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和:“写”手人生 第1张

苏和:“写”手人生 第2张


在草原青城呼和浩特,有一位蒙古族学者,多年来倾力于研究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并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书写和传播。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他开始倾心研究蒙古学,至今已出版了《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后人》、《蒙古三大部》、《散居在祖国内地的蒙古族及后裔》、《蒙古八部》、《卫拉特三大汗国及其后人》、《蒙古历史一百名人》等六本书,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广大读者的高度关注,为普及和弘扬蒙古族历史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散居在祖国内地的蒙古族及后裔》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于2015年被评为“第三届向全国推荐百种优秀民族图书”称号。周围朋友同行称赞他对蒙古学研究的成绩时,他谦称,自己只是个传播蒙古族历史文化的科普工作者。

2017年5月份,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和内蒙古图书馆联合举办“内蒙古本土作家与读者见面会暨蒙古族历史文化讲座”活动,笔者有幸见到了这位“68岁的年轻人”,他就是苏和老师,现在已经从内蒙古师范大学退休。6月份,苏和老师又参加了在河北廊坊举行第二十七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作为主宾参加了“蒙古族历史知识讲座暨中国蒙古族系列丛书读者见面会”,其讲座吸引了全国众多读者,造成了很大的宣传影响。在此之前,苏和先后在“北疆讲坛”、在内蒙古几所大学、书博会、书友会上多次演讲,博得了一致好评。

     “丰富的人生经历锻炼了我”

苏和:“写”手人生 第3张


苏和老师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在这种耳濡目染环境下成长,对他一生影响极深。他从小成绩优秀,并肯于钻研。小学一至四年级是在蒙古语学校就读,四年级后半学期才转到汉语授课学校,因此汉语文基础很差,入汉校后第一次语文考试成绩才得30多分,个人十分沮丧。从此,他便刻苦学习汉语文,到六年级时,他的汉语文成绩突飞猛进,已经进入班里先进行列,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从此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坚实的汉语文基础。

文革中的1968年,他还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就响应党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巴盟乌拉特中旗乌梁素太乡下乡,与当地老乡打成一片。“什么农活都干!走民工挑大渠。当时巴盟搞黄河水利建设,要挖大渠。我们知青踊跃参加了民工队伍,拿起铁锹和箩筐往渠岸上运泥土,两个肩膀被压的红肿,手也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平时种地、还放牛。为了抢收小麦,四点多钟就出工,一干就是一天,天气骄阳似火,汗水浸透了衣衫。下乡的生活让我学会了种地,艰苦的经历锻炼了我的身心,也炼就了一副好身板儿。”

1970年,部队到内蒙古招蒙古族特种兵。当时的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苏和光荣应征入伍。由于他有较好的文化基础,被分配到兰州军区陆军21军直属侦察连,成为一名光荣的侦察兵。随后被部队选派学习侦察专业技术,又被抽调到军司令部侦察处从事参谋业务,同时参加小分队进行战场勘察。他利用这个机会他走遍了整个陕、甘、宁大西北的山山水水和沙漠戈壁,详细了解了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和民族风情。5年军旅生涯的摸爬滚打不仅让他学到一身侦察兵的过硬本领,更让他有机会对家乡以外的祖国山河和西北民族风情有了新的认识。

1975年,苏和从部队复员后有幸进入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系深造,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先后担任大学物理、电子学、电视原理、计算机原理和软件编程等课程的讲授工作,同时还积极参加学校的科研项目。他的一项科研成果“大屏幕多用教学演示仪”,曾经技术转让到北京电子显示仪器厂,这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历史上也属首次,可见他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也风生水起。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他又先后调入到学校的科研处、设备处、分析测试中心、教务处、图书馆担任业务和行政领导工作。1998年评为“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由于多年对蒙古学研究的造诣,2013年被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蒙古学研究中心聘为“特聘教授”。用苏和老师自己的话说,“我这一辈子工、农、商、学、兵样样都干过,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我最大的精神财富。”

