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衣著式样,自古即与游牧经济生活相适应而有其特点。

        元代,蒙古族男女服装款式相似,皆穿长袍。右衽交领,少数为方领,腰间蜜蜜打作细褶,以帛带束腰,腰围紧束突出。衣肥大,长拖地。初以毡、皮毛、皮革制作,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周围民族纺织品的传入,始以棉布、织锦、丝绸等制作。喜穿红、紫、绀、绿等色衣报。

        冬服二裘,一裘毛向内,一裘毛向外,以御寒。富有者以狐皮、狼皮等珍贵毛皮做皮袍,以布、绸、缎作衣面;贫穷者以山羊皮做皮袍。长袍,乘马放牧可护膝防寒,夜宿还可当被盖。紧束腰带,乘马时能保持腰肋的稳定垂直。

        已婚妇女还穿前面开口至底部的松宽长袍。男人头戴各色扁帽,帽缘稍鼓起,惟帽后垂缘,用两带系于颈下,带下复有带,随风飘动。妇女头戴顾姑(固姑)冠。顾姑之制用画木为骨,包以红绢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枝或铁打成枝,包以青毡。其向上人则用翠花或五彩帛饰之,令其飞动。以下人则用野鸡毛。






        明代,蒙古族的服装,有袍、裤、无袖短衣、毡斗篷、布衬衫、靴、长袜、帽、围腰等。

        衣服式样,凡衣无论贵贱,皆窄其袖。袖束于手,不能容一指,袖之制促为细摺,摺皆成对而不乱。膝下可尺许,则为小缔(织丝为带称缉),积以虎、豹、水獭、貂鼠、海獭诸为皮缘。缘以虎、豹、不拈草也。缘以水獭,不渐露也。缘以貂鼠、海獭为美观。袍子因质地不同,种类很多,除以羊皮、羔皮制作以外,还有丝绸锦缎袍,夏布长袍,虎、豹、狼、獾、狐、海狸、灰鼠、银鼠、貂、野猫、水獭等兽皮制作的袍子。服装,因贫富而有很大差别,由于连年战争,一般贫民衣不蔽体。

        贵族、领主们则依靠剥削和掠夺而饱暖有余。自与明朝通贡互市之后,服饰渐趋丰富多彩,一般平民也有衣锦服绣者。

        男女都穿靴子,靴底薄便于骑乘。帽子较小,仅可以复额,又其小者止可以复顶,赘以索系之项下。其帽之檐甚窄,帽之顶,赘以朱英,帽之前赘以银佛。制以毡,或以皮,或以麦草为辫,绕而成之,如南方之麦笠然,此男女所同冠者。妇女主要是上层妇女仍戴传统的固姑帽。男女装束和打扮有所不同,男人皆祝发而右衽,自幼至老,头发都剃去,  独在脑后留一小辫,其余头发稍长即剪,只在冬季不剪,以保冬暖。

        妇女初生时即蓄发,编为十数辫,披于前后左右,直到出嫁之日才将头发分为两辫,婚后结为两椎,垂于两耳。耳朵上穿有小孔,依贫富戴各种质地不同的耳环,以朱粉施面,也戴项圈、戒指。






        清代,蒙古族的服饰,较过去有了一些变化,由于分布地区的不同,从事牧业与从事农业的区别,本旗南北部也有一定的差异。

        王公贵族,由于封爵任官,一般穿着清朝官服,服制按文武品级,分不同的质料、颜色与花纹。私下有时着蒙古装,有时穿满族的便装。普通蒙古人穿长袍,式样与元明时大致相同,没有什么多大的变化。以红、绿绸缎作腰带,头戴皮帽或毡帽。喇嘛穿红、黄色僧服。妇女宽服大袖,结发,梳高髻,未婚女子蓄两条长辫,分垂胸前左右,并饰有珊珊、碧玉等。

        男女足穿长、短皮制或布制靴子。不分男女都备有无面的老羊皮袄。农业区、部分半农半牧区的普通蒙古人多穿布料长袍,束布带,有的与汉族农民一样,穿长及膝的布衫,束腰带,以便于农作。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