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公众号“冷炮历史”。



1279年崖山海戰後,忽必烈治下的蒙元帝國,終於成為了東亞大陸上無可爭議的主宰。此時的元朝,主要威脅來自西北方向上的叛王海都1268年公然打出反對大元的旗幟後,海都與西北不服忽必烈掌握大權的蒙古諸王互相配合,屢次侵入大元西北邊區幾乎顛覆大元在吐魯番和高昌地區的統治。海都的窩闊台汗國,主要分佈在西方的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大元之間。他的反叛,讓忽必烈的使者不能順利傳達大汗旨意。這讓歷經三代人征戰才建立起來的蒙古汗國顯得有些有名無實。

 

為了消滅這個卡在東亞與中亞大動脈上的頑敵,忽必烈的大元花費了不少功夫。然而逐步進入轉型期的蒙古帝國,此時卻在面對昔日同袍時,表現出很多原先沒有的不適應。

 


蒙古王子复仇记


印度莫卧儿王朝时期绘制的忽必烈继位图


海都是蒙古帝國第二任大汗窩闊台的孫子,但其父合失死的很早。父親的早逝對海都可能是一件好事,這讓他能夠在蒙哥繼位成為蒙古大汗之後,針對窩闊台和察合台系王子的大清洗中倖存下來。


窝阔台时期 蒙古帝国的巅峰盛世


此後的海都,一直默默積攢實力,以圖復仇。但要在無人照應的情況下再起,是非常艱難的事情。他只能勉強從流散各處的窩闊台部眾中,搜集了2000-3000人的軍隊,在術赤系王子建立的欽察汗國和蒙哥系王子把持的蒙古王庭之間,苦苦掙扎求存。一直到蒙哥系內部爆發了阿裡不哥和忽必烈的汗位之爭,海都才有了發展壯大的空間。隱忍多時的蒙古王子,抓住機會,支持反對忽必烈的阿裡不哥,一舉建立了窩闊台汗國。


窝阔台汗国的战略在于背靠中亚盟友 伺机夺取漠北的蒙古核心


大元對窩闊台汗國的崛起不可謂不重視。在元世祖忽必烈時代,大元就先後派出如丞相伯顏太師玉速貼木兒等名臣出鎮西北。以優勢兵力,不斷反擊海都一派的進攻。但一直到忽必烈去世,元成宗铁穆耳繼承帝位的時候,大元仍然在天山南路一線和窩闊台汗國反復拉鋸。無論是人口數量,軍隊的數量還是經濟規模,海都的窩闊台汗國都無法和南宋相提並論,卻敢於在幾十年裡反復進攻元朝邊地州郡,主要是基於2個原因:

 

海都本人精明強幹,善於合縱連橫。他以窩闊台蒙古大汗登基日時所有宗王立下的“只要是從窩闊台合罕子孫中出來的,哪怕是一塊肉,我們仍要接受他為汗”的誓言為號召。很快得到了許多不滿大元和伊兒汗國統治的蒙古貴族支持。海都還干涉察合台汗國事務,和兩代察合台汗建立了比較穩固的同盟關係,控制了中亞的核心地區。

 

中原画师笔下的海都


欽察汗國表面上尊奉大元詔令,實則暗中協助海都壯大以牽制大元和伊兒汗國,為自己向伊兒汗國領土的進一步擴張製造有利條件。而忽必烈在察合台汗國內部扶持的阿魯忽在戰爭中失敗,導致海都扶持的察合台汗長期在位。四大汗國裡真正協助大元作戰的,只剩下蒙哥系的伊兒汗國。


以波斯地区为核心的伊尔汗国 

为了抵御钦察汗国而选择帮助大元


变化中的大元军队


忽必烈麾下的军队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


導致元朝的軍事優勢不能發揮的最關鍵原因,是元朝和窩闊台汗國的軍隊構成差別。

 

海都的軍隊,主要由草原上的遊牧民組成。他的部隊構成,任然和成吉思汗早期的軍隊非常相似。全軍能靈活運用打走結合、長途奔襲、騷擾戰、攻擊糧道等蒙古軍熟習的戰法。在空間廣闊的西北戰場上來去自如。雖然有部分遷移的中亞和漢人軍戶,但基本上用於城市攻防作戰,不擔任野戰軍職責。

 

海都的军队基本以蒙古和一些喀喇契丹、突厥部队构成


大元的主要統治區域已經發展到了長城以南與長江南北的农耕地區。在軍隊構成上,也自然開始轉變為全遊牧騎兵的模式。依靠蒙古人善於學習運用的好習慣,蒙元軍隊變成了以騎兵為核心,並擁有大量步兵、砲兵、運輸兵的複合型軍隊。

