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北地区在行政区划上是指辽宁省的朝阳、铁岭和阜新三个市。喀喇沁部在清朝期间政府划定的游牧地界为“在喜峰口东北三百五十里。至京师七百六十里。东西距五百里,南北距四百五十里。东至土默特及敖汉界,西至察哈尔正蓝旗牧场南界,南至盛京边墙界,北至翁牛特界。”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宁城县和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还包括河北省承德市的部分地区,这一地区在清代至新中国之前,属于热河省。一度以“八沟哈达,御道滦水”为标志的繁荣热河在1938年至1949年间的纷繁战事间,成为了永久的回忆。在我国境内的喀喇沁部蒙古人现在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宁城县和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凌源县、建平县以及河北省平泉县及其周边地区。近三百年来,喀喇沁蒙古人开始在这背靠北部蒙古,东临满洲,南接长城的咽喉地带逐渐定居下来。她既保留自己原有文化习俗,又汲取西北蒙古、东部满洲、南部汉人的文化习俗,故有喀喇沁“特殊部族”之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喀喇沁蒙古人约有30万人左右。


1辽西北地区喀喇沁蒙古人来源与变迁


喀喇沁部是蒙古族各部落中历史变迁较大和领主更迭频繁的部落之一,曾经经历了近800年的历史演变。喀喇沁蒙古人的远祖为游牧于欧亚草原(今伊朗境内)的乌古思人,自宣大边外东迁后与朵颜乌梁海部整合,仍以喀喇沁为部落名称,其首领为乌梁海者勒篾的后裔。其来源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十四世纪从北方南下的兀良哈(乌梁海)部的蒙古人,一部分是十七世纪从黄河河套东迁来的喀喇沁部的蒙古人。


(一)喀喇沁的蒙古语意

喀喇沁(标准音为“哈日沁”)在史料上又被称为哈刺赤、哈剌嗔、哈剌庆等,这是蒙古文不同汉字音译的写法。喀喇沁(Harqin)为蒙语,意思是“重要的人”或“伟大的人”,也有“守卫者”之意。这要追溯到成吉思汗时代的亲卫军--喀喇沁贵族领主们的先人(民间称“金帐武士”)。喀喇沁的末尾字“沁”在现代蒙古语里最普遍的是“人”或“民”的意思,前面词喀喇(Qara)在现代蒙古语里的意思是“黑”,但是用于专有名词时,喀喇(哈剌)没有表示颜色的意思,更不是崇尚黑色,而只是用作修饰,以传统方式显示中心词的首要地位。有伟大、崇高形象之意,如喀喇昆仑、哈剌契丹就是高大昆仑、伟大契丹等(见刘凤翥.“阿穆尔”源于契丹语的“黑水”说[J]. 黑龙江文物丛刊,哈尔滨:1984(1))


(二)喀喇沁的先祖族源

远古的乌古思首领有六子,其六子又各有四子,共繁衍出二十四个支系,喀喇沁是其支系之一。后来,喀喇沁人迁徙到了阿姆河(Amu Darya)以南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强大部族,与当地的其他游牧部落统称为钦察人,形成了一个实力强大的钦察部落联盟。随着蒙古帝国兴起,中亚地区的康里、钦察各部先后归附蒙古帝国。公元1221年,成吉思汗命拖雷西征呼罗珊(阿姆河以南地区,包含现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富汗北部等地),拖雷就把居住在哥疾宁的喀喇沁人征入蒙古军队,由于善战英勇称为钦察军,然后随拖雷回到蒙古草原奉命为成吉思汗汗廷“怯薛军”里服务。最初的喀喇沁蒙古人就是由这些人组成,早期喀喇沁蒙古人的先祖就是源于中亚钦察人和西伯利亚图瓦人。


(三)与喀喇沁特殊关系的朵颜乌梁海

乌梁海(UriankhAi)亦作兀良哈,“乌梁海”之称出现于清代,其先世是我国史书中出现的“温良改”“斡良改”。乌梁海在古代历史典籍中被译写为“乌力扬海”“兀良哈”“兀良孩”“兀良海”“兀良罕”等等,虽字样不同,其实都是对乌梁海一词的汉字音写,为蒙古语“高原山林”的音译。者勒篾所属的乌梁海氏是蒙古族历史中的一个古老悠久的氏族称号,是较早归附成吉思汗的蒙古部落之一。


