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木其勒 编辑:韩百慧
讲
讲陈旗故事
陈巴尔虎旗传统民居的演变
呼
伦贝尔草原是举世闻名的世界三大草原之一,在远古的时代,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发源地。先后有东胡、鲜卑、匈奴、室韦、契丹等16个北方游牧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被史学家翦伯赞称为“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 陈巴尔虎旗地处这片风水宝地核心,从兴安林原始森林向西丘陵草原和典型草原过渡地段,孕育北方游牧文明的额尔古纳河、莫尔格勒河、海拉尔河贯穿全境。地域特色突出,历史文化厚重,民族文化丰富。从石器时代,开始有人类居住,古迹遗址众多,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量达到373处,有金长城,陶海辽代古城等国保级单位2处,区保级单位3处,占据呼伦贝尔古遗址数量的三分之一,是鲜卑,室韦等北方游牧民族从森林走向草原的驿站。
驻牧在这片草原上的原住民是蒙古族最古老部落—陈巴尔虎部。清雍正10年,受清政府指派,从布特哈地区来到这里戍牧屯边,巴尔虎部起源于贝加尔湖畔巴尔古津地区,一直至今,生产方式仍在保留游牧传统,在服饰、礼俗、文艺上具有鲜明的个性,是草原游牧文明的活化石。
蒙古族巴尔虎部和鄂温克族通古斯部人起源于森林,成长在草原,以部落形式聚集在这片草原上游牧,在征服自然的历程中,与自然溶于一体,对山水草木的崇敬,对生态信仰的虔诚,勤劳善良的品性和守望相助的传承形成了独有的北方游牧文化的烙印。这两只部族因生产方式和生存环境原因而发展缓慢,但又较好的保留了优秀传统文化 。
这两只部落后裔一直在莫尔根河和海拉尔流域游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方式从游牧走向定居,牧民生活发生了巨变。
原住民
建筑特点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开始,海拉尔河畔就有人类居住,草原先民经历了石穴、半地穴式、撮罗子、毡房、泥土房等时代,匈奴时期游牧民族便有了穹顶毡房和城市边堡。游牧民族争雄加速了草原固定建筑的推广,我旗最早的有记载建筑遗址算是浩特陶海古城了,据《辽史·地理志》记载为“河董城。本回鹘可敦城,语讹为河董城。久废,辽人完之以防边患。”公元840年,回鹘汉国瓦解,契丹人后期加固重建为军事边堡,从建筑遗迹推断并非王公宫殿,为砖基础土木结构,夯土为墙,茅草为棚。到了金代,随着金界壕的修建,额尔古纳河流域出现了大量边堡和军营驻地固定建筑,哈撒尔古城是东北最大的元代古城,从建城规制,遗留的汉白玉柱基,琉璃瓦和龙纹瓦来看,是元代所建,他本人并没有享用到这个宫殿。在草原帝国时期,成吉思汗虽然将领地分封给了弟弟和子孙,在南征北战的年代,难以想象会照搬中原帝王建筑规制建城。可以说我旗清代以前的固定建筑均为军事防务建筑和官吏机构,这与历代统治阶级边防屯田制度有关。
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最远的游牧至青海,大青山一带,一个大的转场,可能需要几年轮回,最短的游牧四季转场一年一轮回,蒙古包进化到最简单的实用功能,没有多余的一块木头。
固定建筑
我旗原住民固定建筑从清政府呼伦贝尔建城,戍牧屯边开始,副都统衙门等官吏机构均按照中原建制建设,在呼伦贝尔草原上清政府先后建了48座寺庙,晋商等八大商号入驻海拉尔后有了稳定的集市贸易,这些建筑均为青砖青瓦,与中原地区一致,加速了城镇定居进程,影响了民居固定建筑的普及,民居因运输能力和生活水平所限,大部分为泥土,大坯等垒砌,茅草为棚,桦木,杨木构屋架,低矮、潮湿、建筑寿命短。建国后,民居采用大坯、泥土、板夹泥、板夹芦苇,穿鞋戴帽(红砖基础和红瓦,主体泥坯)红砖等建筑材料,屋顶为茅草泥土,红瓦、黑铁皮、油毡纸、白铁皮、彩钢等历程。门窗为松木制作,扁宽型,从泥土民居风格看,普遍受东北地区民居影响,就地取材,突出了实用功能,两厚两小两矮“墙厚,棚厚,实用面积小,窗户小,门矮,棚矮”房屋以坐北朝南的传统三间壁为主,门楼兼厨房,客厅兼小卧室,卧室。房屋所用木材、芦苇、茅草、黄粘土均为就地取材,冬暖夏凉,节省燃料。50年代后期,随着巴镇电厂建立,铁木社、乳品厂、皮毛厂、砖瓦厂等工业兴起,建设了一批砖瓦结构“工业风”仿俄式建筑。机关单位开始普及砖建筑平房,居民房屋开始有砖基础,红瓦顶砖房。
