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社科院副院长金海接受本网采访 本网记者 吴屹桉 摄

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内蒙古社科院”)作为自治区直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繁荣发展社会科学事业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内蒙古社科院近几年取得了哪些成绩?草原文化对整个中华文化有何重要意义?草原文化研究有何发展新动向?“内蒙古民族文化研究工程”和“蒙古语语料库”建设进展如何?日前,本网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内蒙古社科院副院长金海。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迎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典,请您谈一谈内蒙古社科院近几年取得的成绩以及如何为自治区70周年庆典献礼。


金海:近年来,内蒙古社科院作为自治区直属的唯一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始终坚持“学科立院、精品兴院、人才强院、开门办院”的发展思路,在项目实施、人才培养、理论创新、资料建设、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繁荣发展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和先进文化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项目实施方面,我院坚持“以学科建设引领项目实施,以项目实施推动学科建设”理念,先后组织实施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共实施三期)、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大区重点项目“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工程、“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大藏经’影印出版工程”、“内蒙古文化资源普查”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特别重大项目“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蒙元文化研究工程”之“‘元史’汇注”项目、“内蒙古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工程”等,深入研究关乎学科建设的重大学术理论问题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推出一系列重要成果,提出一系列创新观点,在有力推动学科建设的同时,努力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聘请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知名教授和院士作为特邀研究员来我院做学术报告或牵头课题、指导科研。与此同时,将我院年轻科研人员分期分批派往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蒙古国科学院、国立大学等单位进行短期访问、进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学术交流方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以及蒙古国、俄罗斯等国的有关学术机构建立经常性的学术联系及合作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与蒙古国科学院、国立大学、乌兰巴托大学等进行广泛的合作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与此同时,认真组织召开三年一度的“中国蒙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一年一度的“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草原文化主题论坛”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术发展。通过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和对话,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建立了学术话语权。

在平台建设方面,积极争取国内著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支持,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内蒙古基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草原文化研究中心”等高端平台在我院挂牌运营的同时,把科研触角伸向基层,在自治区十二个盟市和两个单列市建立分院,形成通过上中下联动,推动科研发展、社会服务的良好机制。

我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打算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之献礼。经我院申报并被自治区确定的我院具体献礼项目有:《草原文化研究丛书》(第二辑,10本专著)、《蒙古语言语语料汇编》(专著)、《蒙古文字史》(专著)、“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档案文献系列成果100部等。

中国社会科学网:“草原文化”一直是内蒙古社科院研究的重点议题,“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也是以草原文化为研究内容,议题多元、形式灵活、机制开放的重要学术论坛,请您谈一谈草原文化的定义内涵是什么?草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处于何种地位?有何重要意义?


金海:所谓草原文化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族群共同创造的、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地域文化。它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等,其中价值体系是其核心和灵魂。

草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1.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关于中华文化起源问题,起初,学术界大多坚持“一元说”,即认为中华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然后渐次向四周特别是向南北扩散。这就是影响深远的黄河文化说。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随着长江流域大量新的考古发现,长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源头意义及地位开始得以确认。由此关于中华文化起源的观点由“一元”变为“二元”。经研究,我们发现中华文化除了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源头,即草原文化。事实上,丰富的考古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正逐步表明,在草原文化发祥地的我国北方,不但分布有丰富的早期人类活动的遗迹,如大窑文化、萨拉乌苏文化、扎赉诺尔文化等,而且拥有很多可以认证中华文明起源的文化遗存,如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等。这些文化遗存,以其丰富的内涵一再向人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即中国北方草原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

2.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不仅表现在它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而且表现在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讲,中华文化大致上是由三大地域文化组成的,即黄河流域文化、长江流域文化和草原地区文化。我们所探讨的草原文化,是一种特指的草原文化,是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原文化,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历史上包括整个蒙古高原。从区域角度来看,草原文化分布的区域毫无疑问是中华文化三大区域中分布最广的区域。从文化类型上讲,中华文化由三大类型文化组成,即北部的游牧文化、中部的农耕文化、南部的游耕文化;或者说,北部的游牧文化、中部的粟作文化、南部的稻作文化。其中,北部的游牧文化独具特色,也是草原文化中的主导文化。而中、南部的两大类型文化,说到底本质上均属农耕文化。因此,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组成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中华文化之中只有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或者只有农耕文化和游耕文化,而没有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那将是很不完整的,也不符合中华文化建构史。

