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 娅
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自治区。内蒙古美术伴随自治区65年的发展历程,从形成、成长、遭受重创,到崛起、发展、成熟,在祖国北方这片广袤、浩瀚的草原上,留下了自己坚实、饱含激情的艺术足迹。她是共和国美术雄壮交响曲中一段深情、悠远的牧歌,是祖国美术壮阔山河中的一片浩瀚的绿野,是新中国美术宏伟大厦中与各兄弟民族美术牢固凝结而筑成的一块基石。她与当代中国美术共命运、同步伐。
一、新中国曙光中的美术轻骑兵
内蒙古美术诞生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硝烟里和新中国建立的曙光中。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10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在察哈尔省张家口市成立。1946年4月,成立了“内蒙古文化工作团”(简称:内蒙古文工团)。受中国共产党委派,尹瘦石、张凡夫、张少柯等由华北联大、延安鲁艺来到内蒙古,组建内蒙古文工团美术组,并吸收了文浩、乌恩、乌勒、孟和巴特尔等一批爱好美术的少数民族进步青年参加美术组①。当时,美术组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内蒙古地区解放战争、土改运动等党的中心任务,结合文艺演出,绘制漫画、宣传画,书写标语,在部队和农牧民群众中进行宣传鼓动工作;由尹瘦石担任美术指导,张凡夫、张少柯为美术教员,举办美术训练班,在内蒙古青年美术工作者中普及、教授绘画基本知识;编辑、出版不定期刊物《画刊》,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的同时,为青年美术工作者提供展示创作成果的园地;培养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工作者,组建内蒙古新兴的美术创作队伍,为自治区美术事业的起步做组织上的准备。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乌兰浩特成立。内蒙古美术工作者配合自治区人民政府参加了绘制大型宣传画、设计自治区政府标志、自治区临时纸币等创作任务。这一时期,凌九、牧人、超鲁、耶拉、满达、旺亲、布和朝鲁、布和巴雅尔等美术青年也加入到内蒙古的美术队伍中。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后,内蒙古文工团美术组早期主要成员陆续调往自治区各文艺领导岗位或内地工作,并开始了内蒙古自治区和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创立与开拓工作。内蒙古文工团美术组也由此完成了其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
1948年4月,自治区第一个美术期刊《内蒙古画报》创刊,尹瘦石担任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内蒙古画报》发行初期,以发表美术作品为主。它以通俗、形象的绘画形式宣传党的中心工作、方针、政策,受到广大基层农牧民的欢迎。《内蒙古画报》社成立后,从内蒙古各地调来一批少数民族青年美术爱好者,在编辑部中边工作、边培养;还定期组织他们到兴安盟、呼伦贝尔盟农村牧区下乡采风、创作,举办小型作品创作观摩会并在刊物上发表他们的作品。很快《内蒙古画报》社就成为自治区美术人才的聚集地和创作活动的中心。
194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前身)成立,尹瘦石当选为委员;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艺术作品展览会(第一届全国美展)在北京举办。尹瘦石的水彩《打狼保畜》、年画《人畜两旺》两件作品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展览。《人民美术》杂志(《美术》杂志前身)创刊号刊载了尹瘦石撰写的文章《内蒙的美术活动》及内蒙古的美术作品。
同年,《内蒙古画报》社美术工作者创作出版了自治区第一批年画。其中有:尹瘦石的《劳模会见云主席》《打狼保畜》,乌力吉图的《人人敬爱毛主席》,乌勒的《建政权选好人》,超鲁的《四季生产图》(四条屏)。出版了自治区第一本连环画:尹瘦石、邢琏创作的《金宝娘的故事》。
1950年至1952年,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迁移至张家口的《内蒙古画报》社美术工作者,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建设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事业的责任。
3年中,内蒙古美术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期间,共出版尹瘦石的《斗风雪》,桑吉雅的《牛羊兴旺》,乌恩、官布的《抱上胖娃娃感谢毛主席》,文浩的《热烈欢迎中央慰问团来内蒙古》,张光璧的《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等《内蒙古画报》社美术工作者创作的年画13种。1950年,内蒙古美术工作者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首届新年画创作评奖,尹瘦石的《劳模会见云主席》获年画创作乙等奖;乌力吉图的《人人敬爱毛主席》、乌勒的《建政权选好人》获丙等奖。1951年,为庆祝《内蒙古画报》创刊3周年,举办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宣传画、漫画展览;编辑、出版了反映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以来自治区建设成就的大型画册《内蒙古建设》。1950年,乌勒的年画《建政权选好人》等内蒙古美术作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选送到苏联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会;并在苏联国家美术刊物《造型艺术》上发表。乌力吉图的年画《人人敬爱毛主席》、桑吉雅的年画《牛羊兴旺》由天津杨柳青画店再版并被文化部选送到日本展出。
内蒙古美术队伍得到充实和加强。这一时期,派出了旺亲、布和朝鲁、凌九、布和巴雅尔、满达、乌恩、乌力吉图等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工作者到东北鲁艺、中央美院等内地艺术院校学习,使得自治区美术工作者专业创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同时,李肖民、高正、张光璧、闫汝勤、李荣华、万国志、臧任远、金高等一批从华北革大、广西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院等内地艺术院校毕业的青年美术工作者支边来到内蒙古自治区,使新兴的内蒙古美术创作队伍更加壮大、充满活力。
1952年,《内蒙古画报》社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迁至归绥(今呼和浩特)。至1954年内蒙古与绥远省合并,卢宾、关和璋、张继堂、胡钧、高授予、白铭、柴佩文、程子英、魏泉深等一大批原绥远省的美术工作者与随自治区人民政府迁至的美术工作者会合,一支横跨祖国北疆不同地域、由多民族组成的内蒙古自治区美术队伍,为着建设新中国美术的共同目标走到了一起。当年,在呼和浩特新城的鼓楼上,举行了内蒙古自治区首届全区美术作品展览。这届展览,成为内蒙古美术事业初步形成的标志和内蒙古新兴美术队伍奋斗的起点。
1954年,旺亲的水彩画《草原歌手》入选全国水彩、速写展览会。
1954年,《内蒙古画报》社改为“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工作室”,在承担出版、展览工作的同时,强化了美术创作的职能。中央美院毕业支边来内蒙古的高帝、汪志杰等,被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工作室”工作。同年,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学校首次设立美术班;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首次设立美术中专班。1956年,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首次设立美术专科。
