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待客
蒙古人喜欢养狗。狗有护畜作用,还能传递信息。狗一叫,孩子们首先跑出来,之后,向大人汇报观察到的情况。如果来的是长辈,全家人都出来迎接。迎客人时,服装要整齐。
主人中有长辈和老人时,客人要在营子外下马,牵着马进营子。客人是长辈或老人,主人要接马缰拴在马桩上。晚辈要向刚见面的长辈问候请安。请安礼仪,男人是将双手置于跻部鞠躬或打千,妇女行单跪礼请安。
按蒙古人传统,不论是不是亲戚故旧,认识不认识,来家就是客,一律茶、 食招待。 除非客人忙得等不及烧茶,也要品尝点奶食品才上路。
献茶敬酒照例以长辈 、老人为先。有时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而先客后主,客人接过来要放在长者面前。献茶要站起身双手奉上,不能坐着献茶。晚辈如果是男性,敬酒时作单跪姿势。
客人吃过茶,先向长辈一一敬酒,长辈们接过第一盅酒,照例说几句吉祥的话,用太阳指蘸酒弹酹。这时向老人献上礼物,分给小孩糖果。
客人递过礼物, 家长向客人敬酒。 如果家长年高辈长,一般由少辈人代替。晚辈忌讳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但必须接过酒杯并酹酒之后,将杯放在桌子上。如果客人好喝酒,长辈便借故回避,给机会 让同辈人饮酒娱乐。多么好喝酒的老人,也不同青年人一道饮酒。即使大规模喜庆,也必须按年龄、辈分、地位、性别分开排坐。避席的长辈待年轻人饮到差不多时 返回,与客人共同斟满一杯酒放在桌子上,大家开始用饭。如果以整羊待客,则先由长者动刀。和客人一起吃饭的,必须是家庭主事人。
客人辞行,全家送别,有时老太太会用牛奶酹祝。
蒙古包的西北隅和灶口处是不能贸然去坐的。要沿房门西侧坐在门里或被主人让到正北延东一排坐下。不论天气多冷,不得在火盆 、锅撑子上烤脚 、磕烟袋、吐痰和进出跨越。鞭子、棍子之类禁忌带入室内。
有些地方,蒙古人生孩子,总要在屋檐下挂个标志,如果挂的是弓箭,说明生的是男孩;挂的是红布,说明生的是女孩,即寓男用弓箭、女用针线之意。凡遇这些标志,客人须注意,不要贸然闯进妇女坐月子的屋里。
(2)礼献整牛整羊
整羊整牛,也称全羊、全牛,是蒙古人款待贵宾的传统礼仪。
自古以来,蒙古人就有吃整羊、喝马奶酒和给远征人携带绵羔羊熟肉条的习惯。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建造白色大蒙古包,用整羊招待来客和祭礼神祗。
最隆重的席面,有整牛、珠玛、整羊三种,主要取其完整、齐全之意。
礼献整牛,除了祭祀牺牲,一般只取牛的某一部位,比如说,为65岁以上年人祝寿,仅象征性地献上牛乌查(蒙古族叫乌古查,即牛羊软肋脊肉)。珠玛,又分为 立式珠玛,也就是最讲究的整羊,其特点是褪毛、带皮、烤制。整羊席不象珠玛那样精制,其特点是去皮、煮制。礼献整羊也象献整牛一样,根据不同需要和对象, 采取不同方式。有时献上完整的羊肉,有时献羊的某一部分。春节时招待亲朋好友和贵宾时,把熟羊头放在大方木盘中间,周围摆满各种奶食品和点心端上,是隆重 礼仪。
整牛、整羊、珠玛的加工方法,各地不尽一致,但必须保证食品的完整,避免损坏皮肉。
整羊的摆法;羊头必须向着主宾。 在宴会上用整羊招待客人时 ,一般要唱赞歌敬酒三巡 ,当宾客们开始唱和时,再斟一杯酒,诵献整羊的祝辞。专门向执刀割肉、招待客人的人敬酒一杯之后,主人请席间长者先动刀。那位执刀招待,蒙古语称“浑都格 其”。长者接过蒙古刀,在羊头的前额划个“十”字,从羊的脑后、嘴角两边、两个耳朵、两个眼眶、脖颈、硬腭上割下几块肉,再把羊头转向主宾。主宾端起羊头 回赠主人。主人端过一个空盘,接过羊头和长者割下的部位肉,摆在佛龛前敬佛。接着用专用的蒙古刀,从羊乌查的右侧、左侧切出长条薄片,左右交换放置。割羊 乌查前半部时,刀刃向外。如此切割三次之后,分节卸下其它骨头(过席的羊乌查只能切一刀),由阳面转圈后,退回去放入肉汤里热,然后上桌进餐。退下整羊 后,上肉汤。
礼献整羊时,通常安排专人献祝辞。诵祝前,要向祝辞人敬酒一杯。祝辞人用无名指蘸酒弹酹,然后举杯祝辞。诵祝辞的姿势:老年人坐着,中年人单腿跪着,年轻 人站着。祝辞内容因人、因事、因地区不同而各异。比如有一则祝辞唱 道: “博格多成吉思可汗,迎娶花容光焕发月貌的孛尔贴只斤夫人。宰一只花脸的羯绵羊,装在水晶盘里招待贵宾。
是成吉思汗定下的礼制,是蒙古人待客的传统,是忠厚和贞洁的标志,是至诚心意的象征。”
大家斟一杯酒互相唱和 。诵祝辞人说一声“结!”(请用刀)。并举杯继续祝福唱道:
“按着老规矩敬献,请各位都来品尝。
遵循旧风俗奉献,请各位都来举觞。”
再斟一杯,众人回敬唱和。之后,祝辞人接着说:“结!”