巴彦哈达苏木60年代大坯房
巴彦库仁镇80年代的苇把房
左至右依次为80/90/70年代不同风格房屋
在我旗历史上,苇把房曾风行一时,因可以建的高大而在土房中鹤立鸡群。即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运输能力提高后,林区采伐的大量桦木进入镇区,以土里埋桦木为框架,木桩当中捆扎芦苇排列,两侧订上板皮子后抹上黄泥,压楞黑铁皮,白铁皮代替红瓦成为屋瓦主材。一周可以建起一幢房屋,条件好些后,后期里外贴砖成砖房,房屋有石头基础是80年以后的事情了。它和板夹泥等建筑一样是应付生存的需求产生的建筑形式。因芦苇作为内芯,基础没有混凝土封闭,鼠患猖獗,一段时期后,芦苇掏空随着保温性能的下降,生活水平的提高,在90年代中期后淘汰。
满洲风格民居
如今的镇区民居随着大众建材的普及几经失去了传统特点,东北地区趋于同化。至进入新世纪,陈巴尔虎旗民居房屋主体稳定在L字型结构,既前为主房,后为附属门楼,门楼侧开门的布局。屋面彩钢,墙体砖混或泥砌,方型窗。仍然以实用居住功能为主,基础、结构、功能、保暖、水电、消防均没有专业要求,有很大的随意性。随着棚户区改造和居民陆续迁入楼房定居,居民老平房的造型和风格也将定格在这个时代。拆一个少一个,民居多元化的时代姗姗来迟。
1918年俄式风格的巴彦库仁镇学校旧址
1918年满洲风格的巴彦库仁镇第一小学旧址
巴彦库仁镇“工业风”仿俄式建筑
蒙古包
30年代日本人在海拉尔附近拍摄的苇帘蒙古包
冬季蒙古包为毡包,过去的蒙古包毡布素面,柳条哈那,木门无窗,无纹饰装饰。夏季为苇帘蒙古包,从游牧环境,就地取材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苇帘蒙古包 在2007年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式蒙古包骨架多为铁管焊制,哈那和门辅以铁艺花草,吉祥纹饰。因造价低廉,可批量生产而迅速普及。蒙古包建筑艺术集中体现了地区游牧文化,涵盖了游牧车辆、生产工具、家具、炊具、服饰等游牧用具,是游牧文明传承的载体。蒙古包建筑艺术即有蒙古族共性,也有鲜明的部族和区域个性。和自然资源和习俗相关,如柳编文化,桦树文化,均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苇帘蒙古包以编制柳条为墙体栅栏,以绳索粗细控制缝隙大小,夏季凉爽,防止蚊虫进入,苇子编制为帘作为篷布使用,利用了芦苇的遇水膨胀特性防止漏雨。冬季收取保管,夏季在夏营地游牧时使用,可使用数年。和鄂温克旗不同的是,陈旗的墙体柳帘高于哈那,挡住了苇帘子伞盖。鄂温克旗的墙体柳帘低于哈那由屋顶苇帘盖住,形成伞沿。因为内有帆布内衬,无论怎么组合,也不会漏雨。天气闷热时,掀开帆布通风。较之民国时期,呼伦贝尔地区蒙古包屋顶坡度普遍下降,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使用防雨材料内衬后抗雨能力增强所致。
柳树和芦苇取材于游牧环境,属可再生资源,对生态环境基本没有影响,在蒙古国克尔伦河、俄罗斯贝加尔湖流域巴尔古津河、色楞格河、石勒克河流域蒙古族巴尔虎人,布里亚特人均有苇帘蒙古包流行。蒙古国的柳编帘子绘有彩色羊毛绳编织图案。我们无法考证源于哪个部族或河流,显然这是草原”湿地”周边游牧群体流行的建筑文化,内蒙古草原只有海拉尔河、伊敏河、莫尔格勒河流域游牧的牧民使用苇帘蒙古包,这个和呼伦贝尔草原丰富的芦苇,柳树资源有关。
陈巴尔虎旗东乌珠尔苏木的苇帘蒙古包(格根哈斯家)
外来建筑艺术对原住民
建筑文化的影响
砖瓦建筑(1897-1903)年中东铁路建筑开通后,沙俄对沿线建设了大量铁路建筑和侨民民居,在呼和诺尔镇沿线遗留26幢沙俄时期建筑,百年不倒,基本保存完好。已经公布为旗级文物保护单位。砖石材料的运用和水泥,钢材等工业革命的产物对我旗民居和官办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呼和诺尔镇和巴彦库仁镇为例,后期的机关单位,民居均仿制了中东铁路建筑风格,但与本土生产能力相符对风格进行了简化,如砖砌重檐结构,和屋顶高坡度,既有中东铁路建筑的影子。“十里不同俗”中东铁路铁路沿线的呼和诺尔镇居民房屋均为重檐结构,屋顶坡度大,但省略了门窗砖砌拱等砖砌造型复杂工艺。海拉尔河北10公里外的东乌珠尔苏木所在地,重檐结构消失,屋顶坡度也变小。一面坡,低坡度屋顶因节省材料和成本得到普及。