至此,内蒙古美术在创作、展览、队伍建设、机构建制、专业教育等方面已初具规模。无疑,也为新兴的内蒙古美术事业将要到来的全面建设,奠定了基础,准备好了条件。
二、祖国千里北疆的美术建设者
1956年至1966年,是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事业全面建设、成长的时期。
1956年8月,内蒙古全区美术工作者会议召开。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宣布成立。大会选举尹瘦石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第一届主席,乌恩、超鲁、耐勒图为副主席。经中国美术家协会批准,发展文浩(蒙古族)、乌恩(满族)、旺亲(蒙古族)、乌力吉图(蒙古族)、超鲁(蒙古族)、耐勒图(达斡尔族)、官布(蒙古族)、桑吉雅(蒙古族)等8名少数民族美术工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从此,内蒙古美术作为中国美术的组成部分,鼓舞着内蒙古美术家投入到自治区美术事业的建设中。
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座专业美术展馆—内蒙古美术馆,在呼和浩特建成。
同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举行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文艺创作评奖。自治区20余件美术作品在评奖中获奖。
自治区与国内、国际间开展美术交流。1956年,旺亲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代表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出访蒙古人民共和国。1959年,波兰克拉夫博物馆绘画珍品展、蒙古人民共和国造型艺术展览在内蒙古美术馆展出;蒙古人民共和国画家代表团来内蒙古自治区访问。同年,蔡若虹、古元、彦涵、林风眠、谢稚柳等中国美术家协会领导、著名画家来内蒙古参加自治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美术交流活动,并与内蒙古画家一起深入内蒙古农村、牧区、林区参观、写生、举办讲座。
自治区民族民间艺术遗产抢救、整理及革命历史画创作等自治区基础美术建设工作全面开展。1960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参加自治区组织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遗产抢救小组,赴内蒙古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呼伦贝尔盟(今呼伦贝尔市)等盟、市进行民族民间美术遗产的搜集、抢救、整理工作。复制、整理民族民间传统美术遗产数百件。同时,邀请内蒙古著名民族民间艺人邢逊、阿格旺来首府呼和浩特创作,并将作品系统编辑成集。1963年,自治区组织妥木斯、卢宾、官布、金高、乌力吉图等内蒙古画家进行内蒙古革命历史画创作。乌力吉图的油画《百灵庙兵变》、金高的油画《毛主席在延安接见蒙族青年》等数十件作品由内蒙古博物馆收藏。
自治区美术出版工作取得可喜成果。这期间,自治区出版了《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内蒙古美术作品选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内蒙古美术作品选集》《内蒙古工农牧兵绘画选集》《内蒙古剪纸选集》(第一集)《内蒙古蒙族民间图案集》等大型画集。
自治区高等美术教育得到发展。1956年,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设立美术专科,耿永森、徐坚、胡申德、郑霞秋、陈西川、顾德春等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美工系、中央美院华东分院、鲁迅美术学院、东北美专等内地艺术院校毕业,支边来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任教。1956年后,王之英、邱石冥、胡尉乔、张扬、刘天呈、陈德祥、妥木斯等国内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陆续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任教;优秀、整齐、富有实力的美术师资队伍,在当时全国艺术院校中屈指可数。1961年,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科40名首届毕业生毕业并充实到全区各个美术工作岗位。
1960年12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大会选举张继堂为主任(主席),乌力吉图、耶拉、超鲁、耐勒图、白铭、卢宾为副主任(副主席)。
1959年至1966年,自治区美术作品展览开始成届次规范化展出。参展作者队伍扩大,参展作品增多。自治区美术作品在全国美展中大量展出,作品以浓郁的地区、民族特色,在全国产生影响。
1957年、1962年举办了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15周年全区美术作品展览;1959年、1964年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15周年全区美术作品展览;1956年举办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成立首届全区美术作品展览;1962年举办了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全区美术作品展览;期间,还举办了内蒙古工农兵画展、内蒙古民族民间艺术遗产抢救汇报展等全区性美展。展出作品近2000件。
1957年,高帝的油画《姊妹俩》在全国青年美术工作者展览会(首届全国青年美展)中荣获二等奖。作品描绘了草原上两个朴实、美丽的蒙古族女孩形象;单纯、凝练的油画语言,强烈的装饰风格和现代感,作品洋溢着的浓郁草原气息,在新中国首届青年油画创作盛会上受到关注并获得好评。
1958年,布和朝鲁的版画《接生员同志到了》《北方》《挤鹿奶》入选第三届全国版画展;版画《饲料基地》入选“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及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自治区的版画在国际、国内受到关注。
1960年,官布的油画《傍晚》、乌力吉图的油画《大兴安岭林区的早晨》、旺亲的油画《公社挤奶员》、金高的油画《探望》、白铭的中国画《牡丹》、布和朝鲁的版画《鄂伦春人出猎》等作品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作人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美术作品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说,内蒙古的作品“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民族的新生活和新的精神面貌”;②并将油画作品作为总结中国油画10年发展的优秀成果,向中国美术界进行重点介绍。
1964年,第四届全国美展分展区在全国6个城市举办。官布的油画《草原小姐妹》,妥木斯的油画《包钢蒙古族炼钢工人》,王玉泉的油画《打草场上》,包世学的中国画《北京归来》,白铭的中国画《孔雀牡丹》,乌力吉图的中国画《出猎图》,布和朝鲁的版画《罕达犴》,伊木舍楞、张德恕的版画《西拉木伦河上的晚霞》等70余件内蒙古美术作品参加华北区展出。中国美术家协会所属《美术》杂志对内蒙古自治区作品作了专题介绍和刊载。
1966年1月,华北地区年画、版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参展的百余件内蒙古年画、版画作品,在布置得如盛夏草原般美丽的内蒙古自治区展厅展出。
