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 第21页

草原文化 草原蒙餐 历史与回忆
  • 达斡尔民族起源

    达斡尔民族起源

      达斡尔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是骁勇善战、善于骑射的民族。达斡尔人自称“达斡热”人。“达”达斡尔语,其含意为“历来或原来”的意思。“斡热”其意为“居住地或位置”。为此“达·斡热”其包含着两种内涵:一种是一直居住在祖先居住地的人们。另一种是在某种历史条件下,离开居住地,到了另一地区,经过多少岁月,在某种情况下,又回到了原来祖先居住的地域。达斡尔人中流传着:达斡尔人的祖先曾有过“南征”、“北避”的传说。据老年人讲述:“很早很早以前,达斡人的祖先——萨吉哈尔迪汗率妻子亲信部众南征。傍晚在黑龙江北岸扎营住宿。半夜突然...

    2022-11-15 2193
  • 浅谈达斡尔姓氏

    浅谈达斡尔姓氏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是平等的。达斡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辽宁。“达斡尔”一词是达斡尔族本民族的自称,最早见于元末明初。“达斡尔”是达斡尔族固有的自称。现在一起来了解一下达斡尔族的姓氏吧。  哈拉  达斡尔族父系氏族组织的统称,“哈拉”之上冠以不同的哈拉的名称,称为各哈拉的全称,如敖拉哈拉、鄂嫩哈拉、莫日登哈拉等。自公元12世纪至17世纪,达斡尔分布在黑龙江北岸西起石勒喀河,东至牛满河(今俄境布力亚河),北自外兴安岭,南达黑龙江广大地域里。  ...

    2022-11-15 1912
  • 成长·在祖国的怀抱中——走进达斡尔族

    成长·在祖国的怀抱中——走进达斡尔族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一些成员比较特殊。他们或从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几乎“一夜之间”跨越了其他民族上千年的历程,因此被称为“直过民族”,比如独龙族、怒族等;他们或受历史、自然等因素影响,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付出更大的努力,比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奔小康,这些特殊的成员怎样“不掉队”?迈现代,他们又如何跨越社会制度的变迁?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民族报派出多路记者...

    2022-11-15 1655
  • 自治旗概述 |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自治旗概述 |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莫旗概况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东部、大兴安岭东麓中段、嫩江西岸。“莫力达瓦”是达斡尔语,意为“骏马难以翻越的山岭”。全旗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总人口32万人,这里生活着以达斡尔族为主体,包括汉、蒙古、鄂温克、鄂伦春等26个民族。莫旗自然资源富集、文化底蕴深厚,享有中国“曲棍球之乡”“歌舞之乡”“大豆之乡”的美誉。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全旗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全面开启了美丽发展的新征程。尼尔基夜景幸福...

    2022-11-15 4982
  •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60周年纪实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60周年纪实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是嫩江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建旗60年来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进,创造出了美好的幸福生活。今天,让我们走近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共同领略60年莫旗的美丽图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为莫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全区也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最东部,与黑龙江省毗邻,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20个行政村,20个社区。旗政府所在地为尼尔基镇。全旗人口32万,其中达斡尔族3.3万人。60年来,达斡尔民族与各兄弟民族一道,在党的民族政策光...

    2022-11-15 1993
  • 1931年:绥远——萨拉齐旧照片

    1931年:绥远——萨拉齐旧照片

    再发几张绥远—萨拉齐1930年代的旧照片。这是萨拉齐北面水涧沟门的一座古庙。这都是美国地理学者罗伯特·彭德尔顿(Robert Pendleton)1931-32年在归化城-萨拉齐一线拍摄的照片。上次看到Shiching kauman的写法没整明白,原来是水涧沟门的拼音。归化城——萨拉齐一线的旧照片 慈禧太后,归化城,萨拉齐蒙古往事:厚和特别市 杏树园,水涧沟门。可能就是现在的萨拉齐果园萨拉齐(土右)现在归包头,但在过去却比包头重要得多,乾隆初年就开始设萨拉齐厅,管理蒙汉事务。归化城—萨拉齐一线是...

    2022-11-03 3266
  • 内蒙古十大文化标志

    内蒙古十大文化标志

    蒙古族服饰蒙古族服饰也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马头琴  蒙古语称为“绰尔”,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其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马头琴的重要性已...

    2022-09-27 4139
  • 诗人额•宝勒德精湛的书法

    诗人额•宝勒德精湛的书法

    来源:阿拉善广播电视台...

    2022-09-01 1985
  • 砥砺奋进的五年‖守望相助 壮美化德——历史文化篇

    砥砺奋进的五年‖守望相助 壮美化德——历史文化篇

    编者按:化德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东北部,全县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辖3镇3乡、87个村委会、325个自然村、9个社区,在册人口17.5万人,有蒙、汉、满、回、达斡尔、朝鲜、俄罗斯、傣族、土家族等11个民族。党的十八大以来,化德县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统领全局,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和市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五化”同步。着力抓投资、抓项目、抓运行,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谋发展,一个个大项目...