中东铁路建筑均为俄罗斯设计师设计,俄罗斯建筑工人施工,石材部分,均为花岗岩,在俄罗斯加工标号后运到中国境内复原垒砌。木材为落叶松,均为东北运输,黑铁皮和红瓦灰瓦均为俄罗斯产。俄罗斯侨民撤走后,土著居民因材料限制和文化差异而无法复制流传,停留在历史记忆。中东铁路时期建筑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活生存需求外,还体现了一种对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个性化的建筑形象的追求,它以独特的建筑形式记述着中东铁路建筑历史,同时展现出细腻精湛的建筑技法和华丽多姿的艺术魅力,是难得的工业文化遗产。
中东铁路建筑以受欧洲文化影响形成的俄罗斯式砖砌仿石建筑和毛石垒砌建筑为主。(铁路办公和生产用房)既有古典主义遗风的仿宫廷装饰建筑,(比如工人俱乐部、教堂、酒吧)也有俄罗斯传统的木建筑(民居),既为俄罗斯折中主义建筑风格。有趣的是在俄罗斯本地,这类砖石混合建筑确难寻其踪。这些“简装版”的仿石建筑,在铁皮,红砖等建筑材料上广泛应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便于运输,施工便捷。在特定时期,也是沙俄侵略扩张的需要。
民国和满洲建筑:在我旗境内的中东铁路时期沙俄所有建筑均健在铁路沿线,主要为沙俄铁路员工服务。1932年日军占领陈旗,伪旗公署,学校等“公益”建筑均为满洲建筑风格,既黑铁皮大房沿,窄窗户土坯房,即不同于日本建筑,也不同于西洋建筑,而是土洋结合的折中主义产物,只有铁皮盖为东北哈尔滨沈阳等地生产,其余主材为就地取材。我旗已难揽其踪,原旗公安局的土坯办公房即为满洲建筑遗存。
中东铁路的砖雕
受中东铁路影响的呼和诺尔镇民居的重檐砖花
历经百年的雨搭
木结构檐板
我旗生活在鄂温克苏木的鄂温克族通古斯部落人原住民使用木刻楞建筑,他们在古代森林民族时期使用撮罗子。《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沙俄大量涌入贝加尔湖地区,受俄罗斯人的影响开始使用木刻楞和蒙古包。10月革命前后,迁入莫尔格勒河流域游牧,与那吉,特泥河俄罗斯人为邻,在居民集聚区,仍然使用木刻楞为主,蒙古包为游牧使用。只有富裕人家使用松木木刻楞,大部分居民采伐附近的桦木制作木刻楞。原木内均有俄文编号,是在山里采伐时就做上的标记。鄂温克苏木的木刻楞均在莫尔格勒河源头的原始森林内按照设计规格在冬季采伐,春季去皮干燥后在那吉所建,后期在哈吉迁移时拆掉原木后在莫尔格勒河放排,门窗和房瓦堆砌在原木上捆扎,骑马栓绳牵引到下游阿达盖打捞后按照编号再复建的,费了不少周折。
哈吉木刻楞
木刻楞源于欧洲,便于拆卸的功能更适合与游牧民族的定居和游牧之间转换。在运输能力低下的时期,基本都是沿河上游向下游搬运木屋。解放前的木刻楞,门窗房檐采用雕花工艺,斧劈松木板屋瓦。颜色以白、蓝、绿、黄为主,保持了纯正的俄罗斯建筑风格。在俄罗斯侨民撤走后,工艺没有得到传承。门窗,房檐雕花工艺简化,房檐宽度和屋顶坡度变小,雨搭等附属设施消失。目前桦木,松木木刻楞仍在我旗林区流行。彩钢瓦,宽窗户,已经演变为中式木刻楞。我旗保存最完好的桦木原住民木刻楞仅有一座在哈吉,应为俄罗斯侨民所建。过去也是从那吉迁入哈吉复建的。2008年旗博物馆购买保护。
那吉木刻楞重檐结构
另有一处150年左右的木刻楞,窗户台以于地面将近持平,严重走形,以无维修价值。只可惜,保留到80年代的那吉木刻楞东正教堂在一场大火中消失。
那吉150年历史的老木刻楞
木刻楞建筑
▽
以下图片来自网络。
与陈巴尔虎旗毗邻的海拉尔老照片反映了清代至民国老建筑风貌。
清代海拉尔中式寺庙
中东铁路时期海拉尔车站的俄式建筑
日伪时期海拉尔满洲风格街道
日伪时期海拉尔满洲风格城门
海拉尔传统土坯房
- 上一篇: 旅游胜地---陈巴尔虎
- 下一篇: 关于征集老照片文史资料的通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