包世学的中国工笔人物画《北京归来》《草原新春》《那达慕盛会》(四条屏)在展览中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作品以如铁线盘曲,力蕴于内,柔韧、刚健,优美流畅的中国画线描形式和蒙古民族传统色彩语言,表现草原牧人生活,刻画、塑造蒙古族人物形象。线、形、色完美地统一于形象中,为作品赋予了蒙古民族特有的艺术意韵和审美。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的华君武评论说,他在塑造蒙古族形象、人物造型动态中的用线、色彩有力度,有张力,富有蒙古民族特色,他的铁线描形式是对当代中国画创作形式的成功实践和发展。著名画家常书鸿评论说,作品的色彩是蒙古民族独有的色彩,线的运用有敦煌壁画的特色,作品有强烈的北方游牧民族艺术之风。至20世纪60年代后,包世学的线描人物画,对中国工笔画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展览中,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的版画也引人注目。伊木舍楞、莫日根、照日格图、张德恕、刘宝平、萨因章、萨·苏和等一大批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的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汉族、回族等专业、业余版画作者的数十幅版画作品,以整齐的面貌展现在展览大厅。“他们的作品学习四川版画刻画人物和北大荒版画描绘景物的长处及优点,创造了‘大人物小风景’的作品样式;在色彩上吸收了哲里木盟蒙古族民间艺术以黑为依托,镶嵌上各种鲜艳色彩的艺术效果,采用木版油印的制作方法,形成了线条粗犷、色彩浓艳、生活气息浓郁的独特的版画艺术风格。”③作品以表现祖国北部边疆壮丽的自然风光、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业绩与他们的生活、情感为内容。创作风格写实、质朴,展出中哲里木盟版画成团队的创作,成为此次展览内蒙古厅版画作品展示的中心。由此,他们以骄人的创作业绩,被自治区美术界冠名为“哲里木版画创作群体”。
三、遭受重创土地上的艺术坚守者
1966年夏,“文革”开始。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被迫停止工作。内蒙古美术事业遭受重创。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自治区美术界、教育界的一批画家、美术教师从事专业工作的权利被剥夺。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全体工作人员跟随自治区文联机关被下放到内蒙古西部的巴彦淖尔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农场劳动。大批富有才华的美术青年、美术院校毕业生,也都投入到上山下乡的洪流中,在内蒙古的农村、草原、林区、部队,扎根、落户、锻炼,在劳动中重新熔铸、淬炼、锻造自己。
他们像水一样无声地、无怨无悔地融入、渗透到祖国北方这片广袤、蕴藏着中华厚重文化的土壤中,与草原牧民一起牧放,与河套农民一起开渠,与林区工人一起采伐,与边防战士一起戍边。他们一身风霜、满面泥土,年复一年,成为基层最普通的一名劳动者,不同的是,他们始终没有放下自己的画笔。
1971年8月,耶拉、旺亲、金高、王玉泉、万国志、李荣华、奎勇等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的一批画家结束了近两年的农场劳动,从巴彦淖尔盟回到呼和浩特。
9月,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公社小板申村发现东汉墓葬,出土大量精美的汉代壁画。金高、官其格等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的画家,不顾劳顿,亲临发掘现场,一连数十天在阴暗、潮湿的墓室里,为内蒙古博物馆临摹壁画。今天我们在《中国美术全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中看到的《乐舞百戏图》《立宫桂树图》《牧马图》《使持节护乌桓校尉出行图》《宁城图》等精彩绝伦的和林格尔壁画,即是他们当年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以卓越的艺术才华和艺术家的责任感,为中华艺术宝库抢救、整理、留存下来的。
1972年至1974年,为创作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中国画、连环画展览的自治区参展作品,内蒙古自治区美术、摄影展览办公室在呼和浩特举办了4次全区美术创作班,参加学习班的专业、业余美术工作者近200人(次)。创作中国画、油画、版画、年画、连环画作品180余幅。在这些作者中,有乌力吉图、乌恩、官布、耶拉、旺亲、金高、王玉泉、王济达等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的专业画家,有思沁、刘大为、贾方舟、燕杰、马莲、萨那巴特尔、郑俭、胡勃、张峻德、韩金宝、陶世虎、巴忠文、关麟英、官其格、明锐等艺术院校毕业常年在自治区各盟市、单位工作的青年美术工作者,也有杨刚、孙志钧、杨飞云等来自在内蒙古基层、牧区的下乡知识青年。
1972年,思沁的中国画《乌兰牧骑颂歌》,刘大为、马莲的中国画《银针凝真情》,刘友仁、贾方舟、肖云升的中国画《扬起黄河水浇灌万顷田》等作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1974年,金高的油画《国际友人参观乌审召》、刘大为的油画《草原女民兵》、杨刚的油画《打靶归来》等作品,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1972年,自治区唯一一所培养美术专科人才的艺术院校—内蒙古师范学院美术系恢复招生。时任内蒙古师范学院美术系教师的蒙古族画家妥木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呼和浩特周边的郊区、农村去进行实地写生。在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写生实践的同时,他忍着“文革”中留下的满身伤病,辗转于家乡的山野、土地,画了数以百计的风景写生。1969年至1976年期间的油画写生作品《复活》《冻不住的小河》《天欲晓》《静静的池塘》《晨光》《工地》《呼市南郊》《黎明》《风雨欲来》《校园一角》《大青山小井沟》等,以纯熟、洗练的笔触,极富修养的优美色彩,记录了与那个年代似乎极不同步的宁静、自然的普通生活场景。宁静、普通、自然,是历经“浩劫”身心遭受重创的自治区艺术家情感、心灵的一种回归,一种期待,其中饱含着他们积于心底的一个愿望、一个情怀,这就是—内蒙古的美术终将会重新崛起,自治区美术要有新天地、新未来。
四、浩瀚草原上崛起的民族美术队伍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内蒙古美术跻身于重新崛起的中国美术队伍,展示出恢宏、壮美的草原风貌。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
1977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举办“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全区美术作品展览”;出版了《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内蒙古美术作品选集》。《选集》收入了62位内蒙古美术工作者创作的65幅(件)美术作品。作品以表现20世纪7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工、农、牧、兵等各条战线的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风格写实,富有理想主义色彩。其中旺亲的油画《毛主席、周总理和各族人民在一起》,耶拉的油画《开往新工地》,刘大为的油画《草原女民兵》,杨刚的油画《打靶归来》、中国画《到政治夜校去》,胡勃的中国画《欢乐的草原》,王济达、徐永森的雕塑《边防英雄》等作品,在艺术形式、表现内容及个人风格特点上,达到了统一和完美,代表了20世纪70年代内蒙古美术创作的最好水平。