 

所以,元軍在正面作戰中可以發揮多兵種結合優勢,擊退海都的大量輕騎兵。但當海都軍能夠發揮遊牧軍隊的特色,不勝即走,讓元軍也難以長途追趕,創造更多戰果。立足于中原之地的元朝,這時候反而喪失了從漠北老家帶來的機動優勢。當面對同宗之敵的挑戰時,反而陷入了和傳統中原王朝同樣的困境。

 

蒙元的军队中有很多来自长城以南地区的步兵


到忽必烈晚年,大元和海都之間的戰爭重心逐步向漠北轉移。西元1297年,大元駙馬闊裡吉思在漠北擊敗海都軍。但海都方面在第二年就發起反擊,由察合台汗都哇率兵突襲元軍,俘虜了闊裡吉思。這次元軍的失利直接導致了漠北元軍總指揮甯遠王闊闊出的去職,元成宗鐵穆耳用侄子海山,也就是後來的元武宗取代了闊闊出的職務。


决心解决海都问题的元成宗铁穆耳


大举北伐


漠北不仅是蒙古帝国的发源地 也拥有大量战斗力强的核心部队


漠北是蒙古起家之地。根據統計,當時駐守漠北的元軍包括哈喇赤軍19個千戶。包括了親軍前衛都指揮使玉矽失部下的阿速軍並其餘諸衛軍馬,蒙古軍各萬戶。以及安西王、汪古部駙馬、赤乞列思駙馬在內的諸王駙馬所部。

 

懂得一點蒙古軍事史的人可以看出,大元駐紮漠北的軍隊不但數量很多,而且都是元軍中的精銳部隊,其素質遠遠超過駐扎在华北和华南的卫軍和萬戶軍。

 

蒙元在漠北地区一直驻防了大量部队


海山到任之後還進一步加強了這些部隊的訓練。他一面申明法度,一面調遣各部加緊在可耕作的土地上屯田,又用軍中宰羊所得的羊皮換取皮裘大衣,作為將士禦寒之用。在海山的悉心經營下,因為失敗而動搖的漠北防禦重新穩固了下來。這也為大元下一步和海都展開決定性會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西元1300年,也就是海山總管漠北兵事的第二年,元軍大舉出動向西進攻海都的軍隊。根據紀念海山心腹將領乞台普濟的碑文記載,元軍打探到海都和都哇聯軍在金山以南的闊咧別之地過冬。

 

此戰,海山盡出所部,和漠北另一支元軍主力晉王甘麻喇所部合力進攻海都。元軍先鋒和敵軍激烈交戰,將其擊潰。入夜後,海都就派遣精幹小股騎兵前來抄掠元軍的輜重糧草。元軍輜重損失不少,導致海山和甘麻喇兩軍匯合時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缺糧。海山軍中一度每天只能供應兩隻羊作為飲食。最後是靠著晉王部隊的接濟才勉強度過了難關。這一次交戰規模不算大,海都退軍之後也並未走遠,而是繼續在金山以南活動,捕捉和元軍交戰的時機。

 

全军以骑兵构成的海都部队 机动力非常可观


大元方面对战事拖延也感到十分不满。在朝议上,群臣公然指责海山的军队懈怠,丧失纪律。元成宗于是派出自己的心腹干臣,也是蒙古开国元勋博尔忽的孙子月赤察儿赴前线督战。月赤察儿时为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太保并知枢密院事,可谓元成宗第一信赖之人。派遣其率部北上增援漠北的元军,显示了元朝集中兵力一举解决西北边患的决心。


1301年,海都获得元军驻扎在按台山的情报,便和察合台汗都哇相约前去袭击元军大营。元军虽然军队构成发生了变化,但随军出征的东路诸王和蒙古本部的万户,仍然拥有大量游牧轻骑用于远程监视和侦察。海都的军队出动后不久,元军也大举出击,准备邀击海都于半途。


都哇率领的察合台军队驻扎地较远,在行程上要落后海都军两日。所以,当海都遭遇到元军截击的时,察合台军队还没有抵达战场。孤立无援的海都选择地势较高的帖坚古山进行据守。元军则趁其立足未稳发起猛攻。步骑完备的他们,盔甲刀剑都相当精良,在平原上人从容展开阵势冲击高处的敌军。海都的游牧军队,根本抵挡不住,仓皇撤退。


为了消灭海都 元朝一边可谓精锐尽出


再战合剌合塔山


初战的胜利让元军感觉有了一举消灭海都的希望


海山见窝阔台军败走,遂命令所部展开长途追击,试图彻底消灭海都的主力,以雪去岁不能完胜之耻。两日之后,撤退中的海都军和赶来的都哇军会合,与追赶在后的海山军在合剌合塔山再次交锋。