总之,无论从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创造主体,还是其构成形态、内涵特征看,草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再也没有理由简单地认为中华文化就是农耕文化,中华文化是没有英雄史诗的文化,中华文学的主流审美风格是阴柔,也没有理由简单地把国学等同于汉学,如此等等。

3.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长盛不衰,其历史从未中断过,这在各文明古国中是绝无仅有的。造就这种独特而伟大的文化发展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多元一体”的内在建构及其张力。尤其草原文化以其游牧民族特有的豪迈刚健的气质和品格,不断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兴旺增添生机与活力,刺激其一次又一次地实现新的变革与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部中华文化发展史,差不多就是北方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交互作用、融会贯通、共同繁荣的历史。对此,草原文化研究学者乌恩曾有一段精彩的论述:草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主导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进程。从秦朝统一到鸦片战争的2000余年间,中国古代历史的每一个重要发展时期,都伴随着草原民族的身影。草原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割据王朝和统一王朝有20余个,统一时间累计逾1000余年。我还想补充说明的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真正结束王朝割据时代的是北方草原民族,即蒙古民族建立统一的元王朝之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大的王朝林立时代。这也是北方草原民族对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历史进程所作出的最杰出的贡献之一。

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每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草原文化都以其富有历史意义的内涵和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中华文化的繁荣提供新的滋养,成为其繁荣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在21世纪的中国,草原文化再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网:对草原文化的梳理是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首要工程,2017年“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也即将举办,请您谈一谈内蒙古社科院草原文化研究的学科建设、交流合作、决策服务以及成果普及等方面的发展新动向。


金海:首次将草原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进而创立草原文化学学科是近年来内蒙古社科院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

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构想,为推动草原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契机。2004年,我区从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现实需要和蒙古学学科进一步向外延伸、拓展以及向上提升的需要以及中华文化史学科发展(重写中华文化史)需要出发,为了把草原文化研究引向深入,启动了“草原文化研究工程”,该项目后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和重大委托项目,标志着这一学科研究的正式启动。

在草原文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学术观点方面,“草原文化研究工程”自2004年7月实施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具体出版发表的成果有:《草原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11卷、12册,437万字)、《草原文化研究丛书》第二辑(10卷,300多万字)、《论草原文化》十二辑(500多万字)、《文化内蒙古》(3卷,120万字)、《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十辑等著作、资料集以及《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等600余篇论文(其中包括在《光明日报》设立“草原文化论坛”专栏发表的30余篇文章),总计约2600多万字。

“工程”实施以来,以首席专家吴团英研究员率领的草原文化研究团队,首次将北方民族文化作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统一的、整体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并且将其紧紧置于中华文化的背景下加以研究,先后提出草原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类型、基本精神、价值体系和历史分期;提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和贡献——草原文化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三大主源之一和重要动力源泉;提出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草原文化是游牧文化与多种经济类型文化的统一、草原文化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统一的草原文化的建构特征;提出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提出草原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在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与民族文化强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评选提出“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等等重大学术观点,充分奠定了草原文化学作为一门学理明晰、学科范畴周严、学术结构合理、学术逻辑严谨的独立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坚实基础。

在草原文化研究的学术影响方面,《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等5篇系列论文获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颁发的自治区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草原文化研究丛书》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系列论文《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论草原文化核心理念》,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

2007年,“草原文化研究工程”一期工程成果以免于鉴定的成绩顺利结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的《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简报》出版专刊,向全国各地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介绍了“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取得的成果。

2009年7月13日《光明日报》刊发专题文章,对草原文化及其核心理念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文章指出,“草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组,2004年宣布了新的史学观: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这一论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我国文化史在进入21世纪最具突破性的理论成果。认为“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必将产生无法估量的时代活力。

“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的重大学术意义在于通过一系列研究,最终创立了草原文化学学科。在组织实施“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引领项目实施,以项目实施推动学科建设”的理念,有意识地抓建构理论、培养人才、资料建设、构筑平台、媒体宣传、成果转化等环节,到目前,已确立草原文化研究明确、独立的学科对象和范畴,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说体系,有着相应的学理依据、材料支撑和理论架构,构建了初步的学理框架、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具备较为稳定的专兼职研究队伍,基本的资料建设已初具规模,平台建设趋于完整,草原文化学学科正式创立。

鉴于草原文化研究取得的成就,《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草原文化学首次确定为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将“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作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重要抓手,自2004年开始启动实施(该节每年举办一次),并把把我院组织实施的全国性学术论坛《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纳入其中,成为其常设项目。