197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恢复工作。1979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文浩、官布等8名代表,代表内蒙古美术家参加会议。1980年8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文浩当选为主席,乌力吉图、乌恩、官布、耶拉、旺亲、耐勒图、卢宾、金高、妥木斯、白铭为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重新壮大了组织。至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思沁为主席的第四届协会领导机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达84名,分会会员发展到720余名。
1981年10月5日,内蒙古蒙古族画家妥木斯的个人油画作品展“妥木斯油画展览”,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办。展出的《查干胡》《晚餐》《秋色》《远方》《打扮》《拉水车》《点烟》《两匹白马》《制毡》《黑色山包》《叙》《凝》《中年牧民》等近百件作品,是作者自1969年以来多次深入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进行大量的油画风景、素描头像写生,历十余年的前期创作准备,于1980冬至翌年夏初,用半年多时间创作完成的。作品以表现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恬静、安详,充满祥和喜乐”④的蒙古族牧人生活、形象和草原自然风光为内容,“草原的宽广无垠,牧民生活的和谐宁静,在他的笔下尽善尽美”。“在他的画中,有色彩,有生活,有感情,有多年来人们渴望已久的东西,有人们的视觉和心灵都需要的精神”。⑤展览以“令人畅怀的宏壮与博大气象,沁人肺腑的宁静与高洁的气息,那种土地般真实又诗意般隽永的艺术感染力”,⑥感动了观众,也感动了美术界。著名油画家艾中信说,从展览展示出的清新的抒情风格及成熟的艺术面貌中,“我们感到内蒙古的草原画派已在形成!”“对于蒙古民族的绘画史而言,它已为妥木斯的艺术成就和其影响力得到了印证,作为‘草原画派’的旗手,妥木斯的艺术,意味着蒙古民族油画,有了一个拉开历史序幕的新篇章。这个‘开篇’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在蒙古民族自身的范围内,妥木斯的‘草原诗篇’,使抒情的蒙古草原文化引起国内艺术界更广泛的关注。”⑦
1983年1月21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参加主办的内蒙古“草原风貌”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自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在北京举办的第一个自治区级综合性大型美术作品展览。是“文革”后,标志着“改革开放新风貌”的内蒙古美术创作成果在首都的集中展示。展览共展出自治区美术家创作的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各类美术作品170件。作品以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各条战线、各族人民生产、生活及精神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内容,展示出内蒙古新时期“草原风貌”的完整画卷。在参展的作者中,有文浩、乌力吉图、超鲁、耶拉、旺亲、金高、白铭、关和璋、妥木斯、布和朝鲁、吉儒穆图、王玉泉、照日格图、郑霞秋等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初创期的老艺术家,也有包世学、思沁、萨因章、燕杰、叶立夫、萨那巴特尔、马莲、鄂·苏日台、韩金宝、关麟英、张峻德、梁志高、刘宝平、张德恕、田宏图、格日勒图、巴忠文、若希、郝存祥、刘乃、董治家、吴厚斌等中青年美术工作者。作者中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满族、回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画家比例占到50%。他们的作品,大都形成了个人特有的风格特点,表现出在创作上的独特探索与成熟。因而也构成了内蒙古“草原风貌”画展富有浓郁生活、民族、时代气息,写实而充满激情的整体艺术面貌。
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华君武在为展览撰写的文章《草原芳香》中说:内蒙古“草原风貌”画展“给人总的印象是内蒙古美术家们的创作态度都是认真和严肃的。他们的作品大都和内蒙古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充满着对于人民、草原和乡土的热爱以及愿去歌颂的感情,正是这种感情使人从画面上感到特别朴素和真挚”。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乌兰夫、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开渠、吴作人,书记处书记华君武,著名画家古元、李桦、艾中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美术家协会有关部门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乌兰夫为画展题词:“书画绘新貌,丹青写故乡,漠南林网化,遍地是牛羊”。吴作人题词为:“春风吹北国,群秀散满天”。
展览结束后,思沁的中国画《猎人》、白铭的中国画《白鹭》、金高的油画《鄂伦春妇女》、武军的油画《父与子》、田宏图的版画《草原上的人们》、格日勒图的版画《出工》、包丰华的版画《途中》、王济达的雕塑《月亮花》《线》等9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美术》杂志1983年第3期以金高的油画《鄂伦春妇女》作封面,用彩页形式刊登了展览中的优秀作品。
这次展览,是对重创后崛起的内蒙古美术的全面检阅,也是内蒙古民族美术在新时期中国美术队伍中的回归宣言。
新时期自治区美术画会、地域性美术群体创作活跃;具有创新、开创性的创作成果在中国美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1980年,由杰尔格楞、周宇、蔡树本、砂金、赵文华等人发起、参加的内蒙古青年油画研究会在呼和浩特成立,并举办首届研究会作品展览。1982年,第二届内蒙古青年油画研究会作品展览在呼和浩特举办。《美术》杂志1982年第11期刊发了杰尔格楞的《牧歌》、周宇的《向日葵》、蔡树本的《迁》、砂金的《十五的月亮》、赵文华的《上学》、奥迪的 《牧人》、侯德的《采购图》等研究会展览作品。
1980年10月,扎鲁特民族版画研究会在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成立。1981年编印出版画册《萨日朗》;收入26名会员创作的表现蒙古族历史和草原牧区生活的版画作品41幅;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江丰题写书名;王琦题词:“版画艺术之花在草原上盛开”。1982年7月,在北京北海公园画舫斋举办“扎鲁特版画展”,展出30余名会员的100幅版画作品。中国版画界领导李桦、古元、王琦、彦涵等观看展览并对画展给予了很高评价。
1983年7月,“哲里木版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内蒙古哲里木盟66位作者的版画作品200件。时任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李桦为展览撰写《前言》,并题写“百花齐放”大型展览匾额。李桦、王琦、马克等著名画家观看了展览。这批来自草原、以浓郁草原生活为内容、风格质朴清新的版画作品受到中国美术界、版画界的高度赞誉。展出作品中萨因章的《未来的冠军》,宝石柱的《灯会》,包世德的《新上套》,格日勒图的《探宝》,田宏图的《工余》、《喜待牧归》,刘宝平、张德恕的《新娘》,山丹的《我的家》等17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美术》杂志将展览作品《新娘》作为1983年第11期封面刊载,并以“草原之花”为专栏标题,介绍“哲里木版画展览”作品。展览被誉为是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举办的地方性版画展中“成绩最优、影响最大的”展览之一。⑧哲里木版画创作群体由此在中国美术界产生影响,“哲里木盟”被人们誉为“版画之乡”。