按照蒙古习俗,开战之前应该互派使者商议,以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然而海山急于获取战功,协议并未达成,两军开战。


察合台军和窝阔台军一边,依然几乎都由草原式骑兵构成。他们进攻元军的模式和成吉思汗时代进攻金军的战术,十分类似。大量骑兵在宽阔的战线上展开,趁着敌军步兵和骑兵没有列好阵势的时候,迅速发起冲锋。轻骑兵一面展开弓箭袭扰,一面以良好的机动力将敌军分割包围。重装骑兵则利用敌军各部自行躲避时形成的空隙,顺势冲入。海都的大胆攻击取得了效果,元军更复杂的结果,让他们的布阵速度变慢。在这种布阵不及的情况下交战,失利也就变得不可避免。最后,包括海山在内的诸王、诸驸马以及其余蒙古各军全被骑兵包围。


海都的军队 尽可能的打出了成吉思汗时代的经典穿插战术


海山面对不利局面,亲自出阵,居然还带兵夺取了敌军的部分辎重。但海都方面却显然并没有吃多大的亏,在第二日继续前来围攻。元军在前一天大败后,已经难以抵挡,以至于海山被包围在合剌合塔山上,形势十分危急。


如果是蒙古骑兵对金军的战役,到这一步金军逃生的可能性已经极小。但元军在此时仍然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和足够强的战斗能力。海山迅速组织了数千人的精锐突击力量,其中包括了他的重装亲卫队以及玉哇失指挥的中亚阿速兵。这些身披重甲的精锐重骑兵,径直向前冲破了海都的轻骑兵包围圈。如此惊心动魄的一幕,让海山也惊叹道:力战未有如此者。


被困后的元军依然没有放弃抵抗意志


玉哇失的阿速兵更是表现出众。这些来自中亚的精锐征召部队,在成功突围之后,还折返救援其余被围困的友军。如此强悍的表现,让海山感动的说:黄金包其身,也不足以赏赐的大功。


突围之后的元军,继续遭到海都军的层层截击和追赶,只能以精锐殿后,不断派遣精锐铁甲骑兵冲向敌军以进行牵制。得益于财政的优势,大元的铁甲骑兵装备了更好的武器和盔甲,海都的游牧轻骑抵挡不住,纷纷退走。元军之后经称海之地与晋王甘麻喇军会师。


根据月赤察儿的纪念碑文记载,在元军集合之后,又和追来的海都都哇联军进行了一场大规模交战。元军总共有五军,月赤察儿领其中一军,绕道海都军的侧后发起突袭。大元的五军夹击,造成了海都和都哇联军的大崩溃,似乎这场会战最终以元军的胜利告终。

来自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阿速军一直是蒙古帝国依仗的精锐


灾难的开始


消灭窝阔台汗国后的元朝暂时稳住了通向中亚的道路安全


但从其他的方面的资料可以得知,在最后的这一场大战中元军是失利的。由于担心海都占据整个漠北的资源,大元在留都和林的官吏还焚烧了府库,只将黄金丝帛装车南运。但蒙古帝国的心脏和林城和城中的大量工匠,只能丢弃给了窝阔台和察合台汗国。


和林守军的不战而逃引发元成宗的严重不满,下令将和林溃逃者都发配云南云南曾是让蒙古军死伤惨重的地区,这一惩处不可谓不严重。


事实上,海都和都哇联军在战役后并没有趁机夺取和林。这是因为帖坚古山之战给海都和都哇两军也都造成了严重损失,甚至有说法是海都在战斗中中箭而死。但海都在战后急速死去是历史事实这也预示着长达40余年的海都之乱即将画上句点。


喀拉和林的复原模型


不过,和林却没有因为海都势力的消失而得以复兴。曾经屹立于漠北的世界中心,很快就被新的汗八里王城(北京),彻底取代。虽然距离最终的毁灭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蒙古地区的空心化进程,已经不可阻挡。


有识之士更是从与海都的战争中看到了大元正在走向虚弱的现实。他们在确定了农耕社会作为国家主要财政源头后,也很快走向了武力的快速衰退。合剌合塔山之战54年后,大元面对红巾军起义时那种软弱无力的反应,正是这种衰退导致的最终后果。


东北君:不认同国家灭亡与武力衰退归咎于农耕社会的观点,任何一个帝国,没有粮食与人口,都无法生存。至于草场能支持多少马匹,游牧帝国的历史与历史学——丹尼斯·塞诺中,已有简述。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