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而居,我背靠先民的记忆,虽然我不是蒙古族人,但是从小出生在这片满载着长调、牧歌、奶茶、奶酒的土地上,经受着西拉沐沦的洗礼,忽而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这个民族如此的美好,如此的神奇。
蒙古族有个别样的习俗,新生的婴儿三天以后,要睡在摇车里,摇车蒙古语叫“乌鲁格伊”,是用开花结果的上好山丁树、桑树、杏、柞树等树木制作,体现着繁荣兴旺之意。“乌鲁格伊”长约一米左右,长方形,四个角都有把手,把手上一般雕刻有龙凤或者图腾,下面有两个横过来的弓形木条,使之更容易摇荡。
“乌鲁格伊”头部用柳条弯成弓形,再用红布蒙好,它被称为“哈拉”,可以为宝宝遮风,不让孩子的头着凉。从“哈拉”横过头部三个头的皮绳,另一头系在摇车末端,蒙上纱或巾遮阳或者防蝇虫。皮绳上有七个结,表示北斗七星保佑孩子。在“哈拉”上还挂有各种象征美好祝福的挂件,一般有铜钱、牛角等。男孩在“哈拉”上挂小蒙古刀,祝愿他成为粗犷、英勇的蒙古汉子;女孩则挂上镜子,希望她美丽贤淑,像镜子一样纯净无华。摇床两侧的护栏叫阿日拉,木材选自日出时向阳或阳坡生长的树木。两条护栏再由两根横栏连接成长方形框架,这个横栏叫浩老宝苏;塔突尔,即摇车上的捆带,是娘家姐妹或嫂子送的绣有金刚符法轮和吉祥结的一种彩带。高格超,是带银环和铜环的绳套,固定在阿日拉的不同部位。伊鲁,是在中间起轴承作用的弓形圆木。
关于摇车也有着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成吉思汗孛尔只斤铁木真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伊苏该外出征战,铁木真的母亲月伦夫人,在思念丈夫的时候忽然感觉腹中疼痛,来不及回帐篷就在奥恩河畔,产下长子。此时精通多国语言,智勇双全的老者扎尔初代,正好从此路过,看见此婴儿大为惊叹,看着婴儿那攥着血肉的小拳头,说:“此婴取天地之精华,降生于人间。救人于水火之中,必成大器。统治世界。应远离尘埃,在天地之间,空中养育。”三天之后,扎尔初代制作了“乌鲁格伊”送给月伦夫人。还许诺将扎尔玛,苏博岱,两个儿子送给这位后世之主。
从此以后,蒙古宝宝出生后的第三天开始,都会让孩子睡在摇车上,“乌鲁格伊”成了蒙古人生活的起点。而且当天亲朋好友送上祝福和礼物,举行隆重的入摇车仪式,摇车一般要由姥姥家一位门丁兴旺,德高望重的长者制作赠送。由摇车的末端先进屋,先铺上荞麦皮睡垫,再铺上包裹孩子的被子或者毯子,再铺一些筛净加热的沙土,而沙土多是从人烟稀少的沙漠中带来的白沙,这样不仅干净圣洁,且孩子们不会感到潮湿风寒。长辈们念着祝词,用黄油涂抹摇车,把沐浴干净的孩子抱到摇车上让他平躺,手脚放平,裹紧绑在摇车上。想必从小睡在摇车也有修正身形的作用,然后母亲或者长辈们就一边哼着温柔动听的摇篮曲,一边摇着摇车哄孩子睡觉。
时至今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在一些比较边远的牧区仍有人使用这种摇车外,居住在城市的蒙古人已经很少用它了。但是作为一种民族习俗的遗留物,毕竟剽悍、豪爽的蒙古人是从这里走上他们的人生旅途的。
- 上一篇: 新工匠:“90后”银匠乌德木图的故事
- 下一篇: 【草原文化】蒙古族婴儿摇篮——“乌鲁格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