1984年1月,“呼伦贝尔画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蔡若虹,著名画家华君武、李桦等出席开幕式。画展展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46名美术工作者的中国画、油画、版画作品97件。展出作品以内蒙古北方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林区蒙古族、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生活、劳动为表现内容:有表现呼伦贝尔草原蒙古族牧人生活的中国画《送牛图》(艾谢金·团良)、油画《敖德玛的牛群》(董治家)、《专业户》(吴厚斌);表现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北方少数民族牧人、猎民生活的中国画《兴安乌娜吉》(周荣生)、《渡》(李殿良);表现大兴安岭林区各族人民劳动、生活的中国画《木歌》(李桂芬),油画《林场》(安德才);表现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林区自然风光的中国画《雪乡》(刘树章),油画《猎乡》(叶立夫)、《林区灯节》(鄂·苏日台);表现蒙古民族历史的中国画《团结训》(成邦)等。近百件作品集中展现了壮美的内蒙古北方民族生活及自然、地域特色,充溢着画家热爱家乡、讴歌家乡的炽热情感,整个展览充满诗情画意。展览结束后,叶立夫的油画《春到草原》、周荣生的中国画《晾茸图》等13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民族文化宫收藏。《美术》杂志1984年第4期开辟专版,对展览及作品进行专题介绍。
1989年2月,内蒙古蒙古族画家思沁的《蒙古秘史》人物画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共展出思沁创作的《蒙古秘史》人物画80幅。展览以中国水墨画、工笔重彩人物画形式,成功地塑造了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13世纪蒙古社会英雄群像。展出期间,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尹瘦石,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古元、叶浅予、刘开渠、华君武,著名画家黄胄等观看展览。尹瘦石在为展览所撰写的《前言》中说,“《蒙古秘史》人物画展览是蒙古族画家思沁通过多年研习《蒙古秘史》,怀着对本民族历史的追思与热爱,揣摩、塑造了成吉思汗时代一系列重要历史人物,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各具风采的众多人物形象的画廊”;“他的作品风格突出,气势豪放,神韵贯通,笔墨洒脱,已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⑨中国美协书记处书记、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在观看画展后说:“参观思沁《蒙古秘史》人物画展的画家们,一致肯定作者所作的努力。著名画家叶浅予、华君武、黄胄、尹瘦石等都认为,这样的历史题材,画的这样深刻,是难能可贵的。这一题材不仅有历史价值,还有现实意义。《蒙古秘史》中的许多史实,至今对我们现代人仍有借鉴作用。用绘画语言表现《蒙古秘史》这是一件创举,思沁开了很好的头,对艺术家们会有很多启发。尤其是最近几年,不少人物画家忽视历史题材,像《蒙古秘史》人物画这样带有规模性的创作很少能够见到,这就更增强了这些作品的价值”。⑩
思沁《蒙古秘史》人物画展览,创以绘画形式塑造蒙古民族历史人物群像的先例;也为当代中国美术民族历史画创作进行了有益的艺术尝试。
20世纪80年代,自治区各类画展在北京成功举办,从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将内蒙古美术推向全国。
这一时期,内蒙古美术作品在国际美术大展及全国美展中取得佳绩。
1982年,妥木斯的油画《查干胡》入选法国春季沙龙展,成为有史以来,中国蒙古族画家油画作品入选国际最高美术大展的第一人。
1984年,内蒙古画家金高、王济达与陈丹青、木心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国家画廊举办了 “来自中国的艺术”作品联展。1986年5月,金高、王济达与陈丹青、张红年、李全武等5人在美国纽约曼哈顿57街大中央画廊举办“中国的现实主义”作品展,美国前总统卡特亲临画廊观看展览。内蒙古画家精湛的艺术令西方观众折服、震惊。美国油画艺术家协会为表彰他们在艺术创作上作出的突出贡献,向他们颁发了“优秀艺术成就奖”。
1980年12月,“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是新时期中国美术发展的一次重要展览。田宏图的版画《出猎》获二等奖,周荣生中国画《上阵》、吴厚斌油画《搓毛绳的妇女》等作品参展。
1982年,首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在北京举办。内蒙古自治区有22件作品入选。萨纳巴特尔的中国画《祝福》、艾谢金·团良的中国画《烟乡秋色》、耶拉的油画《盛夏的莫力达瓦》、金高的油画《绿色摇篮》、田宏图的版画《喜待牧归》等11件作品分获优秀奖、佳作奖。
1987年,首届中国油画展在上海展出。内蒙古自治区送选的砂金的《红云》、刘永刚的《北萨拉的牧羊女》、朝戈的《极端者》、叶立夫的《红色遐想》、燕杰的《沙漠里的牛犊》等13件作品全部入选,砂金、刘永刚的作品获奖。内蒙古油画作品独特的草原地区特色,得到全国油画评委的高度赞誉。《美术》杂志1987年第9期对内蒙古油画作品进行刊发并重点介绍。部分作品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1988年中国当代油画家作品赴美联展。
1984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和1989年的第七届全国美展,是这一时期中国美术界最重要的两项大型综合性全国美展。
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中,内蒙古自治区有89件作品入选;妥木斯的油画《垛草的妇女》获银牌奖;孙志钧的中国画《月夜》,刘宝平、张德恕的版画《新娘》,田宏图的版画《草原,你早》,王济达的雕塑《月亮花》,韩金宝的壁画《鄂温克的回忆》获铜牌奖;周荣生的中国画《兴安乌娜吉》、孙秉昌的中国画《回娘家》、叶立夫的油画《猎乡》、金高的油画《鄂伦春妇女》、萨因章的版画《新的脚印》、邵春光的版画《金秋》、张茂华的版画《绿染四方》获优秀作品奖。
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中,内蒙古自治区有66件作品入选;周荣生的中国画《草原之梦》,马铁的中国画《整装待发的驼队》,张平的油画《剪羊毛》,刘永刚的油画《北萨拉的白月》,姜元珠、王引之的儿童美术作品《愉快的假日》获铜牌奖。
这一时期,以在第六届全国美展、第七届全国美展等大型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为标志,内蒙古油画、中国画、版画、雕塑等画种均取得全面的发展,成绩斐然。
至此,内蒙古的美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美术“作品有着共同的倾向,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不脱离我区的生活,而且能作既不丑化又不粉饰的表现”;“作品对形式风格的独特与完美是奋力追求的,也取得了成绩”;“作品绝大部分对所体现的精神是注重的。而且侧重于内涵精神的视觉表达”。作品在表现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更趋完美、成熟;画家个人艺术风格已经形成,内蒙古美术创作由此进入历史上的发展、繁荣时期。
至20世纪80年代末,内蒙古美术以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在中国美术界及国际全方位得以展示并产生影响,成为新时期推动中国美术崛起的一支强劲的民族美术力量。
五、共和国文化建设旗帜下奋斗进取的内蒙古美术
