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描述






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了两件元代织金锦服饰。一件是云肩织金锦辫线袍(上图),被专家认为是迄今为止,蒙古高原发现的最为精致的元代蒙古贵族织金锦男服之一。从其面料织造技术分析,应为元代大都或周边官营纺织局织造。


另一件元代织金锦大袖袍(下图),亦是存世的织金锦精品。胸围极为肥大,应是当时所称的大袖衣。《蒙鞑备录笺证》记载妇女服饰时称:“又有大袖衣,如中国鹤氅,宽长曳地,行则两女奴拽之。”这件大袖袍应是当时蒙古贵族妇女所穿着的最为高贵的服装。



不可救药的黄金之爱


蒙古族人对于黄金的珍爱源远流长。当年成吉思汗在阿勒泰山上,发誓要把妻妾媳女“从头到脚用织金衣服打扮起来”。元代时,把织有黄金的衣裳穿在身上的,岂止后妃公主们!



云肩织金锦辫线袍(局部),元。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13世纪的波兰修士本尼迪克特叙述他在中国看到的情景:1246年,在推选贵由继任新合汗的质孙宴(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每年巡幸上都时举办的招待宗亲、大臣们所专设的宴席)上,大约有五千位王公和贵族全都穿着织有黄金的衣服。10年后,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发现用织金制作的军队营帐,竟然明晃晃地在他眼前绵延了数里路。


在元代,如果说有一种织物“成为一部分人最高美的对象”(沈从文语),那必定是纳石失了。纳石失,语源阿拉伯,元朝人释为“金锦”,今世则解为“织金锦”。总之,它是一种用金钱织出花纹的丝绸。



“元代辫线袍”——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441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出版。


坚硬的贵金属如何能跟温软缠指的蚕丝融为一体呢?文物专家辨出黄金切割成线的两种方法:将金子捶成金箔,胶贴于羊皮之上,然后切成金丝;或将金箔贴于纸上,缕成细丝。前者称为“皮金”,后者称为“纸金”。根据传统的区别方法,织金锦可按金线分成两类:将金箔黏附于薄皮,再切割成极窄的长片以织出花纹,是为片金(平金)锦;将片金线搓捻在丝线上以织出花纹,是为捻金(圆金)锦。


织金锦技术,沈从文先生相信至少在东汉时中原汉人便已有之,但元代的织金锦技术却来自西域。当年蒙古人西进,见到了坐在织机前的中亚阿拉伯织工,把一根根金丝在梭间细密往复,一片片金光交织成辉,把黄金穿在身上不再是梦想,这简直令他们欣喜若狂。此后,中亚织工被成千上万地引进元大都,这一国家行为在一个世纪间连绵不休。



游牧民族爱黄金,正如汉族爱美玉


有一个问题不得不提:蒙古人为何没有在中原发现他们钟爱的织金锦?或者说,中原的织金锦技术为何没有发达到与中亚纳石失同等程度?



1978年出土于内蒙古包头达茂旗明水墓的蒙元辫线袍。内蒙古博物院馆藏一级文物


蒙古人南下,见到的是江南文人士大夫苦心经营出的一片片水木萧瑟的园林,白粉墙上画着的是浅淡水墨和寒山瘦水的渔村雪景,那个被女真人掳往北方的徽宗赵佶,喜欢整天泡在宫里画些清隽简淡的雪江图之类——这样崇尚萧寒清远的艺术氛围,如何容得下在丝织物里加入明灿灿的黄金呢?所以,织金锦注定不会在中原汉人手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扬。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文化价值观的问题。


说到文化价值观,我们在织金锦之上又看到另一个隐藏的问题: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除蒙古族之外还有匈奴、突厥以及柔然等民族,他们为何对黄金怀着矢志不渝的千年之爱呢?曾有学者把这种挚爱解释为游牧者的一种财富观。但这也许不是一个无懈可击的答案。



元代蒙古妇女织金锦短靴,靴高26厘米、底长24厘米。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事实上,北方游牧者的黄金之爱,难道不可跟南方士大夫的玉石之爱同等齐观吗?前者在黄金之上所得的灵感,跟后者在玉石之上所得的灵感难道不是同样强烈?玉的温润、蕴藉、莹洁,是儒家所比之德,是君子所求之格;金的坚固、耀目、硬韧,则是游牧者的性情投射,是骑行者崇尚的品性。


这样看来,我们似乎不能把13世纪的蒙古人对于织金锦的追爱简单地同世俗的财富观相连,就像我们不能说古代的君子爱玉是因为他爱财一样——其所爱者,不仅是物,更是物性。


所以,织金锦并非在中原遇到了技术瓶颈或资源紧缺,根源在于文化价值观的导向使然。比如唐朝是个繁华绮丽的盛世,但在唐玄宗的皇家府库里,却只有两领织金锦浴袍,一领天子自用,一领给了贵妃杨玉环。此外,对于中原文化来说,黄金衣裳除了难以得到符合儒家价值观的合理身份外,还有来自经济伦理的挑战,比如宋仁宗曾经“重申旧禁”,严令不准以捻金等装饰衣物,大概就有出于滥用黄金可能搅乱国内经济市场的考虑。



元代庞大的织金锦制造


在元朝一百余年间,纳石失也就是织金锦的织造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为了实现本土化生产,元朝中央政府从西域全面引进人才。元代到底有多少织工来到中原呢?这个数字难以推断。据记载,在窝阔台时代,仅弘州纳石失局和荨麻林纳石失局这两家纳石失生产机构,就至少拥有一万两千多人。即便在今天,拥有上万职工的企业,怎么也算得上是庞然大物。



元代身穿辫线袍的陶俑。内蒙古博物院藏品


专业从事纳石失生产的机构直属于中央,所以它们全都是名副其实的央企。而这样的纳石失央企,在元代至少有5个,其中最著名的是两个“别失八里局”。


虽然波兰修士和马可·波罗都看到了一连片明晃晃的织金锦,但在元代能够拥有纳石失的人实际上并不多,帝后宗亲才是纳石失的主要占有者。民间不许私织,百姓亦禁止穿用。王公贵族们若能够把织金锦穿在自己身上,那便是天子所赐的质孙服。史载,元朝皇帝向百官颁赐的质孙服一共有23种,其中7种是用纳石失制作的。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欢迎分享转发!


统筹监制:李元   责编、审校:李鹏臻   制作:赵琳

微信ID:zgmzbwx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中国民族报微信期待您的关注哦




声明:本微信是国家民委主管的中国民族报社主办的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方立场。内容主要来源于中国民族报和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对我们发布的内容有异议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删除。
电话:82685629/82685958  

电子邮箱:zgmzbwx@sina.com
感谢您对本微信的关注!



中国民族报微信、微博欢迎各界朋友踊跃投稿。

邮箱:2918401455@qq.com

联系电话:82685958

QQ:2918401455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92
邮发代号:1-236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