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草原生活中,蒙古孩子在家自然成长,教育寓于游牧生活。孩子会从父母和长辈那里听到代代相传的格萨尔,江格尔 56 的故事传说。
进入上世纪40年代,蒙古大力建设学校和学生宿舍。二战后,学校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学生摄入营养也有较大提高。
现代的学校教育开始改变蒙古人的传统观念,加强了蒙古人的现代节奏感。
早晨草原上的蒙古妇女会去挤奶,男子会去草原上照看畜群...在这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生活中,蒙古人没有现代都市的时间观念和快节奏感。过去蒙古人会说:“Би явж байна, Бээжин сууж байна” ,意思是我要走了,但北京总在那里,不用着急的意思。
往不好了说,是种懒散低效;往好了说是一种淡定。这种山崩与前而不改色的淡定品质,放在现在的快节奏老鼠赛跑的琐碎生活中,未必是多大的优点;但在过去出生入死的战场上就是难得的好品质。
现在已经脱离草原生活好几代的都市蒙古人经常有这种淡定缓慢的特点。这边开爬梯(Party)说好六点请人过来,如按“蒙古时间”,蒙古客人可能七点以后才不慌不忙过来。生活缓慢才能品味。
- 上一篇: 蒙古往事: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额尔登特
- 下一篇: 蒙古往事:亚洲骑兵师的司机回忆“疯男爵”(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