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睦格图是近代蒙古族卓越的出版家。他汉名汪睿昌,字印侯,1887年生于内蒙古原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一个平民家庭。
他自幼聪明好学,为蒙藏事务局首任总裁贡桑诺尔布(俗称贡王)所赏识,被送往崇正学堂学习,因成绩优异,被选送到北京东省铁路俄文学堂专攻俄语。后入日本东京振武学堂陆军士官科学军事,又转学医。6年后回国,先在贡王府行医,后任蒙藏院首席翻译官、典礼司员兼蒙藏学校教授。此时,特睦格图深通蒙、汉、满、藏4种语言,并通晓俄、日两国文字,成为蒙古族知名学者。
特睦格图不留恋高官厚禄,一心致力于蒙古民族语言、文学、历史研究,从事蒙、汉、藏、满文典籍的翻译与整理。当时,蒙古文印术,只有少量木刻印和石印,尚未出现铅印。国内许多有志者,尤其是蒙古族的技术人材,虽曾多次创制蒙文铅字印刷,但都未获成功。1913年,俄国人在哈埠出版过蒙文铅印杂志;之后日本人在东北出版过蒙古文铅印日报,但都对民国保密,技术未能传入。而且外国人制成的蒙古文铅字,字形难辨,工料毛糙,于是特睦格图开始着手研究创制蒙古文铅字。
1915年,特睦格图对中外铅印工艺作了细致研究之后,首先将蒙古文、满文上中下三体400余字书写成工整的正楷字,然后分类排队,选其美观大方的字形,精雕细刻,反复实践,第一次用牛角刻出85个字形。但应用于印刷时,上下深浅不一,粗细不均,未获成功。第二次,他改用日本黄杨木作材料,手刻数百蒙古文字头,字型略有改进,但京津地区不能承制木刻活字版,如若用木刻字模,必须到日本去。特睦格图囊空如洗,无任何经济外援,因而创制蒙古文铅字的工作不得不暂时停下。1919年,在贡王的支持下,他多次到天津向日本人学习有关雕刻技术,并结合实际情况,初步制成了蒙古文铅字,作出了铜模,铸出了字。经过反复试用,多次改进,1922年冬,蒙古文铅字印刷术终于在我国第一次获得成功。
蒙古文铅字创制成功后,1923年民国政府农商部发奖表彰,不征捐税,发给30年专利证书。与此同时,特睦格图创制的满文铅字亦同蒙古文铅字同时问世。
1923年春,特睦格图在北京创办蒙古族有史以来第一家出版社——蒙古文书社。他又同云集在京的蒙古族学界人士伊德钦等,兴办了蒙古文印刷厂。1925年,特睦格图又继续创制了藏文铅字,在蒙古文书社内铅印藏文典籍。从1923年到1929年末,是蒙古文书社的鼎盛时期。由特睦格图主编、翻译出版的蒙、汉、满、藏文书籍多达50余种,10万册以上。这些书籍不仅发行国内,且畅销于日、俄、法等国。《蒙日语会话》《蒙古文教科书》(8册),也成为日本学习蒙古文蒙语的入门书籍。
1939年5月2日,特睦格图病故于乌兰浩特。
- 上一篇: 土默特文史资料: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 下一篇: 蒙古出土了八百年前罐藏的奶皮和酥油,堪称世界考古新发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