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礼敬用品中,哈达为上者。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长辈或拜佛、祭祀、婚礼、拜年等隆重的场合中,敬献哈达是蒙古族一种普遍而崇高的礼节,它是蒙古民族表达内心热情、敬重、虔诚、祈盼、夙愿、向往吉祥如意的圣洁之物。
蒙古民族崇尚哈达的习俗由来已久。关于它的起源,研究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说法。
其中一种说法是“哈达”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八思巴第一次返藏之时。他于1244年随其叔父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前往西凉(亦称凉州,今甘肃武威)会见元太宗次子阔端。元世祖继位后,八思巴被尊为国师、帝师。1265年他第一次返藏时,向菩萨和僧俗官员敬哈达、赐哈达,因而推断哈达是从元朝传入藏族地区再传入蒙古草原。
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哈达最早起源于西藏。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姚莹在西南各地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所著的《康輶纪行》一书中写道:“蕃僧见人,必以哈达,即古之束帛。”文献记载大禹治水成功,大会天下诸侯,执玉帛与会者万国。中原的“玉”字从王,应该指帛上有王室标记的图案。“帛”意为白巾,指长方型的巾,是丝、麻、葛、毛诸多纤维织物中的顶级丝物。远古的帛在颜色、质地、形状等方面与今日所见的藏族哈达极为相似。巧合的是,大禹的出生地四川省的汶川县,现今居住着不少藏民。由此推断藏族哈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禹时代。除此之外,根据藏族重要的史籍——《白史》中提到的线索,唐代松赞干布时代就已经有了哈达,而且很可能来源于本教。
在蒙古族文史料中却罕有记载“哈达”的字眼。这一字眼最早出现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在北京正式出版印行的木版蒙古文 “格斯尔传”(实际在蒙古民间流传或成书的时间比这早)。这不仅可以推断当时蒙古族的生活习俗,而且还能说明献哈达礼俗是从明末开始的,盛行于清代。迄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
蒙古族哈达与藏族哈达形同一物,但其习俗和含义却有不同之处。如藏族敬献的哈达是居高临下的,将白色哈达挂在客人脖子之上,象征大慈大悲的佛主在保佑信徒,而蒙古族敬献的哈达则体现着虔诚、吉祥如意。
在蒙古族习俗当中广泛使用蓝色哈达,也就是蒙古语称为“伞拜”的蓝绫哈达,白色、黄色及五色哈达一般在特定的环境中使用。蒙古族珍重蓝色哈达与其民族崇尚大自然、信奉长生天有关,认为蓝色的苍穹浩瀚无边、纯洁美丽、清新永恒。哈达在不同的场合,体现着不同的情感价值。蓝色的哈达意味着淳朴善良、美好吉祥等情感寓意,用于祭祀、婚礼、拜年等多种场合;白色哈达使用于规格高的活动及丧事活动;黄色哈达使用于拜佛等佛事活动;以蓝、白、黄、绿、红组成的五彩哈达则被认为是菩萨的服装,主要用于佛事或祭祀敖包等特定的活动。
蒙古族生活中使用哈达的礼节随处可见。如向他人赠送一匹骏马,哈达先行。向他人赠送、馈赠礼品,敬献美酒,需要有哈达伴随。哈达在蒙古人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价值。在罗卜桑悫丹著的《蒙古风俗鉴》中说道:“清末民初蒙古民间重要喜庆活动中,相互馈赠礼品时,可以用一条上等哈达代替一只羊或一匹马使用”。而且在当时“哈达羊”“哈达马”成为美谈,在民间广为流传。
蒙古族在使用哈达方面有许多讲究和规范:首先要求哈达必须清洁,将哈达的横向面折叠成三层,要将预兆吉祥的哈达折叠口向上冲外,朝向受赠人。以自己的肩宽将哈达双手平展举起。敬献哈达时敬献者要衣冠整洁、面带笑容、矫健的走上前去。以谦恭的姿态轻轻地弯腰将哈达献给对方。受赠人应躬身双手接过哈达,郑重的叠放好放入包中或揣入怀中,或放在高处,或放在佛龛前。将哈达套在客人脖子上,或拒绝接受哈达、乱放哈达都被视为不礼貌。
蒙古族一首歌中唱道:“不空手待人,手举哈达的蒙古民族。”哈达这圣洁之物早已与蒙古民族溶为一体,体现着他们的热情与好客、虔诚与敬仰的美德。
图片 包常青 乌尼尔其其格 常胜杰 韩宝花 邬振全
文字 图雅
设计 张欣
终审 乌日嘎
监制 白音宝力高
- 上一篇: 卜·图力更 | 为民族语言文字辛勤耕耘五十载
- 下一篇: 寒冷冬日,蒙古族是这样防寒的!
发表评论