乌梁海曾是一个森林部落,乌梁海氏族生活于高原森林中的年代,早九世纪之前,以狩猎为生的原来栖居于巴尔古真滩的森林百姓,徙至不而罕哈喇敦(今肯特山、斡难河、克鲁伦河流域一带),至此已经不是森林百姓乌梁海氏成了迭列列斤蒙古,为古老的北方蒙古部之一。据《蒙古秘史》中记载:成吉思汗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蒙古部众都纷纷离去。在成吉思汗一家最艰难的时侯,铁匠乌梁海氏札儿赤歹兀老人(也速该的挚友)毅然领着儿子者勒篾(济拉玛)、速不台(速别额台拔阿图儿)兄弟二人,带着风箱和打铁的工具,从家乡怯绿连河源来到不儿罕山前送交成吉思汗做“伴当”,一直侍奉在成吉思汗左右,与者别(哲别)、速不台、忽必来并称“四獒”将军之首。后来他的兄弟察兀尔孩也来到大汗身边,乌梁海家族成就了成吉思汗一代伟业。需要说明的是,迭列列斤蒙古的乌梁海氏族与1206年之后成吉思汗收复统一的尼布楚与阿尔泰山之间的巴越惕、脱哈斯、伯吉各惕等十几个森林百姓部(乌梁海),不要混为一谈。

1.喀喇沁王的远祖乌梁海氏者勒篾(1160年-1210年)

喀喇沁王的远祖是成吉思汗的勋臣者勒篾(也译为“济拉玛”),属乌梁海氏,是成吉思汗四獒将军之一、十大开国功臣之一、享有“巴特尔”的称号。他以果敢善战著称,有“饮露骑风”之美称,与博尔术同被封为众官之长。者勒篾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时曾三次救过成吉思汗性命,被封为第九位千户那颜,享有九次犯罪不罚的特权。后来,成吉思汗将女儿花茵公主嫁于者勒篾之子吉伯格,受封于契丹故地大宁路并享有“塔布囊”的称号,并旨令“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与济拉玛家族累世联姻”,塔布囊(驸马)是喀喇沁贵族享有的品位。者勒篾及其继承者所领乌梁海(兀良哈)之众对蒙古其他汗国也有广泛影响,今中亚各民族中是否也有兀良哈后裔值得研究。


2.乌梁海蒙古的沿革可分为朵颜兀良哈、大禁地兀良哈两部分。朵颜山(今扎赉特旗境内)的兀良哈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来到这里驻牧,朵颜兀良哈人的主体是者勒蔑的后裔(者勒篾之七代孙花当,被明廷封为朵颜兀良哈的左督)。大禁地兀良哈是成吉思汗逝后,右翼军千户长兀良哈敖塔赤带其属众驻牧于成吉思汗的大禁地守成陵。北元时,他们的后代为兀良哈万户,由于反叛被杀或做奴隶,残部逃至唐努山和阿尔泰山及合木吉克地方栖居,清史称唐努乌梁海、阿尔泰乌梁海、合木吉克(阿尔泰淖尔)乌梁海蒙古三部。


2元代之后喀喇沁部的形成与迁移状况


喀喇沁部自形成以后最显著的特点是其领主经过数次更替,部落人员组成成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喀喇沁这一部落名称却一直被保留下来。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喀喇沁部融入了若干其他蒙古部落成分,已经不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部落,喀喇沁部的演变俨然是一部蒙古部落变迁的历史缩影。


元代时,由喀喇沁人组成的钦察军已近万人,由元朝重臣土土哈(库莫奚人,世为钦察国主而能统领钦察人)统领,为元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备受嘉奖。由土土哈家族管辖长达半个世纪的喀喇沁军驻防在漠北地区,为维护汗庭不懈努力的同时,还掌管元朝皇室的马群。十七世纪的《黄史》“恪遵圣上的旨意,先前即曾效力,为马奶酒和奶酪,奉献酒曲”的记载,这是当时蒙古人对喀喇沁先世酿造甘醇马奶酒的回忆。至元朝末期,由于土土哈的后裔唐其势参与汗庭谋杀,唐其势家族伏诛。喀喇沁在元廷地位下降,喀喇沁归黄金家族统领。