20世纪90年代至进入21世纪的10年间,是内蒙古美术向更广阔领域拓展,美术创作取得丰硕成果,美术事业大繁荣的时期。
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美术以成熟的艺术面貌在国内外开展多方位的美术交流活动,为共和国民族美术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作为亚运会期间“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展览”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内蒙古风情油画展”;1991年,在北京国际艺苑举办了“国际艺苑第五届中国油画展·内蒙古作品展”。
2010年5月,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内蒙古活动周“草原广阔·哈达飘香内蒙古美术作品展”在上海举办。这是上海世博会期间,内蒙古美术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一次成功、集中的展示。
1989年至1992年,协会接待了以原蒙古人民共和国艺术家协会主席尼·楚勒德木、艺术家协会造型艺术展览馆馆长达亚巴拉登等为团长的三批蒙古人民共和国美术家代表团的来访;在呼和浩特举办了蒙古人民共和国美术作品展览。这是30年来,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举办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最高规格的美术作品展览。
2002年,协会接待了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美术家代表团,在内蒙古美术馆举办了“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美术教师美术作品展览”。
2010年,协会在呼和浩特为来内蒙古自治区访问的蒙古国总统及蒙古国国家代表团举办了“内蒙古美术作品精品展览”。
1991年,协会接待了由格·格·瓦西列耶夫、卡赞斯基、德依纳·都加洛夫等著名画家、学者组成的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美术家代表团,在呼和浩特举办了“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造型艺术作品展览”。这是苏联美术作品首次在内蒙古自治区展出。同年,内蒙古美术家协会派出了内蒙古美术家代表团,出访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并携300件内蒙古美术作品,在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首都乌兰乌德举办了“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览”。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部长会议副主席尼古拉耶维奇在观看展览后说,感谢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给布里亚特人民带来了好的艺术品,从内蒙古的美术作品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自1990年以来,协会还接待了韩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美术代表团及美术家的来访。参加主办了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在自治区举办的美术作品展览。
1992年至1994年,协会在日本、香港等国家、地区分别举办了“现代中国绘画展·内蒙古作品赴日展”“香港·内蒙古风情中国画展”“香港·内蒙古风情油画展”“香港·内蒙古十年油画精品展”。
1990年12月,“妥木斯油画展”在苏联哈巴洛夫斯克市远东艺术馆展出;1991年2月,该展览在苏联比利毕詹市再次展出。展览使苏联人民看到来自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油画家精湛的油画作品,在对作品表达出的相似地域、自然、人们生活的美好艺术感受中,加深了两国人民的文化情感。
1990年6月,“思沁《蒙古秘史》人物画展”在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举办。蒙古人民共和国功勋艺术家尼·楚勒德木观看展览后对作者说:“蒙古人民需要了解《蒙古秘史》,蒙古人民需要了解成吉思汗。您带来的画展,是友好邻邦—伟大中国送给处在复兴中的蒙古国的最好礼物”。蒙古人民共和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布特木其亲自授予思沁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特级美术勋章。1992年5月、1998年12月,“思沁《蒙古秘史》人物画展”两次赴台湾省台北市展出,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位赴台举办专题画展的少数民族画家,为两岸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1992年11月,“周荣生画展”在台湾省台北市及台中市举办。展览展出周荣生的中国工笔画作品45幅。作品以表现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蒙古族及大兴安岭林区北方少数民族生活为内容。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会长林凡在画展《前言》中说:“眼下,你们将看到一位继承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马上文化精神的当代传人,一位为严酷却又柔情似水的塞外风情作证的诗人”;“他的艺术凝重、深沉,是传统技法和现代意蕴的良好结合。他的成就值得我们两岸艺者共同珍视”。台湾蒙古族诗人、画家席慕蓉在展览观后说:“面对周荣生先生的作品,我心中无限敬佩,这位艺术家确实画出了蒙古高原上许多美丽的景象。”美术评论家贾方舟在文章中说:“他在工笔画中开拓的是块全新的领地,他的精神追求,已使工笔画摆脱了小家碧玉式的赏心悦目,以前所未有的深沉、凝重、雄浑的面貌展现于当代中国画坛,从一个方向上为工笔画的现代过程作出了拓展和推进”。
在此期间,自治区国画家张峻德、海日汗分别在中央美院附中美术馆和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举办了画展,受到美术界的好评。
自治区一批优秀艺术家的个人画展在国内外多次展出,使内蒙古美术在全国、国际等更加广大的范围内得以宣传和展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大量的优秀美术作品参加全国大型、经典性美术大展。
这一时期,自治区共举办全区性美展60余个,展出各类美术作品8000余件;参加全国性美术展览140余项,入选作品约1300余件。在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自治区入选作品中国画47件,油画84件,版画58件,水彩29件,雕塑8件,连环画10件,壁画9件及宣传画、漫画、漆画、插图、儿童美术、艺术设计等画种作品15件。
在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展中,周荣生的中国画《祭敖包》、潘志成的中国画《野山初醒》、张立平的油画《九月之暮》、周旭的儿童美术作品《戴红帽的小姑娘》获奖。朝格巴图的油画《恰木》、谢建德的油画《红房子》、刘占强的版画《红土地》被评为优秀作品。
在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中,苗景昌的油画《暖暖的下午》、苏和的版画《巴丹吉林》、周旭的儿童美术作品《一起睡着了》获铜牌奖;砂金的油画《春游》、燕杰的油画《白驼·牧女》、董从民的油画《归途》、夫子的油画《春·夏·秋·冬》、萧红的油画《大路朝天》、张存刚的版画《树》、丁晓晖的水彩《晨》获优秀奖。
在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中,周荣生的中国画《金色圣山》、苏和的版画《静谧》、王俊才的漫画《人不可貌相》获铜牌奖;陈嵘的中国画《女人河》,周金月的中国画《雪霁》,苗景昌的油画《素描山水》,李波的油画《博克》,李旺平的油画《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安玉民、梁丽的版画《天堂》,温都苏的雕塑《大世界》,哨布的壁画《舞·骄》获优秀奖。
