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世纪中国的北方,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就像睡狮初醒般一样,以威武迅疾的力量在大漠上刮起了一股强大的旋风,成为当时中国历史上一抹亮丽的风景线,这个家族的统帅成吉思汗神奇地依靠自己的军事政治才能将一盘散沙似的蒙古族用武力征服的手段统一在了自己的大斡耳朵(帐殿)旁,然后又率领着追逐牧草的草原民族同时向西、向南、向北展开了迅猛的出击。1232年,蒙古铁骑冲破了金朝所谓的固若金汤的北方防线,攻入燕京,消灭了狼主王朝。1234年,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又攻灭了李元昊所建立的西夏王朝。于此之前,成吉思汗就部署了对中亚、呼罗珊等地区的军事行动,蒙古铁骑踏碎了中亚的封建王朝统治,这股旋风还冲向了东欧,蒙古军队的凌厉迅猛攻击,打得马札儿(匈牙利)、孛烈儿(波兰)封建主落荒而逃,即便是俄罗斯大公们也无与匹敌而闻风丧胆。蒙古军的打击、抢掠、残酷的屠杀震惊了罗马教皇,使欧洲的封建君主惶惶不可终日。一时间,蒙古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传遍了欧亚大陆。在这种形势下,一个广袤的蒙古帝国便迅速而奇迹般地建立了起来。
 
  可惜,深沉有谋、用兵如神的成吉思汗却得不到皇天的眷恋,在1227年便撒手人寰,留给他子孙们的是一个看似强大却危机四伏、并不稳定的蒙古汗国。它的致命的弱点就在于这个大汗国没有统一的经济基础,松散的不稳固的军事行政联合体时刻有分崩离析的可能。从征服以来,西亚中亚地区、东欧地区形成了所谓的伊利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以及钦察汗国。虽然,名义上这些汗国服从大蒙古汗的统治,实际上却是一个个独立的王国;对草原地区,同样也是以分封的方式封给了有军功的蒙古贵族以及大斡耳朵的亲兵们;即便是在设行省的北方燕京等地,也都遍布了由窝阔台和蒙哥所分封的由大小蒙古封建王公所拥有的“汤沐邑(投下)”,他们与汉人“世侯”所占有的领地犬牙交错,俨然为国中之中,威胁着蒙古帝国的生存。形势对蒙古人来说,是非常严峻的。

   神勇的成吉思汗在1206年的斡难河源“忽里勒台”大会后,便统率着蒙古民族向着封建化的道路迈进。它的蓬勃生机给蒙古族注入了新的活力。显然蒙古人的铁骑不仅踏碎了自己的奴隶制也冲开了向封建化挺进的大门。尽管这种发展、进步是借助了凶猛的铁骑和残酷的掠夺来完成的,却也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成吉思汗发动了这辆历史机车,而他的后继者却似乎没有给它注入新的动力。汗位的争夺使成吉思汗的继承者诸如蒙哥、贵由们无暇推进蒙古封建化的速度,只是依然如故地靠残暴的手段把行将灭亡的奴隶制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强加给华北、中原地区,蒙古贵族大肆抢掠人口,把他们变为奴隶,而且要屠杀人民、悉空其地,将农田变为牧场。经过长期战乱的北方,仍然笼罩着一片不稳定的阴云,而重新陷于混乱的北方社会、凋敝无聊的社会现实,都给蒙古帝国的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如果允许这些可怕的现象和情况继续发展下去,既有害于北方生产的复苏、经济的发展,也会动摇蒙古贵族刚刚建立的统治。

   形势千钧一发!蒙古帝国将何去何从?刚要摆脱奴隶枷锁的蒙古帝国需要一位继续推动历史车轮的伟人,以便率领蒙古帝国催马加鞭,马不停蹄地完成封建化的历程。历史不会辜负人们的期望,恰在这时,忽必烈肩负着蒙古帝国的希望,怀着无限的政治抱负登上了历史舞台。

   忽必烈不愧为一代英明的政治家,他不仅代表了蒙古族、色目人、回回人的利益,也得到北方汉族地主阶级的拥护。他上台伊始,便鼎新革故、重用儒人、采用汉法,使蒙古帝国的统治日新月异。尤其是,大元帝国的诞生,实际就宣告了蒙古政权变为中原政权的开端,其意义则非同小可。忽必烈的宣布改元使它披上神圣的天授正统的外衣,像以往的中原任何一个统治集团一样,而排入中原统治民族的序列。从此后,元朝的统治犹如封建统治锁链中的有机的一环,自然地、恰到好处地嵌入了这个将要断裂的长环:从而,忽必烈便历史地完成了由其先祖启动的封建化过程。尔后大元帝国在忽必烈及其子孙们的统治下,以一个崭新的雄姿屹立在了世界的东方。她那广袤的疆域,强大的武装,使得当时的世界不能不对中国刮目相看。就像历史学家们所赞誉的那样,元朝的疆域向北超越了阴山山脉,向西到达了流沙,向东占有了辽东半岛,向南越过海表,这实在是封建统治建立以来,比秦、汉、隋、唐任何一个朝代疆域都要广大得多!

因而,我们有理由说,忽必烈的功劳不仅在于阻断了蒙古奴隶制的蔓延,而且顺乎民意、适乎人心地保持乃至推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就此一点它便可以功德无量地被列入世界伟人的史册!他不仅是蒙古族的英雄,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一代明君。

   [资料来源]:蔡峰著《纵马弛中国:忽必烈的治国谋略》,华夏出版社,2002年2月发行版]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