(一)内讧与纷争的北元

公元1368年,朱元璋大将徐达等率师攻陷大都,把蒙古贵族被逐出北京,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北奔上都,元亡。1369,常遇春、李文忠攻下开平(即上都),迫元顺帝北走应昌(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达尔诺尔附近)。1370年,徐达率明军出征沙漠与驻守在沈儿峪口(今甘肃定西县北)的扩廓帖木儿激战,扩廓帖木儿大败仅与妻子和少数随从北渡黄河,跑到漠北和林,明军左副将军李文忠等率东路出居庸关直克应昌,惠宗之孙买的里八刺及后妃、诸王、官吏等多人被俘,此时,顺帝已卒,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仅以数十骑败走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额尔德尼桑图附近),会合败于陕甘的扩廓帖木儿,在和林爱酞识理达腊即皇帝位,称必力克图汗,年号宣光,以明年(1371)为宣光元年。


至此,蒙古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蒙古高原的哈拉和林(Qara-qorum,突厥语“黑圆石”,位于今蒙古国境内前杭爱省西北角的杭爱山南麓,距乌兰巴托市西南365公里)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之后的历史进入北元时期,1388年大将蓝玉率领明军十万人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贝尔湖南岸大败脱古思的军队,北元诸王、平章以下官员三千多人及军士七万余人被俘、大量印章、图书、兵器、车辆,都被明军俘获,脱木思帖木儿(元顺帝孙)逃走后被其部将缢杀。这次的失败使黄金家族忽必烈支系的残元政权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中央汗国”的地位,以至于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自立。


1388年阿里不哥(拖雷幼子)后裔也速迭儿弑脱古思帖木儿篡位,去“大元”国号、去帝号、称可汗,不再使用汉文的年号、庙号、谥号。1402年鬼力赤(窝阔台后裔)篡位,大蒙古国分裂成鞑靼和瓦剌,合法的蒙古帝国大汗不复存在了。但鬼力赤也并没有保持汗位有多久,便在1408年被阿苏特部阿鲁台和卫拉特(瓦剌)部马哈木的联军杀死且得到明政府的支持,卫拉特部将其势力范围扩张成从贝加尔湖西岸到额尔齐斯河上游的整个西蒙古地区。没能长久,鬼力赤之子额色库重新崛起,双方进行了十几年的战争,直到额色库于1425年病死。1408年,残元末代皇帝额勒伯克之子本雅失里复辟了自己的汗位,宣布自己为蒙古帝国的大汗。明成祖于1410-1411年率军队直抵成吉思汗故地(鄂嫩河上游平原)击溃了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的军队,使本雅失里丧失了作为大汗的权威。蒙古内部开始陷入连绵不断的内讧以及争夺蒙古帝国大汗宝座的纷争当中。


元朝被推翻之后,蒙古贵族企图收复中原,于是不断组织力量反击,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蒙古采取征讨和招抚并用的策略。其结果,双方都没有能够如愿以偿,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二)喀喇沁部在漠北地区的正式形成

在十五世纪三十年代,当年的喀喇沁军、家属、牧户逐渐成为一个强盛的部族,被称为喀喇沁部。在漠北地区的岭北行省及哈喇和林一带游牧,归阿速特部首领阿鲁台统领。阿速特部的先祖是波斯的斯基泰-萨尔马提亚人,十三世纪生活在高加索附近,史集称阿思、阿兰人,被西征的蒙古军带服务于大汗。由于先祖都来自于西方,这两部成为日后右翼蒙古永谢布万户的主要鄂托克(部落、屯营地、游牧的结合体)。


1434年,阿鲁台被卫拉特部(Oyrad)首领脱欢(者勒篾后裔)袭杀。1439年,脱欢病逝,子也先继位,卫拉特部首领也先(脱欢子)统领喀喇沁部,驻牧于岭北行省。1449年,也先太师率卫拉特(瓦剌)部南下,在土木堡俘获了明英宗皇帝,明军全面退守长城以南。明景泰四年(1453年),也先袭杀傀儡可汗脱脱不花自立,称“大元田盛(天圣)可汗”,登上蒙古大汗之位,成为蒙古历史上唯一非黄金家族出身的大汗,也先汗欲将黄金家族继承人斩草除根。也先虽然坚持“大元”为国号,但西方很多史家还是习惯称他的政权为“卫拉特帝国”。


