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gun sAihan hanggai》莫德格 莫德格(1932— ),女,长调艺术大师,西乌珠穆沁旗人。出生于贫困的牧民家庭。她自幼喜爱演唱乌珠穆沁长调,十几岁便学会了几十首民歌,经常被请担任各种民俗宴会活动歌手,远近闻名。她的母亲呼都特、姐姐花拉,王爷府歌手那·仁钦是她的启蒙老师。1945年在西乌珠穆沁旗女子学校学习。1947年参加东部联合旗女兵培训班,成为部队宣传员。1948年在锡林浩特参加干部训练班。1949年,著名艺人毛依罕和作曲家美丽其格来到她的家乡,被她的歌声所感动,把她带到当时设在张家口的内蒙古文工团,任长调歌手,由此莫德格成为新中国解放后第一位专业文艺团体的专业长调演员。1952年,受国务院委托赴蒙古国乌兰巴托访问演出。1956年,作为西藏自治区成立庆祝活动的中央代表团一员,在陈毅元帅的带领下赴西藏参加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庆祝活动,回到北京后受到周总理的接见。1957年因工作需要,先后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锡林郭勒盟东苏尼特旗、锡林浩特等地工作。1979年应邀参加内蒙古首届民间音乐戏曲录音会,录制了大量的长调民歌,所演唱的曲目成为《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长调民歌最重要来源。1995年,出版第一张个人长调演唱专辑《绿缎子》。2008年,被认定为蒙古族长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9月,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聘请莫德格为客座教授,为长调专业师生传授长调演唱技艺。2010年,由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西乌珠穆沁旗人民政府、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联合出品了《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大师系列——〈清凉的杭盖〉·蒙古族长调大师莫德格演唱专辑》。她演唱的《清凉的杭盖》《铁青马》《丰尾枣骝马》《绿缎子》《金翅翠鸟》《山林中的蓬松树》《美好的家乡》等歌曲,成为蒙古族长调久唱不衰的经典曲目。莫德格的演唱含蓄细腻,深沉苍劲,行腔挥洒自如,气息控制功力深厚,“诺古拉”演唱华丽精致,从而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蒙古族长调艺术家之一。(摘自:《当代草原艺术年谱·音乐卷》)长调 长调(urtu in daguu) 蒙古语意译“乌日汀道”。“乌日汀”为“长、久、永恒”,“道”为“歌”之意。相对于结构短小方整、节奏节拍均匀的短调民歌来说,长调不仅是蒙古人民关于此种文化表现形式的通行称谓,同时也较为确切地体现了其音乐风格和音乐形态特征。长调民歌是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在传统节庆、民俗生活和野外放牧时歌唱的一种抒情性民歌体裁。其特点是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音多词少、气息悠长。除旋律本身具有的华彩装饰(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外,还带有“诺古拉”(指波折音或称装饰音),真声与假声,头腔共鸣等,是具有独特演唱技法的歌种。根据内容题材,长调民歌可分为赞歌、哲理歌、训谕歌、情歌、思念歌、叙事歌等;根据体裁可以分为宴歌、婚礼歌、牧歌、娱乐歌等多种。在历史的传承中,由于蒙古高原地域辽阔、自然生态复杂,且各个部族在语言、风俗习惯、社会历史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长调形成了部族化、地区化、时代和个人的诸多风格系统。从总体上看,蒙古高原上长调风格的分布,以中国内蒙古地区的锡林郭勒草原为中心,从东部的呼伦贝尔、科尔沁草原,经过蒙古共和国(喀尔喀),再到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大漠草原,直至青海、新疆蒙古族聚居区,形成了一系列极具部族和区域特色的艺术风格。代表性曲目有:流行于阿拉善的《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轮番酒之歌》《查干套海》《牡丹梁》《明安召的远影》等,流行于呼伦贝尔的《辽阔的草原》《褐色的雄鹰》《巴彦巴尔虎的守夜人》等,流行于锡林郭勒的《小黄马》《走马》《清凉的杭盖》《老雁》《乌里岭》《黑骏马》《都仍扎那》等,流行于乌拉特的《早先的祝福》《喇嘛的恩赐》《布林罕的柳丛》等,流行于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甘珠尔庙》《六十棵榆树》《六十个美好》等,流行于科尔沁草原的《威风矫健的马》《思乡曲》《巴音查干》等。(摘自:《当代草原艺术年谱·音乐卷》) 赞0踩0打赏☆收藏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