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庐在架木形成骨干结构后,上覆围毡、顶毡、顶盖毡,并用毛绳捆束,包内铺设地毡。
覆盖毡
围毡,蒙古语称“图日格”,是包裹在哈那外一周的毡片。其形呈长方形,五片哈那的蒙古包在两片或四片围毡。上边向内收,以便扣住乌尼头和哈那结合部位,用马鬃或马尾搓绳缝边。两竖边(与门框相接处)各有两股鬃绳以备拴系于哈那上固定。
顶毡、蒙古语称“德格布日”。形似扇面形,中间挖空,共两片。其宽与乌尼长度一致。均以马鬃绳缘边,两竖边均缝缀三道鬃绳用以系绑固定。
还有两块毡条,一为“扎巴格”,一为“哈亚布其”。前者覆在门头与顶毡结合部的空隙,后者覆于哈那与地面接缝处,约35厘米宽,均已鬃毛绳镶边或在上面纳绣各种吉祥纹样。
门帘工艺
在顶毡外部,还覆盖一层布制的外套,他是蒙古包的装饰,而且也是包主人社会地位与身份的象征。常用红色和蓝色,其内圈与顶毡重合,垂吊四角,角缘镶边并裁剪制成如意云头纹或其他图案花边,其上绣饰盘肠、花卉等吉祥图案。远望洁白包顶似莲花盛开、祥云掠过。
地毡
包内铺陈地毡时,要将摆放家具的地方留出来。一般以四大块地毡铺地。富裕之家也有在包内做木床的,由四个圆弧状床箱组合而成,但要流出中间灶火的位置
擀毡制毡
结绳工艺
用来捆束蒙古包的绳子,根据其用途、种类不同,有围绳、压绳、捆绳等。围绳是为防止立架倒塌、捆束哈那的绳子,以马鬃、马尾搓成,分内外两层捆束。其捆束方法:用两股鬃绳六至八条,并排串缝成扁或圆的带子,蒙古语称“乌骓”,在搭建立架和覆好毛毡时分别捆围哈那。压绳也有捆缚乌尼立架和苫毡的不同,前者是保持陶脑不下陷或上翘,后者绑缚于围毡外,一般为三根,蒙古语称“布斯鲁日”。捆绳是捆绑相邻两片哈那的细绳。坠绳是将陶脑两横木捆上垂下的绳子,用驼毛或马鬃搓成。遇大风来袭时将绳拉紧,或坠上石头等重物。
- 上一篇: 新坐标装饰民族文化主题餐饮全案作品展
- 下一篇: 哈素海蒙古包酒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