(三)喀喇沁部南迁入河套及发展

也先(1407-1454)又译额森、厄僧等,乌梁海氏者勒篾的后裔。他曾经联结东西蒙古诸部,巩固两翼,拆除明廷的“西域屏障”和“辽海藩篱”,并挥戈南下,大败明军,俘获英宗,威震中原。曾短期统一东西蒙古各部,建立卫拉特人(明称瓦剌,原居住于叶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区,与大汗世婚,享有“亲视诸王”之地位)统治的国家组织,势力范围东起兴安岭,西越阿尔泰山至巴尔喀什湖、葱岭,北起安卡拉河、贝加尔湖,南抵大漠,形成元朝灭亡后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最后一股强大势力,虽然也先汗对黄金家族继承人斩草除根的政策,但他的祖母黄金家族公主萨穆尔夫人保护了襁褓中的巴延蒙克(孛罗忽济农,是著名的蒙古中兴之主达延汗的父亲),也先汗对东方历史产生过不可忽略的影响。十六世纪以后,卫拉特联盟活动中心大西北(今新疆地区)。联盟中最强的准葛尔部,把其他各部统一起来,建立强大政权,创制自己的文字,确定法律制度(卫拉特法典),改进放牧方法,经营农业种植和手工业,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发展制绒业、金属品制造业。当时准葛尔地区经济繁荣,人口增长。


卫拉特(Oyrad、Oilrad)是蒙语的汉语音译,清代开始的译法。蒙元时期汉语译为“斡亦剌惕”“ 斡亦喇” 等,明代汉译为“瓦剌”,清代汉译为“卫拉特”“ 厄鲁特”等。由于在清朝初年时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的西部,故又称为“西蒙古” 。清代瓦剌分为四大部:绰罗斯(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另外还有辉特等诸小部。


1454年8月,卫拉特部知院阿剌因私怨反目,遂起兵杀死了也先汗,也先的余部分裂瓦解并迅速退出东蒙古地区,失去了对喀喇沁部的统治权(卫拉特各部西迁,这个一贯标榜独立的部族从此不再和北元发生关系,他们没有了统一的首领也不再拥立大汗,开始了没有目的的自行其是)。阿剌知院刺杀也先完全是出于私愤,事先并没有政治方面的计划,他杀死也先却无法替代也先,当顺利的报仇雪恨后下一步该怎么办他完全没有了主意。他的这种迟疑不但造成了卫拉特各部的分裂也使自己很快陷入四面楚歌,原本拜服在也先脚下的蒙古本部(都沁)各首领这个时候却空前团结迅速取得了主动权,以“臣弑君”为名起兵围攻阿剌,阿剌知院除了本部人马没有任何外援众寡悬殊之下兵败身亡。以北元君臣来说这也许只是一次讨伐逆臣,使黄金家族复辟的战斗与以前的历次作战没有什么区别。


这一年,成吉思汗同父异母弟别里古台后裔毛里孩、另一弟哈撒儿后裔齐王勃鲁乃、喀喇沁首领孛来、永邵部首领癿加思兰、知院阿哈剌忽、平章昂克、少师阿罗出等人拥立脱脱不花幼子马儿古儿吉思为 “乌珂克图汗”,毛里孩与孛来同为太师向明朝派遣使节宣布新汗继位同时迅速以“臣弑君”为名起兵攻打阿剌并迅速取得胜利。同年,北元太师孛来担任喀喇沁部新的领主,并率领喀喇沁部、阿速特部于1456年进人黄河河套地区。尔后,毛里孩率翁牛特部进入河套,元室后裔孛罗忽济农(巴延蒙克,成吉思汗十四世孙)率鄂尔多斯部大批人马于1470年进入河套地区,他们与喀喇沁部成为河套地区的新主宰。与此同时,卫拉特部的癿加思兰也进入河套。当时孛来的势力比较强大,成为当时蒙古政治舞台上强有力的人物,后来,以喀喇沁部孛来太师为一方与翁牛特部毛里孩为另一方的军事联盟争霸,最终结果是喀喇沁的孛来太师失败了,毛里孩联军杀死孛来太师,霸主地位被毛里孩取代。


