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大草原微视第102个独家原创视频
很多人会这样形容工匠精神:
沉得住心,一心一意;扛得住困难,一往直前;耐心打磨和雕琢,为了把99%提高到99.99%不惜花大量时间和精力。
工匠精神,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在众多的艺术行为中,用陶瓷、雕塑艺术诠释工匠精神最合适不过了。陶艺师脑海中的造型经过双手的耐心雕琢,半成品经过火炉的炙烤,最后完成生动的作品,每一步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娜莉莎曾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雕塑艺术研究院从事现代民族陶艺的设计与创作教学工作。因为对陶艺的热爱,退休后的她创建了娜莉莎现代民族陶瓷艺术馆,继续从事个人的民族陶艺设计与创作工作。
如今娜莉莎的艺术生涯已经走过30多个年头,在培养了许多陶艺创作与设计人才的同时,她依然保持着不间断的大量创作,娜莉莎作品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蒙古民族元素的特征,她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精品。
△ 国际陶艺交流活动创作
娜莉莎走上陶艺之路源于偶然:1995年从事雕塑专业的娜莉莎去波兰波兹南美术大学留学,她学习的雕塑工作室恰好与陶艺工作室相邻,在观看波兰学生创作陶艺作品时,深深被这种透着自然本质的原始美吸引。
于是娜莉莎当即申请来到陶艺工作室学习,从揉泥、拉胚、泥条盘筑开始入门,逐渐从中体会泥土的魅力。每当把作品放入窑炉中,看着自己的心血之作如同精灵般在火中跳跃,成型,是娜莉莎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从小生活在锡林郭勒草原,对于广袤辽阔草原上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情感的娜莉莎,在回国以后的民族陶艺教学和个人创作工作中,娜莉莎的作品都根植于表现草原文化题材、草原文化元素之上,尤其是内蒙古草原的牧人淳厚质朴的形象,在她的手下栩栩如生。
作品《草原姐妹》
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
香港大公报北京分社收藏
▽
作品《春羔》
▽
可能由于娜莉莎自身是一位女性、一位母亲的缘故,她对女性人物造型情有独钟,尤其是草原女性和儿童的形象,是她最擅长表现的主题。
内蒙古草原上的牧区女性有着与生俱来的质朴淳厚善良,蒙古族少女天真活泼纯真可爱,再加上蒙古族女性服饰文化非常丰富,华丽的服饰和头饰富有装饰性的审美,这些都为娜莉莎的创作增添了很强的表现力。
△ 慈祥的蒙古女人
△ 《草原丽人》花釉50cm x50cm
△ 《三月的草原》
两次公派留学深造的经历,让娜莉莎在雕塑与陶艺专业的艺术实践方面接受了严格的俄罗斯学院派的专业训练,尤其是雕塑方面的训练。这一切为她的民族陶塑艺术创作积淀了很好的造型能力,因此娜莉莎拥有一个绝活:在没有草稿和参考物的情况下,直接用粘土塑造人物和动物造型,一次成型创作。
扎实的手上功夫让娜莉莎将更多精力放在作品的设计理念上,除了体现民族特点地域风格外,在作品的表达方式上更注意彰显特色技艺,体验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艺。这几年娜莉莎走遍了国内外的各大民窑,各大陶瓷产区还有著名陶艺家工作室,与当地的陶艺家、陶瓷企业工艺师进行学习交流和技术上的探讨。
对每一件作品的创作,娜莉莎力求将生命的活力注入其中,保证每一件作品都是纯手工原创精品,追求工匠精神的娜莉莎因此获得了国内外一些陶瓷博物馆、艺术文化机构和私人收藏者的广泛认同。
△ 2016年5月美国加利福尼亚
玻璃陶瓷学会前任主席工作室
完成作品《孛儿帖》创作
△ 2016年在美国旧金山
里.密德曼工作室交流
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要带着整个行业在地区实现传承、发展才算成功。娜莉莎觉得,内蒙古现代民族陶艺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兴文化产业,如今自治区有众多的陶艺家和爱好者,也有内蒙古陶瓷艺术学会,内蒙古陶瓷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设计创作队伍,并且规模在不断扩大,有了可喜的局面。
作为陶艺界的领军人物,娜莉莎自觉承担起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自己继续探索创新民族陶艺的作品,同时也为自治区陶艺家搭建交流平台,让更多的陶艺家积极投身到当代草原文化特色的陶艺创作中,创作出更多富有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好作品。
△ 参加2015年北京紫禁城太庙
《丝路瓷语-国际陶艺作品展》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