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
-
蒙古第一世哲布尊丹巴活佛亲身书画的圣主成吉思汗之像
蒙古第一世哲布尊丹巴活佛亲身书画的圣主成吉思汗之像~上面金刚手菩萨意为大汗是其化身的意思,周围围绕的九个人物是其九大将领,白象是转轮法王和佛祖才拥有的宝兽,意味着大汗是转轮法王也!底下是转轮法王的法器,绿马代表着太阳,意为大汗像太阳一样照耀大地…真是世界级珍宝啊[祈祷][祈祷][祈祷](图片由蒙古国尼玛哇其尔大师提供)神圣金刚手菩萨,为了众生现人王。其名叫作成吉斯,向您顶礼请护持???金刚手菩萨化身,伟大的成吉思汗一年一度的查干苏鲁克大祭!无孝后子的在从遥远的地方向圣主祈祷;愿我蒙古大地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安康,运气...
-
内蒙古书画网|宝音满达胡
宝音满达胡,哲学博士,副译审,研究员,书法家。1944年出生,内蒙古呼伦贝尔人。是一位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草原文化学者和旅游学专家,也是一位蒙汉兼通的翻译家和书法家。现任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华书法家协会副会长、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主席、蒙古国腾格里学院客座教授、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
2020-08-05 6490 -
“内蒙古出版奖”获得者——诺尔吉玛
由乌云斯琴报道图片 / 由诺尔吉玛提供诺尔吉玛,1961 年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巴雅尔图胡硕镇。她是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编审,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蒙汉文教材研究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蒙古族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获得者,首届“内蒙古出版奖”(十佳编辑)获得者,呼和浩特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诺尔吉玛从幼年步入学堂到 1981 年考入内蒙古大学文学系,一路走来,她都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着各位老师的知遇之恩。1985 年她到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工作,至今依然孜孜不倦地奋斗在教育出版事业...
-
蒙古族“百礼之首”—— 哈达【内蒙古画报】
蒙古族礼敬用品中,哈达为上者。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长辈或拜佛、祭祀、婚礼、拜年等隆重的场合中,敬献哈达是蒙古族一种普遍而崇高的礼节,它是蒙古民族表达内心热情、敬重、虔诚、祈盼、夙愿、向往吉祥如意的圣洁之物。蒙古民族崇尚哈达的习俗由来已久。关于它的起源,研究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说法。手捧哈达迎接远方的客人其中一种说法是“哈达”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八思巴第一次返藏之时。他于1244年随其叔父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前往西凉(亦称凉州,今甘肃武威)会见元太宗次子阔端。元世祖继位后,八思巴被尊为国师、帝师。1265年他第一次返藏时,...
-
内蒙古出版界第一位蒙古族女社长—莫德格
内蒙古出版界第一位蒙古族女社长—莫德格内蒙古出版界第一位蒙古族女社长、编审、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原社长莫德格,1955年出生于内蒙古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1981年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内蒙古日报社蒙文时事部工作。1982年调入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先...
2020-08-05 5244 -
身边的名家丨美术教育理论家乌力吉
乌力吉,蒙古族,1966年出生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1991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以蒙汉两种语言讲授美术史论课程。现为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委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理论委员会主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北方少数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妥木斯美术研究所所长、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乌力吉首次用民族语言(蒙语)讲授美术理论并用民族文字(蒙文)编写美术史论教材,从而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用蒙汉双语...
2020-08-04 6384 -
ᠮᠣᠩᠭᠤᠯ ᠤᠷᠠᠨ ᠪᠢᠴᠢᠯᠭᠡ ᠵᠢᠨ ᠤᠯᠠᠮᠵᠢᠯᠠᠯᠲᠦ ᠨᠡᠷᠡᠰ ᠪᠠᠲᠦ ᠤᠷᠤᠰᠢᠠᠠᠦ ᠪᠣᠯᠲᠤᠭᠠᠢ
蒙古文书法传统书体名称的现实意义...