历史进入了达延汗政权(巴图蒙克、把秃猛可,生卒约1474-1517年,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蒙古“中兴之主”)时期,1479或1480年,三十三岁的伟大蒙古女性满都海哈屯(又译彻辰,蒙古汪古部人,满都古勒汗的年轻遗孀、巴图蒙克的祖母辈分、蒙古中兴之母)为了成吉思汗后裔的汗统能够延续,嫁给年方七岁的巴图蒙克继承蒙古大汗位,号大元大可汗(明代的达延汗、歹颜哈、答言罕、达衍汗,皆为“大元大可汗”的音译)。为了消除卫拉特部对汗廷的威胁,满都海哈屯携带年幼的达延汗并亲自率领大军征战卫拉特部,经过近30年的奋战,达延汗在满都海哈屯的辅佐下,终于在1510年再度控制了蒙古诸部,重建黄金家族在蒙古的绝对统治并将蒙古划分为左右翼六万户。其中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为右翼三万户,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为左翼三万户。但是右翼永谢布领主亦不刺、鄂尔多斯部领主满都赉等为首的大领主看到达延汗的统一事业,妨碍了他们手中的权力,右翼三万户起事叛乱。


1510年,达延汗亲自率兵讨伐右翼,经过“土尔根河战役”和“达兰特哩衮战役”,平定了以右翼永谢布领主亦卜剌为首的叛乱。平定了右翼蒙古的叛乱后,巴雅思哈勒(达延汗孙)掌管了喀喇沁、阿速特等鄂托克,从此,巴雅思哈勒成了喀喇沁部的领主,喀喇沁部也成为黄金家族世袭领地和属民。这时候的喀喇沁部活动地域已经从鄂尔多斯地区迁出,驻牧于宣府张家口、独石口边外(张家口以北的河北省西北部,锡林郭勒盟的太仆寺旗、正镶白旗、正兰旗和多伦县),这一带已经深入到了兀良哈三卫的驻牧地域(明初设兀良哈三卫:自大宁前抵喜峰,近宣府,为朵颜卫;自锦、义历广宁,渡辽河至白云山,为泰宁卫;自黄泥洼逾沈阳、铁岭至开原,为福余卫。实则明初误判,朵颜兀良哈最为强盛)


1540年左右,朵颜卫领主恩克(影克,者勒篾十一世孙)率领部分朵颜兀良哈人归附喀喇沁部,奉喀喇沁部首领巴雅思哈勒及其后裔为自己的领主,至此,兀良哈三卫开始和喀喇沁部发生了十分密切的关系,传统上婚姻的纽带是促使喀喇沁、兀良哈二部合一的关键所在。


蒙古历史上,朵颜兀良哈与黄金家族的百年联姻,使其在蒙古社会中的政治地位极为重要。在联姻过程中普遍遵循的传统规则是:凡是兀良哈显贵嫁姑娘给黄金家族,均不随其丈夫驻牧,而是在娘家从兄弟父母家产中分得部分人马和财产,因为她们已经是黄金家族的成员。猛可真(者勒篾十世孙恩克的堂妹)成为巴雅思哈勒之妻后,仍然驻牧于兀良哈部牧地内。巴雅思哈勒的孙女下嫁给兀良哈部首领长昂(者勒篾十二世孙)为妻,这些地区自然也就成为喀喇沁部的土地。喀喇沁部与朵颜兀良哈部联姻的结果是使一部分兀良哈人归附喀喇沁,仍以喀喇沁部为号。余下的兀良哈部众根据与土默特部、察哈尔部的密切程度,分别归附土默特部、察哈尔部。这样至明朝末年,拥兵七万的朵颜兀良哈的力量几乎被分解,之后百年,作为整体的兀良哈部逐渐消失,没有完整的旗、县建制。


(四)喀喇沁余部东迁及重组

十七世纪初叶,察哈尔部林丹汗继位蒙古大汗,林丹汗对周围诸部的战争,导致东蒙古各部(奈曼、敖汉、巴林、扎鲁特,科尔沁)纷纷归附满洲后金,林丹汗向西转向右翼蒙古各部。此时,喀喇沁部位于右翼蒙古的前沿且游牧于宣大边外(明代宣府、大同的合称)及与林丹汗的旧怨,与土默特部联合对汗庭进行抗拒,林丹汗通过数次战争,导致喀喇沁部大军溃败,部分逃入明朝边内躲避,部分被林丹汗俘虏,人口所剩无几。由于喀喇沁内的大多兀良哈部民没参战,从而保存了实力,在色楞(者勒篾十四世孙)、苏布地(者勒篾十四世孙,明朵颜卫最后一个首领)率领下,喀喇沁余部东迁至兀良哈三卫地。1628年,喀喇沁部联合科尔沁、扎鲁特、奈曼、土默特部等部联军十万在土默特的赵城(呼和浩特附近)歼灭林丹汗的精锐四万人马,而后担心林丹汗的报复,苏布地、色楞率喀喇沁余部投靠后金皇太极,行青牛白马之誓结成联盟,天聪三年(1629年)苏布地与色楞举部归附后金。皇太极出兵,林丹汗败走青海,皇太极诏封苏布地仍驻喀喇沁故地,赐号为都固棱,组成新的喀喇沁部,这也标志着新的喀喇沁部落是由兀良哈人为主体重新组成的。色棱和苏布地继续沿用原宗主部“喀喇沁”这一名称。


