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良 孙 良 (1910一1997),四胡艺术大师,蒙古族四胡科尔沁风格杰出代表,原籍卓索图盟土默特左翼旗(现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出身于贫苦牧民家庭,后因卓索图盟开垦,其祖上举家逃至科尔沁左翼中旗。他8岁时学会拉胡琴,13岁便熟练地掌握了四胡演奏技艺,为本村父老乡亲演奏民间乐曲。孙良先后向著名说唱艺人丹巴仁沁、王府艺人仁钦扎木苏学艺。20多岁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民间艺人。1948年秋,孙良应邀参加内蒙古文工团,担任独奏演员,将四胡艺术搬上了专业舞台。1957年调入内蒙古广播文工团。在此后的30多年,为广播电台录音播放了数百首蒙古乐曲,为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民间音乐遗产。他还先后培养了数十名学生,被誉为蒙古族四胡艺术一代宗师。他是蒙古族传统四胡艺术集大成者,同时为现代专业四胡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孙良的演奏风格朴实自然,刚健清新,音色圆润饱满,运弓扎实流畅,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经过几十年的艺术实践,孙良创立了“按”、“滑”、“打”、“弹”、“勾”等多种演奏方法,以及“长弓快曲”的技巧,丰富了四胡的表现力。他演奏的曲目十分丰富,除了几百首蒙古族民歌之外,还有从有民歌曲调民歌演变而来的独奏曲《荷英花》《莫德列玛》《南花》等;英雄史诗曲调、说唱音乐曲调等;汉族古曲民间曲牌《八音》(《八谱》)《得胜令》《柳青娘》《普庵咒》等。大凡他演奏过的曲目,都经过不同程度的加工改编。如《八音》这首汉族民间乐曲,经过他和伊兴嘎共同研究,精心设计,率先由他在不同把位上演奏,在发展中形成12个调性的不同变体,使之成为一首极具蒙古族特色的民族器乐音乐精品。 (摘自:《当代草原艺术年谱·音乐卷》)四胡 四胡 拉弦乐器,是蒙古族独特的乐器之一,也称四股子。蒙古族称它为呼兀尔、胡尔或四弦,源于古代奚琴。是蒙、汉两族人民常用的乐器。宋代陈旸《乐书》:“奚琴四胡本胡乐也。”清代用于宫廷乐队,称提琴。清代《律吕正义后编》:“提琴,四弦,与阮咸相似,其实亦奚琴之类也。”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琴筒木制,呈圆形、六角形或八角形,一端蒙羊皮或蟒皮。琴杆用乌木或红木制成。张四根弦,第一、三弦和二、四弦各为一组,每组两根弦的音高相同。竹弓,弓上所张马尾分为两股,分别夹在一、三弦和二、四弦之间。有大、小两种:小四胡多用于独奏和民间器乐合奏;大四胡多用于说唱音乐的伴奏。演奏方法与二胡大致相同。四胡旋律古朴、悠扬,是蒙古族人民文化生活中和艺术表演的重要乐器,受到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和国际友人的喜爱。其种类大致分为:高音四胡,又称蒙古小四胡。是在民间小四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音色清脆,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音色清脆悠扬、优美动听,音量较大。演奏技巧左手有滑音、颤音、打音、泛音、双音、双打音、双泛音 等,右手技法和二胡相似。主要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常与中音四胡、马头琴、三弦、雅托噶或火不思等乐器重奏或合奏。较著名的高音四胡演奏家有孙良、朝鲁、吴云龙、赵双虎、青格勒图和满都拉等。高音四胡传统乐曲有:《八音》《花腰调》《荷英花》《韩秀英》《英德勒玛》《诺恩吉娅》《阿斯尔》《赶路》等。中音四胡,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形制同低音四胡,稍小。琴筒呈圆筒形,用薄黄铜板卷焊而成,筒长16厘米、直径10厘米,筒前口蒙以蟒皮或牛皮为面,筒口外用铜箍紧固,筒后端敞口,口内设铜制边框。琴头琴杆用一整块红木或柴檀木制作,全长90厘米。琴头平顶,上置四轴,张有四条丝弦或铜弦,细竹系两束马尾为弓,弓长68厘米。演奏姿势、方法和技巧,均与低音四胡相同。中音四胡有两个八度,音色圆润、明亮。可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或为说书、演唱等说唱音乐伴奏。是四胡重奏和民乐合奏中的主要中音乐器。它常和高音四胡一起重奏,并与高音四胡、马头琴、三弦、火不思等乐器合奏。中音四胡形制同低音四胡,稍小。琴筒呈圆筒形,用薄黄铜板卷焊而成,筒长16厘米、直径10厘米,筒前口蒙以蟒皮或牛皮为面,筒口外用铜箍紧固,筒后端敞口,口内设铜制边框。琴头琴杆用一整块红木或柴檀木制作,全长90厘米。琴头平顶,上置四轴,张有四条丝弦或铜弦,细竹系两束马尾为弓,弓长68厘米。演奏姿势、方法和技巧,均与低音四胡相同。中音四胡独奏曲目与高音四胡相同。低音四胡,又称大四胡和好来宝四胡,琴筒最早用一整段木料掏空内腔而成圆筒形,筒长30厘米、直径15厘米~20厘米,筒前口蒙以羊皮、马皮或牛犊皮为面,筒后端敞口。嗣后琴筒又用硬木制成圆形、六方形或八方形。琴杆木制,多为两截,全长110厘米,张四条肠衣弦、丝弦或铜弦。琴弓用木料或柳枝做杆,两端系以马尾而成,弓长85厘米。主要流行于通辽市、赤峰市和兴安盟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蒙古族聚居地区等地。多用于蒙古族说唱好来宝和蒙古族演唱。(摘自:《当代草原艺术年谱·音乐卷》) 赞0踩0打赏☆收藏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