在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李学峰的油画《吉祥蒙古系列—博克》获铜牌奖;要红宇的中国画《草原上的额木格太》、张可扬的油画《布里亚特黄昏的邂逅》、李鑫的油画《苍山如镜·之九》、庞大伟的环境艺术设计《夏日》被评为获奖提名作品。
1991年,周荣生的中国画作品《草原之梦》入选法国秋季沙龙展。
1996年,邵春光、欧广瑞的版画《乌珠穆沁的傍晚》获“第十三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金牌奖。奥迪的水彩画《有干葵花的静物》获“第三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览”银牌奖,云希望的《高原牧歌》获铜牌奖。
2003年,董从民的油画《城市边缘》获“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油画艺术奖。
2000年至2006年,邱石冥、思沁、周荣生、海日汗的中国画,妥木斯、砂金的油画,纳日松、萨因章、乌恩琪、山丹的版画,奥迪、云希望的水彩作品,作为世纪经典作品参加了“百年中国画展”、“百年油画展”、“百年版画展”、“百年水彩画展”等全国总结性美术大展的展出。
随着创作的繁荣和深入,自治区涌现出一批在全国美展中连续获奖的优秀美术工作者。周荣生的中国工笔人物画作品连续入选第六届至第十一届共6届全国美展,并在第六届全国美展、第七届全国美展、第八届全国美展、第十届全国美展共4届全国美展中获奖;苗景昌、苏和、张立平、周旭的作品连续在两届全国美展中获奖;奥迪、砂金、邵春光、董从民、要红宇、安玉民、王作才等的作品连续在全国美展及全国中国画展、中国油画展、全国版画展、全国水彩画展等国家重要专业展览中获奖。
2009年,妥木斯、王济达、官布、思沁、包世学、燕杰获内蒙古自治区颁发的“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2010年,刘大为、朝戈获内蒙古自治区颁发的“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特殊贡献奖”;周荣生、田宏图、张峻德获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
他们以突出的创作成果和骄人艺术业绩,受到自治区和中国美术界的赞誉和钦佩。
进入20世纪90年代,自治区的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连环画等画种创作队伍壮大,他们的作品成团队地参加全国美展,在中国美术界展示出创作实力。
这一时期,自治区中青年中国画创作队伍迅速成长。周荣生、张峻德、要红宇、陈嵘、海日汗、孙海晨、哈斯朝鲁、马自强、徐继先、刘亮、王健民、茹少军、周金月、鲍凤林、陈晗晟、白嘎力等的作品入选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及全国各类美术展览,成为进入21世纪后自治区中国画创作的主力和新生力量。特别是以周荣生等为代表的内蒙古工笔画创作,很好地继承了包世学、刘大为、杨刚等开创的内蒙古工笔画的创作风格,在新的时期,结合他们对草原文化的独特理解,创作出一大批文化取向相近、风格不同的优秀作品,使其在全国中国画创作中独树一帜。
自治区油画创作队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和实力。这一时期,他们在全国美展、中国油画展及各类全国专项画展中,常常集数十件的优秀作品、成团队地参展,令兄弟省、区的美术工作者羡慕、赞叹。在展览中,燕杰、砂金、敖恩、周宇、侯德、张立平、谢建德、苗景昌、李旺平、董从民、王治平、李波、李鑫、李学峰、张可扬等的油画创作已日趋成熟并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他们的油画创作在这一时期的全国美展和全国油画专业展览中受到中国油画界的好评。
上世纪80年代即享誉全国、自治区版画界的田宏图、萨因章、那日松、格日勒图等自治区优秀版画家,这一时期创作依然活跃。苏和、谷彦彬、包青林、邵春光、安玉民、乌恩琪、山丹、王作才、马成武、张存刚、张鹏、德力格仁贵、李聪玲、曹雪飞等自治区中青年版画工作者的优秀作品创作,使内蒙古版画在21世纪再次跻身于中国优秀版画队伍的行列。
自治区水彩画创作呈现出可喜的发展态势。奥迪、张忠、王荣、云希望、孟显波、丁晓晖、刘金岩等的作品在全国水彩画展览及全国美展中多次获奖;同时,他们以自身优异的创作实践,带动了自治区大批年轻的水彩画作者,建构起今天富有活力、年轻的内蒙古水彩画创作队伍。
自治区的连环画创作进入成熟期。1991年,由张峻德、孙志钧、关麟英、孟喜元、王延青、若希、海日汗、纳日黎歌、马德林、王世华、李晓锐创作绘制的8集(册)连环画《成吉思汗》获国家出版总署、中国书籍装帧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连环画作品评奖”铜牌奖。2004年,由若希创作绘制的以1036幅绘画作品组成的大型蒙古族历史连环画集《蒙古族通史》(绘画本)出版。是以绘画艺术表现完整民族历史的首创。
自治区雕塑、年画、宣传画、壁画、漆画、漫画等画种创作活跃。王济达、张恒、佐娜、温都苏、侯军、李亚平、郑天则、哨布、阿伦娜、王俊才等的雕塑、壁画、漆画、漫画作品,为自治区在全国争得了荣誉。
自治区美术创作始终在良好的美术评论、美术基础理论研究氛围中发展。结合自治区各个时期的创作实际,开展有指导性、影响力的美术理论、美术评论学术研讨活动。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支由多民族组成、从事多领域民族美术理论研究的理论队伍。
作为自治区美术理论领域系统研究工作的缘起和开端,1985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分会邀请邵大箴、李松、晨朋、葛鹏仁、钟涵、水天中、郎绍君、滕守尧、吴小昌、妥木斯等国内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评论家,就美术基础理论、国外美术动态等专题在呼和浩特举办了首次全区美术理论讲习班。来自全区各盟、市的100多名美术工作者参加了为期20天的讲习班学习。
2005年11月,由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创作理论研讨会在鄂尔多斯市举办。会议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内蒙古美术要“重新面对生活,重新面对自然,重新面对草原”的观点,为21世纪内蒙古美术创作提出了明晰的理论方向。受到自治区广大美术工作者的普遍认同。
2007年7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所属《美术》杂志社、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草原题材创作暨“草原画派”美术创作理论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上,来自全国美术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画家,对内蒙古美术创作进行了历史的梳理和理论上的总结,对草原题材创作暨“草原画派”等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讨。
这一时期,自治区已具有一支在自治区、中国美术界产生影响的美术理论队伍,大量美术评论文章在全国专业美术理论刊物上发表。