3清代以后喀喇沁蒙古的重新组成


苏布地“塔布囊”归附后金之后,喀喇沁部领导权由黄金家族彻底转入到兀良哈人手中。新的喀喇沁蒙古部为大清入主中原、攻锦州、破长城、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苏布地死后,其子固鲁思奇布继任喀喇沁部首领。1635年皇太极诏编喀喇沁部为左、右二旗,以固鲁思奇布掌右翼旗(今喀旗),并授扎萨克衔,编九十五个佐领,治所在锡伯河北岸龙山。这是清代喀喇沁部第一任首领。


其叔色楞掌管左翼旗(今辽宁喀左),喀喇沁左翼旗的管辖范围东至乌兰哈达图和硕(今朝阳),南到宁远边墙(今绥中),西接乌里雅苏太梁(今杨树梁),北连牛尔河梁(今叶柏寿)。从此,结束了长期游牧、抢掠的生活,开始定居牧耕。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增建为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共三个扎萨克旗,喀喇沁右、中、左三旗与土默特左、右二旗,组成了清代的卓索图盟。土默特左旗的扎萨克善巴与喀喇沁三旗同祖,姓“乌梁海”,而土默特右旗的扎萨克鄂木布楚琥尔则是土默特阿勒坦汗后裔,姓“包尔只斤、博尔济吉忒氏”属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喀喇沁部蒙古人分三种:大汗之子孙、台吉为西拉努忒喀喇沁人(西拉努忒,蒙语为黄色眼睛),如姓“宝”“鲍”“云”者,原均为成吉思汗家族之姓。皇室之故旧勋戚则为博罗努忒喀喇沁人(博罗努忒,蒙语为灰色眼睛)为者勒蔑后裔,如宁城境内的坤都河和牛碌河乌姓蒙古;其余乌姓多为闲散塔布囊。土默特左旗(阜新)的“吴”与喀喇沁左旗的“武”姓,亦是乌梁海的首音,另外还有阜新的兀良哈(吴姓)、斡特尔(武姓)、含图德(韩姓)、达日胡德(戴姓)资料有限尚且不明支属。皇室贵族的属民或奴仆、掳民及降俘则为哈拉努忒喀喇沁人(哈拉努忒,蒙语为黑色眼睛),如陈、白、王、刘氏者。


喀喇沁部主体世系:扎尔楚泰(札儿赤兀歹)--者勒蔑--吉布合--吉日和丹--浩亨吉日--仨日勒--索隆该--忙夫日--和通--格呼博罗特--格呼勒泰宰桑(革兰台)--恩克--长昂--摆洪大--苏布地--噜思奇布--巴图色棱--班达尔沙--扎什--噶勒藏--色棱--伊达木扎布--喇特纳希弟--端珠布色布腾--满都巴咱尔--布鹗雅巴剌--色布克多尔济--旺都特那木吉勒--贡桑诺尔布--笃多博


4关于蒙古姓氏来源及类别


蒙古姓氏,20世纪以来国内蒙古人逐渐取汉译姓氏,蒙古国则于1997年制定了《取姓法》规定:蒙古国民要选取历史人物或祖先的名号作为姓氏。国内蒙古人的汉姓来源主要有四种,分别是以部落名称为姓、以氏族名称为姓、以祖先名字为姓、直接取汉人姓氏为姓。


