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内额尔敦敖包山下的贝子庙,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历经七代活佛精修而成,共耗费白银174万多两。全寺庙共分五大殿。中为朝克沁(行政教务)殿。两侧分别为拉卜楞(活佛)殿、满巴(医务)殿和都巴(天文数学)殿。贝子庙周围还建有十几座小殿和两千余间喇嘛住宅,总建筑面积达1.2平方公里。
此庙因为建在贝子旗,而且又是贝子巴拉吉尔道尔吉主持建造、故名贝子庙。清雍正年间,有一名叫巴拉吉尔隆德布的活佛从遥远的青海历经干辛万苦,一路诵经布道来到锡林河畔,深受巴拉吉尔道尔吉的祟拜和赏识。为了表示对活佛的谢意。于1741年巴拉吉尔王爷给活佛建造了一座小庙。随之贝子庙听教、出家人的增多,小庙里拥挤不堪,乾隆八年(1743年),开始修建规模宏大的庙宇,砖瓦石佛像经卷,均是驼运、勒勒车拉从张家口、多伦运来,有的从西藏等地运来。1786年,乾隆帝赐封巴拉吉隆德布为一世活佛以“阿日旺,章龙,斑智达”称号。意为“聪明传教师”。并赐给满、荣、汉、藏四种文字书字匾额颁发了度牒。“班智达葛根庙”由乾隆帝钦赐汉名“崇善寺”。到第二世活佛时佛殿经掌又大规模扩充。具有百多年的兴盛时期。清光绪年间达到极盛。喇嘛最多时达1200多人。庙寺的上层喇嘛与西藏拉萨和山西五台山等地的宗教上层保持薯密切的联系。贝子庙雕梁画栋,重楼复阁。飞檐斗拱的建筑风格,千姿百态的佛像塑造。富丽堂皇的绘画装饰。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贝子庙历经苍桑,在1966年“破四旧”运动中,几天之内庙顶被砸、塑像捣毁、堆积如山的经卷图书付之一炬。近年来,锡市政府投资60多万元开始修缮贝子庙。目前,已修缮完毕的珠都巴殿焕然一新。
多伦县汇宗寺
内蒙古藏传佛教中心——多伦县汇宗寺位于多伦县旧城北2公里处。蒙古语称“呼和苏默”,意为青庙,因其殿顶覆以青兰色琉璃瓦故名。又因其居于后建的“善因寺”之东而俗称“东大仓”。它由附属的善因寺、10座官仓、13座活佛仓和120多座当子房组成。
1690年,康熙皇帝亲率大军,征讨噶尔丹取得重大胜利。
1691年(康熙三十年),清廷召集漠南蒙古48旗札萨克、漠北喀尔喀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图汗部、车臣汗部36旗札萨克于多伦诺尔会盟,史称“康熙会盟”,奠定了清朝北疆的版图。在多伦会盟期间,应蒙古各部王公“愿建寺以彰盛典”的请求,为尊奉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的习俗,康熙决定在会盟地多伦诺尔敕建喇嘛寺庙,“以一众志”。取“佛法无二,统之一宗”之意,赐名“汇宗”,康熙帝亲写匾额。
1697年,康熙命青海佑宁寺法台第一世章嘉活佛到多伦诺尔传教。1701年,清廷“令蒙古各部落居一僧以住持”,从此多伦诺尔成为蒙古族敬仰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
1727年(雍正八年),雍正帝敕建善因寺。汇宗寺、善因寺遥相呼应,气势恢宏,矗立在蒙古草原上。清廷延请佛学造诣高深的二世章嘉活佛一并主持汇宗寺、善因寺宗教事务,协助清政府处理蒙藏事务。从此多伦诺尔成为蒙古地区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到乾隆时期,多伦两庙的常住喇嘛达到3000多人。
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200多年间,多伦诺尔在成为蒙古地区“喇嘛教之都”的同时,逐渐发展成为“旅蒙商之都”,“民族手工业之都”,形成了拥有17万人口的商贸城,为北疆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45年8月汇宗寺的一部分建筑毁于战火,这座百年明寺开始走向衰落,“文革”期间再次遭到破坏,寺中喇嘛也被迫离开寺庙。
2000年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对汇宗寺的章嘉仓进行修缮。
2001年,汇宗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巴嘎旗杨都庙
杨都庙,原名严都拉让扎仓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境内,杨都庙的周边水草丰美,空气湿润,泉水和河流纵横交错,风景十分秀丽。始建于清朝康熙 1864年,清廷赐名“施善寺”。杨都庙是锡盟少数几个、阿巴嘎旗唯一至今仍保持宗教活动的寺庙。杨都庙由大庙、小庙和却日殿三部分组成。大庙建筑面积449.44平方米,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灰色砖瓦结构,庙内保存着各种铜、银制佛像、祭品、乐器等共1000多种,还有珍品藏经等。每年农历六月开一次庙会,此庙主持却西·洛藏华丹隆柔嘉措(1934年出生于青海省贵德县,2001年11月21日在北京元寂,享年67岁)。现杨都庙已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