2020-08-04 5019 -
草原的孩子—纳森
草原的孩子——纳森说起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纳森,很多人都知道他从草原来,是个地地道道的蒙古汉子。他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 ( 中国传媒大学前身 ),同年进入内蒙古电视台工作。草原的孩子纳森1993年,年轻的纳森迎来了事业上一个难得的机遇。那时候,中央电视台开办了《民族之林》节目,正缺少一位少数民族的主持人,而纳森在内蒙古电视台的出色表现,被当时央视有关领导看重,便将他借调入央视,主持该节目。得到了这个机会的纳森格外欣喜,草原民族特有的英雄主义情结和冒险精神让这位年轻人渴望驰骋于更宽广的舞台。深入基层采访“至...
2020-08-02 5653 -
蒙古人忠实的伙伴——狗
蒙古人忠实的伙伴——狗在古老的岩画群、蒙古人崇拜的九大天尊像、蒙古族历史长卷中,均有一个身影一直跟随着蒙古人的生活从未离开。那就蒙古人家庭与财产的守护者——狗。狗早在五畜成为家畜之前,已经进入了蒙古族先人的生活。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狗的祖先是与狼同类的野狗。在旧石器时期,人与狼皆属于大自然中的捕猎者。狼攻击动物时组织性、目标性和团结性很强。因而人从狼身上学会了很多捕猎的智慧。并且狼灵敏的嗅觉与善于跟踪的特点让人类产生了拥有这样的捕猎助手的想法。之后比狼温顺的野狗进入视野并成为人类驯养野兽的开篇。经过多年有意识的精选...
2020-08-02 10584 -
游牧生活中的智慧较量——蒙古族传统象棋和鹿棋子
游牧生活中的智慧较量——蒙古族传统象棋和鹿棋子在蒙古族古老的那达慕娱乐活动中,除了摔跤、赛马、射箭“男儿三技”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以智慧较量为核心的古老游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蒙古乐沙塔日”(蒙古象棋)和“宝根吉日格”(鹿棋)。它们的玩法及棋子的造型均映射着蒙古族的历史文化与民俗特点,散发着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现代工艺制作的蒙古象棋鹿棋蒙古象棋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博奕游戏,也是唯一具有中西合璧特点而且富有蒙古族文化特点的棋艺。据说蒙古象棋与国际象棋同源,最初起源于印度,13世纪蒙古汗国时期通过西亚的阿拉伯地...
2020-08-02 8758 -
牧民的小年
牧民的小年——内蒙古画报社探访牧民生活农历腊月二十二,我社派记者从呼和浩特驱车600多公里来到鄂尔多斯鄂托克旗棋盘井镇库计大队一户牧民家探访。黝黑的皮肤,慈祥的笑容,老人名叫锁计。她与孩子们日常用蒙语沟通,只会一点简单的汉语,所以很多时候她都不明白我在说些什么,只给我一个可爱的笑容。我社记者采访锁计老人。锁计老人今年已经82岁的高龄,现在与二儿子共同生活在牧区。老伴儿于2015年9月离世,生前在鄂尔多斯市水利局工作。老人有6个孩子,其中4个儿子2个女儿。大姑娘名叫斯勤花,今年62岁,现居于包头市;大儿子今年60岁,...
2020-08-02 4338 -
游牧生活的标志——毡子
毡子出生后最初看到的天毡子学爬的金色世界毡子扶身而起的山脉之麓毡子燃烧的图拉嘎之火毡子暴风雪之年的风暴将我抽打让我变得刚强夏夜的雨滚落在毡房上让我变成了诗人……斑斓世界无处不在故乡的黄色毡子信步在遥远的地方他乡之石亦是毡子——《毡子》哈森译这是当代蒙古族诗人仁·斯沁朝克图创作的诗——《毡子》。暖暖的词句流露出毡子赋予蒙古人的特殊情怀。蒙古人出生在毡子上,生活在毡子上,可以说传统蒙古生活亦是毡子上的生活。毡制品毡子在蒙古人物质与精神世界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不仅仅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一种象征,温暖、圣洁、细腻,一...
2020-08-02 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