在草原文化研究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方面,我院提出的“关于设立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的建议”,被自治区政府采纳,自治区政府把每年的9月6日设立为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并组织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这是内蒙古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的文化遗产保护日活动。这项活动对于宣传、带动草原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草原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以系列论文形式,研究提出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为“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后,被自治区党委、政府采纳,广泛应用于有关重要文件。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提出与广泛传播对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增强了我区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提升了我区的文化软实力。

在草原文化研究成果的普及推广和应用转化方面,2014年,由我院和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合作编写的旨在传承弘扬草原文化、打造草原文化品牌、提高学生草原文化知识素养的通识课教材《草原文化》和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草原文化》,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实现了草原文化进教材、进校园、进课堂的愿望。这标志着草原文化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教材,学术观点转化为稳定知识,学术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我院组织编写的全国八省区全日制普通高校蒙古文通用教材《草原文化》也即将出版发行。这些对草原文化学科的建立、完善和草原文化的广泛传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网:内蒙古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重要基础资源。据悉,内蒙古社科院正在开展“内蒙古民族文化研究工程”的相关工作,请您介绍一下该工程的主要内容以及进展情况。


金海:“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方针部署,切实把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内蒙古要实现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要求落到实处而由自治区政府设立的民族文化建设研究重大项目,也是自治区社科规划特别项目(批准号:2014TB001)。该“工程”包括档案文献整理出版系列、内蒙古社会历史调查系列、学术研究系列、蒙古学文献翻译出版系列、内蒙古历史文化推广普及和“走出去”系列、“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数据库建设等6大系列数百个子项目,计划用6年(2013—2018年)时间完成,最终成果除建成一个综合性“数据库”之外,预计出版文献档案六七百卷,研究著作、社会历史调查著作和译著各100部,历史文化推广普及成果50部,共计近千卷(部)。此工程是我区迄今规模最大、涵盖内容最广、单项投入最多的文化建设研究项目,总投资1.3亿元,目前,该工程正在分期分批面向全国招投标并立项实施。

该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在近年来蒙古学研究、“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内蒙古文化资源普查等科研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计划经过6年左右的时间,深入开展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在民族文化资料建设、学术研究、成果推广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就,在文献档案搜集整理、社会历史调查、地方性知识抢救记录、成果推广转化等方面推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建成“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数据库”,推动内蒙古文化软实力跨入同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新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网:“蒙古语语料库”建设是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建设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自治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特色,请您谈一谈“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十多年来的发展进程与思路定位。


金海:为保护国家语言安全和文化安全,保护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的多样性,加强民族语言资源的保护、保存、研究、开发、利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于2005年3月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设立“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的建议,随即获准立项为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重点项目,实施时间为2005—2024年。该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建成一个2亿词级的蒙古语、达斡尔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大型综合性语料库。在没有前人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该工程课题组经过10年努力,超额完成了一期工程(2005—2014)的预期目标和任务。先后在中国、蒙古、俄罗斯三国境内实地走访、调查97个点,采访6725个人,录制4200小时的自然口语语料。一期工程,基于已搜集的4200小时自然口语语料和已收集的4000多个小时书面语料,建成了一个8000多小时/8000万词的言语语料库。该语料库由档案文件、检索界面和资源系统三部分组成。2014年11月,在呼和浩特召开的“蒙古语语料库”建设一期工程验收会上,由国内顶尖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在少数民族语言面临快速流失的形势下,蒙古语语料库建设工程的立项和成功实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填补了国内外同类项目的空白,在彰显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维护国家语言安全方面,起到了领先作用,其成果质量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

二期工程(2015—2024)的主要目标是:完成“蒙古语语料库”原始语料库创建、资源管理、数据加工以及网络发布等四项工作。期间将集中力量完成1.2亿词文献语料的扫描、录入、校对,以及数据标注加工等工作,并按照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水准,设计蒙古语语料资源管理平台网络版。蒙古文文献语料库,将穷尽式收集和纳入自蒙古文第一部文献《成吉思汗碑文》(1225年)以来的中世纪传统蒙古文文献和近代蒙古文木刻本文献。对于现代文献,将按学科分类,即按法律法规、文学艺术、新闻媒体、医药医学、应用公文、教学教材、军事、体育等择优选录。其最终目标是建成世界最大、最全、最精的网络版蒙古文文献语料库。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振

原标题: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访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金海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