琴声岭际松。

净刹玉毫瞻礼罢,回程仙驾驭苍龙。


这首诗是忽必列继位后,趁着春光明媚、静物迷人、他不畏登攀去游览大都高山,参拜佛像,只见霞光映彩,烟雾袅袅,琼干岩竹,琴声松岭,景物描写生动,充满神佛景象。于是便以富丽堂皇,行云流水的语句写下了此诗。该诗收在《全元诗》第一首。在细致描写了“韶景”、“花色”、“垆烟”、“琴声”等迷人意象后,这位将北京缔造成当时为全世界所艳羡与向往的“黄金之都”的一代君王笔锋一转,写下气势恢宏的最后一句:“净刹玉毫瞻礼罢,回程仙驾驭苍龙。”尽显忽必烈身上的帝王雄浑气象。


萨都剌

(约1272—1355)

元代诗人

《上京杂韵》其九

萨都剌

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

呼鹰腰箭归来晚 ,马上倒悬双白狼。


元代诗人、画家及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泰定四年进士,善绘画,精书法。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雁门才子。此诗将蒙古族擅长骑射的习俗和祖国北地草原风光结合 ,将青年猎手技艺高强,草原民族的剽悍勇武完美的展现了出来。画面鲜活生动,情绪高亢热烈,对塞外风光信笔勾勒,粗犷有致,体现了元代蒙古族诗人特有的民族个性。


伯颜

(1236—1295)

元朝名臣

《奉使收江南》

剑指青山山欲裂,马饮长江江欲竭。

精兵百万下江南,干戈不染生灵血。


元初为元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名相伯颜的诗歌很有特色。伯颜,巴林部蒙古人,见识卓人,忽必烈十分器重他。曾先后任中书左丞相、右丞相、金紫光禄大夫等职。他的诗歌虽然传世的不多,但多是一些佳作。其诗语言不事雕琢、通俗明快,气势豪迈雄浑,充满进取精神,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夸赞了军威的强大,后两句体现了蒙古族不残害生灵的仁慈理念,在思想内容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阿盖

(?-1364)

元朝公主

《悲愤诗》

吾家住在雁门深,一片闲云到滇海。

心悬明月照青天,青天不语今三载。

欲随明月到苍山,误我一生踏里彩。

吐噜吐噜段阿奴,施宗施秀同奴歹。

云片波粼不见人,押不芦花颜色改。

肉屏独坐细思量,西山铁立风潇洒。

元代有位蒙族女诗人阿盖。元后期云南行省梁王之女,年约二十余,奉父命,下嫁有功于梁王的大理总管、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段功为妻。婚后二人十分恩爱,还曾在诗里将二人的结合比作唐文成公主嫁吐番松赞干布。后来梁王听信谗言,阴谋杀害了她的丈夫段功。阿盖异常悲愤,写了《悲愤诗》,表示抗议和哀悼,并终致殉情而死。这是一首汉语、蒙语以及西南少数民族语言相混合的古体诗。语言朴实无华,晓畅明白,妥帖自然,感情真挚凄婉,富于民族特色。六百年来广泛流传于西南广大地区,是我国诗歌史上一首有名的忠于爱情的悲歌。根据她的感人事迹,郭沫若创作了话剧《孔雀胆》,以此来歌颂这种笃于爱情的精神。



元代蒙古族诗人创作出来的诗歌,有着明显的“亦此亦彼”的兼融的特点。换句话说,元朝蒙古人族人创作的诗歌将汉诗的形式与蒙古族的精神气质完美的融合了起来。他们所创作的汉诗,从形式上看与当时中原地区诗人创作的诗歌没有什么两样。然而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以及审美观和艺术观上融入了强烈的蒙古族本民族的风格特点。这些流传下来的诗篇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我们后人也能从这些词句中感受到先人们的精神面貌,并得以传承。


责任编辑:闫阜禹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