(一)  以本部落名称为姓

《蒙古秘史》中记载成吉思汗上十一世祖学端察掳一女俘名“札儿赤兀惕·阿当罕·兀良合真氏”。兀良合为部落名称,阿当罕是自己的本名,札儿赤兀惕是氏族的名称。故这个女俘姓兀良合真(真表示女性,若为男性则称为兀良合歹),名字叫阿当罕,是札儿赤兀惕氏族人。姓名称呼的顺序是:姓氏、名称、族属。东蒙古部区的喀喇沁各旗札萨克、台吉均姓乌,就是兀良哈(也称乌梁海)人者勒篾(成吉思汗四杰之一)的七世孙和通始建喀喇沁的缘故。这就是取本部名称词首为姓。


(二)  以本氏族名称为姓

合撒儿(成吉思汗二弟)之后裔所建的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诸部的札萨克、台吉均姓包氏,就是源于合撒儿出世的孛儿只斤(也记作博尔济吉特氏族之故。这就是取氏族名称词首为姓;东土默特原居东部区卓索图盟)的宝氏,也出于此,因为包、宝谐音所致。


(三)  以本祖先名字为姓

元丞相脱脱(主修宋辽金三史),本是蔑儿吉骀氏,其后人却以脱脱为姓,元代有脱脱尼,明代有脱脱卜花。科尔沁左翼中旗出生的嗄达梅林,先祖莫勒特图以后,开始取“莫”字为姓,谐音记作孟,所以嗄达梅林汉名叫作孟青山。郭尔罗斯前旗王爷驻京代办富格日特远祖兀良哈人,本姓乌和吴,但富格日特的后代已取“富”为姓了,这种转姓的情况也不少。


(四)以特殊称呼为姓

也不是以父名为姓,而是出于历史上一种特殊称呼。例如,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称为“奥鲁”,于是这些家属便取姓“奥鲁”,后代改姓“奥”。元代时,凡降元编入蒙古军的,都在姓上加蒙古二字,于是后人有了以“蒙”为姓的。另外,明代常给归附的蒙古人赐姓:如火你,于洪武九年(1376)归附,更其姓名为霍庄;观音保,于十六年(1383) 归附,赐姓名为李观;丑驴,于二十一年(1388) 归附,赐姓名为李贤。