“半路出家”,一做便是二十多年

苏和:“写”手人生 第4张

苏和:“写”手人生 第5张


作为一个蒙古族人,苏和老师从年轻时就十分关注本民族的辉煌历史,真正开始接触蒙古历史文化还是源于一次国际间的学术交流。1994年,他被内蒙古师范大学派往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国立师范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在布里亚特首府乌兰乌德市,他发现,当地土著布里亚特人在正式场合普遍使用俄语,但在家庭仍然保留着布里亚特蒙古母语。他知道俄罗斯布里亚特人与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布里亚特蒙古族同属于古老的布里亚特部落,虽然他们现在的居住环境都已俄罗斯化,但是好客的主人会以布里亚特特有的礼节和蒙古风味的奶食品、牛羊肉来款待尊贵的客人,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渗透着浓厚的蒙古风情,这让他倍感亲切。自从这次接触,让他认识到蒙古族不仅仅分布于中国的内蒙古和蒙古国,而且是一个跨国、跨洲而居的民族。怀着深入了解自己的民族的崇高信念,从此苏和老师踏上了研究蒙古历史文化和写作的艰难征程,一走就是二十多年。

苏和老师本是学物理出身,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化算是“半路出家”。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他通过各种途径广泛阅读大量蒙古学书籍,查阅各种蒙古学学术著作和论文,深入学习蒙古学基础理论。为了实地考察不同地域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他从内蒙古自治区东起呼伦贝尔西至阿拉善,跑遍了自治区60多个旗县进行采访和田野调查,还多次往返俄罗斯和蒙古国,深入到这些地区的文史馆、博物馆、纪念馆,并多方走访当地的专家学者,广泛收集各种文字资料和影视资料,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和写作素材,用于后续著作的撰写工作。他的原则是,力求文献来源全面、准确、可靠。

为了方便出行考察,年近花甲的苏和老师自筹资金买了一部SUV越野汽车,自驾车外出采访。“我常出门考察,有时候一个人完成不了采访,一般就两三个人一起开车出去。曾经还带着80多岁的老母亲和家人出去采访,家人都特别支持我的事业,平时家务活都是我爱人在承担,我应当特别感谢我的亲人。”

苏和老师是理科出身,并多年在学校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后来转行搞蒙古历史文化研究和写作,是一个人生道路上巨大的转折。在短暂的10年里出版几百万字的系列专著书籍难能可贵。几乎一年多出版一本书,这在专业作家队伍里也实属少见。这得益于他对计算机技术的熟练掌握。他所有的写作都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因此写作效率非常高。一位内蒙古著名的成吉思汗和蒙古文化书籍收藏家曾经提出要收藏苏和老师的写作手稿,真是难为了他,因为他所有的手稿都是电子文件,不能提供传统意义上的手稿。因此也被很多业内人士誉为“高产作家”,苏和老师不以为然,因为他的“高产”和“粗制滥造”绝不能划上等号。他是在使用现代化手段和倾注全身心的精力才完成的高效率创作硕果。

苏和老师撰写蒙古历史书籍的想法是要闯出一条自己的新路来。目前各类蒙古史书籍名目繁多,但从蒙古部落的角度研究蒙古历史的书是少之又少。不同的蒙古部落历史不尽相同,部落史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蒙古族的各自历史。苏和老师就把蒙古部落史研究作为写作的切入点。蒙古族部落史研究历来是难点,因为蒙古部落形成一般在北元时期以后,这正是蒙古族风雨飘摇的时代,这一时期发生了明蒙战争、鞑靼和瓦剌争雄、达延汗中兴、清朝一统中原等中国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由于频繁的战争和部落迁徙,蒙古族的文化精英处于颠沛流离状态,遗留下来的文史资料很少,客观上给蒙古史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苏和老师百折不挠,他大量查阅国内外各种资料,尤其是在明史资料里和少得可怜的蒙文资料里寻找蛛丝马迹和线索,去伪存真建立历史信息链条,结合他到各地采访和实地调查的多种资料,终于拿到可信的第一手资料,攻克了各种难关,完成了蒙古部落史研究和写作工作。例如,他首次提出了鄂尔多斯部的历史迁徙路线,总结为发生在14至15世纪的“鄂尔多斯部百年万里大迁徙”,填补了蒙古史这一空白。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苏和老师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强大的检索功能,利用国际互联网查到了大量蒙古史外文资料。史学界普遍认为,成吉思汗创造了辉煌的蒙古历史,并改写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因此,国际上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国家都非常注重蒙古学研究工作。苏和老师在互联网上进行文献检索,将查到的外文资料再用计算机翻译软件翻译成中文,这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事实上等于又掌握了几门外语,成倍扩大了信息来源。这在《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后人》一书中充分体现。这本书介绍的是13世纪以后分布在欧亚大陆各国的蒙古族及后裔情况。国外蒙古族历史在国内文献中基本是空白,苏和老师利用国际互联网检索出的国外资料,成功弥补了资料缺乏这一难题。因此《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后人》一书集中了海量资料,出版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追捧,2009年出版后至今已经连续重印了四次。