    2022-05-09 4195
  • 【印象化德】化德县历史沿革(四)

    【印象化德】化德县历史沿革(四)

    1945年7月,化德县属中共察北地委(驻地张北县,自此至1949年1月解放前,化德县形成了国共两党两套政权并存的局面)。1945年8月12日,苏、蒙联军解放德化县,月底中共察北地委派员接管德化县后,更名为化德县,时属察哈尔省察北专区辖,行政区划为1市4区。即:一 市:化德市,驻地嘉卜寺(现长顺镇)。四 区:第一区:辖县东部,驻地崔家营子(现朝阳镇欣荣)。第二区:辖县东南部,驻地土城子(现朝阳镇土城子)。第三区:辖县西南部,驻地玉沟梁(现朝阳镇南林)。第四区:辖县西北部,驻地二道沟(现长顺镇二道沟...

    2022-05-09 4201
  • 【印象化德】化德县历史沿革(七)

    【印象化德】化德县历史沿革(七)

    2006年8月29日,化德县政府分别批复了全县五个乡、镇对各自辖区村委会设置的局部调整,撤销了10个村委会的建制。长顺镇撤销繁荣村委会(共1个村并入星光村委会)、农场村委会(共1个村并入白音特拉村委会)朝阳镇撤销永乐村委会(永乐、马鞍桥并入白土卜村委会,四倾湾、牧场、白家沟、新围子并入尔力格图村委会)七号镇撤销小西沟村委会(小西沟、后沟、皮家沟并入十倾地村委会,永兴、永泰并入德胜村委会)、黑沙图村委会(大黑沙图、北开地并入毕力克村委会,小黑沙图、红蒿卜子并入白音不拉村委会)德包图乡撤销毡房沟村委会(毡房沟、二巴沟、...

    2022-05-09 3285
  • 【印象化德】化德县历史沿革(六)

    【印象化德】化德县历史沿革(六)

    1984年2月,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化德县进行了“社改乡”工作,即公社改为乡、镇;原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乡、镇人民政府;原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单独成村的生产队改为自然村。全县13个人民公社改为1个镇,12个乡,即:城关镇、朝阳乡、七号乡、六支箭乡、公腊胡洞乡、白土卜子乡、六十顷乡、德善乡、二道河乡、达盖滩乡、德包图乡、土城子乡、白音特拉乡。共计163个行政村,368个自然村。1988年,全县各乡镇的行政村全部改设成村民委员会。2000年3月24日,乌盟行政公署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分别上报了关于化德县七号乡、朝阳乡撤乡建...

    2022-05-09 4195
  • 【印象化德】化德县历史沿革(三)

    【印象化德】化德县历史沿革(三)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一月一日,日本人上田长造带领蒙奸卓特巴扎普的蒙古保安队30余人,乘五辆汽车占领了嘉卜寺(现长顺镇)。二月一日,蒙古德王在张北县成立伪察哈尔盟,辖化德。同年2月12日,察哈尔省政府发布训令,将化德设治局易名为新明设治局,因日伪进犯绥东,更名形同虚设。同年5月12日,蒙古王爷德穆楚克栋鲁普(即德王)在嘉卜寺成立“蒙古军政府”,并将新明设治局改为德化市(蒙古语名为额尔德木索雅图浩特)。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傅作义部队向察北的日军及德王蒙古军发动了进攻。8月14日,石玉山部...

    2022-05-09 3918
  • 【印象化德】化德县历史沿革(二)

    【印象化德】化德县历史沿革(二)

    民国元年(1912年),此地是属张家口理事同知厅管辖。民国三年(1914年)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察哈尔省,西部属商都县,中、南部属康保县,东、东北部属镶黄旗。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兼第29军军长宋哲元来境视察并驻军嘉卜寺、朝阳。在化德境内开始筹建官围子(到1934年春夏之际初共建成24处,其中3处属现镶黄旗境)。从山东等地迁来移民,遂添增了化德境内的户居和村落。为聚居务农移民修建的官围子村有21处属于化德现域内,其中:现属长顺镇域内的4处,即:柴四楞围子(现德善村)、...

    2022-05-09 3642
  • 【印象化德】化德县历史沿革(五)

    【印象化德】化德县历史沿革(五)

    1955年,全县6个区取消了数序排列名称,冠以地名或其它名称,即:一区:改称嘉卜寺区。二区:改称欣荣区。三区:改称民盛区。四区:改称光明区。五区:改称睦邻区。六区:改称团结区。1957年2月,化德县撤销了区建制,改设乡、镇,其中民盛区(原三区)和团结区(原六区)作为派出机构暂保留。嘉卜寺区改名为化德镇,乡、镇名称均为驻地村名称。全县共设一个镇,33个乡,即:1镇:化德镇33个乡:和平、建国、光明、白土卜子、德善、刀拉胡洞、白音尔计、公腊胡洞、同乐、二道河、土城子、新社、民乐、欣荣、章木勿素、永胜、白音特拉、民建、德...

    2022-05-09 3844
  • 【印象化德】化德县历史沿革(一)

    【印象化德】化德县历史沿革(一)

    地名来历:1934年3月,民国察哈尔省政府筹划建“化德设治局”时命名。     地名含义:“化德”,汉语名,按两字义合成寓意是(执政者理政安民)教化实行、当以德为本。历史沿革:化德县境域远古时地处漠南、僻居塞外,古时地无其名,疆无定域,人际极为稀疏,但这片土地的历史却颇为悠久。据化德境内出土的文物考证,大约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有人类活动。远古时期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和蒙古族都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古时,这片处于阴山北麓东端,内蒙古高原中部南缘的天然草原,是与浩瀚...

    2022-05-09 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