(五)以蒙语意译成汉字为姓

如“锡拉特”蒙古语意译为汉字“黄”,即为黄姓;“查干”蒙古语意为白,译成白姓;“呼和”意为蓝,译为蓝姓;“阿拉坦”意为金,译成金姓等。


(六)以蒙语的汉字谐音为姓

以谐音取姓或与音近的汉字为姓,如其父名为伯颜,则子取“伯颜”首字的谐音为白姓;又如火你赤,取字首“火”的谐音为霍等。


(七)由于特殊原因,直接使用汉姓的,具体因由不详,属于特例不做共性介绍。


(八)我国境内蒙古人的原姓氏与改成汉字姓氏对应情况:乞颜(齐、祁、陈、秦),纳古斯(那)肖德(肖),客烈亦惕(和、何),孛尔只斤(鲍、包、宝、博、奇、罗、波),汪古惕(汪、王),弘吉喇惕(洪),帖良古惕(铁、车),兀良哈(乌、吴、于、魏),满楚古得(满),杜尔伯特(杜、司),和硕特(和),郭尔罗斯(郭、高、何),呼和淖如得(和),伊斯得(伊),夏日高勒(夏、黄、何),梅日根哈拉(梅),闫忽德(闫门),泰亦赤兀惕(戴),胡勒目斯(胡),杜格庆(杜),海那赫(海、毕),周尔那德(周),华努特(华),木德(齐),敖勒高努德(敖、赵、王),白如徳(白),海勒图德(海),赖哈图德(赖、赵),李莫斯日(李),都如德(杜、霍),亦日呼德(伊),朱勒豁得(朱、周、康),兀济叶惕(武、吴),乌珠穆沁(乌、武),巴尔虎(巴胡),召蒙岱(赵),克什克腾(和、何),木斯臣(穆),宝勒格沁(暴),席热臣(席),包日罕特(包),台本(邰、伍),通事纳尔(佟),唐古特(唐、夏、项),夏那日(夏、项),朱理真(朱),忽思慧(忽、胡),泰亦什(师),呼和绍布(和、付),海拉苏(海、俞),萨都喇(萨),扎喇亦尔(赵、季),毛忽来(牟、何、李),蔑尔乞德(穆),撒勒只兀惕(蔡、马),塔塔尔(戴、谭、白、王),玉里巴雅兀惕(俞、白、富),席勒特德(邢),永谢布(云、荣、永),翁高德(敖),瓜勒给亚(关),楚勒呼德(褚、邱、陈),森吉德(沈) 察哈尔(常、张、白),努图格沁(欧),强科勒(乔),宫固如徳(孔、宫),锡勒朱徳(谢、邢),索很(宋),达日呼德(戴),楚兀日出德(常),朝鲁图德(乔、晁、曹、石),斡恩真(温),速勒吉德(孙),杭锦(康、韩),昂沁(安),宰桑(翟),亦鲁特(尹),扎兰努德(张),哈日努特(韩、哈),莫勒图特(孟),布忽纳惕(全),巴鲁喇斯(胡),斡罗纳尔(多),那牙勤(关),土默特(万),土尔扈特(段),哈达努德(冯),埃日德(金),斡亦喇惕(林、刘、张),朱嘎沁(钱),准噶尔(左、朱),温德日格庆(高),达郎古德(梁),俄格德格(宁),呼勒都古德(董、胡),都仍太本(满),努克楚德(姚),尼格斯尔(伊),浩齐特(陈),杭席古德(贾),哈荣古德(罗),纪勒格勒德(藤),呼热特(袁),陶日根席日(段、黄),阿都沁(马),兀和日沁(牛),陶高沁(郭),豁尼沁(杨、霍),哈日玛赤(谢),塔日阿沁(田),兀纳嘎沁(鞠),博斯沁(卜、戴),特木日沁(铁),陶格沁(齐),珠勒沁(邓),瑙木沁(弓、宫),扎格斯沁(于),萨日塔兀勒(越、岳),明安(千、钱),兀苏德(徐),巴克西纳尔(师),沙毕纳尔(苗),席日努德(黄、金),宝古(鹿),阿拉图德(金),辉特(冷),嘎勒楚德(霍),尼出古惕(白、倪),兀亦桑(周、魏、吴),忙忽惕(何、贺),马鄂(乌),布里牙特(甫、全),敖汉(白),亦赫君(孟),固兀日(白、顾),朱日其德(康),俄勒特德(胡、白),嘎察古特(李、甘),翁牛特(高、包、敖),喀喇沁(乌、韩),扎勒楚特(陶、秦),斡鲁徳(王、单),卧特日古斯(金),毕德兀德(狄),何勒楚德(宦),格根托如勒(刘),宁嘎德(王、宁),哈吉古特(柴),俄勒斯特(梅),嘎树努德(赵),哈布哈沁(陈),失宝赤(宫、龚),希日木德(岳、铁),囊嘉(王、南),塔布囊(乌、吴),阿巴嘎纳尔(安、岳),宝日努德(吴),沙吉盖(潘),巴亦拉葛赤(边),敖陶格图(林、丁),蒲甘(蒲),普鲁(杨)


5结语


我们从喀喇沁蒙古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脉络中,探索出喀喇沁蒙古人对新的社会环境的适应以及对新文化因素的选择、认同、重构,可以归结于文化认同体现的民族性。研究喀喇沁蒙古人的社会文化变迁,应研究其民族迁徙史。从移民与文化认同视角进行历史人类学的考察与再阐释。其目的,就是要大力发展其民俗文化、强化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农村发展模式的创新以及促进特色区域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服务;进而完善民族特色乡村建设的文化理念与操作途径,使地域特色的县域经济与乡村生活迸发出活力。


参考文献:

[1](蒙古)策·达木丁苏隆编译.谢再善译.蒙古秘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4.

[2]格日乐译.黄史(古代蒙古汗统大黄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3]罗密著.乌力吉图译.蒙古博尔济吉忒氏氏族谱[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4.

[4]刘凤翥.“阿穆尔”源于契丹语的“黑水”说[J]. 黑龙江文物丛刊,哈尔滨:1984(1)

[5](波斯)拉希德编.余大均,周建奇译.史集[M].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北京:商务出版社,2014.

[6]乌凤丽.喀左蒙古族的民间民俗文化[J].中国民族文博(第一辑),2006(2)

[7](明)魏焕.皇明九边考[M].中华文史丛书影印明嘉靖刻本.台北:华文出版社,1969

[8]珠荣嘎译注.阿勒坦汗传[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0.

[9]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志》编委会编.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周晓敏.蒙古贞文化文献资源整合探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8)

[11](明)宋濂,王袆.元史[M].中华书局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6.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