(3)服饰
蒙古族男女皆喜穿长袍、短褂、靴子等 。颜色尚蓝,深蓝者多,极少穿青色上衣。妇女喜穿红、绿、天蓝色的。服装四季有别,如单布长袍,夹长袍,棉长袍,皮长袍,坎肩,马褂等。无论男女都喜用鲜 艳的丝料或布料做腰带垂穗装饰。衣多镶边。布料喜用绸缎类或上等纯棉料。蒙古靴子多用牛革制作,少部分用马、驴皮。女式靴子多为布制绣花,冬季内套毡袜, 既轻且暖。冬季的皮衣,皮自家鞣制,自家缝纫,很少购买。劳动时穿的皮衣不吊用上好绵羊绸、布面,经济耐穿,牧民穿的靴子多自制。
衣服皆右开襟,嵌对扣或排扣。男服镶单边者为多,女服鲜艳而美观。单布长袍或坎肩皆镶绣花边或金银丝绸边。女子服装特别讲究,且有闺、妇之分别。
为了骑乘方便,男子服装多为宽领大袖。棉 、皮长袍用棉布领或绵羊羔皮领。长袍外套马夹,以整幅彩色绸缎系腰,不垂穗,佩带火镰、蒙古刀。刀有刀鞘,并有象牙筷子或驼骨筷子一双,用银 、白铜、青铜镌花制成,用绒丝链挂在“套海”(一种金属饰物)上。腰佩火镰 、蒙古刀、烟荷包、烟袋、白布手巾等。头顶的蒙古帽 ,多为绵羊羔皮或狐皮制成。冬季,衣袖外套有绵羊皮套袖。
妇女喜穿彩色长袍、 花靴。 四季都在长袍外套穿坎肩,不喜扎腰,外出劳动或骑马才扎。
(4)蒙古包
蒙古包按哈那多少区分规格。哈那是包毡壁的木制骨架,一组为一个哈那。有十个哈那、八个哈那、六个哈那、四个哈那之分。牧户根据家庭人口、生活状况调剂使用。尽管蒙古包的质量、装饰各有差别,但总体结构都是一样的。
蒙古包的外用品,包括红毡顶 、毡顶扶柄、扣绳、毡顶、细绳、捆绳 、毡墙、带子、门、门帘等。
红毡顶,蒙古语称“额如各和”,方形,四角各对南北东西。房间正中和天窗架的中心对着红毡顶中心。用粗毛绳做边,顶面也用粗毛绳轧云头图案,修饰缝纫。红 毡顶用于调节屋内气温,夜间压顶,早晨揭开。红毡顶的四边各有粗毛扣绳,北和西东压着天窗外边套的花边。上有哈那带子作压盖和揭拉时使用。红毡顶有扶柄。 用三尺长 优良木料制成,系在红毡顶南边粗毛扣绳上,作固定之用。
椽子和哈那用扣绳扣紧。
屋顶用扎有云头图案的毡子装饰。
毡顶子是天窗架的盖,用毡子或芦苇缝成,以适应四季气候变化。毡顶用青布宽沿边、轧云头图案。用芦苇缝制的叫芦苇顶子。冬季防雪,夏季防雨。
带子,是捆扎毡墙的粗毛扁绳,分两行拉紧毡墙。
门,蒙古包的门,冬季作双重。里门对开,称为风门;外门一扇,在右侧安扭,叫封闭门。门帘分两种,一种是毡子做的,上有精制装饰图案,是冬季用的,另一种芦苇或柳条做的,夏季使用。
蒙古包内常用物品,有墙帷子,从西墙顺着北墙到东墙围起来。颜色是白色以外的任一种色布。
类似蒙古包的固定简易住房叫“崩布根格日”,即俗称的崩崩房。“崩布根格日”有土筑和柳编两种。土筑的用土坯或草坯砌墙、抹泥、苫草、搭炕而成。柳编的 (也有用杨、桦树条编的)用柳条编框架、抹泥、苫草、搭炕而成。这种房屋用于冬春出场放牧。牧民们也称它为“布如格”。
用作仓库的崩布根格日不留天窗。
蒙古族也有选择吉地而居的习惯,修建时要考虑到后有“依靠”,前面视线开阔。
来源:部落可汗
- 上一篇: 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英雄
- 下一篇: 每个蒙古族女孩都向往的蒙古族婚礼,震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