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头村——黄海岸边的一个亦农亦渔村,位于牟平区姜格庄街道。现有700多户,2000多人,村里98%的人姓“都”(du)——一个鲜为人知的姓氏。据说,他们称自己是蒙古族的后裔。



        据村子里代代传说,他们的祖先原是蒙古族的一支,有一个叫必里海的蒙古人,官职是达鲁花赤(蒙语,意为掌印官,见《辞海》)(无姓氏),奉命主管宁海州(元朝汉人不能任正职),并兼管劝农事。而他就是牟平“都”姓辈份最高的“祖宗”了。



       据明朝焦希程(河南人,时任宁海州同知)所撰《宁海州志》(即牟平)记载:“元初有必里海,中统元年(1260年),海死,子抄儿袭;抄儿死,子不老赤袭。子孙遂家焉,至今存姓曰‘都’。”北头村《都氏谱书》:“都氏系皇元宗室,始祖系必里海公,元初为宁海州达鲁花赤兼本州诸军奥鲁(老少营)劝农事。必里海公卒,讳抄儿袭;抄儿公卒,讳不老赤袭。嗣后,皇元鼎革,隐居于乡。明太祖存先代之后,赐姓曰‘都’,‘都’氏自此始而谱。”上述确证:牟平“都”氏始祖为元初蒙古人必里海,而“都”姓又为明太祖朱元璋所赐予。必里海及其子孙三代均世袭达鲁花赤,历时89年。北头村都氏宗祠、族谱(现存完好),每逢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族人祭拜宗祠时,必写一传统对联,以志本族之渊源:奥鲁劝农,在元朝总执州事;

       以官为姓,至昭代世处海滨。



       北头村都姓之族延续至今已近二十代、600多个春秋了。遥想当年,蒙古族在广袤的北方草原上,以游牧射猎为生,“择水草而居”,迁徙流动,无定居之所。元后改朝换代,大权旁落,风光不再,宁海州的必里海后代遂居于现牟平东北隅沿海一带。他们本不懂农桑,又不会捕鱼,汉蒙杂处,习俗各异,语言不通,其生存之难可想而知。但他们不甘就此没落,为谋生存,在当地汉族兄弟的帮助下,勇于开拓,拼搏不已,“养牛习耕作,造船学捕鱼”,经过世世代代的适应、磨练,终于改变了原来游牧民族的生活生产习惯,逐步消除了与当地汉族人民的种种差异,而融为一体了。



        现散居中在姜格庄街道峒岭村、东场村、东山村、夏家疃村、酒馆村、北松山村、南松山村、双林前等村的都姓人,据其族谱所记,均是北头村都姓人的后裔分支,范字一脉相承,辈份清晰不乱。



       关于北头村都姓人的祖先、族籍及其繁衍生息、融合发展,并未引起当地人的关注,倒是引来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位专门研究“都”氏课题的日本博士生——大泽幸一郎。他从2001年夏天到2003年11月,先后8次来北头村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以完成他的“中国家族制度”(人类文化学)博士研究生论文,并和这个“都”姓村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注:参考牟平史志资料、报刊相关报道编写成文,图片来源网络。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