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部)娜仁阿柏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着。有一次,娜仁阿柏遇到出殡的人群,看见简陋的棺材里滴出新鲜的血液。赶紧叫灵车停下,打听到是位孕妇难产死亡,她叫人把棺材打开,发现孕妇还有微弱的心跳。于是让孕妇家人把“死尸”抬出棺材,从包中拿出铜针烧红,针炙死者穴位,并按压胸部,那个“女尸”居然活了过来,并在太太的帮助下产下婴儿。这个孩子起名敖力召,意思是意外收获。包大夫说:“记得我小时候,敖力召的后人每年春节都来我家拜年,表达他们家族对包木拉太太的感激之情。”
蒙古人的殡葬有很多种,草原深处还留存着古老的天葬、树葬,还有一些地区施行火葬,而东部哲盟地区以土葬为多。蒙古人有个习惯,人死后马上就入敛出殡,忌讳隔天或存放尸体数日再下葬。由于草草下葬,有可能把这种假死现象的人当成真死而埋掉。而遇到娜仁阿柏的这位妇女,意外地捡了一条命,笔者看来她才是真正的“敖力召”。
关于娜仁阿柏治骨的传奇故事流传很多。当年阜新蒙古贞葛根庙的四世活佛骨折,久治不愈,无奈请娜仁阿柏治疗,不久痊愈。活佛感念之余,佩服有加,也改变了活佛对博教的偏见。“包木拉太太为主的博教人物,能够躲过喇嘛教的迫害,据说也与这位四世活佛为博教向朝廷说情有关呢。”包大夫说。
据说在顺治和康熙年间,清政府接二连三地蚕食蒙古人土地,时为科左中旗札萨克达尔罕亲王满珠习礼,便统领嫩科尔沁部(后来成为哲里木盟十旗)联合后来成为锡林郭勒、卓索图、昭乌达等盟的各部蒙古旗起兵进攻清朝。
蒙古贞葛根庙是东蒙古最大的喇嘛庙,住持活佛与满珠习礼平素关系融洽、感情甚厚。清廷便派遣葛根庙活佛斡旋,蒙古联军提出一系列条件后罢兵。因此葛根庙活佛备受朝廷恩宠,在众多喇嘛教宗中地位显赫。其后葛根庙历代活佛长期在北京和东蒙古之间传递消息,成为朝廷的代言人。而清朝的建国元勋满珠习礼死后,清廷就此定罪追责掘其坟墓,尸骨上钉上镣铐,以示惩戒。
娜仁阿柏的治骨医术,拯救了活佛的命,也拯救了濒临灭绝的博教。博教在宗教斗争中逐渐成熟,改变了过去参政议政的态度,只在民间发展传播,从而继续延续了下来。包大夫说:“据上辈人讲,朝廷赏赐包木拉太太玉石腰带、七星宝剑,都是葛根庙四世活佛在朝廷为包木拉太太说好话的结果呢。”
大夫、医生,在蒙古语中叫额木齐,蒙古语的字根是额木,即药的意思,而加上“齐”,便专指从事一种工种的人,额木齐就是药者的意思。从此可以管见蒙古大夫的起源,应该是使用药物的人,看来用药治疗是蒙古人自古就有的医疗行为。蒙药用动植物、矿石、金属等多种成份为制作原料,药效生猛,能治愈疑难杂症而闻名。如今,蒙药以其奇特的疗效,赢得广大患者的普遍认可和欢迎。
问到蒙医整骨的用药问题,包大夫说:“我们家族祖传下来有两种药,一为旭日图乌日勒,一为敖民乌日勒,两药并用,相辅相承,加快骨折愈合,且损伤的神经能够快速恢复。这两种药都是包木拉太太传下来的。”
包大夫在多年的医疗工作中,不计个人得失和私利,将祖传治骨良方旭日图乌日勒和敖民乌日勒的方子无偿地拿出来,用于医院的治疗事业。经过临床科学实验,药效超过国内其他任何治骨药方。这两种治骨良药经过包氏家族几代人的研究探索,日臻完善,现在已经注册了专利,等待进一步的研发,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光绪元年(1875年),娜仁阿柏在哈布特改村的家中去世,享年85岁。生前,她教诲她的孩子们说:“将来,天上的星星会洒满人间、铁蛇绕着地球转、金鹰满天飞、千里之外的人相互说话、穿乌拉鞋(指贫民)的人平富贵。”生活在草原深处的渥都干,预言了未来世界的电灯电话和飞机火车的现代化时代,还预言到了中国的社会变革。 (待续)——包树海
- 上一篇: 走近神奇的科尔沁蒙医整骨——创始人娜仁阿柏005(连载中)
- 下一篇: 神奇的蒙医整骨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