苏和老师所著图书最大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做到每本书都有几百幅插图,很多插图特别珍贵,这迎合了当代人的读书习惯。他是这样做到的。一是他在各地采访过程中拍摄了大量照片;二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中或“谷歌地球”中获取有用照片,并根据知识产权规定进行使用;三是与画家合作创作相应人物肖像和插图;四是发挥本人美术特长,自己创作图案和图标,其中书中出现的蒙古各部落蒙文美术字图标、部落旗帜等美术作品,就出自于老师之手。由于他熟练掌握计算机作图软件,对入选的每一幅插图都能亲自动手制作,像素数、色彩、对比度等参数都达到了出版印刷的要求,大量减轻了出版社美术编辑的工作量,加快了图书出版时间。

苏和老师在很短的间里出版了大量的图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用他的图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以书会友”,扩大图书的影响力,同时壮大了写作团队。前几本书是他与女儿苏日娜合作完成的,女儿在图书创作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两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自从他的书在全国发行以后普遍受到好评,国内外的读者纷纷来信来函或在微信和网络上建立联系,交流读书感想,形成了以大批读者粉丝。其中不乏有致力于蒙古历史文化研究和写作才能的人士,表露出参与蒙古历史文化创作的想法。苏和老师认为弘扬民族文化是大家的事情,他不拘一格、不失时机,以他的人格魅力,及时把他们吸收进自己的创作队伍。

在这里重点提到河南的王建华先生,他是土生土长的河南省蒙古族,在河南省蒙古族内很有影响 ,多年从事中原地区和中国内地省份散居蒙古族历史文化的调查,积累了大量相关数据。苏和老师与王建华合作,出版了《散居在祖国内地的蒙古族及其后裔》一书。苏和老师又相继吸收了蒙古史学者班布日、画家包巴雅尔、作家牧人等先生参加创作队伍,现在已经组成了数十人的编委会。

写老百姓都能读懂的历史

苏和老师的书出版至今,每本发行量都非常可观,均排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图书市场畅销书前列,这与他通俗易懂的写作风格,及其丰富的内容,图文并茂的写作方式、图书装帧的精美是分不开的。

苏和老师在多年研究蒙古历史和文化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很多有关研究蒙古历史文化的书籍和史料,也经常与蒙古学专家学者交流,并虚心向他们学习。他们共同认识到,现有的蒙古学、蒙古史书籍多是学术性的,国内汉文史书多是文言文的,编撰多以时间为线索,是为学术研究服务的,通俗性、系统性较差,很难真正走进寻常百姓的视野里,许多关心蒙古历史文化的群众读不懂也不愿意读,这就造成了蒙古历史传播的局限性。苏和老师认识到这一点,决心要写让老百姓都看得懂、读得通的蒙古历史书籍。

苏和老师认为,中国蒙古族各部落的历史是中国北部边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3世纪以后,蒙古族叱咤风云八百年,对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就是对中国国家版图的贡献。自元朝以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治制度,将云南、西藏、新疆、东北纳入到了中国版图,确定了近代、现代中国地理疆域的格局。明、清以后的蒙古族主体也相继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就为现代中国奠定了基础,蒙古族的历史贡献就是要大书特书。这就是苏和老师二十几年如一日,倾力传播蒙古历史文化的初衷。

  在采访苏和老师的最后,他通过我们告诫读者:“现在人们比较浮躁,大家都不怎么读书了,这是文化传承的一个严重问题。我的读者群也大都集中在中年人群体,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关心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能过接过文化传承这个接力棒,将蒙古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永远承继下去”。

苏和:“写”手人生 第6张

苏和:“写”手人生 第7张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