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日布杰先生

蒙古族草原长调的歌唱方法阿日布杰当我们听到蒙古族草原长调的那种高昂嘹亮、优美动听、自由舒展、细腻悦耳的歌声时,仿佛眼前展现出一望无际、美丽富饶的千里草原。因而,很多歌手或声乐爱好者想学它、掌握它,进而通过长调抒发自己的感情。但由于对这种歌唱方法的了解和掌握不够、无法演唱。比如很多听了胡松华同志演唱的《赞歌》,非常喜欢这首歌曲。也想学它、唱它。但由于对《赞歌》前后两段长调的演唱风格和发声方法缺乏认识,无法琢磨,只好长叹一口气,哼哼中间段落算了事。可是这首歌曲的最精华部分恰恰在此。

打倒林彪“四人帮”后,文化艺术大解放,各种学术问题可以自由讨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为了我们的专业人员或声乐爱好者便于了解、掌握和进一步研究各民族的音乐风格及发声特点,我仅对蒙古族长调的唱法谈几点很不成熟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01

蒙族长调的风格


一个民族的音乐风格与本民族的范围环境和生活方式紧紧相联。蒙古族长调主要流传于纯牧区草原上。牧民们游牧于辽阔的草原上,不受任何约束地歌唱自己的生活与爱情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同时到处传唱,经众人之口,逐渐形成完整的歌曲,被广大群众所承认。但同样一首歌曲,在各地唱法大同小异,这也是自然的。

由于放牧生活在辽阔的草地、自由自在、没有鲜明的劳动节奏形式,所以在这种环境条件中产生的歌曲也是自由、舒展、没有鲜明的规律性的固定节奏,小节线都不很明显的。因此,民间采访时往往不写小节线,也不应该拿小节线来限制它的优美旋律的自由性。




演唱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增添很多美妙的色彩,这很难用音符准确的记下来。这些华彩音、装饰音和滑音等体现了蒙族长调浓厚的民族风格,吸引着听众。内蒙老一代歌唱家哈扎布同志演唱的《黄膘马》、《四季》等和金质奖章获得者宝音德力格尔同志演唱的《辽阔的草原》、《美丽的内蒙古》等歌曲,非常出色地表现了这种民族特色,深受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到了农业地区或半农半牧地区就会出现明显的节奏性。如:《嘎达梅林》和流传甚广的“好来宝”调、说书调等。内蒙西部巴盟、伊盟等地骆驼较多,就出现了驼铃的节奏音乐。

在语言上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发音特点柔软。靠前和靠中的多,靠后音很少,更没有卷舌音。这种语言上的发音特点与歌唱艺术发生了重要的联系。







02

长调的发声方法


草原长调的发声方法与我们所说的正统唱法或汉族的传统唱法在发音位置和开口动作上截然不同,因而发出来的声音也有截然不同的效果。长调的发声方法要求声音靠前,通畅,牙关松弛,但不主张打开牙关。张嘴动作稍加微笑,嘴唇的双角自然往后收起,硬腭略往上抬起,同时下巴轻松地往后自然收缩,做出a的口形后发出的各种母音,(切记:不能上下大开口、做出O的口形)声音位置很集中地直接打在硬腭前部。在感觉上声音要超越收起的双唇角,声音不能进咽腔里。这样和语言的发音特点一致,能够做到吐词清楚。发音时要特别注意喉节稳定和胸腔放松。胸部不能往前顶或僵硬,而要用腰部来支持声音,同时把声带积极的拉起来。否则发出来的声音没有深度,是挤出来的或是喊出来的。

长调发声方法的特点是牙关松而不打开。要是牙关不松就会出现僵硬而产生挤的或扁的那种刺耳的声音。要是打开牙关张大嘴唱,声音马上会跑到咽腔里,因而声音变粗,不灵活,无法做出各种华彩音。同时也会失去明亮轻快的高音。牙关松弛的另外一个作用是使下巴解放,可以调解和帮助做各种颤音、装饰音来增强民族风格。因此张嘴动作原则上开前不开后,开上不开下。

女声的特点是把声音往前推的感觉多。这样才能出现那种嘹亮的真声。听起来又高、又亮。但实际音高往往能唱到e2、f2上。(女声一般不允许接假声。如接假声,声音马上会变暗,失去亮度。)有人把这种声音说成是野味。

男声则把声音的走向轻轻地往上提起一点。这样可以很巧妙地避开喉音,得到高位置,声音富有抒情感,又能克服声音发尖、发炸和发扁的毛病。男声的高音常常能唱到d3、e3甚至f3(这是按男高音用高音谱表时的视谱音高而言,实际音高应为低八度音),与女声唱同度。到了这个高度时实际上假声成份大大增加。此假声从a2开始很巧妙的逐渐增多。但尽量防止真假声明显脱节的现象。音越往上唱,越增加ei的母音,到a2音几乎全变成ei母音。ei母音可以帮助克服压舌根的缺点,使声音有力地打在硬腭上。舌头后半部的两边始终保持与上大牙不远的地方,这样才能有效的做到声音靠前、明亮、富有穿透力、细腻轻快、便于表现浓厚的民族特色。

长调的发声方法非常讲究用气。唱时感觉往下坐气,有力地保持在横隔膜以下、腹部和整个腰部,防止提气。然后把气直接送到发音位置上,拉成一条线的感觉。这样才能得到气息通畅、声音圆润的良好效果。在用气上有点近似京剧里老生的用气方法,也讲丹田之功,但发音位置上大不相同。

由于运用气息得当,唱到高音时绝不出现喊叫声,而是轻松悦耳的歌唱声,这给听众带来偷快的享受。



如果说,我们对这种演唱方法有了了解和研究,再掌握点民族风格,不难达到那种效果。男中音运用这种发声法,也能够比较轻松地唱到ba2、b2上,声音圆润而且接近高音音色。歌唱家胡松华同志很成功地掌握了这种发声方法,并且和一般的发声方法有所结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蒙古族长调有一整套自己的发声规律。演唱长调风格的内蒙古老一代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和年近六十岁的哈扎布、朝纳斯图等同志至今还能够保持很好的声音并在舞台上演唱着,又如,在一九七八年全国民族民间唱法调演时内蒙代表队的六十六岁的民间歌手扎木苏同志的演唱象奇迹般的吸引了全场观众。他那优美的声音不减当年。到了这样高龄的同志能够保持声音的青春,很多人是难于做到的。可见这种演唱方法确有不可忽略的科学性。现在内蒙已经培养了牡兰、拉苏荣等年青歌手,深受群众欢迎。

(原文刊发于《人民音乐》1980(04))

图片来源于网络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