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音乐创作中的若干问题及建议


杨玉成

(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


《清凉的杭盖》(莫德格 演唱).mp300:0003:23

一、前言:当代内蒙古音乐的构成及其存态

(一)当前内蒙古音乐的四层结构

(二)当代内蒙古音乐的存态及属性
当代内蒙古音乐主要存态“原生态-次生态-再生态-衍生态”。其存型以“本生型”与“混生型”共存。
二、关于内蒙古音乐创作中的若干问题

1、对当代内蒙古音乐多时代、多民族、多国家、多层次音乐文化的整体认识。



2. 艺术流程的整体性思路

“创作—表演—传播—研究—人才培养”过程的整体把握。

3、音乐作品的呈现流程发生了异化

4、“传承-创新”的整体理念



案例:内蒙古新音乐初创时期的创作理念


内蒙古新音乐初创时期,经历从“移植-模仿-改编-编创-原创”的发展历程。举例如下:



案例:《彩虹》(1981):一部内蒙古民族音乐歌舞的经典典藏


电影《彩虹》1981年上映,是以展示内蒙古民族音乐歌舞的剧情片、歌舞片。电影由孙天相编剧并担纲导演,由乌云斯琴、张玉科等人主演。


影片在线播放链接:https://www.1905.com/vod/play/1305123.shtml


5、自我与他者,本我与世界的整体视界


  • 创作面向的是谁?族内与族外,国内与国外,业内与业外,圈内与圈外

  • 站在本位/他位上看音乐。了解谁谁需要什么什么?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世界,才能与时代同步。


6、艺术家与受众,创作与市场的整体意识。


  • 创作、表演是与受众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艺术家与受众是鱼与水的关系。

  • 艺术家应和受众审美,亦要引领受众审美。

  • 艺术创作要有受众意识,市场意识。


(二)个性化的自我发展思维


  • 艺术创作不是千篇一律,艺术创作需要个性。

  • 艺术家并非千人一面,他要有自己鲜明的审美和艺术主张,以及与此相应的表达方式、手段。


案例:内蒙古文工团音乐创作群体


  • 通福——创作中柱

  • 明太——舞蹈音乐

  • 美丽其格——歌剧音乐

  • 德伯希夫——指挥兼作曲

  • 辛沪光——“学院派”作曲、配器

  • 杜兆植——作曲领域的“蜡烛”、“润滑剂”

  • 莫尔吉胡——影响深远的集作曲与理论、创作与研究为一体的音乐大师


案例:70、80年代内蒙古歌坛“四小名旦”


(三)团队意识


  • 创作的个体化

  • 创作与表演、传播的脱节

  • 个体成长于团队,团队成就于协作

  • 团队是“内循环”机制与“外循环”机制的结合体


案例:初创期内蒙古文工团的人才构成——把“团”打造成“团队”




案例:内蒙古音乐“团队模式”的三个成功案例


  • 80年代:齐宝力高野马头琴乐团

  • 90年代:内蒙古青年合唱团(含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合唱团、内蒙古歌舞团合唱团)

  • 00年—10年代:安达组合为代表的新民族音乐


1、“野马队”团队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 彰显特色,勇于开拓

  • 大师引领,汇聚马头琴艺术顶尖青年人才

  • 集创作、表演、人才培养为一身

  • 深厚的传统底蕴,开阔的现代视野

2、“合唱团”团队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 “智力入股”式的团队模式

  • 出色的合唱队

  • 优秀的指挥:娅伦格日勒+永儒布

  • “3+2”式强大的创作群体:永儒布、阿拉腾奥勒、色·恩克巴雅尔+莫尔吉胡、辛沪光

  • 丰富的创作理念

  • 特色艺术家:阿拉坦其其格、乌力吉图、阿拉泰、扎格达苏荣、胡格吉勒图……

3、“安达”团队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 “草原音乐轻骑兵”理念的传承与发展:下得了牧区,进得去市场,走得出国际。

  • 草原音乐品质精髓与表现形式的深度挖掘

  • 对草原音乐诸般符号的成功运用

  • 扎根民族音乐丰厚的传统: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传统为本,自我为体”的发展理念

  • 市场化思维、国际化视野

  • 对国际音乐舞台发展理念的准确把握

  • 严谨的艺术态度


(四)创作与“舞台的异化”

  • 创作的振兴,还得从表演抓起

  • 假唱、假奏成为习惯和常态,是音乐艺术发展异化的丧钟

  • 假唱、假奏的泛化,不仅使歌唱演员能力衰退,舞台上鱼龙混杂,人才萎靡,而且造成乐队、音响等的弱化——带来的是结构性问题


三、建议


(一)观念:倡导开放包容音乐文化理念


  • 一个成熟的现代社会音乐文化生活,内容和形式绝不是单一的,而是开放包容的、多元多层的

  • 传统音乐——保护的;专业音乐——发展的;大众音乐——繁荣的;新民族音乐——开掘的

  • 创新的动力恰恰产生于各因素相互关系间的张力当中

  • 艺术的、生活的、娱乐的、商业的,不要偏废,允许不同层级和谐共存

  • 不同属性、不同层次音乐文化工作者互相尊重,相互学习互动,加强跨界、跨层合作


  •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二)平台:线下线上平台的整体打造


  • 唯有激活演出机制,才能繁荣音乐创作

  • 唯有激活演出机制,才能发现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 线下演出与云端传播的结合,是当今音乐文化传播的必然趋势

  • 线上是渠道、途径、手段,靠的还是线下的实质内容

  • 无论是采取什么样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手段,音乐的内容本身才是音乐家要做的首要工作


  • 人才要有自己的演出场地,我们要有茶吧、酒吧、饭店、广场,更需要敞开着的音乐厅、剧场

  • 让音乐厅和剧场有演出的内容,让青年人才有演出的场所


(三)规范:针对不同的演出,采取不同的演出规范


  • 要把音乐会、演唱会、展示会、晚会区分开来

  • 要把舞台演出与电视晚会区分开来


  • 给假唱假奏假演限定范围

  • 给“半真”演出限定范围


  • 建设具有创作能力和现场伴奏能力的中小型乐队

  • 培养音乐“周边”人才:音响师、灯光师、音乐经纪人、学术主持人……


(四)机制:“研讨—规划—创作—演出—推出”为一体的运行机制



(五)人才

  • 音乐事业的繁荣,归根结蒂是人才问题

  • 人才应该分布于音乐事业的所有领域


  • 年龄梯队

  • 专业团队


  • 团队成员要融合

  • 团队与个人是合作

  • 团队与团队间要协作


  • 定位

  • 团队


  • 培育机制

  • 竞出机制


杨玉成(博特乐图,1973— )蒙古族,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2005),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2006—2008),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内蒙古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学、蒙古族及北方少数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草原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传播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著有《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表演、文本、语境、传承——蒙古族音乐的口传性研究》《蒙古族英雄史诗音乐研究》(合著)等8部著作,80余篇论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蒙古族英雄史诗音乐的抢救、保护与理论研究”、“社会转型与蒙古族音乐生活的变迁”等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4项。专著《表演、文本、语境、传承——蒙古族音乐的口传性研究》获中国音乐最高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银奖;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两项。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