由内蒙古美术理论家撰写、出版的内蒙古近现代美术史研究、当代美术理论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美术史研究、蒙古族民族民间美术及美术史研究、中国画论评注、中国美术史译著等方面的美术专著,已形成内蒙古自治区美术理论研究的完整体系。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分会编撰的《美协分会三十年回顾》及出版的照日格图的《美术基础知识》(蒙古文),阿木尔巴图的《蒙古族民间图案集》《蒙古族民间美术》《内蒙古图案集》,关和璋的《注评<颐园论画>》等美术史论著述的基础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出版有鄂·苏日台撰著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美术史料》《蒙古族美术史》《鄂温克民间美术研究》及《中国北方狩猎民族美术概论》《狩猎民族原始美术》《大兴安岭狩猎民族桦树皮文化》《森林民族—中国北方狩猎文化》,阿木尔巴图撰著的《蒙古族美术研究》《蒙古族图案》《蒙古族工艺美术》《蒙古族工艺美术史》,贾方舟美术评论专集《多元与选择》《走向现代的中国美术》《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项春松著《赤峰古代艺术》,徐英著《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乌力吉著《八大山人画传》《内蒙古艺术地理》《视觉草原·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美术》《中国美术史》(蒙古文)《外国美术史》(蒙古文)《美术概论》(蒙古文)等。美术评论家吴厚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在《美术》《美术研究》《中国油画》等国家专业刊物上的大量美术评论文章,以思辨清晰,表述透彻,观点深入为美术界关注。
在组织建设和美术设施建设上,1996年至2011年,共召开4次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妥木斯当选为第五届主席;周荣生当选为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主席;选举产生了4届协会领导机构。成立了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艺术设计、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等6个自治区美术专业艺术委员会。妥木斯、周荣生、苏和、奥迪、张德恕分别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中国画、版画、水彩、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聘任为委员;1998年,妥木斯当选为第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由1956年协会成立时的1名,发展到210名;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会员由首批54名,发展到1800余名。
1997年,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经过几代艺术家呼吁和努力的内蒙古美术馆新馆建成。为内蒙古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作品展示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和空间。期间,包头美术馆、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巴彦淖尔市岩画艺术馆等盟、市级地方美术专业场馆的建立,为自治区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承担中国美术家协会及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区委、区政府的重大美术活动,是这一时期内蒙古美术发展、成熟的又一标志。
1999年,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承办了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展区展,这是自治区成立以来首次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全国美术大展。展览在呼和浩特开幕后,全国各地来自治区参观展览的观众达数万人次。
2010年8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文联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绿色净土·天堂草原”第六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自治区以认真、严谨、优质、高效的出色工作,完成了此届全国美术展览的承办任务。受到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美术界的赞扬。
2010年3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区委设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文化艺术长廊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内蒙古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正式启动。内蒙古自治区美术界近百名美术工作者参加了美术创作工程的项目创作。这是自治区美术工作者参与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的直接体现。
2011年10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内蒙古·北京文化艺术周·天堂草原—内蒙古美术作品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这是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美术创作成果在首都北京的一次成功展示和检阅。展览受到中宣部领导的重视与肯定。在整个文化周活动的6个项目中,美术展览被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评为优秀项目。
2012年5月,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浩瀚草原—中国美术家赴内蒙古采风写生活动启动仪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5月至7月,由百余名来自全国各省、区、市著名美术家组成的采风团分3批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进行采风、写生活动。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参加了活动的筹备和采风团采风活动。
2012年10月,作为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型美术系列活动的总结,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规模浩大的“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展览对内蒙古美术—中国美术绚丽、壮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历史发展、创作成果及优秀美术家进行了一次系统地梳理、展示、总结。曾在内蒙古这片浩瀚草原上奋斗过和今天仍在努力奋斗着的美术工作者的作品,没有生在草原却将自己的情感和艺术紧紧系于这片草原的美术工作者的作品,已经逝去却给草原留下无数艺术经典的中国老一辈美术家的作品,一大批从草原采风归来的中青年美术工作者的作品,一起在这里汇聚展出。10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奏响的这曲恢宏的歌颂浩瀚草原的艺术交响乐,是无比庄严和充满无限魅力的。
21世纪为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和天地。回顾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发展的历程,将会提示和要求我们:今后一定要以不懈的努力,而无愧于内蒙古美术的过去和未来。
(作者为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 上一篇: 作品与评论 | 山河——王治平作品展
- 下一篇: 艺术人生 || 雍和与草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